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信願法師:念佛最易,功德最大,仗佛慈力,容易往生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七十段文,復葉福備居士書一

  《印光大師文鈔三編》:

  無論在家在庵,必須敬上和下;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閒談不論人非。

  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它消滅。

  常生慚愧心,及生忏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誇;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皆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

  汝果能依我所說而行,決定可生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無有女人。女人、畜生,生彼世界,皆是童男之相,蓮華化生。一從蓮華中出生,皆與極樂世界人一樣,不是先小後漸長大。彼世界人,無有煩惱,無有妄想,無有造業之事。

  以仗佛慈力,且極容易生,但以念佛為因,生後見佛聞法,必定圓成佛道。十方世界,唯此最為超勝,一切修持法門,唯此最為易修,而且功德最大。汝且莫聽別人話,自可得此最勝益。

  這一段文,信願非常鼓勵大家,在做早晚二課的時候讀一遍,而且照著這一段文老實去做。這一段文,教界有許多念佛人,把它印成單張的法語,到處結緣流通。這段文,我在台灣講過兩三遍。每一次研讀《印光大師文鈔》,只要看到這一段文,我就會把《文鈔》合起來,心中靜靜的思惟:我做到幾點了?如果我沒有做到的,我一定要好好的如理如法,照著印光大師所開示的法語,真心去做。我縱然做不到一百分,我也要勉勵自我至少做到六十分,進而做到七十分、做到八十分、做到九十分,甚至做到一百分。把所有淨土的經論讀的滾瓜爛熟了,你還是要照著印光大師這一段法語去做,如果你能做的好,你一定百分之百往生極樂世界。

  這一段話,雖然是印光大師對葉福備居士的開示,事實上是對所有淨業行人的開示。你每天早晚把這段文念過,好好的自我反省:印光大師開示的法語我做到幾分了?如果我還做到很少,那麼要自我勉勵;如果做得不錯,更要精進用功,做得更好,所謂精益求精。而且把自己依照印光大師這段法語開示實踐的心得,經常說給人聽,鼓勵跟你有緣的人,也照著印光大師這一段法語認真實踐。

  這一段話不只對在家人講,也對出家人講,所以四眾佛弟子,如果有心淨業成就,真心想要念佛往生極樂世界了辦生死,這一段文確實是你一生奉行的圭臬。我們來看印光大師的開示。

  “無論在家在庵,必須敬上和下”,在庵是出家人。不論在家人、出家人,都必須要敬上,都必須要和下。對長上要孝敬或恭敬,對晚輩要慈和,這是我們為人處事、念佛修行的根本。在家人也好、出家人也好,敬上先把孝養父母這一點做到。有兩種人是信願非常欣賞的,第一種人就是孝養父母之人,第二種人就是追求佛法之人。有心求法的人,以及孝順父母的人,這兩種人是我很欣賞。

  你堂上的兩尊活佛,有沒有孝敬?在佛殿每天很虔誠的拜佛,拜佛看起來很恭敬,結果回到家裡,對父母講話很不禮貌。我跟你講,你在佛前對著佛菩薩拜佛不是真心的。你堂上的兩尊活佛,生育你色身的恩親父母,你都不拜了,你拜阿彌陀佛沒用。世間話講:“不孝父母,敬神無用。”見了神明很虔誠的禮拜,可是不孝父母,敬拜神明沒用。一樣的道理,你不孝父母,拜佛沒用。

  父母比佛菩薩還靈感,你們相不相信?如果半夜肚子餓了,你起來拜佛,拜一拜、二拜、三拜、十拜、一百拜,求阿彌陀佛煮一碗面給你吃。我告訴你,你拜到天亮,你都沒面可以吃。但是你半夜肚子餓了,跟媽媽講:“媽媽,我肚子餓了,你煮一碗面給我吃。”媽媽馬上就起床,到廚房裡面,煮出一碗香噴噴的面讓你吃,那媽媽有沒有比佛菩薩靈感?有!要不要對父母孝敬?當然要。這是敬上。

  對師長有沒有恭敬?很多在家人學佛,對自己的師父不敬的。在師父的面前,看起來唯唯諾諾恭恭敬敬,私底下心裡頭想:“你這個師父算什麼東西。”沒有敬上,你拜佛白拜了。教導自己法身慧命,師長的恩德比父母還大,這是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所說的。尊敬師長的恩德最大,為什麼?師長教導我們法身解脫,父母養育我們色身而已。父母沒辦法幫助我們法身解脫,但是教導你佛法的師長,不論你的依止師、你的皈依師,所有講經說法,對你有教化之恩的師父們,都是你的師長。不是你皈依的師父才是你的師長而已,一切出家人都是你的師長。這位出家人說不定寫了一本書,你從這一本書裡面,看到很好的佛法道理,依教奉行,解脫生死;說不定你打開電視,看到某某法師在弘法,你聽了一句很受用的法語,依教奉行,一心修行,解脫生死。雖然末法時代的許多出家人是凡夫僧,別的法師我不知道,信願個人是凡夫僧,但是我把佛法的道理告訴你、教導你、幫助你法身解脫,有沒有恩德?當然有恩德,所以對任何師長都要恭敬,這是修學淨業最基本的。

