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何為正行,何為雜行?
答:一、正行之義
首先解釋正行的意義。正行有三重意義,第一、正雜二行相對,第二、正助二行相對,第三、自力他力相對。
首先說第一,正雜二行相對。禮拜、讀誦、觀察、稱名、贊歎,這五種通稱正行,這就是正雜二行相對的意思。
第二、正助二行相對。就是唯有以第四稱名為正行,其它的讀誦、觀察、禮拜、贊歎供養是助行。
第三、自力他力相對。自力稱名仍然屬於助業,他力稱名方為正行。
所以一層一層抽絲剝繭,正行當中的正行就是他力念佛,也就是本願念佛,也就是信心念佛。所以修學佛法你可以修持正行,你也可以修持雜行,看你要得到的果報是什麼,當然就要修與之相應的因。
二、雜行之義
雜行有二重意義,第一就所行之法,雜有五種意思;第二就能修之行,雜就是兼雜,行就是勤行。
首先解釋第一就所行之法,雜有五種意思,第一通的意思,第二多的意思,第三雜毒的意思,第四貶抑的意思,第五雜亂的意思。
就所行之法 雜有五意
第一、通。就是雜行通於人、天、三乘、十方淨土之因,不是純極樂之正因。譬如念南無阿彌陀佛是求生極樂世界,念南無藥師佛是求生東方琉璃世界,念無南當來下生彌勒尊佛是求生兜率內院,修禅是為了明心見性,修密是為了三密相應,雖然目的都是為了成就佛道,但是各宗、各派、各法修學的方法不同。當你修了很多,通於十方諸佛淨土,就叫做雜。
所以只念南無阿彌陀佛,為求清淨報土,這就是只有一個修因,只修一種行,只求一種淨土,那就叫正行。只有其一,沒有二、三,多了就雜嘛。
第二、多。人、天、三乘是十方修行之因,種類多、雜。譬如要投生人道,除了要三皈之外還需五戒;要投生天上,除了要三皈五戒還需十善;要成就羅漢,除了三皈五戒十善,還需修四聖谛。所以人天善法本身的修因就很多了,多就是雜。
第三、雜毒。凡夫所修所行,摻雜貪、瞋、癡三毒煩惱。不論誦經、守戒、持咒、念佛、朝山、拜忏、修諸功德,內心會不會起妄念打妄想?一定會,因為是凡夫嘛。所以凡夫所修所行,摻雜了三毒煩惱,就叫雜毒之善、虛假之行。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跟我們開示的。
第四、貶抑。如果諸行跟念佛做一個比較,念佛殊勝,諸行下劣。法然上人在《選擇本願念佛集》第三章本願章所開示的話,念佛跟修諸行做一個比較,念佛是殊勝的修行,修諸余行是下劣的修行。兩兩相較,才能夠比較出優跟劣。譬如二個人站在一起,就有一個比較高一個比較矮,一個比較胖一個比較瘦。兩兩相較就能夠分出高矮、胖瘦。兩種修行的法門做一個比較,也能分出優劣,念佛是優,諸行是劣。這是法然上人所開示的,祖師的話絕對值得我們信受。
第五、雜亂。修諸余行,樂近雜緣,雜緣亂動,退失正念,所以心亂了。雜亂,雜就亂。師父講一個比喻,今天念南無阿彌陀佛,明天念南無藥師佛,後天念南無彌勒尊佛,大後天念南無文殊師利菩薩,再來念南無地藏王菩薩,再來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再來念藥師咒,再來念大悲咒,再來念十小咒,再來誦《阿彌陀經》,再來誦《地藏經》,再來誦《華嚴經》,再來誦《法華經》,每天修不同的法門,你說雜不雜、亂不亂?很雜很亂。
就能修之行,雜謂兼雜,行謂勤行。
什麼意思呢?雜就是兼雜,我今天念南無阿彌陀佛,兼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兼念南無大勢至菩薩,兼念南無地藏王菩薩。如果你想要兼念那麼多,我告訴你,佛經有一部叫《萬佛名經》,這一部經裡頭有一萬尊佛的名號,一天讓你念一萬尊佛的名號,夠不夠?如果你覺得光念淨土三經不夠,我就把整部《大藏經》通通讓你念,大概一輩子都念不完,這樣就夠多了吧!如果你覺得念佛的聖號不夠,還想兼念其他的,那你可以再念大悲咒、再念楞嚴咒、再念藥師咒、再念十小咒、再念百字明咒,包你念的昏天暗地。密教的經典打開,咒語太多了,你怎麼學的完呢?還沒學會,恐怕無常就來臨了,你要念什麼解脫生死?到時候,你就慌了、就亂了、就無所適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