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己二(增上對治)分二:一、略說;二、廣說。
庚一、略說:
勤利生助緣,信解堅喜捨,
畏苦思利益,能生希求力。
故斷彼違品,以欲堅喜捨,
實行控制力,勤取增精進。
“勤利生助緣,信解堅喜捨”:精進是成就的根本。精進修行、利益眾生要具足四種助緣,通過這些助緣才可以精進修行,才可以行持菩薩道,利益眾生。
助緣有四種:第一個是“信解”,即對善法有信解;第二個是“堅定的毅力”,即無有退轉的堅信;第三個是“喜”,即無比的歡喜心,這裡指的是法喜充滿;第四個是“捨”,即大必要時能放捨。任何時候都一樣,該放下的要放下,主要是對眾生有利益,有必要的時候要放捨。共有四種具有力量的助緣。
“畏苦思利益,能生希求力”:信解是什麼?是希求之義,也就是對正法有強烈的希求心。只有自己真正明白了解脫的利益、正法的加持力,才能生起強烈的希求之心。這不是盲目追求,更不是盲目信仰。
現在很多人都是盲目信仰、盲目追求的。信解很重要,它是最根本的,也是最主要的。信解是對正法有強烈的希求。就像大人喜歡錢,小孩子喜歡游戲一樣。小孩子就愛玩游戲,對游戲有種強烈的希求心,它是一種動力。小孩子為了它可以不吃不喝,通宵達旦地玩,父母勸也不聽。大人喜歡錢,為了賺錢,當牛做馬都行,不吃飯、不睡覺都能忍受。只要錢能拿到手裡,可以不顧一切,哪怕是要傷害父母、傷害親人、背叛朋友也行,甚至連性命都不要了。因為他知道錢對他有幫助、有利益。其實,臨終的時候、死了以後,錢有什麼用?但是他就是喜歡錢,就是對這個東西有強烈的希求。同樣的道理,我們應該對正法和這些無漏的功德有強烈的希求心,有特別的喜愛之心,這是根。信心有多大,成就有多大;希求正法的心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
首先,你要了解輪回,對輪回有恐懼心。輪回是苦海,自己曾經在輪回裡遭受過無窮的痛苦,以後還要遭受無窮的痛苦。只有對此深信不疑,才會有想解脫的欲望。這樣,你通過正法,通過勝解信,才能真正地獲得解脫,除此之外你沒有任何辦法。如果你真的非常想解脫,那麼唯一的方法就是佛法,唯一的出路就是勝解信。這樣,就能生起勝解信,對佛法的希求心就有了。對佛法有希求之心,就能精進修行,這樣一定能獲得菩提果,可以解脫。
了解輪回,對因果、輪回生起定解,這是很重要的。若是對輪回沒有生起定解,就無法生起勝解信,也無法精進,無法行持善法,更無法獲得解脫。大家要反復觀察和思維四外加行,尤其是因果、輪回,很重要啊。若是對這些道理沒有生起定解,無法生起勝解信,也就無法精進。若沒有勝解信,不會有精進修行;若不精進,不可能證得菩提果。這都是因果關系。
很多人總想解脫、有神通,那你就要知道這個方法啊。比如,你今天要去賺錢,你要想怎樣才能賺錢,你要有方法,然後按這個方法去做,才能賺到錢,才能發財。
“故斷彼違品,以欲堅喜捨”:若要斷除精進的違品——三種懶惰,真正精進起來,就要具足前文所講的四個助緣。
“實行控制力,勤取增精進”:首先要具足四個助緣,再加上實行、控制力。所謂實行,是指實際去做。若只是有斷惡行善的希求和願望也不行,還要實際去斷惡、行善。其實,如果真正有希求心和真實的願,實行也很容易。大家應該盡量去斷惡、行持善法,實際去做消業積福等事情,讓自己精進起來。所謂控制力,是以正知正念自在地調整自己的身心,掌握自己的身心,不被煩惱、習氣所束縛和控制。若自己能以正知正念駕馭自己的身心,就能很自在地調整自己的身心。
這裡講了四種助緣、兩種力量。兩種力量就是指實行和控制力。
有些解釋中講,“故斷彼違品,以欲堅喜捨”這句偈頌是後人加的,並非原文。因為前面已經闡述過這個內容,後面沒必要再重復一遍,而且前後偈頌也不是很連貫。但是,很多論師,包括我們的歷代祖師們,也能圓融地解釋這句偈頌。若是按前文所述,也是能解釋得通的。