  三福的第一福就是世福,四句話,第一句話就是孝養父母,第二句話就是奉事師長。三福十一件事,第一件事、第二件事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就是敬上的修行,最基本的。

  印光大師在這一段法語,開始講到也是敬上,其次才講到和下。對子女、對晚輩要慈愛和順,教導好子女。當師父的要教導好弟子,弟子沒有教好是師父的責任,子女沒有教好是父母的責任。所以我的出家或在家弟子,他們表現不好,事實上我是非常的心痛,這是講出我的真心話。有時候處罰,念一念,只不過是教導的方式之一而已。弟子們表現不好,師父的內心是很痛心的。子女不聽話,父母的內心會不會很心痛?你如果沒有教導好子女,你父母責任有失。所以修行人,不論出家人、在家人,必須敬上和下。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這兩句話,當然不一定能做得滿分,而且忍辱是六度當中最難修的。我們來看中國字“忍”這個字,忍上面有一個刀字,底下有一個心字,再一點,一把刀插在心頭上,這一點就是滴血,忍,好不好做到?不好做到。所以六度的忍辱度不好修,忍無可忍,還是再忍。如果有人當著我們的面罵我們,或者背後講我們的壞話,你聽到了、知道了,會不會難過?

  “忍”這個字好不好做到?不好做到。不要說什麼忍辱的大事,就講父母罵你:“你每天往佛堂裡面跑,經常在念佛,念什麼佛?工作賺錢要緊。念佛肚子就會飽嗎?”這句話是以前我媽媽常對我講的。以前我還沒有出家的時候,經常去念佛共修。我不工作,我對賺錢沒有興趣,所以我在家人的身份就經常整天打佛七,到處念佛共修。我媽媽看我不工作不賺錢,會念我幾句:“你不去工作也沒有收入,念佛肚子就會飽嗎?”以前我多多少少會跟我媽媽頂幾句話:“沒有錯,念佛不會肚子飽,但是沒有念佛也不會肚子飽。”現在我不會。出家之後,我不會跟我媽媽頂嘴。就算她不把我當出家人,她把我當孩子看(我媽媽不叫我師父,她叫我的俗名)。佛金師跟我媽媽講:“師嬷!你要叫師父。師父,不可以叫他的名字。”我媽媽說:“不行,我叫他師父,那他就比我大了。”沒有關系,我不在乎這些,只要我媽媽肯念佛就好。她現在肯念佛了,為什麼?因為我從出家之後,不但不會跟媽媽頂嘴,我對她更孝順了,這就敬上,要做好。

  “忍人所不能忍”,一般人不能忍的事,我們修行人要忍。譬如在大殿念佛,大殿沒裝冷氣,念佛念的滿頭大汗,要不要忍?當然要忍。但是念佛人要成菩薩,菩薩有生忍、法忍、無生法忍。生忍、法忍是第一步、第二步,要做到忍熱、忍寒、忍饑、忍渴,這才是真正的菩薩。如果天氣炎熱,我們就受不了了,忍不住了,那還不是真正的菩薩,是名字菩薩,不是生忍菩薩,不是法忍菩薩。

  你不要以為我是一個出家人忍辱功夫就很好,我的忍辱功夫也是很差的。有一次我喝了一瓶過期的蕃茄汁,我沒有看清楚,結果整瓶的蕃茄汁喝下去。奇怪,喝下去之後沒多久,怎麼屁股開始在癢?越抓越癢,而且越癢越抓。發覺不對,不是小部位在癢而已,兩邊屁股都在癢,一手抓還不夠還要兩手抓。我就開始要修忍辱行了:“沒關系,忍住,千萬不要被癢來干擾念佛。”越抓越癢,也不去看醫生,到了晚上躺下睡覺,棉被一蓋,身體越暖和越癢,根本沒辦法睡覺,翻來覆去。到底得了什麼病?隔天早晨醒來,趕緊去看皮膚科醫生。醫生看了:“你怎麼現在才來?什麼時候發生的?”昨天下午就開始癢了。“你昨天下午就要來看了,你今天來看,太慢了,打一針,馬上就好。”三五分鐘,藥效發揮了,真的比較不癢。

  那時候我得到很重要的一個心得,我現在就是要跟大家報告這個心得。學佛修行一、二十年,忍辱的功夫比不過一針,一針解毒的藥,只不過二西西而已,打下去三、五分鐘就不癢了,這是我個人的修行體悟。現在我要請問你們:如果是你,你忍得住嗎?你也忍不住。所以忍辱,色身稍微一有毛病,就忍不住。

