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刻意壓抑情緒,並非佛教對治煩惱的方法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法是對治、降服煩惱的方法,但是講到對治煩惱的時候,有些人誤以為是壓抑煩惱,刻意地壓抑自己的情緒,刻意地不生氣等等。有些人的確尋求的也就是這種暫時讓煩惱消失、逃避煩惱的方法,但是這樣的壓抑只是治標不治本,我們應該想想,如何才能從根本上去對治我們的煩惱。

  還有一些佛教徒會覺得:我現在成為佛教徒了,以後就不能生氣了。結果一不小心生氣,就感到非常羞愧和自責。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他們會像西藏諺語所說的「就算心中有火,也不讓口中冒出煙來」,刻意壓抑自己的情緒,就算氣到不行,也強顏歡笑,這並不是佛教對治煩惱的意思。

  ■ 內心歡喜能治本

  正確的對治煩惱,降伏自心,必須從根本上著手。而這個根本指的是發掘出我們自心中的一種喜悅,而這個喜悅可以說就是一種感動。一個心懷喜悅,容易感動的人,也是一個比較願意接受改變的人。他總能夠適時地調整自己,整治自心。

  很多人修行遇到了瓶頸,問題都出在少了份感動和喜悅,這時候就算再怎麼勉強自己用功修行,都沒有用處,會發現很難有所改變。而無嗔比丘「未成佛前都不生氣」的大願,就是一個讓我感動莫名的一個大願,到現在都還深深記在心裡。我猜想自己一定因此得到了一些加持。

  我時常想起一句話:「過去佛陀的行誼,現在弟子的口訣。」過去佛菩薩、祖師們的行誼事跡,就是對於我們弟子最好的口訣。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口訣就是記載在經書上的文字,當然那些也很重要,但它畢竟只是文字,佛菩薩、祖師大德們的行誼,這些才是活生生的口訣。所以希望大家能多閱讀佛菩薩、祖師們的故事,並且效法他們。

  這並不是說我們要百分之百模仿他們,發一樣的願,做一樣的事情,並不是的,重點是從這樣的經文故事當中得到啟發。我們要學習的是無嗔比丘的那份勇猛之心和堅定之情,我覺得這才是重點。無嗔比丘好像就在告訴我們:「你也要繼續努力,要加油啊!要有自信,不要害怕,好好地學習。」很多時候光是靜靜閱讀這一段經文,就能夠得到很大的鼓勵。

  總之,我們都說要有慈心,慈心就是希望眾生得到快樂的的心,而慈心的相反也就是「嗔恨心」,或者是「怨害心」,所以「不生氣」的行持,真的非常重要。

 

上一篇:做一個真實的念佛人
下一篇:蔡禮旭:《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第八十二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