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故事

 

悟禅如牧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禅宗經常用牧牛比喻調養心性,這是根源於佛教以“牧牛”喻調心。《佛遺教經》:“譬如牧牛之人,執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禅宗發揮這一意旨,形成了很多牧牛公案。

  慧藏投馬祖出家後,在廚房做事。有一次,慧藏正在廚房裡忙活,道一禅師路過那裡,便問道:

  “你在干什麼?”

  “我在牧牛。”

  慧藏回答說他在牧牛,意思是說在調養心性。在廚房裡做事的同時還能調養心性,或者說,在廚房裡做事的本身就是調養心性,這是個難能可貴的境界。道一心生歡喜,沒想到慧藏剛放下弓箭進入佛門就有這般見地,便進一步問道:“不知你怎麼牧這頭牛?”

  慧藏不慌不忙地回答:“只要它進入草中,就拽住鼻繩,把它拉回來!”

  慧藏答語中的“草”象征見取,“入草”就是認同外境,追逐外物。而“牧牛”則要保持心態的調和、刻意防范。一旦牛要犯人苗稼、執著於草,就要立刻拽緊鼻繩把它拉回來。心如果追逐外境,也要把它拉回來。

  牛被訓練調和得久了,便會馴服,一旦馴服了,鼻繩就成了多余的東西。心性修煉得圓熟安定了,縱使見了可以引起欲望的東西,也不會生起任何欲望,這時,一切的約束也都顯得多余了!

  因此,聽了慧藏的話,道一會心一笑,點頭贊許道:“你真會牧牛!”

  “牧牛”就是要保持心態的調和,一旦落入見取的“草”中,就要立即將心拽過來。大安參百丈,百丈引用《佛遺教經》開導他,說發現真我、明心見性即是“騎牛至家”,悟道後的保任是“如牧牛人執杖視之,不令犯人苗稼“。

 

上一篇:病苦都做不了主,生死更做不了主
下一篇:淨空法師:家人主張買活魚進補,我念佛、念往生咒回向給牠,可以嗎?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