  心裡的毛病更難忍。台灣有一個非常會講經的高雄文殊講堂慧律法師,他講經很有趣、很幽默,而且他口才很好,真的是一個辯才無礙的法師。慧律法師講經,曾經講過一件事情,我聽了之後,體悟也非常深刻。一位老菩薩在大寮裡發心煮菜,為大眾服務。在大寮裡發心煮菜的人不容易。禅宗有很多祖師,都是從廚房裡面出來的。唐朝天台國清寺寒山與拾得兩位大師,他們在國清寺的大寮裡擔任炊煮的職事,他們講話聽起來無厘頭似的。你知道寒山、拾得是什麼佛菩薩來示現的嗎?文殊、普賢兩位大菩薩示現的。

  在大寮裡發心,最好修行,因為要接受大家的批評。如果你菜炒得太鹹了,有人嫌菜太鹹了,你能不能忍得住?慧律法師就講,有一個老菩薩在大寮裡發心炒菜,信眾吃了,有人覺得鹽巴放太多了,就跟這位在大寮發心的老菩薩講:“老菩薩,現在鹽巴是不是比較便宜?”這老菩薩一聽,非常不高興,就把鏟子丟給他:“你比較行,你去煮。”有沒有生氣了?有沒有起無明?忍辱忍不夠。所以忍辱不好修。

  印光大師告訴我們“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別人不願意去做的,你去做,特別有功德。我告訴大家,我個人在還沒有出家的時候,以在家人的身份,經常到各寺院道場去共修。當師父在分配職事,你們知道道場內內外外,哪一個地方人家最不願意去做?廁所!只要分配到廁所的職務,很多人都不願意去做。我都一定舉手發心,第一個要去掃廁所。為什麼?掃廁所功德最大,因為沒人要做,所以我發心去做別人最不願意做的。我掃廁所掃得很法喜,不但會把它掃得很干淨,我還會在廁所裡面噴一些香水,放一些芳香劑。廁所的衛生紙,有時候不夠或沒有了,有人忘了帶衛生紙,他上廁所就沒有衛生紙可用,就會很苦惱。所以我一定經常去注意廁所裡面的衛生紙有沒有,沒有就趕緊補上。所以每一個人去使用廁所,一個人用了,我就有一份功德,一百個人用了,我就有一百份功德。“行人所不能行”,當然不是只有這樣,我是舉一例,讓大家舉一反三。

  一般法師不見得願意發心去處理亡者,幫亡者助念。有很多法師,雖然他們很有修養,但是還是有法師看到死人會怕。以前我們本願山有一個出家眾,是來依止我的,我派她去做佛事、告別式,她跟我講:“師父!我不敢到殡儀館。”啊?你出家人不敢到殡儀館?“師父!我看到鬼會怕。”出家人還怕鬼,出家人還不敢到殡儀館,這是你的心態有問題。

  我發心為亡者助念開示,到殡儀館、到停屍間去為亡者助念開示。台灣台中的市立殡儀館,有一段時間生意特別好。我有一次這樣的經驗,到殡儀館去助念,不是在亡者的牌位之前,是到停屍間裡面。因為這個亡者發生車禍,七孔流血,遺體被送入停屍間的冰櫃裡冰存起來。我要瞻仰亡者的遺容,家屬跟殡儀館的工作人員溝通,答應我們到停屍間,去看冰櫃裡亡者的遺體。在存放亡者遺體的冰櫃室外面,有許多具屍體是躺在地上,不是躺在病床上。還有一個我看了印象最深刻,是男眾,長得又高又壯,只穿一件內褲,赤著上身也赤著腳,躺在地上。我心裡想:殡儀館的人也真是太沒人情味,雖然他是死人,可能病床也不夠,但是也不可以把死者的遺體就丟在地上,而且也沒有蓋上白布,也沒有為他穿上衣服,那一位亡者就只有穿著一件內褲而已。我看了,是搖頭歎息。

  我的感受是:人死了之後,實在沒有什麼價值,比一只豬還不如。人死了比豬還沒有價值,你相不相信?豬死了之後,豬頭、豬耳朵、豬皮、豬毛、豬肉、豬血、豬腳都有用,能賣錢能吃,豬毛就算不能吃,也能做成豬鬃,能賣錢的。可以說,一只豬,從頭到腳,從裡到外,價值連城。我們人死了,人頭、皮膚、人肉、人腳、人手、人耳朵沒有人要,你要不要?而且很多孝眷實在是很過分,父母死了之後,還不敢在父母的靈前守靈,不敢瞻仰母親的遺體,不敢靠近母親的靈柩,真的,這就是發生在我們本願山的真實事情。母親留下來的金錢敢用,實在非常奇怪。

  所以諸位菩薩!好好體會,人活著,這有一口氣在,如果不學佛修行,死了之後,連豬都不如。你還沒有體悟、還沒有覺悟,那你修行就還要更進步了。

  所以,印光大師教導我們“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這有些事我們可以做得到的,成就別人的美事。譬如我們佛七期間,要有人發心幫忙,擔任義工,要有人排排桌椅、掃地,要有人插花,要有人上香,要有人接電話,要有人做一些護七的工作,這個都是可以發心的。在路上看到石頭會妨礙人行走,把石頭搬開;看到年紀大的老人過馬路,扶一把;看到小孩子跌倒了,把他扶起來,有很多事情你都可以做的。譬如說你開車到道場,沿路上你可以發心,載三、四位蓮友一起來共修,這不就是修學福德嗎?“代人之勞,成人之美”,有很多事情你可以做的。

