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166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三五七頁:

  疏【八聖道者,亦名八正道。繇前擇法,故入正道。謂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八正定。】

  演【由前七支擇法,乃斷見惑,即入聖道。聖者,證也,故亦名正。八聖自體,即正見等,此之為用,為斷修道諸煩惱故。】

  這個地方的解釋,是一般對於八正道名詞含義的說明,從注解裡,我們曉得證的標准是斷惑。在小乘法,斷了見惑就證到聖道,證得初果。初果就是聖人,所以四果從須陀洹到阿羅漢都叫做聖人。經裡常常講三不退,這時候就得到「位不退」,它絕對不會退到凡夫的地位,從此以後,天上人間七次往來,一定證阿羅漢果。如果第七次到人間來,人間沒有佛法怎麼辦?沒有佛法,他成獨覺、辟支佛,還是證果,絕對不要等到第八次,所以七次決定證果。這是小乘的八正道。

  大乘,我們這部經是圓頓大法。大乘圓教也講斷見惑,見惑斷了,就證得初信位的菩薩,也是位不退。淨宗常講清淨心,清淨心有沒有標准?有!最低的標准就是斷見惑,再高一層的標准就是斷思惑。見惑斷了,就是事一心不亂。諸位要曉得,事一心不亂有淺有深,這是最淺的事一心。事一心最深位的,就等於小乘的阿羅漢,思惑也斷盡。見思惑沒有斷,雖沒有斷,有能力把它伏住,也就是見思煩惱不起作用,還有沒有?有!沒斷。但是他這一句佛號得力,佛號能把煩惱伏住,叫煩惱不起作用,這叫功夫成片。有這個能力,決定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如果得事一心不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方便有余土。所以方便有余土都是證果的人,最低限度也是證得初果。

  這是由前面擇法,七菩提分是選擇法門,無量無邊的法門裡面,你自己去選擇,選定之後,用其余六支,幫助你修學成就。但是修學裡頭,一定要注重斷煩惱,煩惱不斷,不能算成就,這是諸位千萬要記住的。我們修行,長時間的修學,而得不到預期的效果,原因就是我們把斷惑疏忽了,尤其是現代人,現代人修學什麼?因為教育普及,大家都念了幾天書,都認識幾個字,修行是修文字佛法!文字佛法修多了,不但沒有好處,變成文字障。縱然你有成就,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一個佛學家、佛學博士,如此而已。見思煩惱一品也沒斷,不但不能斷,而且還增長,為什麼?學問大了,眼睛長到頭頂上,瞧不起人,貢高我慢,學佛學成這樣,很可惜!我們看古大德的修學,人家著重是在斷煩惱,是在斷習氣,要把煩惱習氣除掉。經論懂得多少沒有關系,甚至經論一竅不通,人家見思煩惱也斷掉,證果成了聖人。

  我們講席的同修,都聽過倓虛老法師講他同學的故事,谛閒老和尚的學生、徒弟,做苦工出身的,一個字不認識,一次經也沒聽過,生活太苦,苦的日子過不下去,找到谛閒法師,要跟他出家。谛閒法師只教他六個字,「南無阿彌陀佛」,他真老實、真聽話。他一天到晚就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人家念了三年,站著往生的。預知時至,沒有生病,站著走的,他的師父,谛閒老法師還不如他!谛閒老法師通宗通教,一代的祖師也不如他,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死了以後還在那裡站了三天,等老和尚去替他辦後事,這不簡單。

  由此可知,經教搞多了,沒好處!佛法的修學,是讓心真正清淨,一塵不染,是修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些經典做什麼用處?經典是勸你相信的,因為你不相信,所以佛才苦口婆心,講這些大道理。相信了,經就不要,那就是沒有什麼大的作用!經是幫助你起信,幫助你明理,斷惑生信,它的作用是如此。何況自古以來,釋迦牟尼佛那時開始教學,哪一個人向佛提出問題,請釋迦牟尼佛開示,佛對他講的那些話,以後記錄下來成為經。經典怎麼來的?這麼來的,經典不是對一切人講的,是專門對某個特定對象講的。像醫生開藥方,他給你診斷之後,替你開藥方,藥方是替你開的,不是替他開的。這個常識我們有,你害病,醫生給你開藥方,我有病,決定不拿你那藥方去吃藥。佛的三藏經典就是當年的處方。唯有一帖處方,是一切眾生可以通用的,就是阿彌陀佛這個處方,這沒有特定對象,上至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是一切眾生統統有效。這叫特別處方,古人講「門余大道」,門是八萬四千法門,門余是八萬四千法門以外的一個特別法門,不是特定某一類對象的,它是普遍都有用處。

