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信願法師:有淨土者,即真實發心,生信發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晚上藉著大家念佛共修的殊勝法緣,信願繼續來向大家報告印光大師所開示的一篇文,“淨土法門說要”。前面我們已經探討了四小段,下面從第五小段文接下去看。請大家看講義第一頁,“淨土法門說要”。第一段是印光大師在說明,如來說法的是觀機逗教;第二段是印光大師在說明,聖道法門要了斷生死的困難;第三段是印光大師說明,淨土法門往生的容易;第四段是印光大師舉出佛經說明,菩薩求生淨土;下面我們要探討的第五段,就是印光大師舉出祖論說明,人人應該修學念佛法門,所以每一段,印光大師都將淨土法門的大要重點舉出。首先我將這段文讀一遍,讓諸位來對照一下:

  永明“四料簡”,大藏之綱宗

  又永明禅師為修行人確示要道,開出“四料簡”:一、有禅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二、無禅有淨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三、有禅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四、無禅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這段“四料簡”之文,是延壽大師為了要在唐朝末年、五代初年的參禅行者,能夠兼修念佛法門,所做出的開示。中國在唐朝時代,參禅的行者很多,到了唐朝末年、五代初年,參禅的人不少。參禅的人雖然有的人會兼修念佛的修行,可是用禅宗的教法來理解淨土法門,往往會執著在唯心淨土、自性彌陀。禅宗是在說空性,教導佛弟子放下的道理,淨土宗是在教導眾生提起的道理,所以禅宗說空,淨土宗說有,禅宗說放下,淨土宗說提起,提起什麼?提起佛號南無阿彌陀佛,一心正念。所以空有不二的道理,若明白了,禅即是淨,淨即是禅。但是對上根性的眾生,無論修學任何法門,都很簡單成就;對下劣的眾生,要修學參禅悟道,明心見性的禅宗教法,恐怕機不能契法,機教不相應。如果機不能契法,那修行就難以成就,就會白費修行的心機。因此延壽大師悲愍眾生的生死苦難,所以寫這“禅淨四料簡”,所要勸勉的主要對象,是參禅的行者,就是要鼓勵參禅的行者兼修念佛法門,做好往生三法信、願、行。這個時代的背景,以及祖師說法要契應的眾生根性,我們要明白,這樣就容易體會祖師所開示法語的真義。

  “永明禅師為修行人確示要道”,這裡所說的修行人,就是指參禅的人。“開出‘四料簡’”,就是料想簡別,以禅和淨土做一個分別。這四首“禅淨四料簡”,最理想的修行就是第一首;退而求其次就是第二首;到了第三首只有禅無淨土,就十人九蹉路了,這要解脫生死比較困難;最後第四首就是無禅無淨土,就墮落在地獄受生受死。所以這“禅淨四料簡”,後面印光大師會很詳盡來做解釋。

  印光大師舉出永明禅師所開示的“禅淨四料簡”,當然印光大師的目的,就是要勸勉人人應該修學念佛法門解脫生死,因為念佛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解脫生死,是簡單、是容易、是穩當,所以前面第四段舉出佛經說明,菩薩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後面這第五段舉出祖論說明,人人應該修學念佛法門,可見印光大師要幫助眾生解脫生死的悲心,是非常的殷切。請看下面:

  此永明“四料簡”,乃大藏之綱宗,修持之龜鑒。先須認准,如何是禅,如何是淨,如何是有,如何是無,然後逐文分剖,則知字字的當,無一字能移易。

  印光大師這段話,是對延壽大師“禅淨四料簡”的贊歎。永明禅師的“四料簡”,是《大藏經》的綱宗,是修持的龜鑒,也就是我們若肯依照永明禅師所開示的“禅淨四料簡”修學,必然能夠解脫生死,也就是抓到《大藏經》的綱要。

