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信願法師:念佛行者余善不具決定往生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三十二段文仍然是法然上人所開示的法語。這段法語可以使我們很容易體會,念阿彌陀佛的聖號,決定能夠往生極樂世界。法然上人完全繼承善導大師,只要說到念佛往生極樂世界這件事,一定是用非常肯定的語氣來做說明。

  法然上人《念佛法語》:

  「念佛行者,余之善根,雖一塵不具,決定往生。然而,不發菩提心何可往生?不持戒何可往生?無智慧何可往生?妄念不止何可往生?如是等之言者,不知此經也。」

  這段法語,如果沒有從信與行詳細圓滿了解念佛往生的道理,沒有從聖淨一體同時看待佛法,必然對法然上人所開示這段法語,不是心中存著疑惑,就是難以相信,也許會對法然上人所開示的法語產生排斥也不一定。所以,要學習佛經的道理,或者了解祖師大德開示的真義,事實上對佛經祖論,要多方面廣泛的探討,不管對信或是對行,不管對聖道門或者對淨土門,都是要面面俱到,這樣才不容易誤解佛經的意義,也不容易誤解祖師所開示法語的真義。

  這段法語是出自《念佛法語》。《念佛法語》有很多很好的開示,法然上人無不注重在念佛決定往生極樂世界。《念佛法語》有諸多的開示在彰顯信的道理,也在彰顯行的道理,不管是說信或是說行,無非都是導歸極樂世界,一生念佛求生西方。淨土教法,無論印光大師的開示,或是法然上人的開示,或是善導大師的開示,或者任何一位祖師大德的開示,一定會將往生三法信、願、行說的詳盡。事實上不論是自力念佛或他力念佛,不論是信心念佛或疑心念佛,要往生極樂世界,都必須做到往生三法信、願、行。尤其是印光大師在《文鈔》,對這樣道理的開示非常的多。

  法然上人開示說:“念佛行者,余之善根,雖一塵不具,決定往生。”這樣的道理決定不會錯,可是不要用負面的想法,用自己的想法,來體會法然上人這樣的開示,譬如既然念佛,余之善根,雖然一塵不具,那決定往生極樂世界,這樣我就只念阿彌陀佛的聖號就好了,其它都不必修了,我也不必看經,也不必行善,也不必孝順父母,也不必奉事師長,也不必吃素,也不必拜佛,也不必守戒,也不必行諸六度萬行,這樣不對!這樣是誤解法然上人的意思。就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願而言,確實念南無阿彌陀佛,就能往生極樂世界,縱然念佛以外的善根無有任何造作,連猶一微塵那麼小的善根都沒有修持,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的聖號,決定往生極樂世界,就阿彌陀佛發願要救度眾生的立場而言,第十八願是這樣的道理,一點都沒有錯。但是諸位千萬不要忘記,阿彌陀佛的攝生三願,除了第十八願以外,還有第十九願,還有第二十願。第十八願是專修法門,第十九願是雜修法門,第十八願是阿彌陀佛的本願,第十九願也是阿彌陀佛的本願,第二十願也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只是第十八願阿彌陀佛徹底大悲用果地名號,毫無條件對十方眾生大悲不棄絕對的救度,阿彌陀佛實在是非常的慈悲。

  可是,第十八願阿彌陀佛用名號,要令十方眾生稱念,阿彌陀佛發願的本意,對十方眾生絕對的救度。第十九願也是阿彌陀佛的慈悲流露之願,十方一切眾生,有不少的人對專念阿彌陀佛是很難接受,阿彌陀佛的神通智慧,當然了解十方的眾生,有的人是很喜歡雜修雜行,所以第十九願的修諸功德,就是修諸八萬四千法門的任何一個法門,這樣的眾生阿彌陀佛也要救度,所以專修的人阿彌陀佛要救度,雜修的人阿彌陀佛也要救度,所以用專修來排斥雜修,是不對的,相同的道理,用雜修來排斥專修也不對。佛法只在契機與不契機的差別,同樣都是世尊從智慧流露宣講而出,不管是禅宗教法、密宗教法、天台教法、華嚴教法,淨土教法,事實上法法平等,無有高下,只在契機不同。但是在我們眾生這方面來說,眾生的根性千差萬別,我們要修持念佛法門,往生極樂世界是容易的。同樣是我們這樣下劣的凡夫眾生,要修持天台法門,進入禅定,觀見所觀之境,不管是修持大止觀或是修持小止觀,要斷惑證真是不容易的。所以法無有高下,是平等無差,但是契機就有難易之別,因為眾生機不同故。