  八正道,每一宗裡都有它的八正道,每個法門也有它的八正道。譬如念佛法門,對於八正道的解釋,跟教下的解釋就不一樣,跟禅宗的解釋也不一樣,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蓮池大師此地的解釋是一般解釋,不限於某一宗、某個法門,只解釋這八個名詞的含義。但是諸位要曉得,我們抉擇某個法門,修學某個法門,這個解釋就不相同。他這個解釋多半用法相宗,法相宗是通途的講法。

  鈔【一、正見者,雜集雲:若覺支時,所得真覺,以慧安立,谛理分明,無有錯謬故。】

  《雜集論》是法相宗的論典。

  演【若修覺支,所得真覺。】

  覺支就是七覺支,七覺支最重要的是擇法覺支,你選擇這個法門是正確的,是真覺。

  演【以智安立。】

  你的心智就安住在這個法門上,這個意思是講的專修,選定這個法門之後,專修。專修就是智慧,沒有智慧,他不會專。有智慧,他才會專修,他知道所選擇的沒錯,選擇的很正確。怎麼知道他正確?

  演【我所得者,與修多羅合耶?不與修多羅合耶?必令谛理分明,無有錯謬。】

  選擇正確的標准要依經,修多羅就是經典,跟經上所講的理論、方法、境界都相同,這就相應,就沒有錯誤。必令谛理分明,決定沒錯。這個見解就是正知正見。這個說法的確通一切法門、通一切宗派。再回頭來看,如果我們修淨土宗,正見怎麼講法?從最淺近,也是最要緊的一點來說,決定相信西方極樂世界是真有,相信阿彌陀佛也是真有,相信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大願,願願真實、願願圓滿。我們依照四十八願,依照釋迦牟尼佛的勸告,我們信願念佛,將來決定往生,那你這個看法沒錯。怎麼知道沒錯?淨土三經、五經,所說的與修多羅合!這裡面的道理、方法、境界(就是事相),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決定不錯。何況我們眼前,看到許多的例子。

  倓虛老法師「念佛論」後面所講的三個往生的例子。頭一個,修無師是出家人。修無師沒有出家之前,做苦力出身的,不認識字,以後出家,他什麼也不會做,就念阿彌陀佛。倓老法師,這個人很了不起,中國東北的佛法,是他老人家興起來的,東北有九個寺廟是他建的。他在長春建好極樂寺之後,想在那裡開一次戒,請他的老師谛閒老和尚去做得戒和尚。修無師發心到戒壇去幫忙,沒幾天就要告假,他說:「我要走了。」那時候監院定西法師就很不高興,責備他:「你這個人沒有恆心,沒有長遠心,開戒也不過兩個多月而已,既然發心幫忙就幫到底,為什麼幾天就要走?」他說:「我不是到別的地方,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這個事情大了,因為倓老跟定西也都是修念佛法門,這一聽說,這個很難得、不容易,就問他:你哪一天走?「不出十天」,說完他就出去。他要求老和尚替他准備一個房間,准備幾百斤柴火,往生之後他這個身體火化。到了第二天,他又去找老和尚,他說:我等不及,我今天就要走。定西法師慌慌張張,趕緊在後面找一間空房子,給他臨時搭一個鋪,找幾個人給他助念。沒有生病,好好的。助念的人要求修無師: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要做個偈,留一首詩給我們做紀念。他說:我是老粗出身,沒有念過書,偈也不會做,不過我有老實話留給大家。他那句話寫得很清楚,「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最後說了這麼一句話。大家給他念佛,不到一刻鐘,他就走了。一刻鐘是十五分鐘!我們看到不生病,曉得什麼時候走,站著走、坐著走的,這些活生生的樣子在我們面前,我們再不相信,那就愚癡到極點。這些人距離我們都很近,倓虛老法師在香港圓寂的,香港東林念佛堂是定西法師建的,以後這兩人都到香港,差不多活到九十多歲才往生。《影塵回憶錄》是倓虛老法師的傳記,他一生親眼看到念佛往生,沒有病,預知時至,自自在在走的,二十多個。在台灣也有不少,念佛走的,沒有病走的,站著走、坐著走的,不止二十個,我們對這個事情真正相信,一點都沒有懷疑,這就是念佛人的正見。