  “先須認准,如何是禅,如何是淨,如何是有,如何是無”,當然要了解“禅淨四料簡”的精義,就要了解“如何是禅”,如果你對禅的意義都不了解,當然要參禅開悟是沒那麼容易。“如何是淨”,我們念佛的人修淨土法門,如果對淨不了解,那當然你在念佛的中心會不安。“如何是有,如何是無”,不是說你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樣你就一定有淨土喔,不要只藉這麼簡單的解釋,這樣有可能會將延壽大師所說的“禅淨四料簡”的本意誤解,後面印光大師會解釋的很詳盡。如果將“禅淨四料簡”每一句每一字詳詳細細的分析,了解明白了,就知道每一字延壽大師都用的非常的穩當,“無一字能移易”,就是我們凡夫沒學問沒智慧,無法將延壽大師“禅淨四料簡”改任何一字,可見這是印光大師對永明禅師的贊歎。

  下面就是在解釋“禅”這個字的意思:

  禅者,即吾人本具之真如佛性,即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即無能無所即寂即照之離念靈知,所謂純真心體也。

  這段文是印光大師對“禅”這個字的解釋。禅就是我們原來就具足的佛性。所以我們的佛性要開顯,當然可以根據世尊所教導的八萬四千法門,但是八萬四千法門,不是說要讓我們每一位眾生,在凡夫很短暫的人間生命,全部學,誰能夠在短短七、八十年的生命光陰,學盡了八萬四千法門?不是這樣的意思。是我們凡夫眾生,要了解自己的根性,在八萬四千法門之中,有哪一個法門是適合我這樣根性的眾生來修學,可以使我當生成就,解脫生死,往生西方,成就菩提。所以參禅,如果是一個上根利智的人,要往生、要了辦生死、要開悟、要斷惑、要證真,都沒有什麼困難,可是對末法時代煩惱厚重的凡夫,要參禅往生、參禅開悟、參禅證悟本性是不容易的,所以法與機一定要相契相應。

  我們本具的真如佛性,也就是父母還沒生我們之前本來的面目,自性無有能所,自性即寂即照。寂是體,照是用,自性有體有用。因為我們凡夫眾生的自性之體,與諸佛如來無二無別,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心經》所說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是在形容自性,自性因為是絕待圓融,一法不立,所以沒對待就沒能所,有能所就有對待,非是自性。自性清清淨淨靈明覺知,起用,若是聖人自性的起用,就有神通、智慧、慈悲、道力,廣利眾生。所以我們念佛人念這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雖然我們念佛會打妄想,我們還沒有開顯自性,所以我們的般若智慧沒顯露,也就是我們根本無神通;我們的心心念念,雖然經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也同樣是念佛的當下打妄想,只是你知道與不知道而已。所以我們要如何斷惑證真,要如何開顯自性?很簡單,念一這句佛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在清淨的西方極樂世界,因為無有任何的惡緣,所以煩惱種子不能起現行,因為西方極樂世界無有任何惡緣,可以讓你煩惱起現行,所以自然在清淨的西方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的教化,慢慢就成就菩薩,乃至成就妙音如來。所以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的目的,也是同樣要開顯自性。

  “純真心體”就是禅,我們的佛性就是禅。“父母還未生我們之前的本來面目”就是禅,所以古德也將禅解釋為佛心,佛的心就是真如純真心體。佛的心叫做真心,真心就是自性。我們凡夫的心叫做假心,假心是虛妄,因為我們的起心動念,無非是業、無非是罪。起心動念是妄念紛飛,雜想很多。平時在白天會起很多妄念,自己很容易察知,到了晚上休息了,雖然不能察知自己八識田中經常在妄想起現行,但是若做夢就知道了,隔天醒來若知道昨天所做的夢,夢中就是你八識田中種子錯綜復雜的起現行,所以白天會打妄想,到了晚上休息的時候還是會打妄想,我們就是這樣下劣的凡夫。所以我們要回復我們如來真面目,我們就是念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將來成就妙音如來。到那個時候,成就妙音如來,你就是真正開顯真如佛性,就有了和諸佛無二無別的純真心體。

