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達真堪布:入行論講記56[安忍品]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接著講《入菩薩行論》。

  丑二(信仰佛陀故當恭敬)分二:一、佛將眾生作為我所;二、佛將眾生作為我。

  寅一(佛將眾生作為我所)分二:一、當恭敬之理由;二、忏悔不敬之過。

  卯一、當恭敬之理由:

  無偽眾生親,諸佛唯利生

  除令有情喜,何足報佛恩?

  “無偽眾生親”:諸佛把一切眾生視為親人,沒有絲毫虛偽。因為佛證悟了諸法的真理,他明白六道輪回的過程。在六道輪回的過程當中,一切眾生都做過他的父母,這是諸法的真理。佛陀已經證悟了這樣一個真理,他親眼看到了,親身體會了,所以對此深信不疑。

  我們現在口頭上也會說“父母眾生”,但是很多人只是跟著別人說的,不是真正徹底弄明白了這樣一個事實真相,沒有真正證悟這樣的真理。所以,盡管說是這樣說,有時候也是這樣想的,但若是再進一步地去觀察、了解,就會產生懷疑:第一,這不是自己親身體驗的;第二,雖然不是自己親身體驗的,但如果能夠完全相信佛陀,對佛有堅定不移的信心,這樣也可以。如果對佛還是沒有生起堅定不移的信心,覺得“說是這樣說,但是……”可能有時候心裡也會這樣想想,但還不是真正明白,如果再進一步地深入觀察,就會變成懷疑。

  佛陀是通過修行而自己親身體驗的,所以他對這個真理深信不疑。為什麼說佛陀是無有虛偽地了知所有的眾生都做過自己的父母,都是實實在在的親人?因為這是通過自己修行,親自證悟的真谛。一個凡夫若是這樣想、這樣說,也許是虛偽的,但是佛不同。這不是我們在贊揚佛陀,而是佛陀已經證悟了這樣一個真理,已經證得了這樣一個真谛,所以他真正深信不疑,他把一切眾生視為父母、視為親人。

  對佛來說,眾生本來就是自己的父母,所以把一切眾生都無有虛偽地視為最近的親人。我們現在把現實的父母視為最近的親人,那是毫無疑問的。對佛來說,三界一切眾生都是他最近的親人,這也是毫無疑問的。

  “諸佛唯利生”:諸佛唯一的願望、唯一的事業是什麼?就是能利益這些眾生。

  在世間,現世的父母是我們最近的親人、最有恩德的人,哪有比他們還親的人?哪有比他們對我們更有恩的人?但是,當我們自己找到了一個所愛的人,跟對方結婚後,這個時候愛人可能就是最近的親人了,父母就是其次的。若再跟對方生個“債主”,那對方就不行了,這個“債主”肯定是最近、最親的人了,愛人可能是第二位,父母能排到第三位,這就相當不錯了。有的人還要把朋友等排在前面,父母又得往後排了,可能是第四位、第五位……

  其實,無論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父母都應該是最近、最親的人。對我們來說,他們也是最有恩德的人,是我們首位要報答、報恩的人。無論你身邊有多少人,無論有什麼樣的人,父母都應該是第一位的。在世間,這是一個正常人、好人應該做的事。

  佛把所有的眾生視為自己最近、最親的人,不僅做到了人規,還做到了佛規:第一,他知道應該把父母視為最近、最親的人,這是做人的規則;第二,在這個基礎上,他知道所有的眾生都曾經做過自己的父母,和現世的父母一樣有生育之恩、養育之恩,他能平等地對待所有的父母,把所有的父母都視為最近、最親的眾生,對一切眾生平等對待。這就是佛!有平等就有佛,沒有平等就沒有佛。分別是凡夫,平等是佛。

  所以,佛唯一的願望就是能利益眾生,這是佛唯一的事業。

  “除令有情喜,何足報佛恩?”我們要報答佛恩,因為佛讓我們明白了諸法的實相真理,遣除了內心的無明愚癡,讓我們永遠地解脫煩惱和痛苦,讓我們的福德和智慧達到最圓滿的層次、境界。