  鈔【二、正思惟者,見此理時。】

  正思惟是根據正見來的,你見到這個道理。

  鈔【無漏心相應,思惟籌量,為令增長入涅盤故。】

  思惟什麼?思惟真理,這是通途的講法。『無漏心』就是覺心,就是正心,就是清淨心,念念與覺正淨相應,這樣才能趣向大涅盤。在淨土法門,正思惟就是思惟阿彌陀佛無量的行願,思惟阿彌陀佛接引一切眾生的功德,思惟阿彌陀佛在因地所發的大心,這些全在《無量壽經》、《彌陀經》裡面,我們讀誦經典就是正思惟。夏蓮居老居士替我們編一部《淨修捷要》,現在有不少人依照這個方法修行,裡面總共三十二拜,每一拜裡都有正思惟,而思惟的內容就是淨土三經的要義,非常之好。這是淨土宗的正思惟。

  鈔【三、正語者,不惟心無邪思,以無漏智,攝口四業,住四善語故。】

  這一條非常重要。造業,在三業當中比較,口業造得最多最重。為什麼口業會造得最多最重?無始劫以來的習氣。妄語、兩舌、惡口、绮語,不知不覺,一天到晚都會犯,習氣太深!真正修道人,不但心沒有邪思,而且決定不犯口業,要攝四口業,住四善語。四善語就是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就是十善業道的口四善業。可是這口四善業雖很重要,最重要的還是要有一顆善心,心善,語當然就善。但是在初學的時候,往往心善,語還不善,什麼原因?習氣。他並不是要打妄語,他是習氣,確實他沒有惡意,但是他這個習慣久了,自然就會流露出來。所以惡業易斷,習氣難除。斷惡是在心地,在身口上常常還有這些習氣,習氣慢慢也要把它斷除。

  念佛人的正語,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句話就是正語。除阿彌陀佛之外,非必要的言語都是邪語,都不叫正語。念念都念阿彌陀佛,那四種口業決定不會造,你跟別人往來說話,「阿彌陀佛」,人家問你什麼?先「阿彌陀佛」,話講完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我們開端的一句話,也是最後結束的一句話。阿彌陀佛開端,阿彌陀佛結束,這是念佛人的正語。要知道,這句阿彌陀功德不可思議,不深入大經,不知道!這句佛號,古人講得好:「能念之心就是始覺,所念的佛號就是本覺。」念佛是始覺合本覺,那就是無漏智。

  鈔【四、正業者,以無漏智,除身三種一切邪業,住清淨身業故。】

  『正業』,業就是造作。正在造作的時候叫事,造作完之後那個結果就叫業。你造的事是好事,結果就是善業,你造的不是好事,你的結果就是惡業。有業就要受報,善業就善報,惡業則是惡報,善惡果報絲毫不爽。所以佛教給我們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算什麼業?六道的三善道裡沒有阿彌陀佛,三惡道裡也沒有阿彌陀佛,我們造這個業,不在六道輪回,因為六道輪回沒有這個業,這個業與西方極樂世界相應,所以念佛人造的業,佛門稱作淨業。你造的是西方淨土的業,你造成了,當然果報就在西方淨土,這個好!世間有很多好事善事,《無量壽經》說得好:「縱然供養恆河沙數佛菩薩、聖人,不如一念求正覺。」供養那麼多佛菩薩,是修的善業。善業,將來果報在三善道,出不了三界。《無量壽經》講的「堅勇求正覺」,就是念佛求生淨土,永脫輪回,這才是真正的大善,第一大善。希望同修要覺悟,一切善法裡頭,念佛第一善,不再造其他的業。

