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華智仁波切:利益眾生九種需要注意觀察之記要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很多朋友特別是如我一般的初學者在發起菩提心利益眾生的過程中經常會面臨種種困惑,有時候覺得兩邊很難擺平,覺得不知道如何做才能使得兩邊都能夠滿意,其實即使是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世界上面也有煩惱深重的眾生,所以我們大可不必為此煩惱,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要對眾生不管不顧,那麼到底界限是怎麼樣的,取捨的標准又是怎麼樣的呢?我們可以一起來學習一下華智仁波切的這個教言,在這個教言中,仁波切開示了不同修行境界的修行者在利益眾生中遇到不同情況時候應該如何去觀察抉擇取捨。我想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知之明,法王如意寶等大德開示的時候也是這樣說的,我們應該找准自己的位置,然後按照大德的開示去做,千萬不能好高骛遠,眼高手低。

  利益眾生九種觀察之記要

  任何一位已受清淨菩薩戒之菩薩,除直接或間接行利益眾生外,無其余事情,但若不了解利益眾生之方便法,則可能所作不僅未能成為利益眾生之事,且有直接或間接傷害之虞。因此須用九種觀察而行利生。

  第一、觀察自他二者。

  1、若直接或間接對自他皆有利益則可為之。

  2、對自他不僅無利益且有害處時則不可行。

  3、對自己有利益而他人有害則不可行。

  4、對自己有害處而他人有利益,則視當時情況而定。

  所指情況為:初學者當以防止自己受害為重,如同樹木之幼苗,防止自己受害即是利益眾生之根。

  5、勝解行發心者以利益的情況為重。

  6、登地者以一心利他為重。

  第二、觀察利害之大小者。

  1、若直接或間接對眾生有大利益,而對自己有微害時, 則可行利生。

  2、對眾生有微小的利益,對自己有極大的害處時,則不可行。

  3、倘若利害大小相等時,則視當時的情況而定。

  所指情況為:(1)初學者要以防止自己受害為重, 如同樹木之幼苗,防止自己受害即是利益眾生之根。

  (2)勝解行發心以上者則以行利他為重。

  第三、觀察眾生之優劣者。

  1、對如畜生等下劣眾生有利益,而如人般的高等眾生有害時不可行。

  2、對人等眾生有利,而少數畜生等下劣眾生有害時可行。

  3、一般凡夫和修學佛法者,亦如是觀察。

  4、同是修學佛法者中,如聲聞、緣覺與菩薩聖眾亦如是觀察。

  第四、觀察眾生之多寡者。

  1、對眾人有幫助,而對少數人有害時可行。

  2、對眾人有害,卻對少數人有利益,則不可行。

  3、若得利或受害者之數量相等時,用善巧方便法防止害處,並盡量作有利益之事。

  第五、觀察此生與來世者。

  1、若對此生和來世皆具利益,則完全可行。

  2、若對二者皆無利益,則千萬不可為之。

  3、對此生有利益, 但來生有害時也不可行。

  4、倘若對此生有害處,而來生有益處時,用方便法拯救此生的害處, 再行來生有利益之事。

  第六、觀察戒律與不善業者。

  雖然本身是具戒者,但為利益某些眾生,對他人只行惡業卻具有大利益時,佛陀開許行十種惡業,因此可行的學處有:

  殺生:如果親見有人為了小利益,而造無間罪如殺害聲聞、緣覺、菩薩等聖眾。雖然本身注重因果,但對他人發慈悲心而殺害此眾生,則不但不成罪業,且增長許多福德。

  不與取:若本身親見有人竊盜僧眾及佛塔的財物,而菩薩有能力,對此人發慈悲心,將財物歸還原處。則不但不成罪業,且增長許多福德。

  邪YIN:本身親見未婚男女,心生猛烈貪欲非常痛苦時,在家菩薩與其交媾而引入正道,則不但不成罪業,且增長許多福德。往昔,星宿婆羅門的兒子,許多年中在林中持梵淨行。一次他到城中去化緣時,一位婆羅門女對他生起貪心,欲絕身亡。星宿婆羅門子對她生起大悲心,與她結成夫妻,(以此業而)圓滿了四萬劫的資糧。諸如此類的破梵淨行也是開許的。