庚二(廣說)分三:一、具備助緣;二、依助緣精進修持;三、主宰自己。
辛一(具備助緣)分四:一、信解;二、自信;三、歡喜;四、放捨。
壬一(希求)分三:一、無信解之過;二、信解之功德;三、以宣說因之方式生起信解。
癸一(無希求之過)分三:一、思維未行信解之事;二、安立理由;三、宣說思維於法無信解之過而不應捨棄。
子一、思維未行信解之事:
發願欲淨除,自他諸過失,
然盡一一過,須修一劫海。
“發願欲淨除,自他諸過失”:自己發願要斷除自他的一切過患,即斷除業障、煩惱障、所知障、習氣障。
“然盡一一過,須修一劫海”:然而就算是淨除這些過失中的一種,也需要在無數劫中精進、努力修行才可以。
這些習氣從無始劫以來一直串習到現在,已經是剛強難化了;這些惡業一直在不斷地積累,到現在已經是無量無邊了。現在若想一下子改掉、立即消除,一般情況下是不可能的,不可能馬上改變,不可能立即消除或解決。如果這樣去思維,就會明白:哪怕要改一種毛病或消除一種惡業,可能也要經歷無數劫的努力和苦修。
大家有時候想得有點太簡單、太容易了,實際上哪有這麼容易啊!有人想:“我上山參加百日共修就能成就吧?”“我上山參加百日共修就能解脫吧?”……你才參加了一次百日共修,而且期間也是斷斷續續地修法,哪有這麼容易就能解脫、成就的?有的人覺得:“我已經學修幾年了,怎麼還不成就呢?”“我修加行已經好多年了,怎麼還沒有生起出離心呢?”實際上,若要生起出離心,哪有這麼容易?若要真正成就,哪有這麼容易?
大家比較一下:僅僅是幾年、甚至幾十年的串習,都很難一下子改掉;那麼你從無始劫以來所串習的,又怎麼會這麼容易改掉啊?就像有些東西上積聚了比較嚴重的灰塵、染污,還要花很長時間磨啊、擦啊,最後才能呈現出原來的樣子,才可以去除這些污垢。同樣,從無始劫以來到現在不斷積累的惡業,哪能一下子就消除啊?
“我念完了108遍百字明,也念完了40萬遍金剛薩垛心咒,佛經上不是說念108遍百字明或者念40萬遍金剛薩垛心咒就能消除一切惡業嗎?”是的,沒有錯。但這也是有前提條件的。
如果你生起了出離心,發出了菩提心,然後保持這種覺悟的心態,在這樣清淨的心態下去念108遍百字明或者40萬遍金剛薩垛心咒(書上寫的是10萬遍),你往昔所造的一切惡業一定能立即消除,成就也就快了。但是,你的出離心還沒有修出來,菩提心還沒有發出來啊!所謂“108遍”或“40萬遍”,都只是一種形容而已,並非真的要達到這個遍數,也許你念一遍,甚至還沒有開始念的時候,業障就已經消淨了。因為你的菩提心已經發出來了,盡管你嘴上沒有念,但是心裡已經念了,而且念得很到位。
有的人也許有疑惑:“若是要發菩提心,不是要消業嗎?而要消業,不是要發菩提心嗎?那到底是先發菩提心,還是先消業?”既要發菩提心,也要消業,可以同時進行,可以同時修煉。若菩提心真正發出來了,業障也就消了;若業障徹底消了,菩提心就生起來了。最初時是有前後次第的,最後時就沒有前後次第了。
如同貓出現了,老鼠就會無影無蹤。當菩提心生起來了,往昔所造的惡業立即就沒有了。如同陽光照進來了,黑暗立即就會消失,不是漸漸消失的,而是在陽光照進來的同時就消失了。同樣,若業障消掉了,心地清淨了,菩提心就顯現了。當菩提心顯現的同時,業障就沒有了。
我們為什麼生不起來出離心、菩提心呢?主要的原因是業障障礙了我們。這些業障是無始劫以來積累的,若是有業障,很難生起起出離心和菩薩心。
若我未曾有,除過精進分,
定受無量苦,吾心豈無懼。
如果我從來沒有斷除這些過失或者消除這些障礙的精進分,自己一點兒都不精進,因為自己有這麼多過患和業障,以後一定會墮落的,要遭受無窮無盡的痛苦。既然如此,我心裡怎麼還生不起畏懼心呢?怎麼還沒有厭離心呢?