  為了報佛恩,我們把這個功德利益、第一殊勝的法門介紹給別人,推薦給別人,勸人普遍的來修學。雖然做,而不著相,不礙我的清淨,如果做這些事情還著相,對於你自己的往生還是會有障礙。事情要不要做?要做,要認真去做,做而不著相。我自己二六時中是一句阿彌陀佛,這樣做就與無漏智相應,「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事業的成敗、利益的大小,是眾生的福報,是個人的緣分,要是以本經所講,是每個人的善根福德因緣不相同,所以我們用不著牽掛。你把這事情放在心裡,牽掛著,我們的功夫就夾雜,佛號間斷了。要認真的做,又不要牽掛,不要執著,一切隨緣,任其自然,這個功德是分分圓滿。

  『除身三種一切邪業』,身三種邪業就是殺盜YIN,不但這三種不能做,這三種惡業的念頭都不可以生。你這三種業不做,身清淨;念頭不生,心就清淨。當然最重要的是心清淨,因為往生不是身往生,是心往生。身清淨,心不清淨,不管用。心清淨,身不清淨,管用,決定能往生。為什麼?心清淨,身一定清淨;身心清淨,世界就清淨。確實依報隨著正報轉!正報是身心。所以,惡業一定要斷除。《觀無量壽佛經》裡面講的三福,第一條就有「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除身殺盜YIN,這都在十善業裡頭。三福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基本的條件。

  鈔【五、正命者,以無漏智,通除三業中五種邪命故。】

  在過去,正命是專對出家人講的,現在在家人也有分,在家人開佛堂的很多,說得不好聽,開佛店的很多,開佛店就是邪命,不是正命。小注這五條寫得很清楚,這是我們特別要提高警覺的,為什麼?如果你犯了這一條,雖然是長齋念佛,甚至戒律精嚴,將來果報都在三途。為什麼?樣子很正,心邪,心不正。

  演【正命者,不惟身業清淨,以無漏智,通除三業中五種邪命食,令住正命故。】

  食就是你生活的方式。

  演【五種邪者,一、為利養詐現奇特相,屬身業。】

  現在有不少裝模作樣,或者身上放光,或者離地三尺,很奇怪的樣子。有神通不得了,目的何在?叫大家去供養他,搞這些把戲。你要問:「他身上是不是放光?是不是會離地三尺?」我告訴諸位,真的!這絕對不是假的。有一些邪術,它確實能做得到,邪術會有這些神通,高明的氣功也可以做到,不是難事情。現在國內外很普遍,遇到出家人就問:你有沒有神通?我在舊金山講經,遇到一個大陸人,他在美國教氣功,也用氣功替人治病。我在那邊講經,他來聽過幾次,他在底下就跟那些同修說:這個法師功夫一流!高段。我下了台,「法師!某人說你有功夫,有武功。」我說:我是練功夫,我念阿彌陀佛。他看的是氣色、看精神,從這地方看的。練這些功夫的人,大概對人身上的氣(氣也就是光),他的確是能看得出來,這不是騙人的。用這些,他的目的是求名聞利養,用這個手段是邪命。

  自古以來,許多高僧大德有沒有神通?有。你看《大藏經》的「神僧傳」,玄奘大師示現什麼神通?他到印度去的時候,在路上遇到一個老人,總有一、二百歲,在那裡入定。這老人胡須好長,定功很深,鳥都在他身上做窩,你想想看他在那裡坐了多久,動也不動。他用引罄在他耳朵旁邊一敲,他就出定。出定之後,就告訴他:「我跟你有緣,我現在到印度去取經、去求學,你趕緊到中國投生,等我回來的時候,收你做徒弟,我們一同弘揚大乘佛法。」有神通而不露,玄奘大師在中國的確沒有露,但是他在西域有這麼一樁事情。絕不用這種方法來求名聞利養,不可以。尤其在末法時期,末法時期沒有神通,搞什麼?搞排場。上次他們找我到體育場去講經,要搞什麼好大的排場,我統統不要,那是唱戲搞龍套,的確沒有意思,不要搞這場面,這都是示現奇特之相。黃念祖居士在《谷響集》講得很好,末法時期我們重實質,不講求形式,老老實實、規規矩矩去學佛,不要搞場面,不要搞熱鬧,為什麼?末法時期,真正有善根的人不多,搞那麼大的場面沒用處,勞民傷財!一點意義都沒有。有一個場合,擴音設備夠了就行,有個板凳坐就可以,什麼場面都不需要,有沒有佛像都沒有關系,都不重要,一定要講求實際。