  在自性真心之中無能無所,就是沒有能所,沒有對待的意思,也就是即寂即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我們的真如法體,若透過修行開顯,自然就起用,所以釋迦牟尼佛,或者是阿彌陀佛,或是藥師佛,講經說法,和我們凡夫眾生講經說法,是完全不同的,因為諸佛如來講經說法,是從親證真如之後,從真如的般若智慧流露而出來。一般若沒有開悟的法師,所說的佛法不管任何一個法門,也不管說的多麼至精至微,都是從凡夫的意識心流露而出的,都是體會經文的意思之後,傳布出來的,並非是自己證悟到的。所以我們凡夫眾生,若要弘法利生,當然要拿經本一字一句,慢慢的說,照佛祖所說的意思,說淺白一點讓大眾都聽懂。當然是這樣,因為凡夫還沒開顯佛性,所以對宇宙人生的真理,不是親證到的,看見佛經是體悟而已。將見思二惑斷盡才能證阿羅漢;再斷盡塵沙惑才證悟辟支佛;再分斷無明分證菩提、分證法身,也就是分證菩薩;滿斷無明就滿證法身,就成佛了。

  所以禅就是真心。如果我們的假心,能夠透過念佛淨化為真心,那這念佛就非常有功德,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你的真心就會顯露。在凡夫因地真心法體,猶如一面清淨的鏡子,被污垢灰塵的沾滿,所以原本這面清淨的鏡子,失去了照人照物的作用。我們的自性有如來的智慧德能,有神通、有智慧、有慈悲、有道力,可是被貪瞋癡的煩惱蓋住,所以自性無法起用,猶如日光被烏雲遮蓋住,日光並無消失,但是日光不能照射到大地,因為被烏雲遮住。所以修行猶如拿一塊抹布,將鏡面的灰塵污垢擦掉,自然這面鏡子光亮照人的作用就回復了,對不對?猶如將烏雲撥走,自然就見到日光。撥雲見日,所以修行就是在做撥掉烏雲的工作,修行就是在擦掉鏡面上的灰塵污垢。我們念佛人透過念這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的甘露法水,將我們內心的煩惱、無明、業障清一清洗一洗,自然我們的內心真如就會顯現出來,就是如此。當然這要在人間,做到這樣的修行不容易,所以要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道理就在這裡。

  下面是解釋淨土的意思。前面解釋禅,下面就解釋淨土:

  淨土者,即信願持名,求生西方。

  印光大師對“淨土”這兩字的解釋,兩句話而已。雖然兩句話,就已經將淨土教法要修持的三法說的清清楚楚。“淨土者,即信願持名,求生西方”,“信”信有西方極樂世界,信有阿彌陀佛,信念佛能成佛;“願”厭離娑婆,欣求淨土;“持名”就是行,所以“信願持名,求生西方”,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三資糧信、願、行。無論你是修第十八願法門或者是第十九願法門、或第二十願法門,無論你是修聖道法門或淨土法門,無論你是專修或是雜修,無論你是自力念佛或是他力念佛,你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都一定要做到往生三法信、願、行。如果往生三法信、願、行,任何一法你沒有做到,譬如沒有做到信,那一定沒有切願、沒有力行;如果沒有做到願,一定就沒有做到深信、力行;如果沒有做到行,就是沒有做到深信、切願,因為信、願、行往生三法,是環環相扣,一體不二。所以念佛人你只要做到往生三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必定的。

  有禅:參究力極,念寂情亡,明心見性

  下面是解釋“有禅”,所以參禅的人一定要了解自己參悟自性是不是真做到“有禅”,如果參禅但是沒有做到有禅,也是不能成就道業。

  有禅者,即參究力極,念寂情亡,徹見本來面目,明心見性。

  這樣才叫做“有禅”,容不容易?不容易!參禅的人要參到“念寂情亡”,就是妄念寂滅了,情想亡失了,沒有凡夫的起心動念,徹見本來的面目了,徹見自性真如,明心見性了。說白話一點,讓大家都聽的懂,什麼叫做有禅?參禅至少要參到開悟,才叫做有禅,不是你坐在蒲團靜靜身體不動兩個小時這樣就叫做有禅,不是!

