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是很珍惜福報的,別人送他好的東西,比如補品啊,甚至是藥品的,他都會把好的轉給谛閒法師。別人問他為什麼,印祖就說:我無福消受。祖師大德就給我們這個表法。
這個時代都在鼓勵消費,甚至提前消費,所以說末法。有的人說福報看不見,其實也可以看得見,比如說提前消費,那問你,是消費什麼?其實是提前消費自己的福報。有的人覺得中國人笨,努力賺了一輩子錢,然後吃用也捨不得。一輩子空空來,空空走,還是外國人聰明,你看提前消費,日子過得多舒服。有這個觀念的人,他雖然看到了現在,但是他看的到未來,看得到下輩子嗎?你看傳統很多老人,一輩子苦,到老了,就享受清福,而且善終。這就是他們珍惜福報的原因。珍惜吃的,用的,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福報。如果年紀輕輕,就培多少福報,花多少福報,那老了沒有福報,就會多病多苦,下輩子就做不了人了。所以,應該把福報存起來。
中國,老子創業,兒子守業,老子辛苦創業,培了很多福報。本想留給兒子,於是蓋了很大房子,買了車子。但要想起一個問題,兒子有沒有福報消受?沒有福報享受,留給他這麼多產業給他,簡直就給害了他。他做你的兒子,看起來花的是你的錢,其實損的是他的福報。為什麼富不過三代,就是兒子沒有福報消受。
人一輩子,吃多少,用多少,似乎都有一定定數的。使用東西時,要常常想起自己,是不是無福消受。這樣會謙卑一點。《法華經》說,以佛莊嚴而自莊嚴。佛的莊嚴身,是福報具足身。那福報培養起來後,色身就會莊嚴,色身即法身啊。如果福報享受完了,色身就容易生病啊,營養不良,乃至早夭。中國人講活到天年,天年是120歲,那現在人都是折壽了,壽命打折。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福報浪費太多了。要知道,獲得這個人身,也要有福報。
在比如,古德說寺院以舊為莊嚴,舊不是破。叢林中最高領導者,叫做方丈,是代表住一丈方的地方。這也是為了珍惜福報,乃至吃的,用的都要珍惜。真的學佛,學會珍惜福報,很關鍵。
轉自:福安觀音寺 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