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下人不深,不得其真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諺雲:「下人不深,不得其真。」此言雖小,可以喻大。夫世間大而經術文章,小而一才一藝,若欲妙義入神,傳薪得髓,藝超侪伍,名傳古今,而不專心致志,竭誠盡敬,其可得乎?故管子曰:「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得,鬼神其將通之。」非鬼神之與通,乃精誠之極也。

  漢魏昭,見郭林宗。以為經師易遇,人師難逢。因受業,供給灑掃。林宗嘗有疾,命昭作粥。粥成進之,林宗大呵曰:「為長者作粥,不加意敬事,使不可食。」昭更為粥復進,又呵之者三,昭容色不變。林宗曰:吾始見子之面,今而後知子之心矣。

  宋楊時,游酢,師事伊川。一日請益時久,伊川忽瞑目假寐,二子侍立不敢去。良久,伊川忽覺曰:賢輩尚在此乎,歸休矣。乃退,門外雪深尺余矣。

  張九成,十四歲游郡庠,終日閉戶,無事不越其限。比捨生隙穴視之,見其斂膝危坐,對詩書若對神明,乃相驚服而師尊之。

  此四子者,所學乃世間「明德新民,修齊治平」之法。其尊師重道,尚如此之誠。故得學成德立,致生前沒後,令人景仰之不已。至於弈秋之誨弈也,唯專心致志者勝。痀偻之承蜩也,以用志不分而得。由是觀之,學無大小,皆當以誠敬為主。(摘自《印光法師文鈔》•竭誠方獲實益論)  

  白話淺譯:

  有句諺語說:“下人不深,不得其真(對人低下謙恭的程度不夠真切,則不能得到其真實利益)。”這句話雖然短小,卻是寓意廣大。人世間,大到經學數術文字章論,小到一種才能、一門技藝,如果想要領悟妙義精神,承傳薪火、獲得精髓,技藝超越侪伍,名聲傳揚古今,卻不專心致志、竭盡真誠、盡其恭敬,又怎麼可能做到呢?所以管子說:“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得,鬼神其將通之。(思慮再思慮,反復地思慮,就算自己思慮不出結果,鬼神都會幫助這個人通達。)”其實,並不是鬼神令人通達,而是因為至誠恭敬到了極點這個原因啊。

  漢朝的魏昭,拜見郭林宗。他認為經師容易遇到,而人師難以相逢,因此跟隨郭林宗學習,不僅供給奉養老師各種物資,還為老師灑掃勞動。郭林宗有一次得病,讓魏昭煮粥。粥煮成後,魏昭就端給老師吃。郭林宗卻大聲呵責說:“為尊長做粥,卻不注意用孝敬之心去做。這樣的粥我吃不下去。”魏昭什麼都沒說,馬上就下廚為老師重新做粥,再次端給老師。郭林宗卻又找了個理由呵責他。這樣重復了三次,魏昭恭敬的面容和神色始終沒有一點改變。郭林宗欣慰地贊歎說:“我原來只是認識你為人處事的表面。從今以後,我便了解你的真心了。”

  宋朝的楊時、游酢兩個人,投入程頤(伊川先生)門下,在洛陽的伊川書院學習(當時楊時、游酢兩人都已四十多歲)。有一天,由於他們向程頤先生請教的時間過久,程先生忽然閉上眼睛睡著了。楊時、游酢兩人,就站立奉侍在老師身邊不敢離去。經過很長時間,程先生忽然醒過來,一看他們兩個人還站在旁邊,就說:“你們怎麼還在這裡啊!快回去休息吧!”楊時、游酢兩人這才退下。出門的時候,才發現不知何時天已下大雪,門外的積雪已經有一尺多深了。

  宋朝的張九成,十四歲時游歷郡中的學校,整天將自己關在房間,沒事不出房門。相鄰房間的學生從牆上縫隙中偷看他,見他身形端端正正,非常恭敬地坐著,面對詩書就如同面對神明一樣。於是學生們都很驚異,對他非常佩服,向他學習並尊崇他。

  以上所說的這四個有所成就的人,他們所學習的不過是弘揚正大光明的道德,令民眾革舊圖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世間學問。而他們尊敬師長、重視道法的精神尚且是如此至誠(我們學習大乘佛法的佛弟子又怎麼能夠用心不專、輕慢三寶呢?),所以他們都能夠成就學問、樹立德業,以致於不論在生前還是死後,都令人景仰贊歎不止。春秋時期,天下第一棋手奕秋教導棋術之道,也說只有專心致志的人才能獲勝。孔子出游楚國時遇到的那位駝背老人,舉著竿子捕蟬,象從地上拿取東西一樣敏捷自如,這也是聚精會神、用心專一的結果。由此看來,學習的事無論大小,都應以竭誠恭敬為主。

 

上一篇:還不警惕,你收到閻王爺的第幾封掛號信了
下一篇:物美價廉的上佳補品五類病人最宜吃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