  靜坐常念彌陀 閒談不論人非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不論人非”,這兩句話實在太重要了。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跟我念一遍: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不論人非。

  這兩句話的意思,不用我解說,大家也能懂。靜坐的時候,經常的反省自己的過失。請問:修行是要修自己還是修別人?修自己。請問:守戒是要守自己還是守別人?守自己。修行就是修自己,自己的缺點好好改過來。有部份人通常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修行是在修別人。一只手指頭指著別人的不對,四只手指頭在指自己:“你這樣不對。你這樣不如法。你這樣不如律。你這樣不行。”把佛的尺拿來量別人,你一直看別人的過失,你的內心是快樂還是痛苦?痛苦。拿別人的過失來懲罰自己,這不是很愚癡嗎?所以真正的修行人,常思己過。禅宗六祖慧能大師在《法寶壇經》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他人過。”你能做到嗎?你能做到,我絕對給你豎起大姆指——了不起!能做到不看別人的過失,心性真的涵養很好。

  凡夫的通病就是,太容易看別人的不對,然後自己心裡生煩惱。我們台北天母念佛會,有許多老菩薩很了不起,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念佛。但是,雖然那麼精進,難得的天天念佛。有一個老菩薩在繞佛的時候,走路比較慢——因為老菩薩年紀大了,走路當然比較慢,所以在繞佛的時候,有時步伐跟佛號不能相應,而且距離會拉的過長。在後面的另一個念佛老菩薩,就用手推她:“走快一點(台語)”——“走快一點”。你這樣推她,語氣又不好,叫她走快一點,除了你在生煩惱之外,這位老菩薩被你這樣一推,她也會起無明,而且佛號跑掉了。她很難過,回頭:“我都已經很老了,怎麼走快一點?”

  所以,常常反省自己。我過去在家人,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每天晚上要就寢之前,靜坐十五分鐘,反省今天我身、口、意三業有做什麼樣的過失,如果沒有,嘉勉自己;有則改過。如果你們也肯這樣做,我相信你的道業會越來越進步。出家之後雖然很忙,沒有每天這樣做,但是我經常反省自己:我講經的時候有沒有講錯,我教導弟子的時候有沒有教錯,我的行為有沒有偏差,我今天念頭有起什麼樣的不好念頭,我今天有沒有起無明、罵人、說錯話,我也經常在反省。經常自我反省的人,修行容易進步。

  閒談的時候,不要講人家的是非。跑道場的念佛行者,最常犯的通病,就是到某某道場,講另一個道場的是非,講另一個道場師父的是非、在家人的是非。一段時間又跑到另一個道場,又講這個道場師父的是非,又講這個道場信眾的是非。你的福報漏光光,猶如杯子的杯底在漏水,很快的杯子裡面的水漏光光了,實在很可惜。念佛人每天念佛,而且很多人很有心修福,可是為什麼人生有太多的不順?就是因為福報一直在漏掉,很可惜。收入雖然不錯,可是開銷也很大,那你就存不了什麼錢,對不對?所以一定要做到“靜坐常思己過,閒談不論人非”。

  我在初學佛的時候,也常犯說三寶的是非,所以我每一次想到,以前不懂,說三寶的是非,就很後悔,只要一想到就後悔,漏掉不少的福報,很可惜。我想到我還沒有學佛的時候,對我媽媽講話不太客氣,損了很多的福報,想到就很後悔。你要把福報損掉,我告訴你,你做兩件事情,你的福報很快就漏光光,第一件事情,經常批評你的父母;第二件事情,經常批評出家人,你的福報很快就漏光光了,你很快就淒慘落魄了,為什麼?福消禍臨,福報消失,災禍降臨了。

  印光大師這一段法語,有很多只要我們肯做,不但決定往生極樂世界,而且福報增長,我們好好的探討。

  底下是印光大師教導葉福備居士如何念佛。這一段念佛法則,如果大家能夠確實實行,往生極樂世界,是肯定的、是一定的、是決定的、是必定的。如何念佛?就依照印光大師所說的這一段話去修持:

  “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它消滅”。這段文,印光大師把念佛一定要一心專念的道理講得非常淺白,意思很清楚,不會讓人很難了解。

  怎樣念佛?“行住坐臥”,就是念佛。“行”就是走路的時候,一邊走路可以一邊念佛。像信願個人,我最喜歡在吃飽飯後,經行念佛。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尤其吃飽飯後散步,最容易幫助胃腸消化。走一步路念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或者你習慣念四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慢慢念。慢慢散步,慢慢念佛,不就是在修行嗎?“住”就是站著沒有行走的時候,譬如站著等公交車,站著等人,沒有行進,也是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坐”就是坐著的時候,坐著沒事,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臥”就是躺下來休息的時候。一二十年來的習慣就是,我寮房裡一定在我床邊會擺一台念佛機,念佛機有很多念佛的調子。如果躺下來聽念佛機念佛,最好是聆聽助念的調子。在台灣通常助念的調子,是這樣念的: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慢慢念。因為對臨終者或亡者,如果你念佛念得很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或是用唱快板的: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快板適合我們平常人在打佛七,為了伏住妄想,念快板的當然效果比較好,但是臨終助念,不太適合念快板。