  妄語:為了救度許多眾生的命,或使束縛、斷肢者得解脫,說各種方便妄語,則不但不成罪業,且增長許多福德。

  兩舌:為了邪惡師或惡友所攝受的眾生,發慈悲心講各種離間語,使他們互相遠離,則不但不成罪業,且增長許多福德。

  惡口:若某些眾生入邪道行惡業時,無法用婉轉的言詞阻止,而對他發慈悲心,用猛厲、輕蔑的態度說粗話,則不但不成罪業,且增長許多福德。

  绮語:當一些眾生心裡悲傷痛苦時,若他喜歡歌舞,唱歌等無意義之事,對其發慈悲心,以跳舞、嘻笑、樂器、唱歌等各種方式令他歡喜,而引入善道,則不但不成罪業,且增長許多福德。

  貪心:雖說意之三不善業佛陀並未開許,但為利益他人即是可行之學處,若本身親見饑餓者,但自己無可布施之受用時,對富翁或悭吝者發慈心,心想將他的食物、財富,用種種手段竊盜來並布施他人,如此貪他人之食、財不但不成罪業,且增長許多福德。

  害心:有些眾生成為上師、僧眾的怨敵,對他發慈悲心,用猛烈現象的誅法傷害此眾生的身和命,此害心不但不成罪業,且增長許多福德。

  邪見:有些眾生喜歡邪惡見行,對此眾生發慈悲心,暫時教他邪見而後引入清淨正見,如此亦可。此十種皆不成惡業,且增長許多福德。

  二十戒論雲:「心具此無不善」如此說,不善之根在成為爭論之因、僧眾斗爭或許多信眾此厭惡心,又本身是初學者也不可行。

  第七、觀察布施之興衰者。

  甲、觀察財施之興衰

  1、若親見貧困之眾生,在本身具可布施之財物且對本身無害處時,若對他有幫助,則盡量將財物施予他,使其斷止惡念引至善道。

  2、當財物的布施成為自己身、命和三學(聞、思、修)的障礙,且對他人也只有小利時,則不可行。

  3、縱使布施非常少的財物也要面帶笑容,言語溫和,讓對方感覺善意。

  4、做財布施時彼此的利害相同,或無其他用處,則應分給布施。

  5、財布施須了解如下:出家菩薩捨棄一切財物,以無可施為首要;在家菩薩需要注重布施為最要;住在僻靜處之出家眾,不可注重財施,但應將化緣時缽中所得與貧困者一同享用。

  乙、觀察施身之興衰者。

  菩薩補特迦羅不是施身的時期,倘若真實布施身體則成為魔障,因此若有人需身體時不可真實施予,但心裡發心將全身或部分身體施予眾生。

  證地者若真實布施身體對眾生有很大的利益時,則可完全施予肢體、血肉等一切所欲所求。

  為了食肉的眾生,依靠大願力,屢次投生為大象或大魚等,凡食此肉之眾生,將依靠菩薩的願力生善趣和獲得解脫之因。

  丙、觀察法之興衰者。

  1、若有人求法而不成為菩薩禅定的障礙,則他所需者皆可法施;

  2、若求法者不具緣且成為禅定之障礙時,則不可給予;

  3、僅對本身禅定有些微之障礙,而求法者具緣時可給;

  4、雖對自己無任何障礙,但求法者是外道、邪見者或盜法者,則不可給予;

  5、本身並不知佛法,但為了獲得求法者的供養或尊敬,假裝非常了解的模樣,自創邪法,此罪業無量故不可為;

  6、若本身真實了解法,則不可因悭吝或懶惰而捨棄具緣者,必定要教導佛法。布施中最殊勝者即法布施。

  丁、觀察無畏布施之興衰者。

  1、若菩薩本身有能力作眾生的救怙主,則必定為之;若無能力則不為;

  2、雖有能力但對自身有害時,則不可為;

  3、雖然能力微小,但對自他無害時則盡力為之。

  第八、觀察眾生之種種欲心。

  本來眾生的種性、根據、思想、欲心等不可思議,但是總述在八種之內:

  1、想要善趣及解脫的因和果,但缺乏勝解心的種性;

  2、想要天人安樂享受的因和果;

  3、想要聲聞道和果;

  4、想要獨覺道和果;

  5、想要菩薩乘的道和果;

  6、想要大乘真言的道和果;

  7、想要深要頓悟的道和果;

