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二九五頁:
鈔【據此,則三經詳略為別,此但言七重,彼言數千百重;此但言羅網,彼言羅網之中,出天宮殿;此但言行樹,彼言行樹之中,現大千界;又此言四寶,彼言七寶。蓋今經略示,彼經詳陳,以簡攝繁,取文省故,文雖不足,義實無欠。】
這一段給我們簡單的說明淨土三經詳略不同。三經以《阿彌陀經》最為簡略,所以古時候這些祖師大德們將這部經列為朝暮課誦,就是取它簡要。文字雖然簡略,意思並沒有欠缺,這是我們要知道的。蓮池大師稱《無量壽經》跟《彌陀經》為大本、小本,這兩部經完全相同。大本就是《無量壽經》,講得非常詳細,何況《觀無量壽佛經》裡面有些地方說得更為詳盡。古德也常常勸勉我們,要想了解西方極樂世界,至少要三經合參,就是這三部經合起來看,你就能看到圓滿,看到具足的莊嚴。
鈔【如靈芝雲。】
靈芝大師是宋朝時候的人。他說:
鈔【七重欄楯,凡佛菩薩住處皆然。】
『凡』,凡是。只要是佛菩薩的住處,都有這樣的莊嚴。
鈔【非謂一國只七重也。】
不要以為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這麼七重,可以說是家家戶戶都有欄楯圍繞。「七」是表法的意思,代表圓滿;圓滿就是如意才圓滿,我自己想怎樣就變化怎樣,這才圓滿。西方極樂世界依報的殊勝,都是隨心所欲自自然然化現出來的,用不著我們去設想,用不著去計劃怎麼樣建設,不必!這是隨心所欲自然化現。
鈔【則知數百千重者,多種七重積而成之,七七相重,重重無盡也,余可例見。】
這幾句話說得就很明白了。下面大師給我們略提表法的意思。
疏【又皆言七者,表七覺支、七聖財等。】
它有表法的意思,這是我們應當知道的。『七覺支』,就是七菩提分。
鈔【七覺見後。七聖財者。】
咱們現在過年了,見面都是恭喜發財,我們學佛的人也要發財,要發『七聖財』。七聖財一發,你至少已經證到菩薩的果位;不是菩薩果位,不能具足這七聖財。七聖財,「七」是七條,「聖」是聖人,「財」是財寶,聖人的七種財寶。這個地方舉出它的名目:
鈔【一信。】
第一是『信』。《百法明門論》講,「信」是十一善法裡面的第一個。這個字怎麼講法?它的注解很簡單,「於實德能,深忍樂欲為義」。於三樁事情:第一個是真實,第二個是德,第三個是能。真,實在講是法身理體,德是講相,能是講作用,就是體相用。他不講體相用,講「實德能」,這個意思講得很深,唯有性體是真實的。性體是什麼?宗密大師《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他將清涼大師序文開頭的第一段,講得非常的深刻透徹,講到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什麼?大師引經據典給我們說出來,「法界就是一心」。我們在講席常常提示這個法門的殊勝,一真法界是所證,是如來果地的境界。一心是能入,一真是所入。我們這個法門目標就是「一心不亂」,可見得這個法門是直接證入一真法界。證入一真法界就是明心見性,就是徹證無上菩提,就是這麼一回事情。所以這個法門是成佛的第一法門,無比的殊勝。這是我們要相信,換句話說,一真是果,一心是因。現在我們特別要注重的,就是你要相信一心;你能相信一心,你才會肯真正發心去修一心。這一心是真心,真心流露,《楞嚴經》上所講的「常住真心,妙淨明體」,就是說的這個。
我們要發心去修,發心去證,「證」是證實。用什麼方法?就用持名念佛的方法。換句話說,你要真正明白這個事實真相,曉得這個道理,曉得這個修行的方法。心裡面有妄念,這不是一心;沒有妄念,什麼念頭都沒有了,那是無明,也不是一心。一心裡面,決定沒有妄念,也沒有無明,它是靈明覺知的真心現前。凡夫有妄念,所以不能證得。四禅天、四空天,人家是很深的定功,沒有妄念了,但是有無明,也不能證得。諸位要了解,這一句阿彌陀佛,可以斷妄念,又可以破無明。二六時中,就是一天到晚,心裡面只有一句佛號,沒有妄念了,用這句佛號代替所有的妄念,又沒有無明,這個佛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看看這個法子多妙!諸位要曉得,不念佛,他不是墮在妄念上就墮在無明上,這是決定的道理,這個東西不能成就。這個是要相信,相信我們真正修一心不亂,真正發心去修。
