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兩句說得好,尤其是末後一句,『深起種種善根因緣』,著重在「因緣」上。善根:無貪、無瞋、無癡,三善根;勇猛精進,菩薩善根。什麼是因緣?因緣,一定要遠離繁華熱鬧的場所。離,不僅僅是叫我們身離,身雖然離了,住在深山裡面修行,可是心沒有離,心還常常想著世間許多熱鬧事情,這不管用的。現代科技發達,深山裡面也架起電視,只要有電視,只要聽廣播,就沒離。由此可知,如果住在都市裡面,他不看報紙,不聽廣播,不看電視,他真的就離了。我們要懂得這個事實真相,為什麼?這些東西擾亂我們清淨心,這一些外緣都是幫助我們生貪瞋癡。
現代的社會講求的是什麼?鼓勵大眾消費,這是許許多多先進國家采取的經濟政策,也就是鼓勵大家貪瞋癡,你要不貪、不瞋、不癡,他就不能賺錢了。我們學道的人,如果這樣下去,無貪、無瞋、無癡、精進的善根,永遠生不起來,你們想想對不對?所以這個事情很麻煩,真的學佛,又跟國家經濟政策相沖突,這到底怎麼辦?畢竟這個社會學佛的人是少數,不學佛的人是多數;學佛人當中,假學佛的人又占多數,真學佛的人很少很少;你們想一想,互相問問,幾個人每天不看報紙,不看電視?所以我想對於國家經濟政策並不違背。
但是這個問題,就是我們是不是真的決心想求生極樂世界?如果真正想往生,想生極樂世界,想在這一生當中見阿彌陀佛,那你就一定要依教奉行。國家的政策我們決定不反對,可是我們自己一定要斷貪瞋癡慢,一定要學節儉樸實,過最簡單的生活,這個樣子才能夠「近於覺意」;否則的話,雖然是學佛,依舊是迷邪染,這是事實。幾個人從迷邪染真正回過頭來,依覺正淨,確實不多。難怪過去李炳南老居士常講,一萬個念佛人,真正往生只有兩、三個,這是講專修淨土的。不修,那就更不必說了。真正修淨土,要轉迷邪染為覺正淨,這才能得生。這一段就是這個意思。
可是我們自己要想一想,無量劫來,迷邪染的習氣太深太深。我們也知道,十惡是決定不能做,可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有意、無意十惡的念頭常常起現行,十惡的事情還是常常在干。干了,又後悔;悔了,又再干;不就是干這些事情嗎?干了,能後悔的,還算不錯,還有點良心;干了,不知道後悔的,那個業障就太重太重了。所以真正能夠回頭,這談何容易!為什麼回不了頭來?我們要去找這個原因。回過頭來,近於覺意;不能回頭,近於染意。我們經過這幾十年來的學習,深深體會到教育的重要,沒有人教,你怎麼會回頭?雖然我們也在學,學的時間不夠。我們大家在一起同學,也學了不少年,為什麼依舊回不了頭來?學的時間太少了。每天到這個地方來聽經,你一個星期才學十幾個小時,不聽經的時候,你就隨順煩惱習氣妄想。所以我們仔細想想,隨順妄想、分別、執著的時間長,隨順佛陀教誨的時間太短,所以沒有法子回頭。
我們再想想古人,把這一樁事情就容易想通了、想明白了,古人接受佛法薰習的時間長。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每天講經八個小時;不是他老人家講經,就是大家在一起研究討論,每天八個鐘點,四十九年不間斷。怎麼知道他是八個鐘點講經?經上常說「二時講經」。古時候印度,把一晝夜分成六時:晝三時,夜三時。二時講經,不就是現在的八個小時?現在我們將一晝夜分成二十四小時,那個時候分成六時。不是講經,就是思惟修,所以他們所想的、所說的、所行的,都是「近於覺意」。天天想佛的教誨,依教奉行,那麼長的時間,所以才能轉得過來。我們看到目前這個狀況,深深覺悟到講經的重要。修行,即使是念佛,為什麼會退轉?聽經太少了,沒有覺悟,所以念佛會退轉,念佛還會胡思亂想。念一段時期,又去學別的法門,都是聽經太少。
佛法傳到中國之後,從前的道場也是天天講經,所以道場就是學校,四眾同修來到道場就是上學,親近善知識;是學校,不是搞這些宗教儀式。但是現在我們的佛教不一樣了,現在的佛教幾乎全部都是搞宗教儀式,這是把佛陀教育變成了宗教。宗教著重儀式,佛法不注重儀式,著重教學。儀式是佛教禮節的一部分,我們要把佛法本質認識清楚。修行方式雖然很多,原則只有一個,就是做一個轉變而已。無量法門不離這個原則,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為聖,這是佛法教學的目標。我們有沒有轉?這樁事情天天要轉,念念都要轉,那才能轉得過來。如果把這個中心目標忘掉了,學了再多法門,學了再長的時間,沒轉,這就是白學了。無論修學哪個法門,念佛法門雖然講易行道,易行道它轉凡成聖,所以我們念佛要不做一個轉變,也不能往生。
大乘無量壽經 (第六十五集) 1999/10/9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034-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