  8、想要不屬於任何種性,很容易變化的種性。

  如此觀察這八種。在此中除缺乏種性和不一定種性二種以外(1和8),其余六種種性,他們所需合適其根器之法與財物,皆可布施,此亦是由下士道引至上士道,但上士道不可引至下士道,更不可教不合適其根器之法。

  不一定種性須慢慢引至大乘,絕不可引至劣道;斷種者也不可捨棄,先財布施結緣再祈願,將來此種成為三寶所調伏的徒眾。依財布施時須了解眾生之種種欲樂。要觀察人的種性、食物等大小、多寡、淨垢、可否、利害,合適的利益眾生。

  阿阇黎寂天雲:“如是布施時,一切須限量。”如是說。具足神通或法慧眼的菩薩眾,須觀察眾生的種種欲樂和觀念,為利益眾生財富的布施等,用種種適當的方法而行。

  第九、觀察自法的興衰。

  若能本身直接利益眾生,就可間接利益更多眾生,也不成聞思修的障礙,要盡量真實作利益眾生之事。反之,成聞思修之障礙,則不可為之。真實利益眾生之大小,自己聞思修有無害處,害處的大小仔細觀察,以一切利益為主,若同等時以利他為主;不可為小利益而捨棄大利益,最主要是利他而想,如此九種觀察時,可行之事全都為之,不可行之事皆捨棄之,若如此作,則菩薩不僅不犯墮罪,且具有功德;反之,則菩薩犯墮罪,但若為眾生而行大事,即使捨棄自己的小利益或違犯戒律亦無妨。此名“為利益眾生犯墮罪的影子”,假使愚者視之以為犯了墮罪,實則戒體上無絲毫罪業;倘若親見利益眾生之大事,卻注意自己的小事和支分的戒律,而捨棄眾生之大事,此名“無墮罪的影子”,假使愚者視之以為不犯罪,實則戒體以犯罪業,因此,捨棄“無墮罪的影子”和墮罪二者,盡量學習“犯墮罪的影子”和無墮罪二者。上述所言即是“如何學習饒益有情戒”。

  三種戒律乃一體異面,菩薩三種戒律的唯一體性——為利眾生。但次第是分開的,清淨戒是為利益眾生而先成就自己;攝善法戒是為作自利利他;饒益有情戒是專為利益他人。初學者要注重清淨戒;勝解行者要注重攝善法戒;登地者要注重饒益有情戒。清淨戒之作用是為捨棄障礙自他利益的違緣;攝善法戒則是為自他利益一切功德圓滿;饒益有情戒則為應圓滿的一切事業圓滿。此三戒若無智慧的助伴,渡化眾生的時間較長。因眾生恩將仇報的緣故,聲聞緣覺也十分厭倦,如果了解無我勝義智慧,一切法無實虛空般,則不會厭倦。否則過去諸佛也未渡化,因眾生恩將仇報的緣故,對眾生之事恐怕會起厭倦的聲聞心。

  一切善業攝受於二資糧故名攝善法戒,圓滿增上意樂故名菩提心,自他二者不欲痛苦只欲快樂的心念平等故,愛護其他愚疑之眾生。三戒真實情況之自性上分為二種,一者現前,二者隨眠。對人來說,初學者的三戒是了義;對勝解行者而言,別解脫是不了義,其余二者為了義;登地者而言三者皆為不了義,了義上無可守的戒律。對時間上而言,別解脫戒終其一生,其余二者直至菩提之間。勝義上言,無一眾生自緒輪回,世俗上短暫的業和煩惱,幻化般的眾生,引導幻化般的意識,唯受幻化般輪回的痛苦,彷佛有人睡覺夢境和心識般,布施等所作之事,若有空性和慈悲心之攝受,則成遍智的因或道,菩薩初次要作無上三法的布施等遍智之道,此用無上發心之引導,無上回向或祈願的收尾,無上智慧的契印。第一者,“為利益一切有情,吾快速修成佛果再來饒益有情”,須此種堅定的行心;第二者,如“以此功德證遍知果位,證以摧伏過失之諸敵,生老病死洶湧之波淘,願渡眾生解脫輪回海”。第三者,攝受三輪體空的契印。

 

上一篇:人生苦短,趁健康時努力修善才是正事
下一篇:財富的根本來源是布施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