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成加參仁波切2016年清明節開示
再過兩天就是清明節了,這是國人祭奠、掃墓的重要節日。清明祭奠、掃墓,不僅是發揚傳統文化的重要形式,也是對故世親人、祖先行孝的難得機會。這個節日,我們會特別追憶先輩們一生奉獻、為後代子孫的幸福而付出的種種努力和愛,並深懷感恩。
每年這個時候,常常會細雨綿綿,也許是人們的心情格外沉重的緣故吧。人們手捧鮮花,帶著亡者生前最愛的食物、一疊疊紙錢,以及各式各樣的祭祀品,進行掃墓或其他形式的祭奠活動。一切都寄托著強烈的願望,希望先人在任何地方都不受貧窮,也不會感到孤單。人們的淚水中灑滿了無盡的思念,讓已故的親人知道,他們並沒有被遺忘。
當我們知道死亡並不是生命結束的真相時,就會有一種很願意幫助亡人的迫切心情。利益亡人的最好方式,就是把我們的愛與佛陀的願力聯結起來。比如以恭敬、感恩的心去清掃墳墓,在墓前供奉他們最喜歡的花和飲食,送他們最喜歡的禮物,說他們最愛聽的話,給他們最貼心的安慰和祝福。如果他們生前喜歡拜佛、放生等,我們就盡量為他們去做。
與此同時,為他們誦經、拜忏、做佛事等,可以念誦觀音心咒、阿彌陀佛名號或心咒,虔誠地念誦《地藏菩薩本願經》、《阿彌陀經》、《普賢行願品》等;並且要發廣大願:願以祖先們為主的六道一切如母有情早日脫離痛苦,獲得究竟的大樂。如果有條件,還可以請成就者和戒律清淨的僧眾為亡人誦經、超度。這種愛與佛陀的願力聯結,才是最令他們受益的祭奠。
唐朝京師大安國寺子鄰法師,其父姓范,其母姓王,母親不信三寶,不讓兒子出家,法師自離家來到了東都,依止廣愛寺慶修律師出家。
有一天他忽然懷念父母,就回到俗家探親。這時他的父親已經兩眼失明,母親也過世三年了。於是,他就到東岳大帝廟鋪設坐具,誦《法華經》,發誓要見岳帝,求知母親死後生到何方。那一天晚上,果然夢見岳帝告訴他說:“您母親死後墮落地獄,現在正在感受各種苦楚。”法師悲哭著請求岳帝告訴他免除母難的方法。岳帝說:“您可到阿育王寺,禮拜佛陀捨利塔,應該可以拯救她。”法師來到育王塔,哀泣禮拜,拜到四萬拜時,忽然聽到有人呼叫自己的名字,他抬頭仰望空中,看見母親向他謝道:“承蒙你禮佛陀捨利塔的功德力,我得以往生忉利天了。”說完就消失不見了。
另外,在佛經中還有目犍連尊者下地獄救母的故事。這些都說明了善法的力量能使亡者盡快免除痛苦,得以安息。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只有善與惡的種子,會跟隨每一眾生走向未來,所以,我們應該盡可能地為亡者多做一些善事,用愛與慈悲的力量去超度他們,為他們廣積福德,令他們得享安樂!
對於生者來說,清明節這個節日也很有意義。它讓我們反思死亡“終將會發生”的必然性,提醒我們必須勇敢地接受這個現實,只有“接受”才能抹去內心的憤怒和恐懼。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必須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怎樣灑脫,乃至更有意義地度過。
每當想起已故的親人和祖先,我們就有了精進的動力,無論任何時候都要為他們多誦經、放生、吃素,或者做任何善行,為他們積累功德,然後回向給“以他們為主的一切如母有情”。 把我們的傷感轉化為佛一般的智慧,以廣大的願力和慈悲心作廣大功德和回向,生者與亡者都會恆時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