若是要淨除這些過失和障礙,可能需要在無量劫中精進修行,才能徹底清淨。但是,我到現在還沒有一點兒的精進,沒有一點兒的信心,那麼這些業障和過患還是在我的相續當中,自己由此就一定還要六道輪回,還要墮落地獄,還要遭受無窮無盡的痛苦。自己已經在火坑邊上了,已經到懸崖邊上了,即將要掉下去了,可是怎麼還如此安逸和懈怠呢?
如果真正如是觀察和思維,哪會有吃飯的興趣啊?哪裡還會有呼呼大睡的心情啊?真的,自己所積累的這些業障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自己的這些毛病非常嚴重,不但不能解脫,還會墮落,要遭受無窮無盡的痛苦……如是思維,就容易生起信解,就容易精進起來。
發願欲促成,自他眾功德,成此一一德,須修一劫海。
然我終未生,應修功德分,無義耗此生,莫名太稀奇!
我希望或者願成就自他的一切功德,就要修持這些功德,積累這些功德。而要達到圓滿,達到無漏的境界,可能要經歷無數劫的修煉,經歷無數劫的積累。但是,我現在一點兒功德都沒有修成,一點兒功德都不具備。
我得到人身了,也聞到佛法了,而且熏習了這麼多年,現在老了,快要死了,還一直在表面上很精進地學修,以智慧仔細觀察,發現自己沒有修成絲毫的功德,浪費了人身,虛度了光陰。實在是莫名其秒,也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我為什麼這樣呢?這麼好的機會沒有珍惜,太遺憾了。也可以理解為,真的太奇怪了,我怎麼這樣呢?我也是個人,我也有心啊!有心的人為什麼不知道思維呢?有心怎麼不知道什麼重要呢?這樣不是人,跟畜生一樣沒有心,就是一個軀殼,仔細觀察就是這樣的。
子二、安立理由:
吾昔未供佛,未施喜宴樂,未曾依教行,未滿貧者願,
未除怖者懼,未與苦者樂,吾令母胎苦,唯起痛苦已。
若是要淨除這些過患、消除這些罪障,要成就和圓滿自他的一切功德,就要經歷無數劫的修煉,應該一直不間斷地積累功德,最後才可以成就。但是我現在一點兒精進分都沒有,一點兒修行都沒有,一點兒功德都沒有。大家看看,自己是不是這種人?是不是屬於這個行列裡的?
“吾昔未供佛”:應該恭敬佛,供養佛。但是,你沒有恭敬佛,沒有供養佛。也許你會說“不對吧,我也恭敬佛,天天磕頭;我也供養佛,天天供燈、供花、供香等等。”其實,哪有恭敬啊?都是自私的;哪有供養啊?都是不清淨的。若是發心不清淨、自私自利,就不是真正的恭敬,也不是真正的供養。
盡管你拜佛、供佛了,但是你是自私的:“我要解脫,我要成佛,佛祖加持我,給我力量!”都是為了“我”嘛。其實,若是你有真誠心,內心清淨,這本身就是加持,本身就是力量。你在往外求的時候,根本就不會得到加持。
沒有私心雜念,才真正對佛有恭敬心;無所求,無有私心,才是真正的供養。有些人認為,“我天天拜佛,我天天供佛,佛怎麼還不給我加持,怎麼還不管我呢?”你是有目的的,跟佛做交易,跟佛談條件。“我供養你,你要給我加持”“我恭敬你,給你磕頭,你要保佑我,當我的保镖”,這不是真正的供養。
“未施喜宴樂”:直到現在,我也沒有給眾生大喜宴的安樂。不僅給眾生吃穿等暫時的安樂,並且給他們傳法,讓他們明白諸法的實相真理,令其獲得究竟的安樂,這就是“大喜宴”。
我們有時候也做一些所謂的布施,但都是有要求、要回報的。若是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沒有相應的回報,就不做布施。
