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佛法看似很熱鬧,很多當官的、明星、富翁都來學佛了。這些人學佛就學佛,不要太去宣傳。佛法的偉大,不是他們學了就偉大,而是在於切實的解決普通老百姓的問題。佛法要接地氣,才能走得更久。現在佛法在傳播上,仍存在幾種尴尬。
第一種,佛法慢慢變成了學術,法師很熱情地弘法,可是理論性太強了。達摩來中國前,就說中國人愛好做學問。你別看現在佛法興旺,到處都有講座、書本。可是做學問的,卻偏於多。一個做學問出來的法師,就容易教學生學問。這個是第一個弊端。
我們好像很難看出學術的不對,因為你本來就愛好學術,就愛好搞研究佛法。所以就看不出哪有不對了。
第二個,目前的佛法,弘揚解決活著的問題的,就偏於理論。或者偏於心靈雞湯。文章寫得很好,道理都對,但做不到。這類文字,台灣出的書中,特別多。活著的問題解決不了,最典型的就是生病的問題。佛法目前在弘揚治病上,確實太少了。活著的問題解決不了,結果通通變成解決死人的問題了。現在寺院香火,一個靠超度,一個靠賣骨灰塔牌位。這兩樣的廟,香火是很興旺。但往往會干擾修道人的道心。
很多學佛的,對風水不相信了。你想想看,廟本來是陽氣十足的,這樣人在裡頭才能用功辦道。以前祖師大德選擇建道場,都要找個風水寶地。修行要借助天力、地力。但現在很多廟,硬生生的弄了牌位和骨灰塔。一個寺院陰氣重了,這些往生者沒有超升。中醫講,死者的爽靈就會聚集在牌位和骨灰處,靠陽間人的飲食來維系。而一個寺院,爽靈聚集過多的話,人陽氣不足,就會產生是非,口角,乃至造成傷亡等。這些經常在廟裡出現,其實跟爽靈聚集過多有關。
很多廟靠賣牌位和骨灰的,確實很難出大師。像四大名山中,五台山為何出大師多,就是五台山普遍陽氣足。可目前會發現,佛教存在一種無奈。很多人只有在超度時,處理死者問題上,才會想到去廟裡做布施。不要看很多廟很有錢,其實大部分的廟,尤其是山裡的廟,生活還是困難。一般收入都靠做經忏,人死了,請和尚去念念經。
佛法度人、度鬼都是慈悲。但後人設方便,硬是把骨灰和牌位往廟裡搬。這對修道人氣場的破壞,很多寺院都沒有認識到。民國時,許多高僧都認識到經忏對修道人道心損壞的危害。來果禅師在高旻寺,就強烈禁止經忏,專心參禅。印光大師在靈巖山時,也禁止一切經忏,就專心念佛。虛雲老和尚每重修一個祖庭,都是先嚴正道風。同時虛老對風水也精通。至於像後人一樣把骨灰、牌位往廟裡搬的,虛老是知道其中的危害。
第三種,像台灣熱衷於弘揚人間佛教。大陸為什麼不行?台灣經濟發達,人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較高。所以像許多大師級的人間佛教,都適合在經濟發達的地方去弘揚。你想在貧苦的鄉村弘揚來,很難。在大陸沿海地區,看看人間佛教的高層次的心靈雞湯,還是可以的。但要如何切實的改變人最基本的痛苦,尤其是病苦。如果佛教要接地氣,應該從基本的生活入手。
凡是靠經濟繁榮起來的法門,都是有危害性的。像唐朝時經濟發達時,佛教達到頂峰興盛。但經濟一旦衰落,八大宗派就剩下禅宗和淨土宗。北宗神秀靠朝廷供養,這一宗派馬上就沒落了。唯獨南宗惠能一支,靠自力更生,農禅並重,不吃老百姓,不吃朝廷供養,這宗派走的最久。這可以給大家帶來思考。現在的經濟情況,跟唐朝鼎盛時差不多。但要居安思危啊。佛教的農禅並重傳統不能丟。少吃老百姓的供養。否則長久看來,都是不吉祥的。法門的許多災難,都是在最鼎盛時種下的。
佛教要不接地氣,很多人進入廟,就很陌生,把佛當成神拜了。佛法是要切實改變人的現狀,生老病死苦的。現在人在死亡問題上花了很多功夫,尤其是超度上。但在治療病苦上,佛教缺席了太久了。
目前人最大的問題,就是病。身體的病,心靈的病。西醫有許多錯誤的治療觀念,比如化療,比如墮胎現象,癌症,還是靠吃肉獲取營養等。這些觀念都有很大問題。佛教在治療病苦上,太少了。
中國佛教的修法,就有道家的修煉在裡頭。所以佛教講究吃素。除了簡單吃素,在選擇環境上,又注重風水,天下名山僧占多。在超度中,也柔和了道家的成分在裡頭,包括很多道家的禁忌。在轉化身心上,又注重《黃帝內經》對人的影響。
現在學佛,都喜歡講高深的理論,而以道家修煉的基礎,通通都沒了。佛弟子不再相信風水,不相信黃帝內經,不再相信禁忌。我們越來越難接地氣了。佛法就慢慢變成有錢人的談資,或者知識分子嘴巴裡頭的各種名相。那很可憐。
現在人的苦,病苦為多。現在經濟好了,大家都會懂得學佛,但經濟不好的地方,佛法為什麼不發達。因為佛法在傳播上,太流於理論,而沒有切實解決老百姓的生老病苦的問題。我希望佛教中,多一些救死扶傷,弘揚醫學的高手。不是超度,不是做宣傳,不是搞建廟。這樣子佛教才有希望。
像峨眉山的濟塵法師,還有廣欽老和尚,都是治病的高手。以前許多祖師,都熱衷於給人治病,通過治病來勸化世人要斷惡修善。病人往往能聽得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