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小車翻滾墜落山崖,佛卡護身毫發未損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我接觸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7個月,深信阿彌陀佛的救度;但是老公不信佛,也不念佛,甚至還因為我而經常謗佛,是一個剛強不化的無神論者,油鹽不進!

  於是,我給老公隨身的挎包裡放了一張阿彌陀佛接引像的佛卡,老公也聽話,雖然不信,但是知道我擔心他,也就很順從地帶著。

  2013年1月3日,那天早上6點多,老公打了一輛出租車。車在貴州省六枝大山裡的盤山公路上行駛,山路結冰,非常滑,道路邊上是沒有什麼防護欄的。

  司機開車幾十年,從未出過任何意外;今早卻在接近山頂的盤山路上,車忽然在路面打滑,司機趕緊猛打方向盤,車在結冰的山路上打了幾個轉後,安全回到了正常道路上。

  司機師傅繼續開車,邊開邊對老公說遇到此類情況,應該如何如何處理,話還未說完,車忽然一下子又失去了控制,滑出路面,居然滾下了山崖!

  車完全失去了控制,不時磕在山石上,在空中不停地翻滾。不知過了多長時間,車才停止了滾動。

  老公原本是坐在副駕駛的位置上的,等停下來的時候,發現人早已經被甩到了後駕駛的位置上去了;但是老公竟然毫發無傷,連一點皮外傷都沒有。司機也只是手部被劃傷了一大道很深的口子,腦袋有微微的輕傷,車除了後窗玻璃被摔壞以外,也沒有什麼損壞!

  兩個人驚魂未定,趕緊下車看,原來車已經翻下了十幾米深,恰巧被卡在幾棵光禿禿的樹之間,車內的東西也從車後窗被甩了出去。

  仔細察看才知道,只有在他們翻下車的地方有幾棵樹,其他地方都沒有樹,如果換在別的地方翻車的話,車一定會直直地翻滾墜下山崖。後來他的朋友去他事發點去看,驚出一身冷汗,直說太可怕了,如果不是這幾棵樹,必死無疑!兩個人在往山上爬的時候,老公對司機感歎說:“我們兩個都是善良的人啊,善良的人老天爺保佑啊!”

  老公爬到路上來後,立刻給我電話,告訴我,剛才車翻到山下去了,但是他一點都沒有受傷!我激動地說:“謝謝我的阿彌陀佛!謝謝我的阿彌陀佛!”老公緊接著就說:“趕快幫我拜拜佛!南無阿彌陀佛!”


  我們自己飲水,現在我們知道,水,乃至於一切萬物,都有見聞覺知,都能懂得人的意思,所以你給它善的訊息,它確實會變得很善很美,這是博士給我們做實驗的。譬如比如我們平常喝的這杯水,你在水上貼個「感恩」,貼個「愛」字,這個水的質量就特別好,你要是相反的,貼個我「我討厭你」、「我恨你」,那水的質量就特別不好,甚至於常常喝人會生病。然後你就懂得為什麼大悲水能治病,就是這道理。

  現在我們曉得水有見聞覺知,我們用大悲咒水晶杯,這就是大悲水。什麼時候貼上去,一個小時以後你再喝,它確實就管用,你不會念也沒關系,水會看,所以這個方法很好。


  事後,我問老公:“通過這次事情,有什麼感觸?”老公發自肺腑地說:“我覺得人真的不能不怕死,因為死真的很容易!”

  對於此事,我知道是阿彌陀佛的護佑,才能免遭此難的。我問老公說:“你覺不覺得冥冥之中,確實是有佛菩薩一直在幫助你的?”老公沉吟了一下,說:“恩,應該是有的!”

  他說:“你知道,我從來不拜佛的,但是昨晚走的時候,我就給佛上了一炷香,拜了三拜,並且是跪拜的。”

  “如果說是是巧合,怎麼會有那麼多的巧合?我真的開始有點信佛了!”

  聽到如此頑固剛強不化的老公能這樣說,我實在是打心眼裡高興!經過這個事情,老公整個人變化了,明顯地對佛菩薩不再那麼排斥了,人生觀也發生了太多的變化,這兩天他常常對我說的是:人真的要善良,真的要多行善事,存好心、做好事啊!遇到事情盡量忍!

  記得老公一直因為自己生病而耿耿於懷,希望自己的病快點好,每天很焦躁;但是經過這事情後,老公平靜地說:“身體生病不要緊,總是會好的,只要慢慢地調理!”對待生命,老公也變了,感慨道:“能活著,真的很美好,不要再將時間浪費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多做有意義的事情,在自己能生存的前提下,盡量多去幫助更多的人!”

  真的太感念佛恩了,只要是專念佛的人,一定會蒙佛護佑,全家受益!

  特將此事記下來,分享給更多有緣人,讓更多的人了解彌陀不可思議!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佛叮居士

 

上一篇:大安法師:如何精進念佛
下一篇:恭頌佛祖聖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