  演【二、為利養自說功德。】

  這就是自贊,雖然不毀他,自己贊歎,「我有多少功德?我有神通」,甚至還說他是什麼佛菩薩再來,說了又不走。奇怪,自古以來是有人說的,說出之後他就走,這是真的,說了他又不走,這很奇怪,我沒見過這個例子。像彌勒菩薩,示現布袋和尚的身分,是他自己說出來,說出之後就走,就坐化了,這是可以的。身分一暴露,絕對不會再住人間,這是真的。自己說什麼菩薩再來的,還不走,這是邪命之一,這就不是正命,是為利養自說功德。

  演【三、占相吉凶。】

  給信徒算命看相,給他看風水,給他講吉凶禍福,目的是在求名聞利養,這是第三種邪命。

  演【四、高聲現威,令人畏敬。】

  說話聲音很大,好像很有威德一樣。

  演【此三屬口業。】

  第二、第三、第四,這三條是口業。

  演【五、說得供養,以動人心,此屬意業。】

  給信徒說「某人供養我多少,他又供養我多少」,意思就是該你了!我還曾經見過,現在末法時期,手段都出乎我們意料之外,說不動就用方法來表演,自己的信徒拿個紅包,「師父,這二十萬供養你」,「師父,我這兩百萬供養你」,師父收了,私下還給他。做給別人看的,叫那些人趕緊送供養,還有這一套。我還聽說幫寺廟化緣四六分帳的,我現在寺廟要蓋大殿,緣簿給你,你化一百萬,你拿四十萬,常住拿六十萬,四十萬算你跑腿的功勞。末法時期,奇奇怪怪的事情無奇不有。所以我們要相信佛的話,造這樣的罪業必墮三途。人在這個世間能過幾年?再苦也得咬緊牙根度過去,來生不墮惡道!貪圖短短幾十年的享受,後頭要受無量劫的果報,得不償失,這種人才叫做最愚癡之人。在五戒裡頭,這五條都屬於盜戒,不是正當的方式,騙取別人的財物,利養多半是屬於財物,這個業就造得非常重,所以我們要小心謹慎。

  建道場,絕對不是容易的事情,現在台灣很多在家同修都建道場。我們不好說話,但是我們自己的同修要注意,我希望你們不要動建道場的念頭。你這個道場建立,名聞利養都來。名聞利養來了,你怎麼消化?你能消受得了?佛門常說「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建立道場就要負責任,道場的功能是教化一方,最低限度是勸這一方人斷惡修善,勸這一方人破迷開悟,這個道場建的有功德。如果這個道場做不到這樁事情,這個道場就有過失。道場就跟學校一樣,我辦學校,我沒做壞事情,就是沒有老師上課,你想想這學校怎麼樣?學校是辦了,學生也招了,沒有老師上課,沒做壞事!這種情形,校長要不要撤職查辦?你說有沒有罪過?中國俗話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你沒有責任。你建了道場,你就有責任。道場就像一個學校,你主持道場,就好比是這個學校校長一樣,你要負責任,教化一方。如果把眾生修行道路指錯,那還要背因果責任,那個麻煩更大,相當不容易!

  今天台灣,大家看到佛教表面興盛,道場林立,總有幾十萬家之多,大大小小,還有許多在公寓裡面。學佛的同修,特別是出家的,出家人一心向道,這樣子才能消受信徒的四事供養,這個話大家要聽明白,不要聽錯,我後頭還有補充,決定往生,你才能消受得了,如果你這一生不能往生,來生還要輪回,換句話說,你還是要還債。你往生,他供養你,他有福報;你不能往生,他供養你,來生你還債。供養可怕!這個錢不好用,比討飯的都難消化,討飯是在外面乞討,你給我的錢,你對我沒有要求將來還報的,他可以消受得了,他沒有問題。我們出家人是什麼?人家供養的。供養是要求福,你什麼福給人家?所以發心出家,決定要往生,決定要弘法,出家人本分的事業就是這個,捨棄本分搞別的,那是世間人講的不務正業。