  所以,念南無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的念佛人,應該要對任何一個法門,都報以同樣平等的信受,也就是對於任何一位三寶弟子,修持任何一個法門,都報以肯定贊歎的態度。但是要深刻相信自己是什麼樣根性的眾生,適合修持什麼法門,也就是要做到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所開示的幾法兩種深信。阿彌陀佛為了要救度下劣的凡夫眾生,不堪斷惡修善的眾生,以果地名號絕對的救度,這就是第十八願的根本精神。

  我們現在是世尊末法時代的凡夫眾生,如果到了世尊的法運一萬兩千年都已經盡了,在滅法時代的眾生,與我們現在末法時代的眾生根性一比,更是下劣。因為現在是減劫,每百年減一歲,世尊當年住世的時候,人壽平均百歲,以世尊入滅兩千五百多年來計算,每百年減少一歲,我們現在平均人壽七十五歲,佛法所說的道理,與世間法所說的道理是相應的。我們台灣人平均人壽是七十五歲,可說和佛法所說的道理,完全吻合。所以在減劫,人壽越來越少歲的時代,也就是五濁惡世的時代,眾生的煩惱是越來越重。換一個角度來說,輪回是一世不如一世。現在身為父母的大多知道,子女很難教育,不聽話,忤逆父母,做父母的非常苦惱,所以孩子不好教育,不就是說現在這一代孩子的煩惱,比父母這一代還要深重,所以往往有人會感歎,人心不古,道德淪喪。

  所以根性越下劣的眾生,越不堪修持聖道教法,這樣的道理阿彌陀佛的智慧,當然一清二楚,只是我們凡夫不容易了解而已。所以阿彌陀佛用名號對十方眾生大悲不契的救度,以最下劣的眾生為救度的標准,那表示阿彌陀佛的名號,對十方任何一位眾生都要加以救度。十方的眾生,有很多人的煩惱惡性確實非常的重,一輩子不曾行善,一輩子為非作歹,就如《觀經》下品下生的機類,平生造作五逆十惡之罪。所以用念佛一法作為救度眾生的本願,是阿彌陀佛看清了一切眾生,確實有的眾生,實在是非常的下劣,煩惱很重,一輩子就是為惡不曾行善,所以法然上人說:“念佛行者,余之善根,雖一塵不具,決定往生。”就阿彌陀佛的救度妙法而言,這樣的道理一點都沒有錯,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除了念佛以外的善根,不管是大小,甚至像一粒塵土的善根都沒有,念阿彌陀佛,也決定往生極樂世界。為什麼任何善根都沒有造作,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決定往生極樂世界?因為名號具足諸行萬善故,所以這句佛號確實是非常了不起的無上妙法。法藏菩薩以古佛的真心,修成六度萬行,完成這句佛號的諸善萬行一切功德,所以念南無阿彌陀佛,決定往生極樂世界。當然,決定往生,必定要具足往生三法信、願、行,舉出行一定是包括信願,同樣的道理,舉出信一定是包括願行,舉出願一定是包括信行。

  “然而,不發菩提心何可往生?”對淨土經典沒有深入了解的人,心裡的疑惑就會認為,如果沒有發菩提心,怎麼會有可能往生極樂世界?“不持戒何可往生?”不了解淨土經教道理的人,在心中會認為,沒有持戒怎麼可能會往生極樂世界?“無智慧何可往生?”對淨土經典的道理不了解的人,也許就會這樣認為,沒有智慧怎麼可能往生極樂世界?“妄念不止何可往生?”這點可說是大部分念佛人的通病,只要對阿彌陀佛的本願沒有相當深入的了解,對阿彌陀佛名號的救度還沒有建立真實的信心,念佛人十之八九都會這樣認為:念佛如果打妄想,不可能會往生極樂世界。諸位菩薩!你過去曾經這樣思惟嗎?念南無阿彌陀佛打妄想,這樣怎麼可能往生極樂世界?如果你曾經這樣想過,那表示你對阿彌陀佛這句名號救度你往生極樂世界,還沒有做到《觀經》三心的第二深心。深心就是深信之心。