要相信「德」。德,在佛法總綱領來說,說成為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三德秘藏。淺而言之,「德」就是善行,善行雖然不是德,善行是德行的根基。念念我們希望能利益一切眾生,不求自己的利益,這是「德」,儒家所謂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社會上每個人都有這個觀念,這個社會是祥和的,這個社會決定不會有動亂。今天這個社會許多人的確迷惑了,念念只爭權力,佛法裡面告訴我們,權力需要爭嗎?不需要。我們只要好好的種因,果報自然收獲。
凡事有因有果,我要善果一定要種善因;不種善因,希求得善果,在佛法裡講「無有是處」,找不到的。我們看到人家發財了,學佛的人絕不羨慕,為什麼?曉得他過去世當中多行財布施,他種的這個因,現在他自然得到。想發財的人很多,天天在那裡想,他能發嗎?發財畢竟還是少數人。縱然用非法手段得來的財富,還是他命裡頭有的。譬如搶劫銀行,他搶了幾千萬,我們去搶,搶得到搶不到?搶不到!可見你命裡沒有,搶都搶不到。命裡面沒有,一搶馬上就被人抓去。能搶得到,還是他命裡有的;他命裡有,不搶,他還是會得到那麼多,你說這個冤枉不冤枉?所以古人說,真正懂得因果報應,「君子樂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所以一定要懂得因果報應。
你看印光大師,這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位大德,一位祖師。他老人家一再的勸勉我們,一定要叫眾生相信因果報應,人人都能相信因果報應,天下太平。每個人都守本分,都肯去種好因。不懂得因果報應的,生活很苦;懂得因果報應,那就快樂,知足常樂!內心仁慈,一片祥和,他怎麼不快樂?所以一定要知道「德」的重要。更應當明了,我們自己的德能跟佛沒有兩樣。佛在《華嚴經出現品》裡面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都有!為什麼我們現在沒有?「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句話把我們的病根說出來了。我們有妄想執著,所以你的如來智慧德相雖有,不能現前。什麼時候把你的妄想執著斷掉,你的智慧德能統統現前,跟一切諸佛沒有兩樣,羅漢、菩薩也比不上你。
我們對於「實德能」要明了,要認識,要歡喜,這叫「信」。我們再回頭來看,「實德能」,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裡,這三個意思統統具足。怎麼曉得它具足?古德在經論、經書上告訴我們,我們這個念佛,能念之心就是始覺,所念這個佛號是我們的本覺,所以一心稱念的時候就是始覺合本覺,始本不二,這叫做究竟覺,究竟覺就成佛了。所謂「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個我們要相信。
你真正相信了,你才曉得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念佛殊勝,一切事情裡面沒有比念佛更快樂,念佛的人是世出世間第一等幸福之人,這個我們要「信」。你要是肯相信,那你就發了財,為什麼?真發財了,我跟你講不是假的,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你要真正肯信,十方諸佛都恭喜你,都來慶賀你,你這一生決定成就,這一生決定作佛,決定超越三界。所以你要相信這個經,要相信這個道理,要相信這個境界,要相信這個方法。「七聖財」裡頭第一個,我們才真正具足。
鈔【二戒。】
第二是『戒』,《百法論》裡面給我們提出它的精神,「防非止惡,潔淨身心」,這就是戒律。防是防止,防止一切過失。過失裡面包括思想、見解、言語、造作,包括這四大類。這裡面如果有錯誤,我們要預防,有過失我們要知道立刻禁止。修行人講功夫、講好相,什麼是功夫?什麼是好相?你每天見佛了,每天看到蓮花,每天看到這裡放光、那個地方動地,跟諸位說,那你就快著魔了,那不是好相。真正的好相是什麼?每天都發現自己的過失,這是真正的瑞相,真正的好相。
所以一個真正修行人,天天發現自己過失,他發現他才能改,改過就叫做修行。「修」是修正,「行」就是錯誤的行為,把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這叫修行。如果我們一天都沒有發現自己的過失,換句話說,你這一天沒修行。一年都沒有看到自己過失,你這一年也沒修行。諸位要記住,修行決定不是每天早晚去念經、念佛、拜佛,那些是形式,表面功夫。這些形式的方法一定要用在實際上,知道自己過失,想錯了、看錯了,話說錯了、動作錯了,把它修正過來,這叫修行,這叫真正的功夫,使我們的身心一天比一天清淨,一天比一天莊嚴,這就是戒的意思。
