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大文第二,便顯余義。一、明六天行YIN,二、明諸天初生,三、明欲生樂生也。此即第一,明六天行YIN。論雲:如是所說,諸天眾中,六天行YIN雲何?頌曰:六受欲交抱 執手笑視YIN
“從此大文第二,便顯余義”,講了天的器世間,其他的事情順便講一下。第一明六天行YIN,第二明諸天初生,第三明欲生樂生。
“此即第一”,先講第一個,“六天行YIN”,為什麼要講這個?YIN欲的事情是不值得在桌面上談的,為什麼要講?這就是修行。我們說《俱捨》都是講修行的,這地方就是修行的一個大大的問題。六天是怎麼行YIN欲的?越是上層YIN心越輕,要生上層天,必須修行節制YIN欲。
“論雲:如是所說,諸天眾中,六天行YIN雲何”,前面所說的六欲天,欲界的六天,既然是欲界就離不開男女,那麼YIN欲事情是怎麼的?
“頌曰:六受欲交抱,執手笑視YIN”,六個天受欲的時候,“交”,四天王天跟忉利天都是交,跟人間一樣,但是不洩精;“抱”,夜摩天是互相擁抱;都史多天“執手”;樂變化天是“笑”;最高的他化自在天,“視”,兩個眼睛一看就是YIN欲。
所以不要說女人來了,對她看看沒有問題,天上看就是搞YIN欲的事情。執手、笑、擁抱更不要說了,都是YIN欲的事情,是卑鄙的事情,天人看了吐口水的。比丘絕對不能做。有的人粗心,認為這不是犯YIN欲。這是天上的YIN欲,固然不是人間的,如果要出離三界,不要說出三界,要想出離欲界,那這些都不能做。如果做的話,肯定就在欲界裡邊,跳不出去,那修行就成問題了,欲界跳不出去,三惡道裡邊就有你的份。
釋曰:唯六欲天,受妙欲境。於中初二,依地居天,形交成YIN,與人無別。然風氣洩,熱惱便除,非如人間,有余不淨。夜摩天眾,才抱成YIN。都史多天,但由執手。樂變化天,唯相向笑。他化自在天,相視成YIN。隨彼諸天男女膝上,有童男童女欻然化生,即說為彼天所生男女也。
“釋曰:唯六欲天,受妙欲境”。這六欲天,受殊妙的五欲境,“於中初二,依地居天,形交成YIN”。初、二,四天王天、忉利天,要交才能YIN欲,“與人無別”,跟人間一樣。“然風氣洩,熱惱便除,非如人間,有余不淨”,但是跟人間還有不同的,他只要一股氣出了之後,煩惱就洩了,不像人間還有不淨的東西出來,天上沒有不淨。
“夜摩天眾,才抱成YIN”,夜摩天擁抱就成YIN。我們為什麼不贊成受了八戒的乃至於五戒的去跳交誼舞?擁抱就是YIN欲,你說不是YIN欲,擁抱、跳跳舞有什麼關系?就是YIN欲,是天上的夜摩天的YIN欲,你不能做的。
“都史多天,但由執手”,都史多天握握手就是YIN欲。現在世間上握手是禮節,但比丘不握手。如果看到女人要跟你握手,馬上把手拉開來,合掌,當然,那是善巧方便。這意思是什麼呢?就是與女人握手的事情,出家人絕對要避免。
“樂變化天,唯相視笑”,相對的看一看,笑一笑,就是YIN欲。所以出家人要住在寺院裡,遠離那些染污的境,然後再做對治,煩惱心慢慢會息下去。你去多看多看呢,不斷接受那些境界,你的染污心就成倍的增長,永遠除不了。就是這麼一回事情,這不是好事。
所以我們修行的人,如果真想修行,真想出離,真想度眾生,那這些事情非避免不可。否則的話,自己度不了,怎麼度眾生呢?自己還在欲界跳不出去,在五趣裡輪回,哪裡談得上度眾生呢?所以這些事情很微細,但是很重要,都是修行的事情,不要看輕了。笑一笑也不行,眼睛看一看也不行。
佛在世時,一個比丘,他去乞食,看見一個年輕的、胖胖的女人,朝他看了一眼。這個比丘呆了,認為這個女人對他有好感,回去之後,什麼都不上心了,就是想那個女人的眼睛對他看,以為她是對他有意思。這樣子時間久了呢,頭發也不剃,手上的指甲也不剪,煩惱相顯出來了。佛問他,他就老實說(佛在世比丘根性好)。他認為胖女人好像是對他有意思,他心裡放不下,這樣子呆住了,修道修不起來了。佛叫他修不淨觀、九想觀。好,他聽佛的話,一修解決了,這個煩惱就去掉了。這就是說要對治,這些事情看看是很輕,實際上是煩惱熾盛、滋長。
我們為什麼不要在鬧市裡辦道場,也是這個意思。鬧市裡邊,你總要出去吧!不要說馬路上,就是在窗口看看,也夠了。你眼睛裡邊充滿了那些東西,回來假使要修禅定的話,都會冒出來,這個定就修不好。你要修戒定慧,他來個貪瞋癡,兩個跟你對著干。眾生習氣就是貪瞋癡,它力量強,你的戒定慧力量很薄弱。聽了一節課,稍微生起道念,等到這個看電視也好,馬路上去看也好,一看的話,什麼都沒有,擦的一干二淨,戒定慧氣味全部都沒有了。有的人煩惱來了不對治,跟著煩惱走,就是自己往三惡道去鑽,這是很可憐的事情。
這個事情,海公上師講得很多。他說以前有一個出家人,在山洞裡邊修行,在閉關,大家很佩服他。他本來已經學問很好,又能修行,那是學修兩個都全的。他在修行呢,大家供養他,有一家施主因為自己忙,就叫一個孩子給他送飯。那時候那個女孩子才十歲左右,天天送飯,他也不在乎,天天送飯,他就吃飯。後來過了幾年,女孩子長到十七八歲,成了大人樣子了,天天看到,天天看到……開始根本沒有事的,是送飯嘛,他也不去管她的。後來因為時間長了,她的樣子也變成女人相了,慢慢慢慢感情就生起來了。你說本來不在乎的,送飯是可以的,是如法的事情,但是不行了。煩惱根子在,環境不避免的話,就會引生煩惱。