舉個例子:作為一個真正的修行人、菩薩,當聽到要飯的聲音,看到乞丐的時候,就會生起無比的歡喜心,這種歡喜比那些聲聞、緣覺入定時的禅悅還強烈。但是我們一看到乞丐時,心裡就煩;聽到要飯的聲音時,就盡量躲避。這就說明根本沒有利他心、菩提心。有些人還找理由,說這些乞丐是假的,是別人雇的。即便如此,那又怎樣?雇的也是眾生啊。他們也是被煩惱控制的可憐眾生,都是我們所化的對境,都是我們宿世的父母啊。有的人在那兒自作聰明:“別給別給啊,都是別人雇的……”意思是其背後有人指使,錢都被那個人拿走了。他拿走就拿走呗。眼前的這個人當乞丐不容易啊,他要飯難,你給點兒容易。無論他背後有沒有別人,有沒有其他事,既然他當時要飯了,你給他一塊錢,他就非常高興。讓眾生歡喜,讓眾生快樂,這叫做善事。你只給了他一塊錢,但是你看他由此獲得的那種滿足感、內心的那種快樂……如果能給三塊錢、四塊錢,他更是高興得不得了,滿載而歸,多好啊!所以,自己要發心,要這樣施捨。
我們現在都還沒有傳法的能力,雖然有時候也假裝地講一些大道理,但是發心不清淨,也沒有什麼真正的加持。若是你發心不清淨,即使你講得再多、再好,也沒有用。所以,大家現在應該先把自己修好。當你真正沒有私心雜念、真正有利他心的時候,哪怕你跟那些眾生說一句佛法,也有力量,也能利益無窮,加持也不可思議。否則,只講這些大道理,講這些理論知識,不一定能真正利益眾生。
“未曾依教行”:自己沒有深信佛法,也沒有依教奉行。盡管你口頭說自己“信佛”“學佛”,實際上對佛所講的這些基本的道理,既沒有明白,也沒有相信。所謂信佛,就是要信佛所講的這些道理。明白了這些真理,對這些道理有甚深的信心,深信不疑,這叫信佛。所謂學佛,就是要依教奉行。一切都按佛的教言、佛教的方法去做,這就是學佛。
觀察一下自己:口頭上說信佛,最終信的還是自己;口頭上說學佛,最終學的還是凡夫。口頭上信佛,但是到關鍵的時候,還是自作主張。佛說“要堅信,要堅持”,你堅信、堅持了嗎?雖然上山來參加百日共修,一聽說家裡有事兒了,就走了;一聽說單位有事兒了,就走了。佛說“該來的都會來,該走的都會走;該離開的一定會離開,不該離開的不會離開;該來的時候,不求也會來;不該來的時候,再求也沒有用”,但是你相信了嗎?整天在那兒患得患失,妄想分別。佛說要這樣做,但是你自己是那樣想的,所以肯定就那樣做了,這就是信自己,根本沒有信佛。學佛也是如此,根本沒有學到佛,還是個凡夫,所做的事都是跟著習氣和煩惱走的。我們還是不要說自己是學佛、信佛的吧!否則,不僅丟自己的臉,更丟佛的臉。
“未滿貧者願”:我們也沒有滿足這些貧困者的心願啊。就像前面我們講的那個例子一樣,一看到乞丐來了,就躲得遠遠的。有人需要幫助時,也沒有伸出援助之手。
“未除怖者懼”:眾生心靈有恐懼,但是我們沒有去遣除眾生的畏懼啊。比如,當我們到飯店或者其他吃喝的場所,看到那些眾生被關在魚缸裡或者被殺、被炒,自己還在那兒哈哈大笑。當眾生心裡有畏懼的時候,我們沒有去遣除他們的畏懼啊。
“未與苦者樂”:我們也沒有讓這些痛苦者獲得安樂。
“吾令母胎苦,唯起痛苦已”:我們在母胎裡呆了那麼長時間,讓父母痛苦。父母生育我們、養育我們,為了我們遭受了很多痛苦,付出了很多心血。但是,自己來到人間,並沒做什麼有意義的事情,也沒有任何的功德。現在很多人成了父母的累贅,成了社會的負擔,雖然得到了人身,但是就這樣讓白白地空耗了,甚至很多人現在就快要離開人世了。我們就這樣白白地浪費了人身,還利用人身傷害了很多眾生,造了很多業,這些果報都是將來自己要承受的!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