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問自己、看自己、從自己開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我們從小到大學習了許多生存、生活的技能、知識,現在才能維持生活;調伏自心、啟發覺悟的道理,我們卻很少去了解、學習,在心靈成長方面猶如一個嬰兒,缺乏力量去認識和保護心念。我們總希望直接得到一個“方法”有效解決問題,無異於空中樓閣。要去學習,去修行,慢慢才能改善。

  人是需要物質的,這是人生存、生活的根本,佛法並不否定在家人謀生、賺錢。但賺錢不是唯一應該做的,若沒有精神的追求、信仰的充實,內心依然會貧窮、痛苦。而人的欲望是無止盡的,永遠覺得自己賺的錢不夠,一忙起來就把佛法丟到一邊,這就值得反省了。合理安排、平衡身心。

  追名逐利者,不一定能得到名利,反而被名利所縛;在自身福慧上努力進取,不求名利,福報自得。內心所求的是什麼,取決於自己的認識與信心。

  佛法認為眾生在六道中輪回,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民間所稱的“鬼神”,類似於佛法中說的餓鬼道、地獄道或天道的眾生。鬼神與人是不同的生存形態,但都在輪回之中。六道中,人道是能夠修行出離輪回的最佳機會,所以很多天人也希望死後可以得到人身。

  宇宙的法則是業果。殺生、偷盜、邪YIN、妄語、兩舌、惡口、绮語、貪婪、嗔恨、愚癡是為惡,反之則為善。造善業得福報,造惡業得苦果。

  “無常”是一切世間萬物的規律,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如理思維“無常”,能讓我們的心不粘著在境界上,對於喜愛的事物不要太貪戀,對於不喜歡的事物不要起嗔恨,要用隨緣、珍惜的心態面對生活。另一方面,無常代表了改變,因為無常,凡夫才能夠成佛,所以我們應該積極努力,永懷希望。

  在生活和工作中,若人能常常反省自己的行為,猶如打開一切善法的大門,人就能越來越進步;若總是看到別人的問題,看他人不順眼,猶如一切惡法的根,內心的種種負面情緒都會因此生長。這句話是針對世人喜歡看他人毛病、不容易反觀自己的習性而言的,策勵我們注重自身的成長。

  在生活的享受上要知足常樂,在心靈的成長上要永不知足。人生一世,不能只想著自己的喜好,還要有責任去關心我們生活的這個環境和社會。人要有理想,生命才會更精彩,若僅憑借福報的庇蔭而迷醉在暫時和脆弱的安樂中,實在可惜了人生。

  在生活中,我們有多少時候是用這樣的猜測一步步推導出一個結論,然後被這個建立在妄想基礎上的結論所左右?偏見、誤會、積怨,都是這樣來的。對於不知道的事情,勿以懷疑和惡意去揣測,然後引發錯誤的行為,要用善意的心態去看待,用積極的行動去面對。

  德不孤,必有鄰。找到志同道合的善友,互相支持、鼓勵、溫暖、保護,才能有更大的力量和信心去淨化世道人心。

  心中缺乏方向,生活就是乏味的重復;心裡有了宗旨,重復就變成了堅持。生存是人生的第一個層次,滿足了生存以後,就是生活。如果活著只是為了讓自己生存下去,那就陷入了低層次的徘徊,生命的意義就無法體現出來,所以需要更高的追求。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讓心越來越清淨,讓越來越多人因為自己得到快樂。改變自己的心態。如果常常用感恩的心去面對生活,就會感受到快樂;如果總是用抱怨的心去看待生活,只會讓自己痛苦。面對需要解決的問題,真正應該問的是:我們為它做了什麼?我們能為它做什麼?不要管別人如何,問自己、看自己、從自己開始。

  忍讓不是要事事都聽別人的,而是斬斷自己內心的煩惱,不把心力放在內心的糾結、郁悶、憤怒等情緒上,才能坦然、堅定地做該做的事情。

  將啼饑者比,則得飽自樂;將號寒者比,則得暖自樂;將勞役者比,則優閒自樂;將疾病者比,則康健自樂;將禍患者比,則平安自樂;將死亡者比,則生存自樂。

 

上一篇:營養素食雜豆粥
下一篇:印光大師:戒殺護生,吃素念佛,世道太平,人民安樂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