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學學佛十余年,剛開始時在家裡的客廳安放了一張小佛台,供奉觀音菩薩和地藏菩薩的聖像。自己覺得和這兩位大菩薩很有緣分,特別喜歡禮拜供養他們。
家中人口較多,住房也比較擁擠,後來這幾年,經濟條件好些了,而我又特別想要一間獨立的佛堂,於是就把原來的房子賣了,換了套復式房,在樓上辟一淨室專做佛堂。
佛堂裡供奉的是本師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和地藏菩薩的聖像。還有《大藏經》、《大般若經》和其他幾部大經。這是末學心靈的港灣、生命的皈依處,末學每天早晚都要在佛堂上香禮拜、誦經念佛,做自己定下來的早晚功課。
前幾年沒有堅持天天誦《地藏菩薩本願經》,有時逢十齋日才誦一部,但每天早晚功課中除了誦《佛說阿彌陀經》、念阿彌陀佛聖號外,還要再念觀音菩薩和地藏菩薩的聖號各一百零八句。雖然後來學佛久了,知道歸心淨土,一句彌陀聖號就包含一切功德和行門,但誦持觀音菩薩和地藏菩薩的聖號習慣了,也不想完全放下。還是執著,慚愧!
前幾年兒子還在讀小學。每天中午下班後,末學去學校接他回家,匆匆忙忙吃飯、休息,再送他回校上學。時間很緊張,所以末學中午是不去樓上佛堂的。
有一天中午,像往常一樣,和兒子午睡起來,還迷迷糊糊地,准備鎖門而去。突然末學像失控一樣,連自己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就沖上樓直奔佛堂。推開佛堂門一看,香爐燒著了,正冒著煙!剛燒起來,還沒有什麼煙味,只是把香爐下的佛台木板印上了一個黑圈。估計是家婆上香後就出門去了,而香爐裡的香支腳太多太密了,才把香爐捂起火了。佛堂裡外全是木制的,還有大量的紙質經書,如果沒及時發現,正常情況下一定會燒起大火——後果不堪想象!
站在佛堂裡,末學嚇了一跳。當下就明白了,一定是佛菩薩和護法菩薩慈悲加持,才引末學去佛堂滅火!否則,在末學自己都還迷迷糊糊,又趕著出門,平時中午不上佛堂,而佛堂的門是關上的,又沒有味道的情況下,末學怎麼會莫名其妙地沖上去!
平時誦《地藏經》和其他佛經,拜佛念佛,都是回向十方法界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共證菩提,沒有特意為居家平安等回向過。可是正如《地藏經》中所言,供養禮拜地藏菩薩及轉讀尊經,自然“出入神護”、 “無水火災”。
學佛時間久了,自己的感應以及親耳聽聞他人的感應故事還真不少。末學認為是佛法的加持,使我們的身心轉變才發生。佛法裡面常說,“依報隨著正報轉”。
何謂“正報”呢?“正報”指的是我們的身體。我們人的身體看起來大致相同,都長著頭、胳膊、腿等,但是相貌、體形、身體素質各不相同。有的相貌端正、姣好,健康長壽;有的相貌丑陋、難看,疾病叢生。甚至有的是短命鬼,不到中年,青年、少年、甚至剛出生就夭亡了。為什麼會有這些種種不同呢?“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今生的遭遇和這個果報身,正是前世所造的業而感的今世果。這是一面鏡子,看看今世的果報身,就曉得前世所造的因如何了。我們前世做的好事多,今世就感得健康的身體、端正的相貌、長久的壽命。反之,前世做了些惡事,今世相貌就丑陋、身體就虛弱、壽命就不長久。
“依報”呢?就是我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環境。也就是這個身體生活所需的條件。有的人住房舒適漂亮,衣食豐富俱足,進出交通方便;有的人住房擁擠、簡陋,衣食不周,甚至衣不蔽體、屋不遮雨、饑寒交迫。為什麼會有這樣懸殊的差別呢?這也是我們前世所造的因所致。
正報、依報都是根據前世所造的因而感得的果報。“因”要成“果”,必須遇“緣”才成。緣就是我們現代人講的條件。舉個簡單的例子,有一顆豆種,如果給與適當的陽光、土壤、水分、營養,就能發芽成長。而如果不想它發芽成長,可以把它曬干,收藏起來,甚至把它煮熟,這樣就不會發芽成長了。眾生都希望能趨吉避凶,幸福安康,這就需要智慧,懂得怎樣在因還沒成果之前,成熟善緣,斷除惡緣,才能心想事成,諸事吉祥如意。佛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告知我們:十方世界依報、正報,色法、心法,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依教奉行,心地光明慈悲,就能業障速消、福慧增長、早證無上菩提,而身邊的生活環境自然就改善,諸事順利吉祥。修行人,只要好好修行,不用刻意去追求這些感應,不須求而自至。
願剛學佛的師兄們看到此文,對佛法增長信心。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