我們看到現在有許多學戒律的,自命為戒律很精嚴,每天誦戒,每天研究《戒經》。可是我們看看他的想法、看法、做法與戒律的精神相違背,貢高我慢,瞧不起人,這就錯了。貢高我慢,這就是大病,這就是錯誤的想法、錯誤的看法、錯誤的做法。他不能把它修正過來,那叫什麼持戒?這樣的持戒,釋迦牟尼佛看了都會流眼淚。戒律本來是幫助你除去毛病的,現在持了戒反而增加毛病,這種人麻煩大了。這是不了解戒律真正的精神,不曉得怎麼做法。
六祖大師這也是一語道破,「若真修道人,不見他人過」,自己真正謙虛。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你看五十三位善知識那都是大菩薩,每一位菩薩都是自謙而尊人,自己謙虛尊重別人,那就沒有過失了。從形相上來講,我們能把五戒、十戒做好了、做到了,那就相當的圓滿,要真正發心去做。
鈔【三聞。】
第三是『聞』,這是講「多聞」,它的意思是廣博通達,所謂博學多聞,《四弘誓願》裡面「法門無量誓願學」,前面那個戒就是「煩惱無盡誓願斷」。這一條我們在講席裡面也常提醒諸位同修,要想真正成就,一定要師承,沒有師承,想自己成就的,跟諸位說沒有這樁事情,看你相信不相信?你要不相信,你去念《六祖壇經》。《壇經》裡面,玄策禅師對永嘉講:「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後,無師自悟,盡是天然外道。」威音王以前,你自己修行成就還能說得過去;威音王佛以後,如果說沒有師承,自己學出來的統統是天然外道。威音王佛,在經典上所講的,是久遠劫以前的古佛。這實際上就說明佛法一定要有師承,沒有師承,實在講非常危險。
我們自己修錯了,將來墮落,自作自受,那還沒什麼話講。你如果領導別人,指導別人,你把別人的路統統指錯了,這個要負因果責任。古人講:錯下一個字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說錯一個字要背這樣大的因果責任,這怎麼得了!人家來問我們路,指路,自己沒有確切的把握,不認識路,怎麼可以隨便指示別人?現代這個社會無師自通的人太多了,這個不是好現象,這是天下大亂之相,不是興旺之相,是衰相。
所以學佛一定要有師承,也就是一定要遵守老師的教導,才能成就。特別是戒律,最近我講戒律都是講老師的教誡,不能聽從老師的教誡,自作主張,那還談什麼戒律?佛經裡戒律,你統統都把它做到了,你不尊重老師,什麼都沒有了。尊師重道,尊師是戒律的地基,好像蓋房子,這是基礎,佛講那個戒律是高樓,你沒有基礎,哪來的高樓大廈?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師道非常的重要。
博學多聞是有階層的,不是一開頭就能學得到。博學多聞在佛法裡面講是後得智,不是根本智,後得智從什麼地方來?從根本智來的。好像樹一樣,它先有根,然後有本,本就是主干,然後才會分枝,才會開花結果。所以,枝條花果都從根來的。根本智從哪裡來的?根本智從清淨心生的。佛告訴我們「因戒生定,因定開慧」,你沒有定,哪來的慧?沒有定的慧是邪慧、狂慧。所以慧一定建立在定的基礎上。
所以師承跟一個老師,老師教你什麼?老師就是訓練你的根本智。根本智,《般若經》上講得很好,「般若無知」,那就叫根本智。無知是什麼?就是定。它起作用的時候,「無所不知」,般若無知,無所不知。所以你要想開智慧,先要求無知;你不能先求有知,從有知裡面去求,永遠求不到真智慧。無知怎麼求法?古人教我們念經。念經就念一部經,這部經念個十年八年,心定了。這十年、八年是修根本智,就是修清淨心,這是修定、修慧。
同時,在這個基礎的時候要多多的修福,修福什麼?修忍辱,修布施。布施就是放下,放下自己的分別執著,放下自己應當有的享受,去為他人服務,捨己為人,這是修福、修布施。要修忍辱,為什麼修忍辱?因為你沒有忍辱不能得定,忍辱就是要修耐心,順逆環境自己都能忍受得了。在六度裡頭,這兩樣非常重要。譬如一部經叫你念上十年、八年,這要有很大的耐心,真正心定下來了。
現代人常講,我們生在現代的社會,這社會千變萬化,我們很多事情不能不知道。這個話說得好像也滿有道理,實際上有沒有道理?完全沒道理。這個話誰說的?魔王波旬說的。為什麼?他怕你心定下來,怕你有智慧。所以天天叫你接觸現代的資訊,叫你滿腦袋是胡思亂想,叫你整天生活在妄想、妄念之中,你永遠定不下來,佛也念不好,經也念不好,這沒道理!真正修道人要怎麼樣?跟諸位說,不能看報紙,不能看電視,不能聽廣播,你能把這些東西統統斷掉,心清淨了,你心真定下來了。心真定下來,跟諸位說,就有智慧。這個事情你一接觸,你馬上就有判斷力,你就曉得這個事情應該怎麼處理。定是主宰!