  怎樣才能報答佛恩呢?佛最親近的人就是這些眾生,佛唯一的願望就是能利益眾生。如果我們想要報答佛恩,就要像佛那樣善待眾生、利益眾生,這樣才可以讓佛歡喜,這樣才能報答佛恩。除此之外,沒有任何事情能夠讓佛歡喜、能夠報答佛恩的,這是唯一的方式。若是我們傷害眾生,讓眾生苦惱,佛是不會歡喜、滿意的,這是恩將仇報。

  也許有人會講:“佛哪有快樂或不快樂,歡喜或不歡喜?”在佛的境界裡,的確是沒有這些;但是在我們的境界裡,還有這些分別,所以應該以我們的境界和方式感恩、報恩。

  利生方足報,捨身入獄佛,

  故我雖受害,亦當行眾善。

  “利生方足報,捨身入獄佛”:你能利益眾生,讓眾生歡喜,才足以報答佛恩,這也是報答佛恩的唯一方法。我們這樣去做,佛也一定會非常高興、滿意。因為佛把眾生都視為最親的親人,佛唯一的願望就是利益眾生。

  為了能利益這些父母眾生,佛可以上刀山、下火海,從不顧惜自己的身體和性命。佛救度與悲憫眾生的慈願已經達到了無以復加、無法言喻的程度。他把眾生視為親人,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而不顧一切,甘願自己轉生於餓鬼道、地獄道等惡趣。既然如此,我們若是去傷害眾生,讓眾生痛苦,佛還能歡喜、快樂嗎?

  “故我雖受害,亦當行眾善”:所以,為了讓佛歡喜,為了報答佛恩,若有怨敵來傷害我的時候,即使我受到傷害,也應該忍受,而不應該嗔恨;應該行持善法,利益這些眾生。

  我們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方式,修煉心態,修習安忍。我們應該深入觀察自己的內心:對佛有沒有感恩之心、報恩之心?若是有,那麼以什麼方式才能報答佛恩?這就是唯一的方法。雖然這些眾生對我不好,傷害我,但是為了報答佛恩,為了讓佛歡喜,我寧願真正地修安忍、善待眾生,因為這是唯一讓佛歡喜、唯一報答佛恩的方法。

  我們天天在這裡聞法、磕頭、做供養……修持各種善法,也是希望佛能歡喜,能報答佛恩。但這都不是唯一的方法,更不是最好的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善待和利益眾生。

  諸佛為有情,尚且不惜身,

  愚癡我何故,驕慢不侍眾?

  佛陀是最值得我感恩和恭敬的對境。佛把眾生都視為最親的人,他為了利益眾生,可以當牛做馬,可以上刀山、下火海,不惜自己的生命。而愚癡的我卻如此傲慢,輕視眾生,甚至還去惱害這些眾生。

  連佛都這樣對待眾生、重視眾生,而愚癡的我算什麼啊?身為凡夫的我,不僅沒有把一切眾生視為最近的親人,也沒有將利益眾生作為自己最大的願望,反而還輕視這些眾生,把這些眾生視為我的敵人,傷害眾生,讓他們遭受痛苦。我為什麼會這樣做呢?就是因為自己愚癡。

  我最感恩、最值得恭敬的就是佛,佛把這些眾生看得那麼重,因此從今天開始,我也要把一切眾生視為最近的親人,視為最珍貴的人,甚至做這些眾生的僕人。

  眾樂佛歡喜,眾苦佛傷悲,

  悅眾佛愉悅,犯眾亦傷佛。

  眾生安樂,諸佛才會歡喜;眾生受傷害,諸佛就會悲傷。所以,若是讓眾生歡喜,也就是讓佛陀歡喜;若是傷害眾生,也就是傷害偉大的佛陀。

  佛本身沒有不愉快,沒有痛苦。眾生不愉快,佛就不愉快;眾生痛苦,佛就痛苦。所以,不能讓眾生不愉快,不能讓眾生痛苦。

  眾生歡喜,佛就歡喜;眾生安樂,佛就安樂。若是你真的想讓佛歡喜,想報答佛恩,唯一的方法、唯一的選擇,就是讓眾生歡喜,利益眾生。若是你傷害眾生,讓眾生痛苦,就是恩將仇報,對佛來說,這是最大的不敬。若是你傷害眾生、讓眾生痛苦,即使你在佛前裝模作樣磕一千、一萬個大頭,甚至將身體、受用、善根統統都供養給佛陀,也報答不了佛恩。

