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人間好時節,不去虛度好年華
人生的價值不在於你活了多少年,而在於你走過的生命中有多少“好時節”。這取決於我們的心態,看不開,處處抱怨,人生便是一出悲劇;看開了,知足、樂觀地活,便能活出人生好時節。
這是佛祖釋迦牟尼在佛經裡講到的一個比喻:
“世界上有四種馬:第一種是良馬,能日行千裡,快速如流星。尤其可貴的是,當主人一揚起鞭子,它便知道主人的心意,體貼入微,這是能夠明察秋毫的第一等良馬。
“第二種是好馬,當主人的鞭子抽過來的時候,它看到鞭影,不能馬上警覺。但是等鞭子掃到馬尾的毛端時,它也能知道主人的意思,算得上好馬。
“第三種是庸馬,它見到鞭影,不但毫無反應,甚至鞭如雨下,它都反應遲鈍。等到主人動了怒氣,鞭棍交加打在它的肉軀上,它才能順著主人的命令奔跑,這是後知後覺的庸馬。
“第四種是驽馬,主人揚鞭之時,它視若無睹;鞭棍抽打在皮肉上,它仍毫無知覺;直至主人盛怒至極,雙腿夾緊馬鞍兩側的鐵錐,霎時痛刺骨髓,它才如夢方醒,放足狂奔,這是愚劣無知、冥頑不靈的驽馬。”
佛陀說到這裡,突然停頓下來,眼光柔和地掃視著眾弟子,用莊嚴而平和的聲音說:“徒弟們!這四種馬好比四種不同根器的眾生。第一種人聽聞世間有無常變異的現象,生命有隕落生滅的情境,便能悚然警惕,奮起前進,努力創造嶄新的生命。好比第一等良馬,不必等到死亡的鞭子抽打在身上。
“第二種人看到世間的花開花落、月圓月缺,看到生命的起起落落、無常侵逼,也能及時鞭策自己,不敢懈怠。好比第二等好馬,鞭子才打在皮毛上,便知道放足馳騁。
“第三種人看到自己的親朋好友經歷死亡,目睹骨肉離別的痛苦,才開始憂悒驚懼,善待生命。好比第三等庸馬,非要受到鞭杖的切膚之痛,才能翻然醒悟。
“而第四種人當自己病魔侵身,如風中之燭的時候,才悔恨當初沒有及時努力,在世上空走了一回。好比第四等驽馬,受到徹骨徹髓的劇痛,才知道奔跑。然而,一切都為時過晚了。”
活出生命真意義
活著就要做有意義的事,做有意義的事就是要好好活著。珍惜生命的人,懂得好好活著,生命對於他來說是恩賜;畏懼生命的人,撐著不死,生命對於他們來說反而成了負擔。
佛光禅師門下有個叫大智的弟子,出外參學二十年後回到了師父身邊。
在佛光禅師的禅房裡,大智述說了自己在外游學二十年的種種見聞和感悟,最後大智問道:“師父,這二十年來,您一個人還好嗎?”
佛光禅師道:“很好!很好!講學、說法、著作、譯經,每天在法海裡泛游,世上沒有比這更快活的生活了,每天,我忙得好快樂。”看著年邁的師父,大智關心地說道:“老師,您應該多一些時間休息!”
夜深了,佛光禅師對大智說道:“你休息吧!有話我們以後慢慢談。”
第二天一早,大智就被一陣木魚聲敲醒了。大智走出禅房,發現敲魚誦經的聲音正是從佛光禅師的禅房裡傳出來的。原來佛光禅師每天都是這樣早起晚睡,忙個不停。白天,佛光禅師不厭其煩地對一批批來禮佛的信眾說禅講法,一回禅房不是批閱學僧心得報告,便是擬定授課的教材,每天總有忙不完的事。
好不容易看到佛光禅師剛與信徒談話告一段落,大智搶著問佛光禅師道:“老師,分別這二十年來,您每天的生活都是這麼忙著,怎麼都不覺得您老了呢?”
佛光禅師道:“我沒有時間老呀!”
“沒有時間老”,這句話後來一直在大智的耳邊響著。
我們說人生在世一定要好好活著,怎麼樣才算好好活著呢?“發憤忘食,樂以忘憂”而已!別閒著,做你該做的事兒去,這就是活著的最高境界,就是好好活著。
活好當下好時光
一個人所擁有的最好的東西是什麼?不是昨天的輝煌,也不是明天的希望,而是現在。
人生有兩件事情絕不能做:一是“等”,不能等明天;二是“靠”,不能靠別人,否則你這一生就算白活了。
日本淨土宗的創始人親鸾上人自小父母雙亡。九歲時,他就已立下出家的決心,於是跑去找慈鎮禅師為他剃度,慈鎮禅師就問他:“你還這麼小,為什麼要出家呢?”
小親鸾答道:“我雖年僅九歲,父母卻都不在了,我因為不知道為什麼人一定要死亡,為什麼我一定要和父母分離,所以,為了探索這個道理,我一定要出家。”
慈鎮禅師非常嘉許他的志願,說道:“好!我明白了。我願意收你為徒,不過,今天太晚了,待明日一早,我再為你剃度吧!
小親鸾聽後,非常不以為然地答道:“師父,雖然你說明天一早為我剃度,但我終是年幼無知,不能保證自己出家的決心是否可以持續到明天。而且,師父,您都那麼老了,您也不能保證您是否明早起床時還活著啊。”
慈鎮禅師聽了這話以後,拍手叫好,並滿心歡喜地說道:“說得好啊!你說的話完全沒錯,現在我馬上就為你剃度!”
沒有人能預知未來,誰也不能確定明天帶來的是新的希望,還是未知的絕望!所以人活著就要努力,勿使今天依然成為過去的一部分!生命是經不起等待的,人生短暫,須只爭朝夕。時間是很容易消逝的,須好好把握,活好當下的美好時光。
人生如白駒過隙,轉瞬之間而已,抓緊現在的時間好好生活吧,做些值得回味的事情,不要到行將離世時,才開始悲怨惆怅。
活出人間好時節
無門慧開禅師有一首偈,開頭兩句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是說世間的事皆是閒事,沒有什麼不得了,更不值得掛在心頭,若能如此,你便能過上人間最賞心悅目的好時節。
慧開禅師是得道高僧,悟道成佛的人,自然境界不同。以這樣的心境過日子的,雖不一定都是得道高人,但一定是熱愛生活的人,而對生活缺乏熱情的人大概不容易辦到。
春天除了百花芬芳也有荊棘雜草;秋天除了清風明月還有落葉枯籐;夏夜的涼風雖好,卻也有蚊蟲肆虐;冬日雪景雖美,卻難掩刺骨的冰寒。四季雖美,但都有缺憾。
世界本來就沒有完美的存在,這是事實。四季連在一起是一年,年復一年連在一起就是一生。人生和四季一樣雖然美麗缤紛,也難免有缺憾。
在對生活缺乏熱情的人眼中,一年四季的壞處很多很多!是不是真實呢?也是真實的。但在這樣的心境中走過一生,即便活到百歲,也會覺得缺少些什麼。
如果能以一種積極、樂觀的心境去感覺,春天雖不一定處處是花,但只看有花的地方;秋天雖然萬物蕭瑟,但只注目豐收的碩果……凡是往好處想,往好處看,心境自然豁達,人生就會知足而自得其樂。
其實人生的價值不在於你活了多少年,而在於你走過的生命中有多少“好時節”。這取決於我們的心態,看不開,處處抱怨,人生便是一出悲劇;看開了,知足、樂觀地活,便能活出人生好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