今天世界這麼亂,沒有人能解決,為什麼?每個國家元首頭腦都亂七八糟的,知道的事情太多太雜,這個人也麻煩大了。從前我們中國作皇帝的,他修什麼?他修清淨心。你看皇帝戴的帽子,前面是窗簾,看東西不要看太清楚,他心清淨;看清楚,他就亂了。那個帽子,旁邊還有兩個棉花球,塞耳朵的,聽東西也不能聽太清楚。他才能把舵,才能決策,為什麼?他心清淨。大臣們提供意見,他最後來判斷、來決定,他頭腦清醒,這個非常重要!我們不讀佛經不曉得這個道理。所以這世界再亂,我不亂就行了,我樣樣看得清楚,樣樣看得明白。這就是說明「聞」,開始修根本智是一部經裡頭下功夫,決定不可以博學多聞,那你搞錯了意思,博學多聞是以後的事情,根本智得到了,然後才開始博學多聞。
出師了,在老師那裡畢業了,畢業之後才是博學多聞。你看善財童子,善財童子的老師是文殊菩薩,他在文殊菩薩會下成就根本智,然後才出去參學,出去五十三參。他要是沒有得根本智,他哪有資格去參學?沒資格。所以師徒非常不容易,非常之可貴。有很多老師一生遇不到一個學生,那他這個法就傳不下去了。一個好的老師一生只傳一個人、二個人,這種情形很多。一個老師能傳很多個學生,那個法緣太殊勝了,像六祖大師,在中國史無前例,六祖之前沒有,六祖之後也沒有,他傳了四十三個人。從達摩到中國來,每個人一生只傳一個人,都沒有找到兩個學生的。五祖是有兩個,神秀一個,六祖一個;五祖以前都是一個。所以非常非常不容易。跟定一個老師沒有十年、八年不行,所以他那個畢業標准就是得定慧,得根本智。然後這才出去,那是博學多聞,出去參學了,成就後得智。先修根本智,後修後得智,這個是寶。
我們今天這裡提倡的,現在人常講「不老實」,包括我們自己也是的,看一本書看了無味,還得找別的書來看,這就不老實,所以我們這個范圍擴大一點,《淨土五經》、《淨土十要》,如果再不夠,加上《印光大師文鈔》,不能再開放了;再開放的時候,你這一生就沒有指望。所以說最容易成就你,死心塌地念一種,就是在五經、十要裡面去選,你自己喜歡哪一種,你選哪一種。這一種選定了,你經常不斷的去念誦,不要求解,你就是這樣去念,你念上幾千遍。為什麼念這麼多遍?沒有別的,就是叫你心定,用這個方法幫助你得定,這就是訓練定、訓練根本智。這個定跟根本智的修行方法,就是這個。根本智現前了,那個時候博學多聞,這個完全開放了,所以開放是有條件的。如果根本智沒有得到就開放,那這個人糟蹋掉了,他這一生決定不可能有成就。
鈔【四捨。】
第四是『捨』,捨的定義,那真是一切放下,一絲毫都不沾染,一絲毫不牽掛,這個心真正干淨了。我們心裡還有一絲毫牽掛,這就沒有捨,你捨得不干淨!不捨,有什麼不好?不好的事情太多了。你要不肯捨,換句話說,你煩惱斷不掉,你三界出不去,你生死不能了脫,這個事情麻煩大了。所謂「一切盡捨」,我把這句話說得再明白一點,說得清楚一點,就是心裡沒有一絲毫牽掛,這就叫真捨。六祖能大師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就是捨盡了。這個不容易做到,說得容易做很難,一定要有慧解,曉得萬法皆空,知道無常無我,你才真正能放得下。
這個世間沒有一樣是自己的!這真正要覺悟。你以為這個是自己的,那個也是你的,跟諸位講,妄想分別執著,全是假的。連自己這個身體都不是自己的,身體裡面,我們無數的細胞新陳代謝,坐在這裡一個半鐘點,不知道死了多少細胞?又有多少細胞生了?哪是你的?哪是自己?身都不是自己,何況身外之物?所以要放下,要把妄想執著捨掉。佛菩薩跟我們凡夫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他真的捨掉了。我們今天作凡夫,我們不肯捨,我們樣樣都在執著,這一切假的都把它當作真的,這虧吃大了。無始劫來生死的根本就是放不下,就是捨不掉,這個事情麻煩就大了。所以自己一定要覺悟,要真正肯放下。
