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信願法師:具真信願,畢生堅持十念,決定往生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五十八段文,重刻龍舒淨土文題詞並序。

  《印光大師文鈔正編》:

  當南宋時,吾宗先德,有龍舒居士,名日休,字虛中者,乘願再來,以身說法,雖在塵俗,不納妻室;雖入國學,不履仕途;發揮儒佛之心宗,教授具信之子弟。又欲同人,鹹生淨土,作為此書,普遍倡導,言淺而典,理深而著,俯順劣機,循循善誘,曲盡婆心,無所不至;恐其畏難不入,故以晨朝十念,作普攝群機之最勝方便,待其漸入漸深,如得佳肴,既知其味,則日用雲為,自能拳拳服膺,唯佛是念,非限於一茶之頃,以為定章也。倘能具真信願,畢生堅持十念,決定往生。

  這一段文,印光大師介紹,王日休所著作的《龍舒淨土文》,裡面說到十念絕對可以往生極樂世界的道理。王日休是南宋時代的人,非常了不起的一位在家大德。如果諸位在家菩薩,也能向王日休居士學習效法,那我跟你講,你也絕對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龍舒居士,王日休,南宋龍舒人(龍舒就是現在的安徽舒城),字虛中,又號龍舒居士,原為國學進士,所著六經訓傳達數十萬言,一日棄之,專修西方淨土之業,布衣蔬食,日課千拜。著有《龍舒淨土文》十卷勸世,簡易明白,覽者無不信服。一夕厲聲念佛,久之忽曰:“佛來接我也。”屹然立化。

  雖然很簡單的對王龍舒的介紹,可是我們對他卻是非常的贊歎,也很佩服。一個在家大德,能夠專修淨業,而且著作《龍舒淨土文》,勸人念佛求生極樂世界。

  《龍舒淨土文》寫得並不深,一般識字的人,大部份都可以看得明白。我們前面介紹過印光大師的略傳,印光大師就是受了王龍舒的《龍舒淨土文》影響,而一心念佛,後來治好了眼睛的毛病。晚近台灣的淨宗在家大德李炳南老居士,也是受了《龍舒淨土文》的影響,進入念佛門,自行化他,都是以淨土為歸。所以《龍舒淨土文》影響了許多人念佛修行,往生極樂世界,功德無量。

  王日休是一位國學進士,著作六經訓傳,達數十萬言,可見得學問相當的好。可是王日休遇到了佛法之後,就把儒學通通放下,專修西方淨土之業。這種人就是真心要往生極樂世界,修持淨業,一心念佛。我們學習念佛法門,就是要效法王龍舒居士的這一種精神。

  一般人把心完全的放在念佛,一心求生淨土,並不多見,許多人都是雜行雜修。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也念佛,也學習淨土的教法,但是內心裡面並不是真心誠意的想要往生極樂世界而念佛,所以還會想要東學學西學學,學了很多世法或佛法,心不在阿彌陀佛的名號上,反而荒廢了念佛的光陰。

  我們可以看中國淨宗的許多祖師,他們在學習念佛法門的態度上,他們都是很積極、很精進而且很專一。極樂世界的覺明妙行菩薩,他在《西方確指》這一本書告訴我們,學習淨土法門就是要做到兩個字,第一個字“專”,第二個字“勤”。修學念佛法門,你能把這兩個字做到,那你的道業一定能成就,決定能往生極樂世界。專就是一心專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勤就是精勤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專、勤這兩個字,如果你能做到,那我想你也一定能跟王龍舒居士一樣,很自在的往生極樂世界。

  一個很有學問的人,當他進入念佛門一心修學的時候,把其它世間法的學問通通放下,專修淨土。

  “布衣蔬食,日課千拜”,真的很有心要往生極樂世界,所以才會力行。前面幾段文我們都探討到印光大師的開示,決定要往生極樂世界,就是把往生的三法信、願、行做好。信就是深信,願就是切願,行就是力行。力行就是精進的念佛,王龍舒居士很精進的念佛拜佛,日課千拜,每天禮佛一千拜,這是非常的精進。

