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明求法佛教初傳?原來還有更多傳說
佛教最初傳入漢土,確實年代已難稽考。但古來佛教徒間流傳著漢明求法、佛教初傳的史話,同時也傳說漢明之前佛教即已傳入,兩說各自發展。最後,漢明求法說頗為一般佛教徒所樂道,而漢明以前傳來說也愈推愈遠。
漢明帝以前佛教傳來說,依據文獻流行的次第可舉出十種:
其一,曹魏魚豢所撰《魏略·西戎傳》說:“昔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二年),博士弟子景盧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經。”(見《三國志·魏志》卷三十裴松之注)其後《世說新語·文學篇》劉孝標注、《魏書·釋老志》等也引用此文而略有出入,如《魏書》作博士秦景憲。唐法琳《辯正論》又作秦景至月氏,其王令太子口授浮屠經,有類趙宋董逌《廣川畫跋》卷二所引《晉中經》之說。
其二,東晉哀帝興寧三年(365年)習鑿齒與道安書說:“自大教東流,四百余年矣。”其後王谧答桓玄書也說:“大法宣流,為日諒久,年逾四百,歷代有三。”又劉宋宗炳《明佛論》說:“劉向《列仙(傳)敘》七十四人在佛經。”《世說新語·文學篇》劉注也依據《列仙傳》說:“如此即漢成、哀之間(公元前32—1)已有經矣。”這些皆是泛指西漢末年而言。
其三,宗炳又說“東方朔對漢武劫燒之說”,好像漢武時(公元前140—87年)已經知道和佛教有關的劫灰說。
其四,宗炳又說,伯益述《山海經》有天毒國(即天竺)偎人而愛人一語,當於如來大慈之訓,似乎佛教已聞於三五(三皇五帝)之世。
其五,北齊魏收《魏書·釋老志》除引用伊存授經一說外,還依《漢武故事》(劉宋王儉托名班固撰)說,漢武元狩中(公元前122—117年),遣霍去病討匈奴,獲得休屠王的金人,帝以為大神,列於甘泉宮,燒香禮拜,為佛道流通之漸。
其六,上述《釋老志》還依《史記·大宛傳》說,張骞使大夏還(公元前126年),傳其旁有身毒國,一名天竺,始聞有浮屠之教。
其七,梁蕭绮輯本王嘉《拾遺記》說,戰國燕昭王七年(公元前317年),沐胥國(即身毒)有道人屍羅來朝,荷錫持瓶,沐胥國五年,乃達燕都。
其八,隋費長房《歷代三寶紀》卷一載,秦始皇時(即元前218年)有諸沙門釋利防等十八賢者赍經來化始皇。唐法琳《對傅奕廢佛僧事》也有此說,並謂出於道安、朱士行等《經錄》。
其九,唐法琳《對傅奕廢佛僧事》中又據《周書異記》說,周昭王二十四年(公元前1029年)甲寅,發生水泛、地動、天色變異等象,太史蘇由說有聖人生於西方,故現此瑞,而以此為佛誕年代。北齊僧統法上曾沿此說以答高麗使者,後來更為一般佛徒所習用。
其十,唐道宣《廣弘明集·歸正篇》引用《列子·仲尼篇》說,“丘聞西方有聖人,不言而信,不化而行,蕩蕩乎無能名”等語,斷言“孔子(公元前551—429年)深知佛為大聖”。
以上諸說,基本上是以佛教初傳於漢代為主;但除伊存授經一說外,大多數由於和道教對抗,互競教興的先後,遂乃將佛教東傳的年代愈推愈遠,所有引據大都是虛構和臆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