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句話在中國人盡皆知,太上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數千年來,善惡有報的道理廣泛流傳在民間,道教經典《太平經》最早對因果、承負思想做出較為系統的闡述,道教崇尚自然,宣揚氣化天地、天人合一、天道承負、樂生好善。不修道德,三代承負,受人褒貶,難逃世人耳目。“三代承負”無需等三世,一家之中,三代之內,盛衰窮富,子孫命運,便是家道、家德。這樣,承負的真實,契合道之真,修真之要也。
但因為缺乏足夠的科學驗證,很多人還是對此報以懷疑。那麼,今天眾多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可以讓你一窺善惡有報的真實性了。
1 善念產生的分泌物使人健康長壽
科學家在研究中發現:當人心懷善念時,正向系統被啟動,人體內會分泌出令細胞健康的神經傳導物質,免疫細胞也變得活躍,正念常存,人就不容易生病;而當心存惡意時,負向系統就被啟動,身體機能的良性回圈會被破壞,人的身體就容易發生故障。所以善良正直的人往往更加健康長壽。
美國一篇題為《壞心情產生毒素》的研究報告稱:“人類的惡念會引起生理上化學物質的變化,在血液中產生一種毒素。當人在正常心態下向一個冰杯內吐氣時,凝附著的是一種無色透明的物質;而當人處在怨恨、暴怒、恐怖、嫉妒的心情下,凝聚起的物體便分別顯現出不同的顏色,通過化學分析得知,裡邊含有很多毒素。”
美國耶魯大學和加州大學的研究者隨機對7000人進行了長達9年的跟蹤調查,結果發現,樂於助人且與他人相處融洽的人,其健康狀況和預期壽命明顯優於常懷惡意、心胸狹隘、損人利己的人。
更多不同的實驗都得出了相同的結論,即純淨、慈善、正面的思想狀態能令生命健康喜悅,而惡念會讓機體組織失衡與病變。道教講“善惡有報”,孔子講“仁者壽”,醫學古籍中講“正氣內存,邪不可干”,古人們雖所屬“門派”不同,但都能從經驗和感悟出發,得出完全一致的結論。這就好比在人類沒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之前,萬有引力定律一樣存在於我們的時空中。
2 付出與回報的能量轉換
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生命倫理學教授史蒂芬波斯特和小說家吉爾奈馬克研究付出與回報的關系,他們長期追蹤一些樂於付出的人,並對他們進行勝利分析,分析顯示:“宅心仁厚、樂善好施的人,其自身的社會能力、判斷能力、正面情緒等會全面提升。哪怕對別人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幽默的表情,都會引起唾液中免疫球蛋白濃度增加。”
他們還綜合了40多所美國大學的研究成果,並結合長期追蹤的實驗報告得知,贊美、寬恕、勇氣、幽默、尊重、同情、忠誠等等,這些善良行為的付出顯示:“付出與回報之間存在著神奇的能量轉換秘密,即一個人在付出的同時,回報的能量正通過各種形式向此人返還,只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自己渾然不知……”
3 靜坐中隱藏的秘密
靜坐是道教弟子們修行的法門之一,修行法門都是為了對治你的妄念和散亂心,使你把心安住在當下。保持“靈魂的寧靜”不僅可以使你與天地萬物融為一體,而且還隱藏著長壽的秘訣。中國古代醫學巨著《黃帝內經》中說:“靜則神藏,燥則消亡”。靜,是指人神氣清靜無雜念。現代的科學研究表明,人在入靜後,大腦可以回復到兒童時代的腦電波狀態,使衰老得到逆轉。
4 善惡各有著不同的能量頻率
有些人依然會覺得,即便善惡有報,那也只不過是心理暗示的結果,是自己對自己進行“獎賞”或者“懲罰”的結果,如果一個人做了壞事而不產生負罪感,那他的身心就不會得到懲罰了。事實恰恰相反,科學家們研究發現:善和惡各自有著不同的能量頻率,有著不同的物質特性;剛剛出生不久、沒有經過觀念教化的嬰兒都有著善良的本性;當人要說謊、欺騙時,無論情緒如何穩定,但生理狀態都會出現不由自主的變化,且都能被精密的測謊儀監測到,人的機體似乎遵循著某種客觀特性在運轉,不以人的思想狀態為改變。
20世紀末蓬勃興起的“瀕死體驗”與“催眠回溯前世”研究已經給全世界帶來了訊息:生命輪回、另外空間、因緣果報甚至天堂地獄極有可能都是存在的。人做了壞事,對誰不好,如果這輩子沒能“現世現報”,那很可能就延續到下一輩子來償還,直到業力償還掉為止,甚至這個人投胎轉生後扮演的角色也與前世的業力積累有直接關系。正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宇宙運行的法則是公平的,那是穩定平衡一切物質運轉的保證。
如果我們現在開始努力行善積德,將來也會開花結果。這個因就如同種子,種下之後一旦機緣成熟,就會在我們身上開花結果。
5 道是宇宙間一種極其精微的振動頻率
其實道法和科學存在很大相似之處,她們都在探索著宇宙的奧秘,並且以自己的探索結果來利益著天下眾生,只不過宗教和科學各自采用不同的方式罷了。
心是萬物之主,道教把這個心叫做本來面目,也叫做自性,道指的不是某一個具體的人,而是一種非常高的、極其精微的振動頻率,它蘊含了無限的愛、無限的智慧、無限的光明與無限的力量,修行就是要達到這個振動頻率,與這個力量融為一體。當我們的身心放松之後,就和這個力量接通,與她融為一體了,這時候我們就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