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原創

 

戒殺放生帶給我們吉祥幸福的人生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一切皆懼死,莫不畏杖痛,恕己可為譬,勿殺勿行杖。

  能常安群生,不加諸楚毒,現世不逢害,後世常安隱。

  ——《法句經》——

  殺生位居十惡、四波羅夷、十重禁戒、五戒、八戒之首,這首偈語說明了它的重要性。

  一、為什麼戒殺——一切皆懼死,莫不畏杖痛

  世間上的一切沒有比生命更寶貴的了,即使小如蝼蟻,遇水尚且奮力掙扎;人們往往寧受刑罰,也要全命而歸。但是人類卻經常忘記自己受到杖打刀割的疼痛苦楚,為了滿足一時的貪欲,而宰殺畜生,乃至殘害同類。黃山谷的偈語:“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姓,只是別形軀。苦惱從他受,甘肥為我須;莫教閻老斷,自揣應何如?” 將殺生的罪過闡釋得極為徹底,《法句經》中的“一切皆懼死,莫不畏杖痛”,則以更平實易懂的方法,讓大家都能明了殺生的殘忍。

  二、消極的戒殺——恕己可為譬,勿殺勿行杖

  《大智度論》中,對於戒除殺生,有著具體的說明:“……若實是眾生,知是眾生,發心欲殺而奪其命,生身業,有作色,是名殺生罪。其馀閉系、鞭打等,是助殺法。復次,殺他得殺罪,非自殺身。心知眾生而殺是殺罪,不如夜中見人,謂為杌樹而殺者,故殺生得殺罪,非不故也。快心殺生得殺罪,非狂癡。命根斷,是殺罪,非作瘡。身業是殺罪,非但口教敕。口教是殺罪,非但心生兩惡。如是等,名殺罪相,不作是罪,名為戒。若人受戒,心生、口言:我從今日不復殺生!若身不動,口不言而有信,而獨心生自誓:我從今日不復殺生!是名不殺生戒。”

  三、積極的戒殺——能常安群生,不加諸楚毒

  殺生,廣而言之,不僅止於用刀杖加害,在日常生活中,惡言厲色也能傷人於無形,所以積極的戒殺,還要更進一步做到覆護眾生,安養有情,例如:給人歡喜、給人信心,乃至於為親友排難解紛,勸以和敬之道等等。此外,最重要的是必須培養慈悲的胸懷,才能用正確的觀念來待人處世。

  四、戒殺的功德——現世不逢害,後世常安隱

  戒殺不但可以培養慈悲心,減少世間的暴戾,更能帶給我們吉祥幸福的人生,在許多經典裡面都提及戒殺的功德,為了讓大家了解,我們歸納如下,並且與殺生的罪業相對比照:

  一、殺生者,心常毒念,思惟惡事;戒殺者,心懷慈愍,喜悅長駐。

  二、殺生者,眾生增惡,眼不見喜;戒殺者,一切眾生,皆樂依附。

  三、殺生者,睡時心怖,覺亦不安;戒殺者,得無所畏,安樂無怖。

  四、殺生者,命終之時,狂怖惡死;戒殺者,命欲終時,不憂不悔。

  五、殺生者,身壞命終,墮三途中,若出為人,短命多病;戒殺者,常生人天,受勝妙樂,乃至成佛,住壽無量。

 

上一篇:印光大師:認為護生即是自護
下一篇:發心做了很多好事卻沒得到福報,什麼原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