  鈔【六、正精進者,以無漏智,應勤行精進,趨涅盤道故。】

  八正道是後後深於前前,前面一條是後面的基礎。

  演【前既三業清淨,又除三業中種種邪命,則三業精純。】

  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精進。精是純而不雜,進是有進無退,不退轉。不休息、不退轉,精純不雜,你的道業決定成就。這在淨土宗裡面講得很多,《無量壽經》裡面講得很多,《無量壽經》是兩尊佛說法,釋迦牟尼佛跟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說的,二土世尊都勸我們精進念佛。所以學道,我們仔細去觀察、去反省,還是古人走的道路是正確的。現代人自以為很聰明,實在講也算是聰明,把地球的大氣層都搞個大洞,搞得全世界氣候都不正常,再要聰明下去,恐怕地球都毀滅掉。諸位想想,這是聰明人干的?我們頭腦要清楚一點,這不是聰明人干的,是頑皮小孩干的。中國自古以來講求的方法,先求根本智,然後再求後得智,這才是對的。

  唐大圓居士在《唯識易簡》裡,對這個問題深有感慨!民國以來,我們教育思想的方法,把從前代代相傳幾千年的(現在的話就是教育的哲學)教學法,統統捨棄,去學西洋的,結果就是中國人今天遭遇這麼大的災難。講到根本原因,確實是如此。方東美先生在世的時候,每次談到教育,他就拍桌子罵人,很生氣。生氣也沒用處!解決不了問題。我們幾千年的方法,都是從根本智到後得智,佛法也是用這個原理、這個方法。這個方法首先就是叫你心清淨,心定下來,盡可能減少妄念,用佛學的術語來講,就是首先要訓練戒定慧。戒學就是守法、守規矩,從小就養成守法的觀念。小朋友比較天真,好像樣樣都約束他,都要管教,他天真沒有了。是的,是比不上西方小孩那樣的天真爛漫,但是長大之後,西方人的智慧的確比不上東方人,這是真的。西方的聰明人有,極少數。小時候很活潑,什麼東西都沒學到,不像中國小孩,從小就訓練你戒定慧三學,連儒家都不例外,都是訓練戒定慧三學。到三學有相當基礎,這個時候才叫你出去參學,所謂尋師訪道,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成就真實的學問,所以他的學問是既精又博。

  看看中國《二十五史》,每個朝代成就人有多少?這是世界上任何國家民族都沒有的。可是我們這個時代就很不幸,學的是西洋的方法,成就不如西洋人,這些實在值得我們深深去反省。特別是學佛,學佛的目的在哪裡?目的是解決自己的生死問題,這是真的,其余都是小問題。生死事大,無常迅速,這真正要覺悟。這個事情不是開玩笑,觀念方法錯誤決定達不到,可以說是一絲毫不能偏差。我們今天在擇法上,決定沒有問題,我們選擇淨土法門,這個選擇是正確的。能不能成就?要靠精進,具足深信切願,老實念佛,沒有一個不成就的。經典的教訓要記住,一定要在身心清淨上求進步,總是一年比一年精進,那你往生就決定有把握。如果身心都不清淨,貪瞋癡慢還繼續增長,你佛號念得再好也不能往生,一天縱然念十萬聲佛號也是枉然,古人講「喊破喉嚨也枉然」。