  那“沒有發菩提心怎能往生?沒有持戒怎能往生?沒有智慧怎能往生?妄念不止怎能往生?”說出這四種的疑心代表一切疑心。“如是等之言者”,也就是上來這四種疑心的言語。“不知此經也”,法然上人說,心中有這四種疑心或者其它的疑心,會說出這種疑心的言語,就是不知道《阿彌陀經》的經義。“不知此經”所指的就是不了知《阿彌陀經》的經義。《阿彌陀經》往生因的經文,我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

  「捨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從這段《阿彌陀經》正宗分往生因的經文來看,念南無阿彌陀佛的聖號,確實就是多善根多福德,一定往生極樂世界,因為這段往生因的經文前一段是說:

  「捨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前面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後面才接下去說,“執持阿彌陀佛的名號,若一日至若七日一心不亂,決定往生極樂世界”,那不就是世尊自問自答嗎?那不就是世尊在敘述,“執持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多善根多福德的道理”嗎?所以從《阿彌陀經》這段往生因的經文,要往生極樂世界,確實就是執持阿彌陀佛的名號,並沒有說到第二種修行。事實上,不只是《阿彌陀經》正宗分這段往生因的經文,沒有說到念佛以外的第二種修行,將《阿彌陀經》的全文一千八百五十八字全部讀完,你會發覺,在《阿彌陀經》世尊沒有說往生的第二種修行,只說執持名號,也就是念佛。除了說念佛是往生因以外,在《阿彌陀經》的全文,沒有說到第二種的修行。

  所以,就《阿彌陀經》的經義,來看法然上人這段法語的開示,法然上人並沒有說錯。你不要認為法然上人說錯了,因為在《阿彌陀經》一千八百五十八字的經文,並沒有說念佛一定要發菩提心才能往生,也沒有說念佛一定要持戒才能往生,也沒有說念佛一定要智慧現前才能往生,也沒有說念佛一定要伏住妄念才能往生。如果念佛加上發菩提心才能往生,那麼念佛與菩提心就共為往生的條件,那麼阿彌陀佛在發願,一定會將往生的條件說得詳詳細細,因為阿彌陀佛因地法藏菩薩是古佛,古佛的智慧要用果地名號廣度眾生,攸關眾生往生這件重大的事情,阿彌陀佛絕對會說清楚,不會說的含含糊糊,不會說的模稜兩可,讓眾生不能了解,到底念阿彌陀佛還要加上發菩提心才會往生,還是不必加菩提心就能往生;到底念佛還要加上持戒精嚴才能往生,還是不必加上持戒精嚴就能往生,阿彌陀佛的因願文,絕對會說的很清楚很明白,不會讓眾生迷迷糊糊,不知道到底往生因是什麼。

  諸位菩薩!將第十八願的因願文讀一百遍,你就會發覺,第十八願,法藏菩薩只用念佛一法作為救度十方眾生的本願,一點都沒有錯。第十八願的因願文,大家也非常的熟: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以第十八願為本,來說明念佛往生這件事,如果念佛必須加上發菩提心才能往生,那麼發菩提心,是往生的條件之一,法藏菩薩一定會在第十八願因願文,將發菩提心說清楚,法藏菩薩就會這樣發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發菩提心,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可是法藏菩薩有這樣發願嗎?沒有!道理聽到這裡,也許你心中會生出這樣的疑問:“那這樣我就不必發菩提心了。”如果你這樣想就又錯了,我們念佛要往生極樂世界,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份心不就是菩提心嗎?菩提心聖道門的解釋,與淨土門的解釋有不同的地方。就淨土門對菩提心解釋的原則就是,你想要往生極樂世界,成佛度眾生,那就是菩提心。念佛不是為自己而念而已,是為一切眾生而念,因為念佛不是只為了要了辦自己的生死,也為了要了辦眾生的生死,念佛不是為了自己要成佛而已,也要幫助一切眾生成佛。

