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法然上人:念佛往生要義鈔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夫念佛往生者,不簡十惡五逆;!彌陀來迎者,不漏十聲一聲。

  聖道諸宗之成佛者,上根利智為本故,以聲聞,菩薩為機。

  然,世已末法,人皆惡機;與其苦學難修之聖道諸宗,不如速念易行之彌陀名號;今生出離生死之家,一世永斷輪迴之業。

  雖有人言:「一切經論皆釋尊所說之經教也,故修行《法華》、《涅槃》等大乘經,成佛有何難事?尤其《法華經》者,三世諸佛亦依此經而成佛,十方如來亦依此經而取正覺,故讀誦《法華經》,有何不足?」

  雖如是言,然以我等根器,不能學此之教,所以者何?法華者以菩薩、聲聞為根基故,不契我等凡夫也。然而阿彌陀佛之本願者,乃為末代之我等所發之願也,利益今時,決定往生。

  勿慮我身是女人有漏之體,莫思我身是煩惱惡業之身;本來阿彌陀佛乃為救度被三世諸佛、十方如來所捨棄之我等罪惡深重眾生,遇此誓願,深思往生無疑,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者,善人、惡人、男子、女人,十人者十人往生,百人者百人往生。

  一,

  問:稱名念佛之人,皆得往生乎?

  答:凡念佛,有他力念佛,有自力念佛。他力念佛得往生,自力念佛不得往生。

  二,

  問:何謂他力?

  答:唯一向信阿彌陀佛本願,不顧我身之善惡,思「決定往生」之念佛,謂之他力念佛。

  如蠅附麒麟之尾,遠馳千裡;卑夫乘輪王之輿,一日巡四天下,此謂之他力也。

  又如大石乘船,速到彼岸,此全非石之力,船之力也。

  如是,非我等之力,阿彌陀佛之力也,此即是他力也。

  三,

  問:何謂自力?

  答:以煩惱具足、罪惡之身,欲斷煩惱得涅槃而成佛,雖晝夜勤勵;然而無始以來貪瞋具足之身故,永難斷煩惱也。

  以三毒具足之心欲斷煩惱者,如欲以針摧須彌,以芥子為杓汲盡大海;縱使針摧須彌,芥杓汲盡大海,我等以惡業煩惱之心,雖經曠劫多生,亦難成佛。何以故?念念步步相續所思者,三塗八難之業;睡時醒時不斷所慮者,六道四生之絆也。以如是之身,如何學道修行而成佛乎?此謂之自力也。

  四,

  問:聖人(出家人)之念佛與在家人之念佛,勝劣如何?

  答:聖人(出家人)之念佛與世間人之念佛,功德相等,無有不同。

  五,

  疑曰:此事不審,何以故?不近女人,不食不淨之念佛者,可貴也;朝夕親女境,飲酒食不淨之念佛,必定下劣;功德何得相等乎?

  答:功德齊等,無有勝劣。何以故?不知阿彌陀佛本願道理之人,故有此疑惑也。

  往昔阿彌陀佛於世自在王佛前,睹見二百一十億諸佛之淨土,迄至莊嚴寶樂等之誓願利益;此等淨土是我等妄想顛倒之凡夫,不能得生之淨土也。故善導和尚釋雲:「一切佛土皆嚴淨,凡夫亂想恐難生。」此文之意者:一切之佛土雖妙,亂想之凡夫不能往生也。

  應各自衡量其身,自顧己份,何以故?口雖誦經,身雖禮佛,而其心唯思不應思之事,無時或止。

  是故以我等之身,如何可離生死!曠劫以來,以三塗八難為家,洞然勐火焦身,無有出期也。

  悲哉!善心隨年而薄,惡心逐日而增。故古人雲:「煩惱隨身影,欲捨而不能;菩提浮水月,欲取而不得。」是故阿彌陀佛五劫之思惟所建立之深重本願者,不隔善人惡人,不嫌持戒破戒,不擇在家出家,不論有智無智;發平等之大悲而成佛故,唯深信本願(住他力之心)而念佛者,一念須臾之頃,即預阿彌陀佛之來迎也。