  鈔【七、正念者,以無漏智。】

  八正道它的體就是無漏智,是以真實的智慧為基礎。

  鈔【於應念正道法,及助道法,心不動失故。】

  『應念』是我們抉擇的法門,選定這淨土法門,是叫你念阿彌陀佛,這是正道法。助道法是什麼?還是一句阿彌陀佛。蕅益大師告訴我們:正道、助道統統是一句阿彌陀佛。其他的祖師大德說:一句阿彌陀佛是正道,六度萬行是助道。以念佛為主,以其他法門為輔助。甚至修學其他的經論,譬如智者大師是天台宗的祖師,一生弘揚《法華》,講《法華》,還照《法華》修學的方法,就是止觀,但是他自己是念佛求生西方世界。從此以後,有不少研究其他經典,求生淨土的,像近代江味農居士,他一生研究《金剛經》,他在《金剛經》上花了四十年的時間,所提出的口號是「教宗般若,行在彌陀」,他是念佛生淨土的。民國初年,應慈法師一生講《華嚴》,教宗華嚴,也是念阿彌陀佛求往生的。圓瑛法師,一生研究《楞嚴經》,他二十五歲就留意於《楞嚴》,《楞嚴經講義》是他講的。他一生專攻《楞嚴》,在上海辦了一個圓明講堂,圓明就是取《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的意思,辦楞嚴專宗學院。他的客廳掛了一個匾額「三求堂」,他一生求三樁事情:求福、求慧、求生淨土。他一生搞《楞嚴經》,念佛求生淨土。這些都是以念佛為正道法,用其他的法門做助道法,助什麼?助他身心清淨。蕅益大師告訴我們,雖然古今許多大德用其他的法門,用其他的經論來助道法,總不如用一句阿彌陀佛做助道法,那不是更好?正也阿彌陀佛,助也阿彌陀佛,你決定往生。這是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裡面勸導我們,符合《無量壽經》所講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個經訓。

  『心不動失故』,這句話非常重要。實在講,有不少的同學,大概過去世(當然都是學佛的)學得很雜、學得很亂。如果要是不雜不亂,你早就往生,怎麼會到此地來?不可能!就是因為你過去生中學得太雜太亂,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沒去成。這一世遇到,接著再干,雖然再干,對於許多法門、許多經論會動心,看到這個也喜歡,那個也捨不得放下,過去生中的習氣,這些習氣會傷害你。如果這習氣不能斷除,你這一生往生沒指望,所以要覺悟,要痛下決心,要把這些東西捨掉。這些經論好,喜歡!什麼時候再去看它?我往生有把握再來看它,那不怕了!往生還沒把握,再搞這個東西,那是打閒岔,更沒有把握,更糟糕!這是真正要覺悟。所以我勸同修,往生沒有把握,最好不要看別的東西,經論都不看,何況其余。能夠生到西方,這人就成佛。一個人去就多一尊佛,兩個去就兩尊佛。他成佛,他將來普度眾生,這才是真實的功德,這一切供養才能消化,才是人天真正的福田。這句話很重要,「心不動失」,心要一動,你的正念就失掉。

  鈔【八、正定者,以無漏智相應,正住於理,決定不移故。皆言正者,以不依偏邪名正,能至涅盤名道。】

  後頭一句是解釋前面,為什麼八條都叫做正,都叫做道,都叫正道。『正定』是以真實的智慧(無漏智是真實的智慧,也就是智慧之心,智慧就是真心,智慧是真心的別名),與理相應。無量壽是理,無量壽的梵名叫阿彌陀。如果我們心心都念著阿彌陀,念念心裡頭真有阿彌陀,你就是『正住於理』。因為你能念的心是始覺心,這是覺心,迷人不會念阿彌陀,覺悟的人念念念阿彌陀。所以念阿彌陀就是破迷開悟,念阿彌陀就是背塵合覺,這句阿彌陀是本覺理體,這就是正定。決定不移,世出世間一切法門擺在面前,心裡頭決不動搖,這是本宗的正定。定多久?給諸位說,有個二、三年的功夫,你果然是真正定在這個位置上,二、三年功夫你就證果。至少你證得功夫成片,也就是煩惱雖然不斷,不起現行,你往生,自己會確實覺察到真的有把握,因為你的心行與經典上講的相應。

  後面兩句就淨宗來講,非常的明顯。「不依偏邪」,稱之為正,偏是邪正二邊,覺而不偏,善惡二邊都不偏,這是淨業,「能至涅盤」。往生不退,不但不退,是圓證三不退。換句話說,就是下下品往生,除非沒有能力往生,你只要一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的受用、神通道力幾乎跟等覺菩薩一樣。所以蕅益大師贊歎:「這是千經萬論裡頭沒有的,十方諸佛剎土裡頭也沒有的,這是不可思議奇特法門。」這是一般解釋法,八正道名相跟諸位說出來。下面一段是《華嚴經》的講法,前面所講的通大小乘,因為它是解釋法相名詞,但是我們在解釋當中,都把它會歸到本宗的修學法。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上一篇:聖嚴法師:超度亡靈真相
下一篇:吃素為何能使皮膚更年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