  有淨:真信發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

  下面對念佛人來說非常的重要,什麼叫做“有淨土”?如果你念佛沒有做到有淨土,那你念佛也不一定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對我們淨業的行者來說,下面在說淨土,什麼叫做有淨土?就要非常深入的了解:

  有淨土者,即真實發心,生信發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

  “真實發心”,真實發什麼心?發下面所說的“生信發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用真實心來發菩提心。我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我相信有阿彌陀佛,我相信阿彌陀佛的願力能救得了我,所以我相信念佛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對有西方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我聽從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所說的;我對佛祖在經典所說的道理,沒有一絲毫的懷疑,是深信,不是淺信,不是平信。

  《觀經》說三心,上品上生的行者發三種心,便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上品上生,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第二深心,就是深信之心,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所解釋。所以念佛人對阿彌陀佛的信仰,淺信還不夠,平信還不夠,要深信。深信到什麼程度呢?後面印光大師也會說到,深信到任何人要影響你改修其它的法門,你內心如如不動,一生就是老實念佛,不會今天人家介紹你參禅你就參禅,明天介紹你學密你就學密,後天介紹你觀音法門你就學觀音法門,不會一天到晚經常換法門修行。如果你原來得遇到阿彌陀佛的教法,一心念阿彌陀佛的聖號,以後遇到聖道門的行者,引導你參禅你就參禅,引導你修密你就修密,引導你學天台你就學天台,引導你學華嚴你就學華嚴,那這樣你豈不就是內心對阿彌陀佛要救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放心,對不對?對。所以深信念佛一定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生不改變。後面印光大師會說的非常詳盡。

  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而且發願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真實的,這樣叫做有淨土;如果發願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別人發願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跟著別人一起發願,不是真正出自內心,那你沒有真誠之心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知不知道?所以信願要請問大家:你念南無阿彌陀佛,有真心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嗎?(有)。真的嗎?如果全世界所有的金銀財寶都給你,只有一個條件,你不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你要嗎?全世界金銀財寶都給你,你不要?就是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嗎?你們有騙我嗎?你們有沒有騙我,我不知道,但是你若騙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知不知道?

  所以如果阿彌陀佛在你的臨終,乘依他所發的臨終接引願,要來迎接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會考慮一下說:“阿彌陀佛!我若跟著您去西方極樂世界,我一生勤儉這兩千萬都還沒有花到,這樣就跟著您去西方極樂世界,稍為有一點可惜,我看,不然我在這裡,將這兩千萬花一花,三、五年後,阿彌陀佛您再來迎接我,好不好?”不好,你又不是阿彌陀佛,怎麼回答不好?不要再留戀在人間,將兩千萬花一花,才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心不夠真實。

  下定決心,我這輩子就是要老實念佛,因為阿彌陀佛的名號,有願力可以救得了我,所以,“持佛名號,求生西方”,這樣你就是做到有淨土。“真實發心,生信發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下面印光大師說的更詳細,我們再看下面一段:

  禅與淨土,是約教約理;有禅有淨土,是約機約修,一理一事。理雖如是,須如理起行,行極證理。務使實有諸己也。倘參禅末悟,或悟而未徹,皆不得名為有禅。

  先看到這裡。禅與淨土是就教理來說,有禅有淨土是就眾生起修來說,所以有理有事。行者起行,證悟真理,才會使真理成為自己所有。譬如念佛,如果你念佛不是真心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念佛是要求保庇好讓子子孫孫成功發達、富貴萬年,這樣念佛不是為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念佛你不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你 “願”失去了,所以你念佛的信是淺信、是平信甚至說不信,因為阿彌陀佛用這句名號要救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用果地名號要救盡眾生的本意是如此,所以你不是為了要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希望來生出生在人間富貴人家,或者是希望阿彌陀佛保佑子子孫孫身體健康、事業發達,你根本不是為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有淨土嗎?這樣是沒有淨土。你不要認為你在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樣就是有淨土,不要誤解了。