  如果躺下來休息,不要念出聲音來。印光大師在《文鈔》教導我們,躺下來念出聲音來容易傷氣,對身體不好,所以用心裡默念。心裡默念,用念佛機來引導自己的內心默念,那是最恰當,而且念佛機念佛絕對不會停下來喝水,也不會念佛念的喉嚨沙啞,或者念的咳嗽,通通不會,你只要一句一句,心裡隨著念佛機念佛。然後觀想,觀想念佛機就是為自己助念。當躺下來的時候,觀想自己就是已經快要死了。事實上我們睡覺睡得很沉,睡到不省人事的時候,也跟死人沒什麼兩樣。明天早上起來了,眼睛睜開,哇!沒死,繼續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樣就是最好的念佛修行。連躺下來休息的時候都可以修行,念佛法門的殊勝便利就是如此。如果明天早上起來,眼睛睜開,哇!我怎麼在極樂世界了?那就表示昨天晚上是睡死的。

  如果有一天你躺下床睡覺,眼睛一睜開,你就已經在極樂世界了,這樣好不好?這樣是好的,因為這樣是睡死的。我助念過有幾個實例是睡死的,這是非常有福報。沒有福報的人,可能臨終受病魔的折騰,一折騰不是一個月兩個月而已,有的是三四年,甚至十幾年、二十幾年都有。所以大家好好的修福,將來福報在臨終享,這是天底下最有智慧的人。平時好好的修福,福報在臨終一次享完,絕對善終。

  如何念佛?“穿衣吃飯”念佛。穿衣服的時候念佛,吃飯能念佛嗎?當然也可以,有些人在吃飯的時候很喜歡講話,既然吃飯可以嘴巴一邊吃飯菜一邊講話,那當然也可以一邊念佛,或者嘴巴在吃東西的時候,可以心裡默念佛號。尤其很多素食館的經營者,他們本身都有學佛,會在素食餐廳裡播放佛號,可以跟著佛號音聲,心中默念。

  穿衣吃飯,甚至洗澡的時候,都可以念佛。像我最習慣的就是,當我進入浴室要沐浴的時候,就很自然的念佛。因為在沐浴的時候,感覺是最輕松的時候,無拘無束,尤其洗澡過後,身體感覺特別消除了疲勞,神清氣爽。所以洗澡的時候,心裡默念佛號。但是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面告訴我們,晚上睡覺的時候、或者進入洗手間、或者沐浴的時候,念佛不要出聲,出聲念對佛菩薩不敬,所以心裡默念。進入沐室或進入洗手間,也要一心念佛,因為有可能在沐室、在洗手間捨報。台灣有某一位法師,他就是在浴室裡捨報的。任何時間都有可能捨報,任何地點也都有可能捨報,所以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要念佛。

  “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已經講得夠清楚了,從早到晚就是念佛。既然“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那不就是時時刻刻的念佛?不就是一向念佛嗎?不就是專念佛嗎?如果“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如果你還持咒、誦經,修很多的行,摻雜了,那就佛號間斷了。所以學習念佛法門的人都知道念佛的三大要領就是,第一不懷疑,第二不間斷,第三不夾雜,間斷就是因為夾雜。一心念佛,我們可以從印光大師的《文鈔》看了很多這樣的開示,或者說老實念佛。

  “或小聲念,或默念”,有的地方你念佛出聲,可能會影響別人,譬如說你搭公交車,在公交車裡面很多人,如果你佛號念出聲音來,可能會影響別人的安寧。可能你旁邊的人是信基督教、信天主教,根本不信佛教,他們會投以異樣的眼光,甚至說出對佛法的批判,這樣令他們造業也不好。所以,人多的地方,為了不影響他人的安寧,我們心中默念或很小聲的稱念,不要讓人家聽到,這樣也是修行。

  “除念佛外,不起別念”,當然這不容易做到。印光大師這樣教導我們,絕對沒有錯。但是,如果只有佛號的正念,不起別念,對我們業障凡夫而言,不容易做到,因為我們的念頭,心心念念妄想紛飛,但是我們要朝這個目的去邁進。也就是說,當你一心一意的在念佛,你的心思很自然放在阿彌陀佛的六字名號上,你自然比較不會去想其它的,而且當你口中念佛、心中想佛,心口合一,內心很容易寧靜下來。