  念佛是大乘還是小乘?大乘!如果你念佛是小乘心:“我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成佛就好了,度眾生那是阿彌陀佛的事情,度眾生那是釋迦牟尼佛的事情,度眾生那是信願法師的事情,這和我沒有關系。”這樣你的心是小乘心。你這份小乘心念佛,和阿彌陀佛的本願不相應,因為阿彌陀佛用名號要救度你,阿彌陀佛對你的盼望,絕對不只是你一人往生而已,阿彌陀佛更希望你念佛,到了極樂世界成菩薩,乃至成佛,更能廣度無量的眾生。就以信願是一位凡夫僧而言,我也不是希望你來聽經而已,我更加希望下回你能邀請你的爸爸媽媽一起來聽經,邀請你的先生太太一起來聽經,邀請你的兄弟姊妹一起來聽經,邀請你的子女一起來聽經,最好三叔公九嬸婆一起邀請來,我更希望你能夠度越多人來聽經聞法,大家都念佛往生極樂世界。諸位菩薩!你想看看,一家大小人人都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成為阿彌陀佛的菩薩法眷,都在極樂世界永遠在一起,這樣是不是最有情有義?所以你真的要孝順父母就度你的父母念佛,你真的疼愛你的子女就度你的子女念佛,你真的善待你的另一半就度你的另一半也念佛,夫妻兩個同樣到了極樂世界,做阿彌陀佛的菩薩法眷,永遠在一起,這不就是最有情有義嗎?

  所以,念南無阿彌陀佛,縱然沒有發菩提心也能往生,但是念佛的當下,要往生極樂世界,成佛度眾生,就要做到發菩提心。

  持戒也是同樣的道理。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人,雖然不一定要持戒精嚴才能往生,因為如果加上持戒精嚴才能往生,那法藏菩薩在第十八願發願,就一定會這樣說:“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持戒精嚴,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可是法藏菩薩有這樣發願嗎?沒有!道理說的圓滿一點,才不會有人用負面的心態來聽聞,造成誤解:那念佛既然不是以非持戒不可,那我念佛就好了,我就不必持戒了,這樣我殺生、偷盜、說謊、邪YIN也沒有關系。這樣不對!如果什麼都沒有關系,到最後就連沒有往生都沒有關系了,就再繼續六道輪回了。念佛人可以殺生嗎?念佛人可以偷盜嗎?念佛人可以妄語嗎?念佛人任何五戒都要遵守,十善都要修持,甚至諸位在家菩薩,要更進一步持守在家菩薩戒,為什麼?很簡單的道理,因為這句名號南無阿彌陀佛,有法藏菩薩持戒的功德,所以持戒念佛和破戒念佛,雖然阿彌陀佛都同樣慈悲救度,但是持戒念佛與阿彌陀佛的佛心相應,破戒念佛與阿彌陀佛的佛心不相應。如果你是阿彌陀佛,你希望十方念佛人持戒念佛還是破戒念佛?當然是持戒念佛。所以,事實上“不持戒何可往生”雖然是疑心,不是以持戒作為決定往生的條件之一,但是我們念佛人要斷惡修善,才更能與阿彌陀佛的佛心相應,這樣聖道門與淨土門的道理,就一體不二,就非常的圓滿。