  所以,唯一能報答佛恩、令佛歡喜者,就是利益眾生。

  遍身著火者,與欲樂不生,

  若傷諸有情,雲何悅諸佛。

  這是比喻。若一個人周身燃火,即使給他世間一切的欲樂,如好吃的、好穿的、金銀財寶等,這個人的內心也不可能生起絲毫的歡樂。全身燃火,多殘忍、痛苦啊!即使再給他東西,他的心裡也不可能有歡喜和快樂。

  同樣的道理,如果你傷害眾生、讓眾生痛苦,無論給他什麼東西,即使給佛磕頭供養,做任何事情,佛也不可能歡喜,不可能快樂。你在這邊惱害眾生,卻再在那邊供佛,是沒有用的。若是你真想供佛,就應該去利益身邊的眾生,讓他們高興,對佛來說,這是最大的供養、恭敬。

  卯二、忏悔不敬之過:

  因昔害眾生,令佛傷心懷,

  眾罪我今悔,祈佛盡寬恕。

  我們曾經加害過眾生,令大慈大悲的佛陀不悅、傷心;現在我又傷害眾生,又讓佛傷心。我犯了重罪,將來要下地獄,遭受地獄的痛苦,我真的很後悔。現在在佛面前,我誠心誠意地忏悔:偉大的佛陀,我誠心地祈求你們原諒我,再給我一次機會吧!從今以後,我再也不去傷害眾生,再也不讓你們傷心了。忏悔就是要有追悔心,要有改過的心。

  為令如來喜,止害利世間,

  任他踐吾頂,寧死悅世主。

  為了能令佛歡喜,從今天開始,我決心終止損害眾生,做眾生的奴僕。為了讓佛歡喜,為了報答佛恩,哪怕是無量無邊的眾生踐踏我頭頂,讓我死亡,我也不反抗,也不去傷害他們。我要用這種方式讓偉大的佛陀歡喜,報答佛陀的恩德。

  寅二、佛將眾生作為我:

  大悲諸佛尊,視眾猶如己,

  生佛既同體,何不敬眾生?

  佛把眾生都視為自己了。為什麼說佛和眾生同等呢?

  從本體的角度來講,佛和眾生是一體,因為萬法一心。偉大的佛陀證悟了法界等性,證悟了諸法的本體,知道佛和眾生本來就是一體的,這是站在勝義谛上講的。

  在顯現上,從世俗谛的角度講,佛修自他交換、自輕他重菩提心,把眾生都視為自己。眾生受到傷害就是自己受到的傷害,眾生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眾生的快樂就是自己的快樂。

  無論在顯現上,還是在本體上,無論是在世俗谛,還是在勝義谛上,佛都把眾生視為自己了。既然佛和眾生是同體的,我怎麼能只敬佛,不敬眾生呢?怎麼不敢傷害佛,而敢傷害眾生呢?之前我不知道,現在我知道了,我應該敬佛一樣地敬眾生。自己應該下決心:如同不敢傷害佛陀一樣,我再也不敢傷害眾生了。

  丑三(觀察果當恭敬)分三:一、宣說取悅眾生是諸善之因;二、以此方式教誡勤奮;三、攝義。

  寅一、宣說取悅眾生是諸善之因:

  悅眾令佛喜,能成自利益,

  能除世間苦,故應常安忍。

  “悅眾令佛喜,能成自利益”:只要取悅有情,就能令佛陀歡喜,就能成就自己暫時和究竟的一切利益。

  若你能做到不嗔恨眾生,不傷害眾生,甚至能慈悲眾生或是利益、救度眾生,這樣才可以令佛歡喜,才可以報答佛恩。

  從暫時的利益來看,健康、長壽、升官、發財等這些都不算什麼,要有所謂的四禅八定等境界、天眼神足等神通是很難的。現在有的人能賺錢、能養生,但是想修出點神通、玩玩神通,就沒有那麼容易了,對你這樣一個既懈怠又懶惰的人來說,要修出來很難啊!不可能,這都是白日做夢。雖然財富、健康也是要修的,但是要修出來不難,只要做些布施、放生等,福報就能來,不僅財源滾滾,還能健康長壽。若是真正要修神通神變、四禅八定等,那是要下功夫的,要刻苦努力地學修,最後才能修成。我們現在要坐一個小時都費勁,心要專注一分鐘也難,怎麼能輕易成就呢?

  究竟的利益是什麼?就是解脫成佛,這是一般世人做不到的。這都是超越的,是世間沒有的。

  “能除世間苦,故應常安忍”:只要利益一切眾生,就可以遣除世間的苦。若想真正利益眾生、度化眾生,就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能忍受一切艱難困苦,忍受一切坎坷磨難。“常”就是恆常。

  在一切時當中恆常修安忍,才能讓佛歡喜,可以成就自己暫時或究竟的利益,還可以遣除世間的這些痛苦。

  寅二、以此方式教誡勤奮:

  譬如大王臣,雖傷眾多人,

  謀深慮遠者,力堪不報復,

  因敵力非單,王勢即彼授,

  故敵力雖弱,不應輕忽彼。

  這是一個比喻。有位具有權威的國王,他手下有很多大臣,這些大臣會傷害很多人,會得罪很多人。被得罪的這些人,若是深謀遠慮之人,雖然有能力報復或殺害這個大臣,但是他不會這樣做,因為大臣的背後有國王的勢力,若是你反抗或報復,也許當時能贏,但是後果不堪想象。

  表面看起來,對方似乎只是孤身一人,無有兵旅,勢單力薄,其實不然,國王的強大勢力就是他的援兵。因此,作害者雖然力量薄弱,但也絕不能不屑一顧、等閒視之。

  悲佛與獄卒,吾敵眾依怙,

  故如民待君,普令有情喜。

  同樣,這些所謂的敵人加害我們的時候,我們也不能報復。雖然敵人的力量弱,你能消滅他,但是卻不能這樣做,因為你知道他的依靠是佛陀。如果他還有其他的依靠,那就是他背後的獄卒們。如果你嗔恨、報復他們,將來就會下地獄,獄卒們會讓你受到懲罰。

  雖然眼前的這些敵人力量弱,你有能力消滅他們,但是要想到:“他們都是佛最親的人,他們背後有佛,如果我嗔恨他們,那偉大的佛陀會怎麼看我,我怎麼面對佛陀啊?”

  你還要想到:“雖然我不怕他,也能消滅他,但是我不能這樣做,因為他的背後有閻羅王和獄卒們,將來後果不堪想象啊!”若閻羅王知道了,就會派人把你抓去,審判你,讓你下地獄,這些獄卒們在地獄裡給你施用各種刑法,懲罰你。那是地獄,不是監獄啊,那些都不是國王的士兵,而是獄卒們啊,那種懲罰非常嚴重,痛苦極其難忍!

  我不能再繼續愚癡顛倒。無論是國王,還是他手下的大臣,雖然他們有時候也傷害這些民眾,但是民眾也不敢反抗和報復,還要恭敬和伺候他們,做他們的僕人。同樣,雖然這些眾生有時候不喜歡我、傷害我,但是我也不能報復和傷害他們,而是要善待這些眾生,盡心盡力地讓他們歡喜、安樂!這才是英明的選擇和做法。

  暴君縱生嗔,不能令墮獄,

  然犯諸有情,定遭地獄害。

  如是王雖喜,不能令成佛,

  然悅諸眾生,終成無上覺。

  “暴君縱生嗔,不能令墮獄”:這些國王、大臣很有勢力,若是去報復他們,令他們生氣,就會找我的麻煩或者懲罰我。盡管如此,他們也沒有辦法讓我下地獄,令我遭受地獄的痛苦。

  “然犯諸有情,定遭地獄害”:但是這些敵人就不一樣了,若是我對這些眾生生嗔恨心或者傷害這些眾生,一切善根、福德立刻會被毀壞,死了之後立刻會下地獄,會遭受地獄的痛苦。後果非常嚴重啊!