  印光大師說,“參禅未悟,或者是悟而未徹,皆不得名為有禅”,雖然參禅但是不開悟,或者開悟不夠徹底,也就是開悟之後還要修道,將見思二惑斷盡,才能了斷生死。那要開悟就已經很困難了,開悟之後修道,要將見思二惑斷盡又更困難。所以聖道門教法是難行道,淨土門教法是易行道,龍樹菩薩判的一點都沒錯。

  下面就是要說有淨土,所以下面和諸位你我是息息相關的道理,大家一定要好好的體會,而且一定要做到有淨土,這樣你才百分之一百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倘念佛而無信願,或有信願而不真切,悠悠忽忽,敷衍故事,或行雖精進,而因地不真,心戀塵境,乃至求來生富貴,生天求樂,皆不得名為有淨土。

  這段文非常的要緊,可能諸位你們或多或少會犯到,也就是或多或少你沒有做到有淨土,一點一點來分析。

  “倘念佛而無信願”,這樣就沒有淨土。雖然有在念佛,佛珠拿著虔誠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但是沒信也沒願。念佛人不一定每個人拿佛珠念佛,就真正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念佛人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很多人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內心是非常的懷疑:“怎麼可能我念佛就一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疑惑心。

  過去有一位老菩薩,我和她不認識,在路上相遇,我看她拿一串佛珠在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我就故意走向前問她:“老菩薩!妳在念什麼?”她還一邊走路一邊專注在念佛,她抬起頭來看我:“哦,是師父,我在念阿彌陀佛。”“妳念阿彌陀佛要做什麼?”“念阿彌陀佛,聽說要到西方極樂世界。”“那妳念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把握嗎?”“我也不知道,我有想要去,不過在臨終阿彌陀佛不知道會不會來接引我呢?”這樣對阿彌陀佛有信心嗎?沒有信心。阿彌陀佛發臨終接引願,會騙我們嗎?不會。怕你退道心,念佛兩年、三年後就不念了,那當然將來在你的臨終,阿彌陀佛就不會現前,你早就已經不再念佛了;你的心中都在念金錢、念財寶、念感情、念名利、念五欲、念子孫,你就不是在念佛,所以當然不能相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一定要做到深信。

  願,要做到切願,切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常常在做臨終關懷,體會很深,好好來體會下面信願要說的關懷的實例。我去關懷某一位老菩薩,他在醫院,人很不舒服。通常我若看病的很嚴重、時日無多的人,我就會問這類的問題——如果不是很快就要死亡,我就不會問這類的問題——我就問這位老菩薩:老菩薩!如果現在師父來為你念佛,你跟著我來念阿彌陀佛的聖號,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可以讓你治愈病苦,繼續在人間三年五年,或十年二十年。

  我會從現前的利益先問:“如果現在你虔誠念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保庇讓你身體健康,活到一百二十歲,這樣你要嗎?”一般人聽到我這樣問,都很快很大聲就回答:要!若是第二個問題問到當來,也就是臨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回答就不是這麼快,這麼大聲。“如果現在師父為你念南無阿彌陀佛,請阿彌陀佛不久就來迎接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你要嗎?”稍為考慮一下,然後回答的聲音就比較小聲了——“要”。這樣我現在要問大家:他求生意志和求往生的意志,哪一種比較強?求生的意志比較強。他要繼續活在這裡,還是要趕快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繼續活在這裡。這樣,願有做到切願嗎?沒有,這樣沒有做到切願。