  王龍舒要往生之前,有一天晚上,大聲的念佛,忽然講了一句話,“佛來接我也”,這時候他一定就是親眼見到阿彌陀佛了,所以當他講出這一句“佛來接我也”,就站著走了。

  我所助念過的亡者,超過一千個人以上,我還沒有助念過臨終自在站著走的。助念過自在往生的、正念分明的、預知時至的、燒出來捨利子一千多顆的,這些我都遇過,但是我還沒有遇過臨終斷氣的時候是站著走的,這是相當的了不起。我們從《淨土聖賢錄》也看到,有一位荊夫人,她在臨終也是站著走的,也是相當的了不起。我們不要說臨終能夠念佛念得很自在,站著走,我們能夠念佛念到臨終,見了阿彌陀佛來接引,然後講了一句話,“佛來接引我了”,或者象黃打鐵一樣,臨終要走了,講一首偈頌法語,跟大家勸勉——“叮呵當當,久煉成鋼,太平將近,我往西方。”如果臨終是正念分明的,或者說了一首偈頌法語勸勉大家的,或者見到佛來迎的,或者見到蓮華來迎的,都百分之百往生極樂世界。

  我們從《佛祖統紀》以及《淨土聖賢錄》、《往生集》,這些記載往生的傳記,看到有許許多多人,在臨終還沒有斷氣的時候,就以凡夫肉眼親見阿彌陀佛現前迎接、或者親見觀世音菩薩現前迎接,完全符合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第十九願臨終接引願。而且我們從淨土的經論及往生的實例看到,念佛人,當臨終還沒有斷氣的時候,見到佛菩薩現前迎接,心情都是非常的法喜,而且幾乎都是馬上跟著佛菩薩往生到極樂世界。

  所以,我們念佛人,只要在平時好好的用功修行,一心念佛,做到往生三法信、願、行,將來臨終見了阿彌陀佛,我們雖然不一定能夠像王龍舒居士這樣自在站著走,但是只要見佛現前了,內心一定非常歡喜,一定正念分明、心不顛倒、意不凌亂,往生極樂世界,因為行者在臨終見了佛菩薩,心情會非常的法喜,而且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會放光攝受臨終者,令臨終者的所有一切障礙排除,正念往生。所以,在平時一定要好好的用功念佛。

  我們看到王日休居士,以在家大德這麼自在,立化往生極樂世界,確實我們應該要生起贊歎與效法的心,尤其對諸位在家菩薩而言,更是無比的鼓勵。所以在家人不要妄自菲薄,自我看輕:“我是一個在家人,我念佛能往生極樂世界嗎?”不要輕視自己,也不要輕視念佛教法。一心念佛,將來你見到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是一定的、是決定的。

  “當南宋時,吾宗先德,有龍舒居士,名日休,字虛中者,乘願再來。”這是印光大師對王日休居士的贊歎。“吾宗先德”就是淨土宗的先德,可見印光大師對王龍舒也非常的敬佩。印光大師跟王龍舒的因緣也很深,所以印光大師遇到《龍舒淨土文》,就進入念佛門,一心念佛修行。“乘願再來”,就是印光大師把王龍舒當作是佛菩薩示現在家人,在人間弘揚念佛教法,廣度眾生。當然我們沒有神通知道王日休是不是佛菩薩示現的,我們也沒有看到有傳記記載王龍舒是哪一位佛菩薩示現的再來人,印光大師這裡說王龍舒是乘願再來,這是對王龍舒的贊歎。

