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性之財
(阿姜曼尊者對一位富裕的長者開示說)在你們每一個人裡面都已經有著財寶,但你們必須身體力行,盡最大的努力去發掘它,把它挖出來,現在就運用它!在臨終或死後要依賴比丘或宗教儀式是沒有用的,那是搔不著癢處的。讓我警告你,要搔就要搔著癢處,那才是正確的。這意思就是說,為了要脫離那些實際上是永遠屬於世間而絕不屬於你的事物而全力奮斗,由於你自己的自我迷惑,你才企圖擁有那些屬於世間的事物,忘記了你自己內在真實而無價的財寶。這些財產本身是中性的,它們能賦予它們的使用者實際的利益,或給使用者招來麻煩和毀滅之火,這一切都決定於使用者的心態——他的智慧或執著。
想想那些已經達到苦滅的人,他們已經成了我們的皈依處。你認為他們從未有過他們非常看重而曾經執著過的財富?你認為自己是現在唯一富有而享有這麼多寶貴財產的人?那你為什麼如此盲目地執著於它們?現在難道沒有埋葬或火葬屍體的地方?如果還有這種地方,你為什麼這麼自負於生命?為什麼你放縱於它(短暫)的歡樂和娛樂之中,而同時拒絕去觀看和聆聽並注意真理?
如果不正是因為人類具備了思想,那他們跟動物有什麼區別?若不是因為人類有思想,當被逼到絕境時,他們的處境不是比動物更可悲嗎?對抗這個趨勢的唯一方法,就是當你在能夠這麼做的情況下,就要完全地准備妥當。
我必須為如此的粗率而道歉,但是如果勸告人們去行善避惡的教導,被認為是粗率的話,那麼它就意味著法義或真理已經難以被接受了,而世界也接近末日了。縱容於招致痛苦的各種惡行而不能接納真理,只把它看作像一些粗陋的東西,那世界還有什麼希望?
法師簡介:阿姜曼· 布利達陀(Ajahn Mun Bhuridatta),泰國公認的阿羅漢成就者。1870年生於泰國烏汶省。阿姜曼年輕時擁有活潑的心智,在民俗藝術方面表現優異。成為比丘之後,追隨森林比丘阿姜掃(Ajahn Sao)修習禅定,並嚴持戒律。當時,他所在地區的戒律已非常松弛,而禅定的力量更是受到很大懷疑。阿姜曼修行上的巨大成就,成功改變了人們對持戒、禅定的不解,他也因之成為僧團修行的典范。雖然所在寺院地處偏遠,但阿姜曼仍成為受全泰國人民敬重的高僧。幾乎二十世紀泰國最有成就、最受尊敬的禅師,不是他的弟子,就是受到他的深刻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