  我曾經教過不少的信眾,當你心中念南無阿彌陀佛的時候,你觀想不起阿彌陀佛的聖像,你觀想六字洪名。當你念南無阿彌陀佛的第一個字“南”,你就觀想“南”,念第二個字“無”,你就觀想“無”,你要想到“南無”這兩個字,很簡單,你心中就是南無的文字相。當念到第三個字“阿”,你心中就是想“阿”,“彌”你心中就想到“彌”,“陀”你心中就想到“陀”,“佛”你心中就想到“佛”。南無-阿-彌-陀-佛,慢慢念,念六字的時候,你心中觀想六字洪名的文字相,通常念六字都是慢板: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在念六字的時候,也是念的很慢。念四字,在打佛七的時候,比較會念快板,因為要伏住妄念。如果你念六字,念到六字的任何一字,你的心裡就觀想那個字,這樣你的心很容易寧靜下來。這樣念佛,只要十五分鐘後,你就會感覺越來越有精神。

  這是我個人的心得,而且這樣的伏住煩惱效果也不錯,雖然我們的煩惱是沒辦法伏斷,對我們凡夫而言真的很難,但是你專心一致在佛號上,當然內心比較寧靜。佛在經上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心安在一個地方,也就是當你心裡想什麼,你就專心想什麼。專心想佛、專心念佛、專心想佛的六字文字相,這樣就是最好的修行。

  “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它消滅。”禅宗古德有兩句話的開示:“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不怕妄念生起來,只怕覺悟的太遲了。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是覺悟,所以你的心裡在打妄想了,第一念在打妄想,第二念就趕緊想到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常常做這樣的練習,這就是很好的修行。

  我們如果能夠把覺明妙行菩薩所開示的一首偈頌法語好好實踐,那跟印光大師這裡所說的“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它消滅”是同樣的意思。覺明妙行菩薩在《西方確指》說:

  少說一句話 多念一句佛

  打得念頭死 許汝法身活

  這一首偈頌法語,我想大家經常聽過,好好的實踐,再配合印光大師這一段法語的開示去做,那你的佛號越念越多,時處諸緣,無不念佛,怎麼會不往生極樂世界?

  “常生慚愧心及生忏悔心。”我們念佛人雖然現在得遇淨土法門,一心念佛,但是我們凡夫在過去世當中,難免身、口、意三業造過許多惡,猶如忏悔文所說的,“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忏悔。”我們就是過去世三毒煩惱起現行,從身、口、意的三業,造作許多殺盜YIN妄的惡業,所以現在遇到佛號,借著阿彌陀佛的名號願力,消除業障。

  “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自然你的口德越來越好。念佛人如果口德很好,將來臨終就很有可能善終。我助念過的亡者,有一種人是很容易長壽善終,就算他平生沒有學佛修行,也是長壽善終,這一種人就是口德很好,很少罵人、很少講人是非、很少說人長短,內心柔和,所以口業很少造罪,這種人很容易長壽,而且很容易善終。我助念過年紀大而睡死的,了解他的一生事跡之後發現,這位亡者平生幾乎不曾罵人,問他的陽上家親眷屬,真的跟我心中想的完全一樣。長壽,臨終睡死的,口德很好,很少惡口,很少說人是非,很少講讓人家難過的話。所以,我們念佛人要不要好好修口德?要。

  “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不要去批評人家。每個人都有缺點,如果你要批評,全天下只有佛沒有缺點讓你批評,等覺菩薩都還有一品生相無明,這不是煩惱嗎?這不是缺點嗎?所以十法界,唯有佛一人是零缺點。假如有某一個人,他有九個缺點一個優點,你要批評他九個缺點還是要贊歎他一個優點?贊歎他一個優點。常修贊歎行,你的人緣一定很好。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告訴我們,淨業行人要修五正行。五正行:第一讀誦正行,第二觀想正行,第三禮拜正行,第四稱名正行,第五贊歎供養正行。經常對活人或死人贊歎,贊歎的力量很大,你的人緣一定越來越好;贊歎你的親友,贊歎你周遭的人,這樣你的口德越來越好,念佛怎麼會不往生呢?

  經常起慚愧心、忏悔心。忏悔最重要在“悔”字,忏是忏其前愆,悔是悔其後過。我們做任何事情,一定要“不二過”,犯一次錯有時候難免,同樣的錯不能犯第二次。如果同樣的錯一再重復的犯,犯了之後,在佛前忏悔,結果天天做錯事天天忏悔,這樣有沒有用?沒有用。有兩個小偷,有一天在教堂裡跪下來,對著耶稣的聖像忏悔(不只佛教徒會修忏悔,基督教徒、天主教徒也會修忏悔),其中一個小偷就這樣禱告:“主啊!請您原諒我,就是因為太窮沒辦法,所以我去偷人家的東西,是不得已的,因為我的生活實在過不下去。主啊!您很慈悲,您一定肯原諒我這兩次的錯誤。”另一個小偷在旁邊聽了他的禱告,覺得很納悶:“你有沒有說錯?我們只偷人家一次而已,你說兩次。”這一個禱告的小偷就說:“包括我們晚上要去偷的這一次。”這樣有沒有忏悔?沒有!晚上要准備去偷人家的東西,事先在主的面前忏悔,禱告求主的原諒,這樣有沒有用?沒有用。