  出生以來,眼目不見女人,永斷酒肉五辛,堅持五戒十戒等無有破犯之聖人(出家人),若以為念佛不足(住自力之心念佛)而雜修余行者,不預佛之來迎。善導和尚雲:「雜修不至心者,千中無一。」

  凡言阿彌陀佛之本願者,無樣也。非澄清我心,亦非潔淨我身;唯睡時醒時,一向稱名之人,臨終之時必來迎接。住於此心而念佛者,一期之終,蒙佛之來迎,不可有疑。勿謂我身是女人、是在家之人,應知往生一定也。

  六,

  問:心澄時之念佛與妄念中之念佛,勝劣如何?

  答:功德齊等,無有差別。

  七,

  疑曰:此猶不審也,何以故?心澄時之念佛,無有余念,唯一向思惟極樂世界、稱念彌陀名號故,無有雜亂,清淨之念佛也。心散亂時,三業不調,雖口稱名號,手撥念珠,猶是不淨之念佛也,何可齊等乎?

  答:此之疑者,尚不知本願之理也。阿彌陀佛為救惡業之眾生,於生死大海,浮弘誓之願船也。猶如重石與輕麻殼,同置船中而至彼岸。本願之所以殊勝者,在任何眾生,唯稱名之外,無別事也。

  八,

  問:一聲之念佛與十聲之念佛,功德之勝劣,如何?

  答:全同也。

  九,

  疑曰:此又不審也,何以故一聲十聲,既數有多少,何可齊等乎?

  答:一聲十聲者,最後之時也,死時念一聲亦往生、念十聲亦往生也;既往生相同,功德何劣!

  本願文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此文之意者,法藏比丘誓言:「我成佛時,十方眾生,欲生極樂,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若十聲,若一聲;若不迎接,不取正覺。」

  是故,不論數之多少,往生之得份相同也;本願之文顯然,何可疑乎!

  十,

  問:最後之念佛與平生之念佛,何者殊勝?

  答:皆同也何以故平生之念佛與臨終之念佛,無有任何差別。?。

  平生之念佛,死時即成臨終之念佛;

  臨終之念佛,延時即成平生之念佛。

  十一,

  難曰:最後之一念,勝百年之業,如何?

  答:此之疑者,不知此文之義也。息斷時之一念,所謂惡業強而勝於善業,或善業強而勝於惡業之事也。此人非念佛者,本來乃是評論惡人之事也。

  若平生念佛欲往生之人者,不問如何,非此可論者也。

  十二,

  問:蒙攝取之益,平生乎臨終乎?

  答:平生之時也。何以故?往生之心真,不疑我身,思必來迎之人者,是三心具足之念佛人也。

  「三心具足必生極樂」者,《觀經》所說也,有此志之人,阿彌陀佛放八萬四千之光明照攝之,平生之時已攝取,迄至最後而不捨,故言「不捨之誓約」也。

  十三,

  問:智者之念佛與愚者之念佛,皆無差別乎?

  答:彌陀本願,無少差別。何以故?阿彌陀佛未成佛之時所誓之「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乃至十念,必來迎接」者,非選擇智者而捨棄愚者,故《五會法事讚》雲:

  「不簡多聞持淨戒不簡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礫變成金」

  此文之意者:智者、愚者、持戒、破戒,但念佛者皆往生也。住於此心,不顧我身之善惡,唯憑彌陀之本願而念佛也。今生離輪迴之絆者,無勝念佛之法也。見聞此語而誹謗之輩,亦必結彌陀救度之緣,順緣逆緣,悉皆不空,互為一佛淨土之朋。

  抑!言機者,不簡五逆重罪,不捨女人闡提;言行者,不漏一念十念。因此,五障三從之女人,不可遺憾,應憑此願、勤此行也。若非念佛之力者,善人尚且難生,何況惡人。五念消五障,三念滅三從,而一念蒙來迎。行住坐臥稱名號,時處諸緣憑本願。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上一篇:把嫉妒心化為隨喜心
下一篇:達真堪布:佛講,修行時不能墮落二邊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