送飯送到後來,這個出家人就不見了。那些朝拜他的人跑過來看,奇怪了,怎麼山洞空掉了,人不見了,到哪裡去了呢?難道他閉關滿走掉了?結果後來有人在大街上看見一個人牽了一匹馬在走,馬上邊坐了個女人。一看,就是那個人。糟了,已經還俗了。開始的時候,他也想不到還俗的。煩惱的力量很厲害,你不去避免它,它把你鉤起走。
《俱捨論》後邊要講,生起煩惱的原因最重要的三個,第一個是種子沒有斷,沒有證三果,YIN欲種子沒有斷掉。第二個是外境現前,引起YIN欲的境在你面前出現。第三個是不正作意,沒有提起正念,就會產生煩惱。
在上比丘壇的時候,比丘是阿羅漢的因,要出三界的,這個魔王大哭大鬧,哎呀,這些人又要跑出我的范圍,不聽我的話,要跑出去了。魔妃很幽默地給他說,大王啊!你不要著急,這些人我們看他們受好了,我們放長線釣大魚,等到他們有一點點名堂,我把他們拉回來,他們跑不出我的手掌。這個魔王後有點遠見,比魔王好像聰明一點。
我們說比丘戒,為什麼二百五十條戒?就是根本的堡壘,裡邊一層一層的有七條防線。第一層防線沖破了,還有第二條,第二條防線沖破,最後的一層是根本,是不能破越的。防線多了,安全感也越大,就是保衛的人多啊。如果你外邊那些防線不要,說這些是弘法利生的障礙,不要它,那麼你把你的堡壘暴露在敵人的眼下,沒有很久就要被攻破掉的,所以這個防線是重要的事情。這個防線就是要重視那些微細戒,如果對那些微細戒不重視,就有很大的危險性。
宗大師的教也叫善律派,就是講究這些微細戒,在西藏佛法衰弱的時候,能夠中興起來,就是靠這個。如果沒有這個的話,五百年的正法也弘不起來,所以說我們一定要重視。海公上師再再地苦口婆心,我們大家還記得那個蒼蠅的比喻?聞聞味道沒有關系吧,不行的,味道聞到之後,熬不住了,舌頭要去舔,一舔的話,這個膠紙把你粘住了,那就好了,舌頭粘住了,總要想辦法把它蹦出來,越蹦越糟糕,兩腳一蹬,腳粘住了,後腿再一蹬,六個腿都粘住了,再去打滾,全身粘住了,好了,沒有辦法,躺著一動也不能動,怎麼辦?等死了。等死之前就盡量吃,吃!吃胖了再死,這樣子的人就是中了煩惱的魔之後,盡量享受五欲,反正總是一個死,盡量享受。但是死之後,還有後頭呢,還有地獄在等你,這不是小事情。三果以下的人,欲界的九品煩惱都沒有斷完。初果以下的人,都有犯邪YIN的可能,不要掉以輕心,一定要嚴於防護。如果要弘法利生,這條戒不清楚的話,什麼人都要罵,鬼看了要吐口水,你弘什麼法呢?根本談不上,所以這是絕對重要的事情。
這裡講YIN欲的事情,也是叫我們重視,眼睛看、笑,乃至執手等等,包括現在的什麼跳交誼舞,都是YIN欲,凡是真正要出離三界的人,不管在家、出家的都要避免。
“隨彼諸天男女膝上,有童男童女欻然化生,即說為彼天所生男女也”,這是天上的是化生的,因為沒有人間的精血這種不淨,尤其是上邊的天,執手笑視,都是YIN欲。有YIN欲就會生男生女,那是化生。天上的天男也好,天女也好,在膝蓋上,他的孩子童男童女,“欻然而生”,突然之間化出來了,這個就是他的子女。天的子女不是胎生,是化生。
這裡我看了《四十二章經》,這本書好得不得了,我們念幾段。
“佛言:財色於人,人之不捨,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財與色,這兩個東西,假使不捨離的話,等於吃刀口上的蜜。在刀口上有一點蜜,沒有多少,也吃不飽,但是去吃的話,有割斷舌頭的危險。舔一下,舌頭就割裂開。如果舔得重一點,舌頭就掉下來,這是不能碰的事情。
“佛言:愛欲莫甚於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對愛欲來說,色是愛欲裡邊最大的,沒有比它再大的了。幸虧只有一個,一個還勉強掙扎出來,如果有兩個色欲的話,那麼天下的人要修道是不可能了,那就沒有人能成道了,這就是色欲的厲害。
“佛言:愛欲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愛欲不除的人,等於拿了個很大的火炬,逆風而行,不要好久,手就要燒掉的。
“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天人獻個很好的天女給佛。他說這個女子侍候、敬佑你,給你拿掃帚,做事情。佛的態度怎麼樣?“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去!吾不用”,不要看女人長得好,不過是一個裝了屎尿的臭皮囊,去,不要!這是佛的態度。我們要以佛為榜樣,這是我們學佛的正軌。
(節選敏公上師《俱捨論頌疏講記-世間品第三》總第六十四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