  “以身說法,雖在塵俗,不納妻室;雖入國學,不履仕途”,這是敘述王龍舒的生平事跡。我們從這幾句話也可以知道,王龍舒居士確實很了不起,以自己念佛臨終立化,往生極樂世界,來證明確實有阿彌陀佛,確實念佛能往生。如果諸位在家菩薩當中有任何一人,能夠像王龍舒那樣自在,在臨終見到阿彌陀佛,還沒有斷氣的時候,就說出“佛來了”,那我們就更可以肯定,真的有佛。而且在臨終還沒有斷氣才能講話,如果斷氣了就不會講話。在臨終還沒有斷氣叫做當生,如果死掉了,進入中陰身,就已經是次生。所以念佛法門是當生見佛成就的法門,一點都沒錯,我們從王龍舒居士的往生實例,也可以得到印證。事實勝於雄辯,實例就是真實發生的事情。

  王龍舒居士雖然是在家人,不納妻室,不結婚;一生專修淨土法門,行為與心思,幾乎就是跟出家人一樣,這是相當難得。我們生生世世就是不肯好好的學佛、修行、念佛、用功,所以對於念佛修行很生疏,就算遇到佛法,遇到阿彌陀佛的名號,還不是很熟悉,甚至根本無心學習、無心聞法、無心念佛、無心求生極樂世界。如果一般人追求感情的心,來追求念佛往生極樂世界,要往生極樂世界,我想應該都沒有問題。談感情的事情,不用別人鞭策,也不用別人鼓勵,自然就會很有興趣,但是學佛,有許多佛弟子是經常要有師父們的鞭策和鼓勵。在台灣有的佛教徒,學佛學得實在讓人不敢恭敬,因為有人發心開車到他家,接他去道場共修聞法,他都不願意。

  所以,我們要想看看,自己為什麼會生生世世,一直到今生今世,還在六道輪回受苦?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往生到極樂世界去了?生死輪回不是沒有原因的,往生淨土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諸位菩薩!如果你真的有心想要解脫生死,往生淨土,王龍舒居士就是你很好效法的對象,向他學習,淡泊感情,也不想當官,換句話說,王龍舒居士對感情、對名利、對權勢都沒有興趣,每天認真的拜佛念佛。一天禮佛一千拜,沒有費兩三個小時,那是不可能的,何況如果再念佛、再誦經或者研讀經典,用功時間就更久。

  我們可以從簡短的龍舒居士的略傳,了解王龍舒確實是一個有心修行要了辦生死的人,說不定真的就是佛菩薩示現一個在家人,要來啟發在家俗人,好好的用功修行。事實上,有不少的佛菩薩,在人間度化眾生,是示現居士身,像彌勒菩薩所示現的傅大士就是一個在家人。所以在三寶門中,不是只有對出家人恭敬而已,對在家人也要恭敬。在家菩薩,更不要認為自己是一個在家人,有工作、有家庭、有許多的塵事牽絆你,其實你只要有心,在家人學佛也可以學得很成功。我們從中國許多歷代的在家大德傳記知道,有許多在家大德,他們是很了不起的,像《金剛經講義》的江味農居士,像學習唯識學得很好的楊仁山居士,李炳南老居士也是在家人,學佛都學得非常的好,都是很值得在家人學習效法的。

  “發揮儒佛的心宗,教授具信之子弟。又欲同人,鹹生淨土,作為此書,普遍倡導。”“同人”就是同樣念佛之人。王龍舒居士化他的悲心殷切,所以希望別人也都能念佛往生淨土,所以著作了《龍舒淨土文》這一本書,總共有十卷,許多開示法語,講得非常好,也記載了許多往生實例。這一本《龍舒淨土文》,信願個人也看過好幾遍。

  “言淺而典,理深而著,俯順劣機,循循善誘,曲盡婆心,無所不至。”這是對《龍舒淨土文》以及王龍舒的老婆之心簡略的敘述與贊歎。《龍舒淨土文》確實是“言淺而典”,雖然文字並不非常深奧,但是意本佛典,也就是說,所說的道理,跟佛典所說的道理是一樣的。“理深而著”,有部份的道理講得很深。很深就是法義非常的高妙,不是文字的艱深,而是法義的高妙。

