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品讀清明詩,人生見須知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蔡漢以

  2016-04-03

  明天是清明節。從古至今,以“清明”為題材的詩篇,可以說不計其數!在這些清明詩中,大家相當熟悉的,應該是唐朝杜牧寫的那一首:

  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803年-約852年),京兆萬年人(今陝西西安)。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26歲中進士。清明節這一天 ,杜牧上墳掃墓,天下雨,細雨紛紛。他看見路上的行人,緬懷逝去的親人,傷心欲絕,悲思愁緒。這時詩人在雨中趕路,衣服被雨淋濕了,天氣寒冷,希望借酒消愁。他向一個小牧童問路哪裡有酒家?小牧童熱心地說,酒家在遠處的“杏花村”。杜牧的這首詩,前抑後揚,對比交錯,相映成趣。品讀後,給我們留下一幅鮮明生動的畫面!

  然而,使我品讀出新意---“人生見須知”的清明詩,不是杜牧這首詩,而是北宋一位大詩人黃庭堅寫的清明詩。

  清明---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我認為這首詩有三個引人注目的地方。首先是把清明節說成是“佳節”。我們通常認為,清明節是上墳掃墓,哭哭啼啼,“欲斷魂”!而只有中秋節、春節等這些歡樂的節日,才說是“佳節”。那麼,黃庭堅為什麼要這樣說呢?這值得我們思考。

  其次說出了怎樣做人,才受人尊敬的問題。黃庭堅通過對二個人的評價,給出了明確答案。

  “人乞祭余驕妾婦”,說的是古代的某個齊人,經常到墓地偷吃別人祭奠親人的飯菜,吃得油嘴膩臉。回到家裡來,還要對妻子和小妾撒謊吹噓。說他是在某個當大官的朋友家裡吃喝,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這種人無人格尊嚴!

  “士甘焚死不公侯”,說的是春秋戰國時代的介子推,他幫助晉文公建國以後,不要高官厚碌,寧願隱居山中。晉文公想讓他出來做官,就下令放火燒山,逼他下山。但是,介子推其志不動搖,抱樹焚死在綿山中。這種人不貪功,受人尊敬!

  這件事,巧妙地告訴我們,正是這介子推不下山之事,後來才有“寒食節”,才有“清明節”。這很巧妙地說出了“清明節”的由來。

  再有一個新意,是他對“生死”之看法。黃庭堅由清明的百花盛開,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價值。他感歎地說“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意思是說,每個人無論智愚高低,最後都要死, 死後都是篷蒿共一丘(蓬草和蒿草)!

  我年青時,讀到這二句詩,粗淺地認為---那是說人死後都是一個樣的意思!現在我以轉了一個甲子輪的人,再品讀這二句詩,這時才知道那種理解是錯誤的!

  現在我談談“人生見須知”的問題。

  把清明節說成是“佳節”的原因。據張君《神秘的節俗》(2007年版)研究,今天的“清明節”,是由古代上巳節、寒食節、清明節三個節日復合而來的。

  早期的“清明節”,主要是一種時令或節氣,以農祭儀式活動為主,例如我們說春耕生產,插秧的時間在“清明節”前後十天為宜。而現代清明節的掃墓、特殊的飲食習俗等,主要源於寒食節(古代寒食節有禁火、冷食、墓祭)說起這特殊的飲食習俗,我們閩南地區,至今還有清明節吃“草粿”的習俗。

  我小時候,曾經隨母親到田間采過艾草,做“草粿”吃。現在我雖然吃著“草粿”,但已經不是母親做的“草粿”了。感歎物是人非!如今我父母都過往人世! 我父親生於1925年農歷4月11日亥時,2007年農歷8月13日子時逝世,享年83歲!我母親出生於農歷1934年5月27日子時,2014年農歷閏9月 12日巳時逝世,享年81歲!在此遙寄哀思!