  如果你現在到醫院檢查,醫生跟你宣布:“某某人,你大概剩下三個禮拜的生命,我行醫五十多年,不曾看過有人像你病的那麼重的,大概你好好回去准備了,什麼東西沒吃到的,買來吃一吃,哪一國還沒去觀光過的,去觀光。”因為你的生命剩下三個禮拜,如果有一位醫生有一帖名藥,專門在治這一種癌症剩下三個禮拜的,一服見效的,繼續活在人間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你要選擇將身體治好,再活個二三十年,還是要選擇三禮拜放棄醫療,一心一意念佛,三禮拜後臨終阿彌陀佛來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要選擇哪一種?第一種或第二種?第一種,再活二十年好了。再活二十年,恢復健康再活二十年,二十年後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三個禮拜後捨報了,也同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問簡單一點,這樣你們才聽得懂:你要三個禮拜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還是要二十年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三個禮拜後往生的人請舉手。手放下。要二十年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舉手。不要緊,這是個人的意願,這沒有標准答案,你何時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都是你自己決定的。

  所以深信切願一定要做好。倘念佛而無信願就沒淨土了,念佛若有做好信願,這樣就是有淨土,所以有淨土沒有淨土,印光大師告訴我們很詳細。現在再繼續看下面。

  “或有信願而不真切,悠悠忽忽,敷衍故事”,這樣也不是有淨土,這樣是沒有淨土。有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有發願要求生佛國,有相信、有發願,但是沒有真切,也就是沒有深信,淺信而已;沒有切願,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很好,沒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不要緊,這樣叫做“悠悠忽忽,敷衍故事”,念佛修行就會放逸懈怠,有去共修也好,沒去共修也不要緊。“念佛在家裡也能念,到哪裡都可以念,何必一定要到道場念佛”,通常說這種話的人,在家裡有在念佛嗎?通常說這種話的人,在家裡是沒在修念佛法門的,都在修電視法門,修電視法門修到一心不亂,念佛妄念紛飛,所以這樣是沒有淨土的。所以一定要真信、切願、力行,這樣才叫做有淨土。

  對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諸位菩薩!你有做好真信嗎?你有做好切願嗎?你若有做好真信、做好切願,我相信念佛不必人家跟你鼓勵,你就會自己認真稱念,這是一定的道理。

  “或行雖精進,而因地不真,心戀塵境,乃至求來生富貴,生天求樂,皆不得名為有淨土”,第三印光大師說的非常的好。雖然在念佛的修行很精進,有的人確實很精進念佛,佛珠拿著很認真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可是因地不真,也就是內心是眷戀這個娑婆人間,內心眷戀金錢、親情、名利。

  譬如你去跟一個會,你的臨命終正好是末會。最末會就是你這個會的最末會收回來的錢有五百萬,子女也不知道你跟一個會,末會還有五百萬。這時候你已經無法說話了,子女又不知道,你的內心會焦慮著急嗎?會嗎?兩個。會!你不要跟我說不會。現在你看見阿彌陀佛要來接引了,不知道是去或不去?若去了這五百萬沒收回來,子女又不知道,那可怎麼辦;若留著沒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不知道何時才會再來接引,所以內心就會猶豫不決,甚至已經死了,眼睛不阖眼,為什麼?心裡掛念這筆錢。如果這個會頭將錢收一收,送到你的面前,五百萬收來兩百五十萬而已,後面還有二百五十萬沒收,眼睛只阖上一眼——放心一半。如果是這樣就是心戀塵境,這樣沒有淨土。甚至有求來生富貴,念阿彌陀佛,讓你來生出生做一個富有人家的孩子,都不必工作、不必付出,要花什麼就有什麼,這樣念南無阿彌陀佛,享人間的富貴,你要嗎?不好,因為享人間的富貴,造業造罪,很容易墮落。這樣都不是叫做有淨土。

  所以要做到有淨土,就是將信、願、行往生三法確確實實做到,這樣就是有淨土,這樣一定百分之一百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深信、切願、力行這六字你都做到了,我敢跟你說,你絕對百分之一百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和阿彌陀佛的願力相應。

  時間到了,向諸位報告到這裡。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西方。南無阿彌陀佛。(選自《淨土法門說要》)


 

上一篇:淨空法師:這個法門是真真實實普度無量無邊眾生一生成就,找不到第二門
下一篇:達真堪布:如何改變自己和親人的命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