  “如是王雖喜,不能令成佛”:我令這些國王、大臣歡喜,為他們立大功,即使他們再滿意,也沒有辦法讓我解脫成佛。

  “然悅諸眾生,終成無上覺”:反之,若我忍受這些眾生對我的加害並能善待、利益這些眾生,閻羅王、獄卒們就不會讓我墮入地獄,感受惡趣的痛苦;同時,我令佛歡喜,佛就會加持我,會讓我今生解脫,即身成佛。

  所以,大家應該讓佛歡喜,應該報答佛恩,這樣不僅能關閉惡趣之門,甚至能永遠地解脫煩惱,能獲得圓滿的佛果。即使你想盡一切辦法,讓這些所謂的領導或者朋友滿意,他們能給予什麼利益啊?然而,若能讓一切眾生歡喜、安樂,你最終將能成就佛果。

  寅三、攝義:

  雲何猶不見,取悅有請果,

  來生成正覺,今世享榮耀。

  生生修忍得,貌美無病障,

  譽雅命久長,樂等轉輪王。

  “雲何猶不見,取悅有請果”:為什麼仍然見不到令眾生歡喜、喜悅的果報呢?

  “來生成正覺,今生享榮耀”:“來生”是究竟之意,“今生”是暫時之意。究竟上,可以成就佛果,獲得無上正等覺的果位。暫時上,能獲得一切世間的榮耀,諸如享受豐厚財富、美名遠揚的快樂等。

  “生生修忍得,貌美無病障,譽雅命久長,樂等轉輪王”:若能修安忍的話,生生世世都能獲得相貌端嚴、健康無病、名聲榮譽、長壽百年等等,真正擁有與轉輪王一樣的圓滿安樂,獲得與轉輪王同等的福報。

  嗔恨心重,脾氣暴躁的人長得也凶,長相也難看。現在人都愛美,經常買一些化妝品、整容等,這都沒有用。應該好好修安忍,心態一變,長相也會隨之改變,變得越來越仁慈,這是修安忍的功德和利益。

  大家能不能認真一點?本論所講的修安忍的方法、竅訣真的是無窮無盡,哪怕能夠利用其中的一個方法、一個竅訣,也足以讓你獲得圓滿的果位。安忍很重要,若是你不修安忍,你通過布施、持戒等方法所積累的善根和福德,一下子都會毀壞。保護自己的善根、福德和相續的最佳方法就是安忍。

  佛陀慈悲,菩薩慈悲,給我們講了很多修安忍的方法和竅訣。如果大家真正明白了這些道理,搞清楚了事實的真相,嗔恨心就無法生起來,不可能再去傷害眾生。本來就沒有什麼可嗔恨的,本來就不應該抱怨。我們的所思所想、所做所行都是背道而馳的,這是我們不明真相、愚癡所導致的。如果真正明白了真相,就不愚癡了,也就不會如此顛倒了。

  本來就沒有什麼可嗔恨的,本來就不應該傷害眾生。作為學佛人,不應該犯和凡夫同樣的錯誤。眾生為什麼這樣做?因為他們是愚癡顛倒的。而我們現在遇到佛法了,內心有智慧了,為什麼還跟他們一樣愚癡顛倒呢?

  在一切對境當中,自然而然就能戰勝這些煩惱,能保持內心的平靜,這是真正的安忍。強忍不行,控制念頭也不是好的方法,這些都還是表面上的東西。遇到對境的時候,生不起嗔恨心,沒有害心,這樣才可以。大家應該認真地學修這些內容,這都是修安忍的方法,如果你真正明白了,自然就不難了。

  我們應該忍受的是艱辛和磨難,我們應該要放棄的是虛榮和自私。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上一篇:達真堪布:什麼叫忏悔?
下一篇:庭訓格言,堅定我行善的心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