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大師(904—975),又稱延壽,字仲元,杭州錢塘人。自小便讀誦《法華經》。錢文穆王時期,永明大師做地方稅務官,常用官錢買飛禽走獸來放生,由於使用的是官錢,所以被人告發,判罪當死。引赴刑場處斬之時,文穆王派使人窺探,見此人鎮定自若,面色不變,監斬官不解而問其故,大師回答:“動用錢庫是為了放生,自己沒有私用分文,所以於心無愧。”文穆王得知,欽佩其膽識與無私精神,於是命令釋放他。大師被釋放後,便從龍冊寺翠巖禅師出家,時年三十歲。
當時,法眼宗的宗祖文益,他的弟子德韶禅師在天台山弘化傳法,大師前往參學。在德韶師的言傳下大徹大悟,於是被授以法嗣,成為法眼宗嫡孫。
大師住浙江國清寺期間,常結壇修“法華忏”,精進異常,並到金華寺天柱峰誦《法華經》三年。後周太祖廣順二年(952)大師住持於奉化雪窦寺,其間完成了著名的傳世巨作《宗鏡錄》的初稿工作。
一天,於禅觀中見觀世音菩薩以甘露灌其口,因此而獲大辯才。一日又於定中見一蓮花忽然在手,思忖宿世以來誓願未曾了結,於是想要修行淨土之教,但思想不定,為此特登上智者巖,以抓阄(音:究)的形式來決定自己的修學方向。一個阄上寫“一心禅定”;另一個阄上寫“萬善莊嚴淨土”。大師冥心誠禱,七次拈得淨土阄,於是決意專修淨業。大師日誦佛號十萬聲,發願往生極樂淨土。攝禅歸淨,化導眾生,在其著名的《四料簡》中指出::
“有禅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
無禅有淨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有禅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
無禅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此《四料簡》實為末法眾生修行道上的指路明燈。”
建隆元年,忠懿王恭請大師主持修復杭州靈隱寺,第二年接其入住永明寺(今淨慈寺),賜號“智覺禅師”。從其求學者達二千余人。大師每日行一百零八件善事,夜間則前往南屏山頂行道念佛。當他每夜念佛時,山下老遠都有人能聞聽到螺貝天樂的聲音。忠懿王對此十分感歎:“自古求生西方極樂淨土者,沒有誰能象永明大師這樣精進懇徹!”在大師的感招下,忠懿王建“西方香嚴殿”,專供大師修行。
大師深感末法眾生慧薄,如若捨淨土法門,便難於了生脫死,所以經常苦口婆心諄諄誨導。勸勉大眾老實念佛,並以自己的踐行,坐斷一切狂慧口舌,解除一切義學藩籬,精修萬行,莊嚴淨土。大師住持永明寺十五年來,從化弟子數以千計。大師常給大眾授菩薩戒,並施食放生,泛愛慈柔,把一切功德回向眾生,以此作共生淨土的資糧。
開寶八年二月二十六日,大師早起後即焚香辭告眾人,跏趺而坐,念佛往生。
永明大師一生所著《宗鏡錄》百卷,乃會融諸法同入心宗;又著《萬善同歸集》闡明空有、性相之旨,提策真修實歸之中道。以下節錄數條,便於淨業同修參學:
一問:行道念佛與坐著念佛,功德如何?
師答:譬如逆水張帆,猶雲得往,更若張帆順水,速疾可知,坐念一日,尚乃八十億劫罪消,行念功德,豈知其量,故偈雲:行道五百遍,念佛一千聲,事業常如此,西方佛自成。
二問:即心是佛,何須外求,若認他塵,自法即隱。
師答:諸佛法門,亦不一向皆有自力他力、自相共相。十玄門之該攝,六相義之融通,隨緣化分。約性常合,從心現境,境即是心,攝所歸能。他即是自,且如課念尊號,故有明文唱一聲而罪滅塵沙,具十念而形棲淨土。拯危拔難,殄障消冤,非但一期暫拔苦津,托此因緣終投覺海。《寶王論》雲:浴大海者,已用於百川;念佛名者,必成於三昧。亦猶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念佛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既契之後,心佛雙亡,雙照雙亡,定也,雙照慧也。定慧既均,亦何心而不佛,何佛而不心,心佛即然,則萬境萬緣,無非三昧也。誰復患之於起心動念高聲念佛哉。
三問:觸目菩提,舉足皆道,何須別立事相道場,役念勞形,豈皆妙旨?
師答:道場有二:一、理道場,二、事道場。理道場者,周遍剎塵;事道場者,淨地嚴飾。即事明理,須假莊嚴。從俗入真,唯憑建立為歸敬之本。作策發之門,睹相嚴心,自他兼利。書有雲:夫歸敬三寶者,要指方立相,住心取境,不明無相,離念也。佛懸知凡夫系心尚乃不得,況離相耶!如無術通人居空造捨也。《金剛三昧經》雲:有二入:一理入、二行入。以理異行,以行圓理。又菩提者,以行入無行,以行者緣一切善法。無行者不得一切善法,豈可滯理虧行,執行違理。《大乘起信論》雲:信成就發心有三:一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三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