  王龍舒因為很有學問,所以知道眾生之中,有人可能沒有辦法每天像他這麼精進的用功,所以在《龍舒淨土文》裡面,提倡十念法,就是底下印光大師所要介紹的。

  “恐其畏難不入,故以晨朝十念,作普攝群機之最勝方便,待其漸入漸深,如得佳肴,既知其味,則日用雲為,自能拳拳服膺,唯佛是念,非限於一茶之頃,以為定章也。”晨朝十念法,就是在做早課或者做晚課的時候,因為工作非常的忙碌,沒有辦法早晚二課用很多的時間來念佛,所以施行十念法。十念法,因為實在很短,能夠做到,所以對工作忙碌的在家人而言,非常的適合,或者對初學念佛法門的行者而言,非常的適合。

  十念法就是,一口氣不管念幾句佛號,一口氣把佛號稱念出來,念多少算多少,念十口氣。藉這樣短暫的念佛,攝受妄念。譬如深深的吸一口氣,然後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吸氣呼氣這樣一口氣,念若干句的佛號,不一定要念的很多。而且印光大師在《文鈔》也提倡這十念法,慈雲忏主也提倡十念法,都是為了對工作忙碌、沒有空多念佛的淨業行人而設施的方便法。最重要就是,不要為了念多憋氣,反而傷了身體。所以十念法,一口氣念若干佛號,並不求多,也不求快,因為一求多,自然念的速度就會很快,這樣反而容易傷身。所以十口氣的佛號稱念,就是十念法,念完十口氣的佛號,回向,就做完了功課。

  慈雲忏主提倡十念法,與王龍舒居士提倡十念法,其實最初的目的,都是要讓一些達官顯要、國王大臣們,在日理萬機之余,用十念法修持念佛法門。

  我們現代人,每個人因為環境的不同,有的人時間很多,有的人為了三餐、為了家庭,確實非常的忙碌,但我想再怎麼忙碌的人,只要有心,早課或晚課,念十句佛號,不是一口氣念若干佛號,而是直截了當的念十聲南無阿彌陀佛,一句一句的佛號慢慢的稱念,連續不斷: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十句佛號,幾秒鐘而已,然後念回向文,就可以去上班了。

  有心最要緊,養成每天早課、晚課念佛的習慣。修行的習慣養成了,就如師父常講的,把念佛跟吃飯、睡覺一樣當成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每天要吃飯,每天要睡覺,每天要念佛,不管念多或念少,時間一久,就養成念佛的習慣,自然就有念佛的慣性作用,生處轉熟了。我們無始劫以來,對於念佛的修行很生疏,這一生每天用功念佛,功夫用得深,假以時日,自然就會很純熟。所以,每天用功念佛非常的重要。

  因為晨朝十念,是普攝群機的方便法,所以修學念佛法門,漸漸深入了,“如得佳肴”,知道了佳味,那麼“日用雲為”,也就是日常生活之中,自然能“拳拳服膺,唯佛是念”,也就是當你養成念佛的習慣,就如同每天的吃飯、睡覺一樣,時間到了你自然肚子餓,會想要吃東西;累了,自然會想要休息;今天如果沒有念佛,就好像渾身不自在。如果你念佛念到這樣的地步,我想,你在日常生活當中,會很自然的念佛。尤其念佛法門的起行,非常的簡易方便。諸位在家菩薩!你在家裡做家事,也可以修行念佛法門,不一定非得專程撥空到道場來才可以念佛,譬如你在家掃地,可以一邊掃地一邊念佛,或者一邊洗衣服一邊念佛,或者一邊炒菜一邊念佛,飯菜煮出來之後,就是阿彌陀佛加持的,吃了全家健康長壽。念佛法門就是這麼殊勝。

  有的男眾在公司行號上班,所從事的工作沒有什麼危險或者必須要聚精會神,有的工作是可以一邊從事一邊念佛;有很多女眾在公司行號裡工作,所做的事情是很機械式的,其實可以一邊工作一邊念佛。如果在工作職場上,念出聲音來會影響到他人,我們可以心念,也就是默念。心裡頭念佛,別人不知道。