  如果昨天你在參與三時系念法會,跟著師父唱忏悔文,唱得非常的感動,一邊唱一邊流淚,你又犯同樣的錯誤,昨天犯錯的事今天又犯,今天犯錯的事明天再犯,這樣有沒有真心在忏悔?沒有!所以忏悔重要的在“悔”字,悔就是不要再造錯誤的事情了,才叫做悔。所以常生慚愧心,常生忏悔心,念佛、拜佛、忏悔就是很好的修行。像下午的第一支香,在最後二十分鐘,你們就是一邊念佛,一邊拜佛忏悔,這樣稱為拜忏或稱為拜願。佛號慢慢的念、慢慢的拜,身業禮佛,口業念佛,意業忏悔,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念佛一句福增無量,這就是最好的修行。真心禮佛、念佛、忏悔,你當然道業能夠成就。

  “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誇。”這一段話,印光大師告訴我們,修行要謙卑。我慢高山,法水不入。一個貢高我慢的人,佛法很難進入他的內心。如果你佛經讀得越多,學佛越久,反而越我慢,那這樣修行是進步還是退步?退步。有部份人修行的經歷是這樣:剛開始進入三寶門中,非常的虔誠,很客氣,很謙卑自牧,因為佛法什麼都不懂,佛門禮節也不懂。可是在佛門三年五載,甚至十年二十年,佛法了解得越多,佛經讀了幾本之後,禮節懂了一些之後,反而謙卑的心不見了,越來越認為自己越行了,甚至看了幾本佛經之後,以為佛法懂得很多,不把出家人放在眼裡,眼高於頂,就好像自己拿一支拂塵,在雲端上面,這些都是貢高我慢。這樣的修行是退步,不是進步。稻穗越成熟是越低頭,真正佛法很深入的人,是非常的謙卑,不會認為自己很行。我什麼都懂,什麼法門都會,眼高於頂,別人都不如我,一點都不謙卑,這樣跟自性不相應,跟念佛也不相應,跟阿彌陀佛的願心也不相應。

  印光大師告訴我們,“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誇”。在家人如果研讀了幾年經論,能夠升座說法,更要注意這一點,因為居士身能說法,這是相當了不起,可是如果生起貢高我慢的心,那就很遺憾。出家人,雖然有人不識字出家,但是他能出家,這一份心就很難得。不能因為在家人佛法懂得很多,有的出家人一字不識,就瞧不起出家人,這樣的我慢心,與修行是不相應的。應該要學習印光大師所開示的法語,“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誇”,拜佛、念佛、誦經、修行都一樣。

  如果看到人家出錢建寺、印經、濟貧、供養三寶,內心沒有正知見,反而講了一些讓人家不敢領教的話:“某某人出了五萬元印佛經,有什麼了不起,我是沒錢而已,如果我有錢,我出十萬元。”這就是內心的煩惱在起現行,這樣的修行是進步還是退步?退步。或者,“我出十萬元,幫助我們佛教會擴建寺院道場,你才出五萬元而已,所以我功德主的名字要寫在前面,你寫在後面。”這樣修行是進步還是退步?退步。布施善財建寺,這功德很大,想不到竟然我慢心一起來,功德反而少了,非常可惜。

  所以,佛法就是心法,在自性內心用工夫。我曾經在某一道場看到,這個道場信眾所坐的椅子,每一張椅子的背後都有寫信眾的名字。我看了以後覺得非常的納悶,怎麼每一張椅子都有人名?我就問這個道場的總務,這個道場的總務告訴我:“信眾出錢買椅子,他們要求在椅子的背後寫上他們的名字,如果不要,他們不出錢,我們也很為難,所以只好隨順眾生,因此每一張椅子背後都有人名。”這樣的修行是進步還是退步?退步。出錢,在三寶門中買任何東西都有功德,可是你把名字寫在上面,你的功德馬上享掉了,非常可惜。

  有一天,我在台灣本願山彌陀講堂接到一通電話,是問我們新建的講堂,佛桌要多少錢?大殿的佛桌,因為很大,是很貴的,他說不管多少錢,他都要一人負擔,但是只有一個條件,他希望把他的名字刻在佛桌的前面,讓每一個來共修的人都能看到他的名字。我把電話交給佛金師去處理,因為我不答應,佛金師也不答應。結果因為我們不答應,他說你們不答應,我就不出這筆錢。我說:“你有這份心,要護持三寶,很難得,我們也相當感恩你,但是你把你的名字寫在佛桌上,人家天天在禮佛,看到你的名字就好像在禮拜你,你何德何能?你這樣不是在做功德,你這樣是在消福報,我覺得不妥,放下你執著名字的名字相、功德相,你的功德會更大,《金剛經》講的要無住相布施。”他聽不進去,他就非得要把名字刻在佛桌上不可。最後我們沒有答應,他也沒有出錢。諸位菩薩!如果是你,你會不會要求把你的名字刻在佛桌上?如果是我,我不管出多少錢,我都不會這樣要求。名字刻在佛桌上,讓人家一看,你出錢買佛桌的功德當下就享完了,很可惜。佛桌,在大殿上很大的佛桌,不是幾萬元的新台幣而已,是幾十萬甚至有幾百萬的,很可惜,就把這樣的福報一次享掉了。

