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蔡禮旭老師講解的《弟子規細講》第一集,收獲很大。
其中,有一個觀點給我很大啟發。大意是家長明知道教會孩子做人更重要,為什麼還是更在乎孩子的分數。原因在於分數是看得見的,是可以跟別人吹噓的,而做人的道理雖然影響孩子的一生,但是家長信心不足,不確定這個東西到底有沒有用,那是需要長期去檢驗的。
聯想到自己,為什麼言行不一致,明知道聽經讀經應該花費更多時間,卻還是忍不住去看新聞,看綜藝等。原因在於新聞娛樂等帶給我的感覺是當下的,是即時性的。而讀經聽經能帶給我的影響需要時間去驗證,需要堅持一段時間,甚至只有品嘗到法喜之後,才更加堅定信心,笃信世味哪有法味濃。
要想成就,沒有捷徑,只能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放不下也要放,必須強迫自己養成習慣,跨過了那道坎,才能柳暗花明。
還有,對老法師經常引述中峰禅師的那句話:“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彌佗佛”有進一步的體會。
以前在學校時,有學習的榜樣,比如班裡的前幾名,但是離開學校踏入社會後,反而失去了榜樣,缺乏動力。我們應該以阿彌陀佛為榜樣,學習阿彌陀佛的起心動念,行為舉止都要向像佛菩薩看齊。這樣的話,我們才會慢慢向佛菩薩靠攏,越學越像,最後真的是我心即是阿彌佗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我們就成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