  “沒智慧何可往生?”我經常向諸位報告,我有一位很好的在家法友,年紀與我相當,我們兩個好像兄弟般,他常常都在說這句話:“信願法師!我告訴您,念佛若沒有開顯智慧,不可能往生極樂世界。”他常常說這句話,我就問他:你有開智慧嗎?“沒有。”那你念佛嗎?“有。”那你會往生嗎?“不會。”這樣每天都在念佛,不會往生他也每天念佛。不是說他念佛不會往生,事實上他對這句佛號的了解不深入,也就是他對阿彌陀佛的信心不足。如果念佛必須要加上智慧開顯,才能往生極樂世界,那法藏菩薩在第十八願,一定就會這樣發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開發智慧,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可是法藏菩薩有這樣發願嗎?沒有!事實上,我們如果沒有禅定的工夫,要開顯自性智慧是難之又難。沒有禅定的工夫,智慧怎麼流露?自性的般若妙智慧,是從禅定之中流露出來的。諸位菩薩!你有禅定的工夫嗎?你我都沒有!為什麼?因為我們的心妄念紛飛,雖然人坐在蒲團,身體是如如不動,但是內心早就動了,想東想西,想天想地,想湯瓢想飯匙,有動嗎?有動!既然有妄動就不是禅定了。沒有禅定怎麼會有智慧?如果念佛一定要念到智慧心現前才能往生極樂世界,那麼你我想要往生極樂世界都非常的困難,這樣念佛就不是易行道,就會成為難行道,這與阿彌陀佛的本願不相應。但是,念佛的目的,最後還是要開顯智慧,為什麼?因為每一位諸佛如來都是開發自性般若。

  般若翻成漢語,就是智慧的意思,但是般若不譯成智慧,就是說般若會讓眾生感覺比較神聖,因為世俗也常常在說“智慧”這個名相,會使佛弟子誤會,佛法所說的智慧,和世俗法所說的智慧是一樣的。事實上,世間法所講的智慧,指的是聰明。聰明和智慧一樣嗎?不一樣!智慧是本性所流露的,聰明是意識心所流露的,一個是有作一個是無作,一個是有為一個是無為,意義完全不同。

  那麼,念佛將來成佛,當然也就是開顯自性般若,智慧滿分。每一位諸佛如來智慧都是滿分,慈悲也是滿分,阿彌陀佛是如此,釋迦牟尼佛也是如此,藥師佛也是如此,十方諸佛莫不如此。

  “妄念不止何可往生?”這一點是一般念佛人的通病,我念佛心中會打妄想,怎麼可能會往生?這一句話最能凸顯出念佛人對阿彌陀佛名號救度的疑心。有的人念佛聽人家這樣開示:“念佛若是沒有念到伏斷妄想,不可能往生極樂世界。”聽到這樣的開示,對淨土經論沒有深入了解的人,內心就開始擔心煩惱,看看自己念佛的念頭:“念佛會打妄想,這樣我要往生極樂世界,不可能,這樣我何必要念?所以我改修其它的法門。”

  台北有一位女眾老菩薩,我去台北弘法的時候,她就專程到我的面前要問我這個問題,因為她念佛好幾年了,有人跟她說:“老菩薩!妳念佛會打妄想嗎?”她說會。“這樣妳不可能會往生極樂世界。”她念佛已經好幾年了,聽人家這樣說,她的內心非常的煩惱,所以看見信願電視的弘法,她要當面問我這個問題:“信願法師!念佛會打妄想,真的不能往生極樂世界嗎?”我說:道理不是這樣子。告訴妳這樣的道理,那表示他對淨土的教法還沒有相當的深入。“信願法師!如果念佛會打妄想不能往生極樂世界,我就准備不要念佛了,要改修其它的法門。”我跟她說:老菩薩!妳盡管好好的念,我敢跟妳保證,念南無阿彌陀佛,妳打妄想,只要妳做到往生三法信、願、行,一定往生極樂世界。

  如果念佛要不會打妄想才會往生極樂世界,不會打妄想就是往生的條件之一,法藏菩薩在第十八願一定會這樣發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不打妄想,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法藏菩薩有這樣發願嗎?沒有!若念佛一定要不打妄想才會往生極樂世界,我們都不必修了,現在就可以收起來了,為什麼?我們都不可能念佛念到不會打妄想。事實上,念佛要念到不會打妄想,十法界只有佛一人才做得到,等覺菩薩,如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彌勒菩薩,這些了不起的菩薩,還有最後一品的無明未破,這品無明叫做生相無明,生相無明就是自性最初的一念妄動。所以等覺菩薩,是非常了不起的聖人,所有自性沾染的妄想去除,到最後那一念的妄動還沒有去除。那我們呢?我們的妄想一大堆,猶如烏雲一片,是不是這樣?是,我們都是。不是只有你,我也是,大家都是,因為大家都是烏鴉,天下烏鴉一般黑,不是說你這只烏鴉是白色的,如果烏鴉是白色的那不叫烏鴉,那叫做白鴉。