鈔【五慧。】
第五是『慧』,慧是智慧,對於一切境界能正確的明了通達,這就是智慧,沒有把境界看錯,這是非常之可貴。因為你對事情看法要是沒有看錯,那你做法就不會錯,你處理就決定正確,不會把事情做錯。事情做錯,那是你見解、思想上有錯誤,看錯了。所以要求智慧。剛才講了,智慧一定從清淨心裡面生,佛法的修學是以智慧為最後的目標,戒、定都是手段,慧是目的。前面這五種是寶。
鈔【六慚,七愧。前五如寶,後二如人善守財故。】
這五種寶,我們為什麼得不到?我們沒有能力『守』。什麼樣的人能守?「慚愧」,這兩個字非常的重要,我們要努力的學習,這兩個字,在《百法》裡面,是十一善法之中的兩個,善心所。「慚」的意思是「依自法力,崇重賢善」,崇是推崇、尊重,就是我們俗話講的良心,王陽明所講的「良知」,良知的力量。推崇尊重賢人善事,這是自己內心裡面發的,能夠約束自己。「愧」這個意思稍微差一點,是外面的力量約束了它,是「依世間力」,拿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社會輿論,不敢為非作惡,怕別人說話。一個是不敢為非作惡,是自己良心,那是「慚」;另外一個是怕社會輿論,不敢為非作歹,那是「愧」。
明朝時候王陽明先生,這在中國學術界很負盛名,台灣早年老總統提倡王陽明的學說,勉勵大家讀王陽明的這些作品,特別重要的是《傳習錄》。陽明先生還有個小故事,因為他講「致良知」,人都有良心,都有天良。他有一次在旅途中遇到一些強盜,把他們這一伙人統統擄去。這個土匪跟他說:你說的致良知,人都有良心,你這個話說得不對。王陽明說:我怎麼不對?土匪說:我們作強盜的人就沒有良心,你如果能證明我們也有良心,我就放你走。王陽明說:可以,我證明你確實有良知,有良心。土匪說:要怎麼證明法?王陽明說:那你一定要聽我的話,我教你怎麼做你就怎麼做,一定把你那個良知顯露出來。土匪說:好。王陽明先生就說:好,你聽我的話,你把外面的衣服脫掉。土匪就脫掉了。然後裡面衣服再脫掉,上面脫光了,褲子再脫掉,脫到最後,他說:王先生,不能再脫了,再脫不行了。王陽明說:你看,良知不就出來了嗎?這個相信了,把王陽明先生放掉了。土匪還有良知,現在不行,現在這個社會不讓他脫他還要脫,還得要滿街跑,你說這有什麼法子?王陽明先生到今天這個社會,搖頭,他這個說法就有問題了。
這是講的慚愧心所,這牽涉到教育的問題。我們今天說實在話,只有科技的教育,人性的教育、道德的教育沒有了,所以天下才會亂,社會的秩序才會脫節,沒有道德教育。今天唯一補救的方法要靠佛法,人人能夠有慚愧心。凡是有慚愧心的,決定能成就;沒有慚愧心的,遇到佛、遇到菩薩都不能成就。所以,這兩個心所非常重要。無慚、無愧,在二十六個煩惱裡面是「中隨煩惱」。
『前五如寶』,後面這兩個『如人善守財故』,這個意義很深,我們決定不能把它輕易看過。為什麼?如果沒有「慚愧」,前面五種都得不到,縱然修也不會成就。可見七聖財能不能具足,能不能修得,要靠後面這兩個條件。這兩個條件實在講就是善根福德,人沒有善根、福德,修什麼都不能成就。