  如果名字不要刻出來,福報就叫陰德。我們常說做人要積陰德。陰德是什麼意思?不為人知的福報就叫陰德。你做善事讓人家知道了,就不叫陰德。你讓人家知道了,你的福報也當下享了,所以修行一定要有智慧。

  “只管自家,不管人家。”這兩句話講得太好了,非常白話,但是很受用,誰肯做誰就得到利益。很白話,就是管好自己,不要管別人。我們很多念佛人,太喜歡管別人了:“你這樣不如法”。“你這樣太懈怠”。“你這樣不用功”。“你這樣不對”。到處管人家,自己也不管管自己。管好自己就好,如果每個人都把自己管好,那大家不就是很好了嗎?所以“只管自家,不管人家”。父母管子女那是責任,師長管弟子也是責任,這是不能不管。但是你除了自己子女以外,其他人你不要管太多事,為什麼?你會惹人厭。所以印光大師的開示很淺白,但是很受用。

  “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確實這是很好的修行,記住!把這兩句話好好的落實。意思就是,看別人的優點,不看別人的缺點。如果你們要看我的缺點,我也很多缺點讓你們看。每個人都是凡夫,都有缺點。如果要講每一個人的缺點,每個人都很多缺點讓人家講。誰沒有缺點?再怎麼下劣的凡夫都有優點,為什麼不看人家的優點?把人家的優點多贊美幾句,那你的人緣就越來越好。

  “看一切人皆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這兩句話也相當的好,好好的去做。這兩句話能做得到,你絕對了不起。把一切人看作是菩薩,尤其把念佛人看作是妙音如來,未來的妙音如來,他將來會成就妙音如來。去為亡者助念的時候,很多人錯誤的觀念,把亡者當鬼,所以看到亡者的遺像會怕,看到亡者的遺容會怕。有什麼好怕的,我覺得很納悶。活人才可怕,死人才可愛。為什麼到喪家會怕亡者?有一個剛參加我們本願山助念團的女眾菩薩,第一次、第二次去助念,剛好那時候我也去助念。我去助念,瞻仰亡者之後,我就開始准備助念的事宜。有很多跟著我助念久的蓮友,他們都很自在,根本不怕亡者。這個女眾菩薩,很想瞻仰亡者的遺容,她不敢去,她就問我:“師父!您有沒有空?”我說:什麼事情?我要問喪家有關亡者的生平事跡,你有什麼事嗎?“師父!您要不要去瞻仰亡者?”你想去瞻仰亡者不敢去啊。沒關系,在師父的後面,我帶你去瞻仰亡者。你在我後面,亡者如果會沖煞人,一定先沖師父不會沖你。我助念過的死人超過一千個人,如果會被亡者沖煞到,我不曉得死幾百遍了,但是我沒有死。而且亡者有時候會感恩你,你晚上如果沒有蓋被子會著涼,他會幫你蓋被子。

  “汝果能依我所說而行,決定可生極樂世界。”照前面一段所說的去做,決定可生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無有女人。女人、畜生生彼世界,皆是童男之相”,也就是大丈夫相。“蓮華化生”,不是父母所生。“一從蓮華中出生,皆與極樂世界人一樣,不是先小後漸長大”,到了極樂世界,不是像在人間,由父母生下來,然後從嬰兒慢慢長大,不是這個樣子。而是蓮華化生,身相光明,跟佛菩薩一樣。

  “彼世界人,無有煩惱,無有妄想,無有造業之事。”極樂世界的眾生,沒有煩惱、沒有妄想,因為沒有惡緣可以令煩惱妄想起現行。而且不會造惡業,為什麼?沒有惡緣讓你造業,個個都是佛菩薩。到了極樂世界,你不會跟佛菩薩不合,在人間會跟人合不來。我聽說念佛人,跟全村的人都合不來,那你念佛一定有問題。

  “以仗佛慈力,且極容易生。”印光大師說,仗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極容易生,非常容易往生。印光大師所說的,跟世尊在《無量壽經》所說的一樣,往生是容易還是困難?容易。印光大師說了,仗阿彌陀佛的願力,往生很容易。善導大師也是這樣講。

  “但以念佛為因,生後見佛聞法,必定圓成佛道。”這是往生之後的利益。“十方世界,唯此最為超勝;一切修持法門,唯此最為易修。”你不要以為念佛很容易修,功德就小,剛好相反,“而且功德最大”。越容易修行,功德越大,這樣你要不要好好念佛?當然要。

  “汝且莫聽別人話,自可得此最勝益。”印光大師請葉福備居士,不要聽別人亂說,好好聽他所開示的這段法語,一心念佛,一定能得到往生的殊勝利益。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淨土,南無阿彌陀佛。

 

上一篇:學誠法師:如何正確的看待得與失
下一篇:信願法師:心與佛相應有真信願決定往生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