  我們台灣有一個女眾菩薩,她剛開始學習念佛法門,她的先生非常的反對,她非常的苦惱,跟我哭訴:“師父!我先生不讓我念佛,我覺得念佛很好,我念佛他就很生氣罵我,‘念什麼佛’,我偏偏念得更大聲,他就打我耳光。”我說:那你就是要領不對,你念佛覺得很好,表示你很有善根,可是你先生反對你念佛,你又為了念佛跟他吵架,那表示你善巧不夠,而且你這樣很難度你先生跟你一起同修。你從此以後,在你先生的面前,默念阿彌陀佛的聖號,你先生也沒有神通,他怎麼知道你內心在念佛?

  所以,修行念佛法門,非常的方便。如果你懂得善巧,我想時時處處都可以念佛。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告訴我們,時處諸緣、行住坐臥,都可以念佛。印光大師在《文鈔》講得更多。許多淨宗的大德所開示的念佛法語,都講了許多念佛的方法,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地點,都可以念佛。印光大師在《文鈔》也曾經講過,到洗手間去也要念佛,但是不要念出聲音來,心裡頭默念,為了表示對阿彌陀佛的恭敬,洗手間總是不淨的地方,心裡默念就可以了。洗澡的時候也可以念佛,那時候身心非常自在,沒有束縛,心裡頭念佛,不要念出聲音來。所以念佛法門很好修行,我上洗手間的時候,心中經常是默念佛號。

  你在家裡,可以在你的客廳、或者書房、清淨的寮房,擺上一台念佛機,時時聆聽念佛機的聲音,心裡跟著念。我在還沒有出家的時候,就是時時身上帶著一台念佛機,一心隨著念佛機念佛號。如果有人就默念,沒人就念出聲音來。

  王龍舒居士寫了這一本《龍舒淨土文》,當然是希望能夠攝受國王大臣,或者高官顯要,乃至於工作非常忙碌的人,能夠實行十念法。如果念佛成了習慣,知道念佛的好處,自己就會慢慢的增加念佛的功課。尤其諸位在家菩薩,如果你現在還在工作上班,你也一定要好好的做早晚功課。剛開始做早晚功課,佛號不要念太多,功課不要定太多,因為定太多做不完,反而形成一股壓力,甚至退失道心。

  所以,我鼓勵在家人做早晚功課,就從十念法開始,念十句佛號,很快就結束了,幾秒鐘而已,你會覺得沒有壓力。如果念了一段時間之後,覺得原來念佛這麼好,你對念佛法門越來越了解了,你自己就會慢慢的增加功課,這樣道業就會慢慢進步。王龍舒在《龍舒淨土文》提倡十念法,也是這樣的用意。印光大師說,等到念得漸漸深入了,“如得佳肴”,不必“限於一茶之頃,以為定章”,當你嘗到念佛的法喜滋味,你就會越來越想念佛,你自然就會越來越想要念佛。當你吃到你很喜歡吃的東西,你會不會想要多吃一口?一定會。所以,當你嘗到了法味之後,你一定會增加念佛的功課。

  “倘能具真信願,畢生堅持十念,決定往生。”印光大師講得非常的肯定,如果能夠具足真信切願,而且畢生堅持十念,也一樣決定往生極樂世界。所以不要以為佛號念得少,一口氣念幾句佛號,每天早晚功課就是十念法,這樣念佛很少,怎麼能往生?不要這樣想,為什麼?因為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本來就是對於多念與少念的眾生慈悲平等救度。第十八願因願文,法藏菩薩誓言: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乃至十念”,既然用“乃至”不定之詞,表示多念的眾生與少念的眾生,阿彌陀佛通通慈悲救度,所以不要以為念少就不能往生。

  如果從十念法慢慢的精進,建立起修學淨土的信心,反而一輩子能夠堅持念佛修行,最重要的就是不要退失道心。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淨土,南無阿彌陀佛。(選自《決定往生語錄》)

 

上一篇:信願法師:仗佛慈力帶業往生
下一篇:人行善積德時,鬼神不能侵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