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補腎的中成藥中,人們廣泛應用的是六味地黃丸。其實,在地黃丸的家族中,共有八個“兄弟”,六味地黃丸只是其中之一。其余七種均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配伍而成,(清水注:“六味地黃丸”其實是在“金匮腎氣丸”的基礎上去肉桂和附子而成。“金匮腎氣丸”比“六味地黃丸”成方要早得多。)雖同為補益肝腎之品,但因各自增加不同的藥物,使各自的適應證亦有不同的側重,表現出各自的特長。
中醫用藥講究辨證施治,只有在准確辨證的基礎上“對症下藥”,才能有預期的治療效果。否則,吃下的藥與所患的病不相吻合,輕則耽誤病情,重則使病情惡化。中醫認為,腎虛可分為腎陰虛、腎陽虛、腎氣不固、腎陰不足等證型。況且,致病原因不同,也可兼夾其他髒腑的病變,如脾腎陰虛、肝腎陰虛等。因此,患者使用時必須根據自己的疾病情況及體質辨證合理選用。不要道聽途說,隨便到藥店購買任意吞服,避免造成不良後果。
六昧地黃丸在臨床上最為常用,是中醫補益劑中滋補腎陰的代表方劑。方中以熟地黃、山萸肉、山藥、澤瀉、牡丹皮、茯苓六味藥組成,特點為甘淡性平、補而不滯,滋養肝、脾、腎三髒。能滋補腎陰、填精益髓、澀精、補脾、清肝,適用於治療肝腎陰虧、虛火上炎而致的頭昏眼花、健忘耳鳴、潮熱盜汗、腰膝酸軟、手足心熱、遺精尿頻、虛火牙痛、口燥咽干、足跟作痛、消渴等症。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心髒病、慢性腎炎、更年期綜合征等見有上述症狀者,選用六味地黃丸比較合適。
杞菊地黃丸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加入枸杞子和菊花成分,枸杞子能補肝腎,菊花能清肝明目降肝火。因此,杞菊地黃丸除具有六味地黃丸之功效外,還偏於補精、清肝、明目,適用於肝腎陰虛所致的兩目干澀、視物昏花、目脹作痛、視力減退、耳鳴不已、聽力下降、頭暈目眩等症。眼科中的白內障治療,五官科的神經性耳鳴,內科中的高血壓、糖尿病、腦動脈硬化、頸椎病等疾病見有上述症狀者,也可以應用。
歸芍地黃丸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加入了養血柔肝的當歸和白芍所制成,具有添精養血之功,對血虛頭暈、崩漏等病症療效顯著。
知柏地黃丸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加入知母、黃柏制成。知母善於清肺熱降胃火,黃柏常為清利下焦火的良藥,知柏地黃丸的獨特之處是滋陰降火,對肝腎陰虛火旺所致的腰膝酸軟、骨蒸勞熱、汗出過多、面紅目赤、心煩意亂、失眠多夢、遺精滑精、口干咽痛、小便短赤、血淋等症療效顯著。但方中知母、黃柏性寒,故脾虛便溏者須慎用,以免傷脾胃之氣。
金匮腎氣丸(桂附地黃丸)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加入肉桂和附子制成,因肉桂、附子的加入,使桂附地黃丸成了溫補腎陽的專劑,適用於腎陽虛弱導致的腰膝酸冷、四肢不溫、下肢浮腫、痰飲喘咳、消渴、脘腹冷痛、小便清長、夜尿頻數、大便溏薄的患者,或用於陽痿、滑精、女子宮冷不孕等症的治療。
濟生腎氣丸在桂附地黃丸的基礎上加入車前子和牛膝而成,由於二者的加入,使其利水除濕之功效大大增強,適用於腎陽虛衰所致的水腫、小便不利、氣喘等症。
七味都氣丸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加入五味子而成。五味子有補益固澀之功,故都氣丸適用於腎陰不足所致的虛咳、氣喘、遺精等症。
麥昧地黃丸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加入五味子和麥冬而成,增強了六味地黃丸養陰生津、斂肺澀精之效。此方妙在補陰而祛邪,專治肺腎陰虛所致的肺痨、喘咳、遺精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