  阿彌陀佛是用名號要救凡夫,阿彌陀佛的智慧了解凡夫本來的下劣面目就是打妄想,才用果地名號要救凡夫,要求凡夫念佛不可以打妄想才救度,那阿彌陀佛不就是在刁難凡夫眾生嗎?所以念佛會打妄想、不會打妄想,都一定能往生極樂世界,這樣才符合阿彌陀佛發願要救眾生的本意。

  念佛雖然打妄想,也能往生極樂世界,是來自阿彌陀佛的無礙光明普攝絕對救度。但是我們念佛人究竟的目的,也是要透過這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一心稱念,成佛還是要將所有的妄想去除,將所有的煩惱掃除。我們的煩惱有見思、塵沙、無明。所以念佛能夠伏住煩惱,了不起,要向他學習、跟他贊歎;甚至念佛能斷煩惱的人,更是了不起,要向他學習,跟他贊歎。阿彌陀佛的名號,對念佛不打妄想的人,當然絕對救度,阿彌陀佛對念佛會打妄想的眾生,更是悲愍、更要救度,這樣是真實的淨土教法。所以念佛能夠多念,不打妄想,是對的。教導我們念佛不要打妄想,這樣開示的道理是對的,不是錯的,因為我們的煩惱使得我們生死輪回,我們的妄想使得我們流浪三界,所以用這句佛號來代替妄想,也就是覺明妙行菩薩對我們念佛人的開示:“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菩薩的開示絕對沒有錯。

  能持名者 光明壽命 同佛無異

  但是,現在是在說往生這件事。就往生這件事,阿彌陀佛要救度眾生,成就眾生的慧命,如果你是阿彌陀佛,用名號要成就眾生的慧命,用名號要救度十方眾生是以凡夫為本,你要救度眾生的條件,會訂的很高或是訂的很低?一定訂的很低!這是我們凡夫很容易體會到的道理。

  所以《阿彌陀經》跟我們說,阿彌陀佛的名號,可以使稱念的人往生極樂世界。在《彌陀要解》,蕅益大師這樣開示:

  「當知光壽名號,皆本眾生建立,以生佛平等,令能持名者,光明壽命,同佛無異也。」

  這段法語蕅益大師將持名所得到的功德,與阿彌陀佛同樣無量的光明、無量的壽命,說得實在是非常的好。

  為什麼沒有修念佛以外的善根,只念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決定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因為阿彌陀佛這句名號諸善萬行的功德,有光明無量、有壽命無量。《阿彌陀經》世尊就是以光明無量、以壽命無量,來解釋阿彌陀佛的名號。光明無量就是在空間對十方眾生絕對的救度,壽命無量就是以時間對三世的眾生絕對的救度,空間無盡故,時間無盡故,眾生無盡故,阿彌陀佛的救度也就是無盡。所以,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要救度十方眾生,十方的眾生不管有菩提心或是沒有菩提心,慈悲平等救度;阿彌陀佛要救度十方眾生,十方眾生不管是持戒或破戒,平等慈悲救度;阿彌陀佛要救度眾生,十方眾生不管是有智慧沒有智慧,慈悲平等救度;阿彌陀佛要救度眾生,十方眾生不管念佛會打妄想不會打妄想,仍然慈悲平等救度。阿彌陀佛的救度確實就是如此,但是我們念佛人,如果能夠透過這句佛號的執持稱念,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那更與阿彌陀佛的本願名號相應;念佛人如果能借著這句佛號執持稱念,持戒精嚴,那就更與阿彌陀佛的本願相契相應;念佛人如果能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