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印光法師:年輕是學佛修道最好時光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印光法師文鈔》:“小兒甫能言,即教以念南無阿彌陀佛及南無觀世音菩薩名號。即令宿世少栽培,承此善力必能禍消於未萌、福臻於不知,而關煞病苦等險難可以無慮矣。”

  注:一般人都以為佛經義理精深,不適合少年人;至於念佛菩薩名號,若無信念,是否仍有功效?常人也難確定,為此對於小孩念佛、讀經,一般人都不太認同。然而小孩念佛,真就毫無功效?印光法師認為此說不然:小孩子剛學會說話,就可以教他念誦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名號,那樣就算孩子前世沒有培植福德機緣,因為這一世持誦佛菩薩名號,必能消除禍患、招來福報,而其他難關、煞氣、疾病、苦痛等險難可以不再掛慮。

  南懷瑾老師:“年輕人還是應該學佛的,但是要先學修行,日行一善是起碼的。做好事有時會被人家罵,等於蓮花種在淤泥中,你要不怕被罵,只問此心。做好事也要有智慧。”

  淨空老法師:學佛首先要懂得“孝養父母,奉事師長”,父母不同意,你暫時把學佛放在一邊,先把學業完成,這是你父母對你的期望,要把書念好,把學位拿到。學佛跟你讀書、跟你工作都不會有抵觸,學佛是守規矩,開智慧。你守規矩,無論從事哪個行業,你一定會做得很好,一定會得到社會大眾對你的尊重,你是個好人。尤其是修淨土,確確實實像《華嚴經》上所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學佛就是希望你每天,你在學校讀書,學業很重要,每天抽出一個小時聽經。在網路上聽可以,在衛星電視上,因為這電視是二十四小時統統都有的。所以無論在世界哪個地區,你在你自己的時段裡面;我們現在這個經是播八個小時,兩次重播,因為每個地方時差不一樣,實際上是每天播八個小時,三八二十四,所以全世界可以收到;你覺得什麼時候方便,你把這個時段選好,聽經。這不能夠缺少,天天聽經就不會退轉。很多人提到修行學佛,就覺得老了才去修行,才去學佛。這是普遍的錯誤觀念。不信我們去看看老人家,能念佛的老人,都是超級有福報的。不然,很多老人都在養老院,都在醫院啊。我們能保證老了,身體很健康,大腦很靈光嗎?所以,要記得,年輕就是資本。你看六祖慧能二十歲開悟,得法。佛陀三十五歲悟道。還有許多祖師大德,都是年輕時成就的。為什麼,年輕的時候,身體好,頭腦靈光,不怕輸,才能成就一番事業。如果我們抱著老了好好念佛的心態,這個心態是很糟糕的。

  年輕學佛是最好時光

  我們健康時,都無法阻擋病魔來到,更何況死亡,更何況人會慢慢老去。年輕時,就是好好做事業的時間。要記住,這個事業不等於賺錢。很多人說,我要好好賺錢,等我到老了,我才有錢用,才能自己給自己養老。這也是錯誤的看法。

  有錢能防老嗎?以前漢朝時,有個人,叫做鄧通,是皇帝的寵信。有一天,有個道人告訴皇帝說,鄧通老了他的命運是餓死。皇帝很寵信鄧通,就想,我無論如何都不能讓他餓死。所以皇帝就下令,把整座產銅礦的山賜給了鄧通,恩准鄧通造錢。那時,鄧通的錢流天下。但是結果怎麼樣呢,結果,鄧通還是餓死了。因為皇帝死了,太子繼位,就把鄧通的家產沒收,把他驅逐到山裡。最後鄧通活活餓死。

  這個故事說明什麼,命是很難改變的,不要覺得,我們年輕時,拼命的賺錢,留著錢,到了老了,就可以養老。如果一個人聲音沙啞,他年輕時,無論多麼富有,到了六十歲,一定會破敗。這是什麼,這個是命,在我們色身上可以找到痕跡。

  所以范仲淹說,留著錢給子孫,子孫會敗壞,留著書給子孫,子孫也許不會讀。只有留著德給子孫,子孫才能綿長。這才是智者。留著錢給自己老了,老了一生病,多少錢都花的像流水。所以,我們要留著德給自己,給自己的晚年。

  所以,年輕時,要記得,要做大事業,這個大事業,就是好好做善事。好好做善事,到了老年,自然可以安養天年。去看很多善人的故事,能安養天年的,都是大善人。而不是大富人。這一點要記得啊。

  所以,年輕是最好的培養福報的時候,年輕有魄力,有體力,有時間。這時候不培養福報,不好好學佛,整天無所事事,到了老了,又能如何呢。孔子說,一個人年輕時不努力完善自己品格,到了老了,還是老氣橫秋,這種人,叫做老而不死是為賊也。

  所以,年輕是學佛的好時光,不要等著老了,老了,連世間的事業都做不了的。又怎能做比世間更難的佛教事業呢。

 

上一篇:佛說:女性出家一生只能一次,男人可以七次
下一篇:你是從哪一道投胎轉世,依據長相就可以判斷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