  現在我們再回到清明節由三個節日復合的話題上來。清明節踏青、插柳以及各種游戲活動等,與上巳節有關聯。古代上巳節,有春嬉、招魂、祓禊(在三月上旬的巳日,並有沐浴、采蘭、嬉游、飲酒等)這游戲活動現代還增添了放風筝項目等。正因為在清明節有踏青、插柳以及各種游戲活動之歡樂,黃庭堅在清明詩中,才說 “佳節清明桃李笑”,沒有哭哭啼啼“欲斷魂”之情懷。

  關於生和死的思考。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清明節有一項內容,那就是緬懷逝者!而緬懷逝者,就要說到其生時之功績,其死後之意義,簡單說就是生死觀。

  黃庭堅“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給我們有什麼啟示呢?如何對待生死?這種終極問題,是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在力圖回答的問題。

  儒家認為,生命的意義是人生要有抱負。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入世的情懷,表達對社會的關切,在今世、在當下,做出一些對社會、對蒼生有意義的事情,你的生命存在就是有意義的。在儒家看來,生命的意義並不取決於你的生命長度,而取決於生命的質量和光芒。所以儒家的境界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把青史留名作為追求目標。儒家沒有“彼岸”的意識,但是卻以史為鑒,以史判人,它認為通過歷史的承載,使人生命的光輝和生命的價值不斷的跨越時間的長度,達到一個光輝的頂點。所以儒家是“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即求烈於後世”。

  道家則不然。采取“無為”的立場對待社會和天下,他們希望對社會保持一種“垂手拱立”的態度,達到一種“返璞歸真”的狀態。道家不重視所謂的生命輝煌,而更重視生命的絕對長度。道家認為一個人活得時間長,絕對的生命的延長是非常有意義的。所以道家把重點轉向修煉術、修身術,讓人健康、長壽和愉悅的生活。它追求人的健康,追求人的生命長度。

  佛教作為一種異域文明,並非中華民族的母體文化,但是它傳入中國以後,迅速與中國的儒家道家思想融合,逐漸演變,也成為中國主體文化之一。我們說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其中就有佛家一支。佛教拓展了中國人關於生命的觀念,特別是關於生命長度的觀念,為中國人構建了彼岸意識。佛教認為,人的生命其實是沒有止境的,它是通過“輪回”的方式在不斷延續,當你生命結束以後,並不是一個生命的完結,而是通過輪回的方式進入下一個體系。死亡並不意味著生命的結束,此下生命的結束是另外一個彼岸生命的開始,循環往復,生生不息。這種輪回的概念,彼岸的概念,使我們產生約束當下行為的動力,因為必須用合乎道德的要求來安排當下的人生。佛教還有一個重要觀念就是愛惜生命,把戒殺列為第一戒,犯戒即犯罪。

  基督教的天國觀是建立在上帝終極審判的基礎之上的。人在死亡的時候,要接受神的終極審判的,這種審判,決定靈魂是升天堂還是下地獄,如果你做了很多壞事,有很多惡行,那你死亡以後你的靈魂是要下地獄的。相反,如果你做了很多慈善很多有益於社會的事,那麼你就可以升入天堂

  由此可見,黃庭堅“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給我們的啟示是生命的意義,人生要有抱負。在今世、在當下,做出一些對社會、對蒼生有意義的事情。否則死後“共一丘”太不值得!

  我首肯黃庭堅的觀點,但也了解其它宗教提示的“人生須知”。

  最後,讓我以崇敬的心情,介紹黃庭堅基本情況,並向黃庭堅致謝!

  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公元1045年7月28日生於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修水縣), 公元1105年11月8日,卒於宜州(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代管下的縣級市)享年60歲。黃庭堅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他是大名鼎鼎蘇東坡的學生, 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進士。這進士的“學歷”,相當於現代教育什麼學歷呢?

  從 “清朝科舉與現代教育對照”來看:院試---即“童試”,縣級考試,童生參加;考上為“生員”叫“秀才”。鄉試---即“秋闱”,省級考試,生員(秀才) 參加;考上為“舉人”。會試---即“春闱”,國家級考試,舉人參加;考上為“貢士”。殿試---國家級考試,皇帝主考,貢士參加;考上為“進士”。在進士中又分為三檔:一甲(即第一檔)有三人,依次為狀元、榜眼、探花,稱“進士及第”。二甲(即第二檔)若干人,清朝時一般為七人,稱“進士出身”。三甲 (即第三檔)若干人, 清朝時一般為七人,稱“同進士出身”。從一甲到三甲,世人統稱錄取者為“進士”。

  可見,這秀才相當於現在的中學生; 這舉人相當於現在的大學生,這貢士相當於現在的碩士研究生,這進士相當於現在的博士研究生。

  也就是說,北宋黃庭堅進士,若時光能倒流,就等於現在黃庭堅博士啦!


 

上一篇:二十四孝之鹿乳奉親
下一篇:嘎瑪仁波切:讓命運改善的良方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