我們印光老法師,一生他所題字的都稱為「慚愧僧」,他老人家非常謙虛,他說他無德無能,只具足慚愧而已。我們讀他的《文鈔》,他的《文鈔》是針對現代人的病根而發的。今天講弘揚佛法,講救度眾生,高談闊論都不切實際,最能對治現代社會,對治現代人心的,說老實話無過於《文鈔》。能把《文鈔》發揚光大,對世道人心有很大的幫助,也給這佛法奠定很好的基礎。
疏【又大本言。】
『大本』就是《無量壽經》。
疏【阿彌陀佛道場樹,高十六億由旬,四布枝葉,八億由旬,樹本隆起,五千由旬,一切眾寶,自然合成。】
這些我們在《無量壽經》裡面都讀過。『自然』是性德,不是有計劃去建造、去培植的,自自然然而且都是眾寶合成的。黃念祖老居士在《無量壽經》注解裡面引經據典,給我們說得很詳細。為什麼會有這樣殊勝的境界?清淨心去往生的,心淨則土淨。往生到那邊的眾生,一個個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都是一心不亂清淨心去往生的,這個共業殊勝!諸位,這些話我們都要特別留意,一心就是清淨心,你心裡還有妄念,心就不清淨,這清淨心去往生的。所以帶業,經論上一再講,是帶過去的業,不是帶現前的業,不能帶現行,帶舊業不帶新業。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認真的去鍛煉,煉什麼?煉清淨心。
要真正煉清淨心,跟諸位說,不能管別人,你管別人心就不清淨了。所以家庭、社會、寺院道場都是一樣的,有執事。從前寺院執事那是服務的,為什麼?他要管事,換句話說,他要犧牲自己。修行是什麼人?清眾,清眾不管事的,真正修行。管事的人在修行上就有很大的妨害,所以執事輪流做,期限是一年,每年要調換的。寺院裡面的執事一共是有一百零八個人,可是寺院一般差不多都住上幾千人的樣子,一個大的寺院,二、三千人住,是很平常的事情。所以服務的人員,上面從住持到下面這些燒飯、種菜的,總共是一百零八個人,像學校的教職員,其余清眾是學生。
所以說發心是真正來修行的,「若真修道人,不見他人過」。現在可以說沒有道場,現在到哪去找道場?你所見到的都是小道場,住幾個人的。住幾個人的,換句話說,那什麼事情都不要做了,沒有法子!說不上什麼執事、清眾了,現在沒有了,這就是我們沒有福報。台灣稍微好一點,寺廟裡少的還有六、七個人。你到國外,一個廟一個人、二個人,三個人以上的很少,很希有,大多數都是一個人、二個人的。香港、南洋亦復如是,新加坡的廟也是,很大,都是一個人的。
演培法師很感慨的跟我說:我們死了,這廟都落在居士手裡,沒有繼承人了。常常有些居士天天去伺候法師,有的時候有幾個居士住在寺廟裡。老和尚往生,這寺廟順理成章都是居士接收去了。這些都是末法時期的衰相,我們自己要警惕。今天無論出家、在家,都不能像從前那樣悠閒的去進修,什麼事情不管去進修,做不到了。做不到,我們怎麼辦?盡量少操心,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這樣我們這個心才能真正得到少許的清淨;否則的話,那就成大障礙。這是我們自己一定要明了的。
疏【復垂眾寶,以為璎珞,復有寶網,羅覆其上。據此,則行樹之外,別有佛道場樹,今文省便,即行樹中攝,又論中功德草,亦樹中攝,大本其樹有香,亦寶中攝。】
這一段文《鈔》裡頭還要給我們重復的再說一遍,引用大本《無量壽經》裡面統統都有,所以並不難懂。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念佛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