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裡所說我們的心是剎那生滅的,但可以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惡的心態,如龍樹菩薩所說由貪嗔癡所引發的心態是惡念。在這樣的心態下哪怕你的身體在做大禮拜或行持表面的善法也還是造惡業。所以我們在念經持咒打坐修行之前應該先反觀自心,如果是由貪嗔癡傲慢嫉妒等煩惱所造作的心態一定得斷掉。
第二種是無記的心態,就像一些動物或者初生嬰兒一樣沒有什麼想法,沒有善惡的念頭。如果身體在修行學習的場所但心態是無記的話,磕頭持咒再多也一樣沒有好的果報。所以作為一個佛弟子我們每時每刻都要反觀自心看看自己的起心動念是什麼,惡的念頭要斷掉,昏沉無記的狀態要改成善的動機。
那善的心態又分為幾種呢?我們紅塵中的人初入佛門時一般都有所求,比如說大城市的人逢年過節喜歡去寺院燒頭香撞鐘,希望能得到世間的長壽、財富、名聲、地位、好的婚姻等等今生的利益。然而因果不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但是如果以解脫的目標來看這些都不是善業。將珍貴的佛法用在如此短暫人生的世間蠅頭小利上並不值得。所以為了今生利益所求的這種信仰並不是真正的學佛。
真正佛教的信仰不是為了今生而是尋求來世,而此善的發心也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下士道的發心,中士道的發心以及上士道的發心。
比如說下士道的發心並不是為了追求今生的榮華富貴,而是為了追求來世不會墮入三惡趣,獲得人天善趣的果報去修行,但是這樣的果報也是短暫無常的,依舊處於輪回中,從根本上來說還是無法得到真正的安樂。在佛教當中這雖是善的動機,但屬於最為低劣的心態,所以我們把它叫做下士道的發心。
那麼中士道的發心是什麼呢?就是上座部小乘佛教的追求,他們認為人天善趣也還在輪回當中,我要脫離輪回,為了從三界六道中得到自我解脫,獲得寂滅的聲聞緣覺阿羅漢果位而修行。雖然我們是大乘佛教徒,但是在座的各位也要好好反躬自省我們真的是大乘佛教的發心嗎?如果大家是以自私自利的心態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麼和中士道小乘行者的發心並無二致。
那麼大乘佛子所真正應該追求的上士道的發心是什麼呢?首先,就是為了自他一切眾生能夠脫離輪回苦海獲得究竟解脫而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菩提心要具備兩個條件,第一是利他,為了一切眾生的究竟安樂;第二是利己,我要成佛,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無邊無際眾生的利益。
所以大乘佛子在燒香拜佛念經持咒等所有六度萬行中首先要反觀自心有沒有在菩提心的攝持下。無論是漢傳佛教還是藏傳佛教大家都屬於大乘佛教,而大乘佛教所具備的最根本條件就是發菩提心。我們不僅是當下要發菩提心更是在做任何善事的時候都要以菩提心來攝持。
如果相續中具備了菩提心哪怕是再小的善業也有不可思議的功德,有了菩提心的種子,他的功德剎那剎那增長,無勤獲得暫時究竟的一切喜樂。如六祖惠能大師曰: “凡夫口誦,聖者心行。”身語之勤做只是調心的方便,若未通達此理而以改造身語為最終目標,則本末倒置。
二世敦珠法王法語:“八萬四千法門的根本要義是調伏自心。沒有調伏自心,聽聞再多的竅訣,也只是與佛法結緣, 死亡之時亦不會有太大助益。如此修持大法,步入後世更難有所幫助。所以,法毋需盛名。倘如法與自心默默相融,自己修行已到確有把握時,任誰不解已是修者之巅峰。”否則你念的咒語再多打坐的時間再長也無濟於事,達不到真正大乘佛教修行的標准。
不隨善惡相大小,只隨善惡意差別。所以我們在做任何善事之前一定要調整自己的發心,以上士道的發心來行持善法。
其次,我們藏傳佛教寧瑪巴的教主龍欽巴尊者在《七寶藏》的《如意寶藏論》中有一句話概括了大乘佛教的精髓:行持任何善法都不可缺少三殊勝。前行要發菩提心,正行無緣行,上等的無緣行就是指在我們平常所說的大中觀,大手印,大圓滿這樣證悟的境界中行持善法(三輪體空)。
如果我們沒有這樣的證悟境界,就要有一個相似的無緣行。就布施而言,就是將施者、受者,和所施之物全部觀作幻化八喻中如夢幻泡影般虛妄,在這樣的境界中行持善法,可以稱作中等的無緣行。下等的無緣行,對初學者來講,是指盡量以無分別或專心致志的智慧來攝持。凡夫人心不在焉,向外散亂所做的善行功德很小。
經常有人說自己修了一次五加行但是只有數量沒有質量。為什麼沒有質量?因為做的時候沒有最起碼的一心一意,所積累的資糧就很有限。彈琴的時候你的心專注於琴弦,寫字的時候專注於筆畫,我們修行的時候心也要專注當下,這樣加行和正行都會到位。所以說心能專注也算是一種相似的正行無緣。
我們的心是很可怕的,一剎那都不會停歇。調伏自心是佛教的終極目的,並非易事。成就者為何這樣少,因為心如狂象難調伏。很多初學者頭腦一熱說我要打坐,但是一年下來煩惱更盛,一年比一年差。為什麼?心不專注,沒有調伏自心。而且很多人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身體上,我們剛才說過身體和語言都不是最重要的,而反觀自心,內心調伏才是重中之重。
《因緣品》中亦雲:“非以發髻非以棍。”也是告誡我們,不是留個長頭發就能稱為瑜伽士,不是手裡拿個法杖就成為持戒者,表面之中的顯現並不重要,因為外在的形象不能代表內心的真實境界。所以,在行持善法的過程中,當時時以調伏自己的內心作為根本。
最後,回向殊勝。我們要把自己無始以來所做的善業,包括佛菩薩無漏的善業和我們凡夫所造的有漏的善業聚集在一起回向大菩提。有漏的善業是指我們凡夫在煩惱分別心染污下所做的善業;無漏的善業是指佛菩薩以無我或空性智慧所攝持的善業。任何微小的善業都要及時回向,就好像一杯水的功德,如果能夠融入大海的話,在海水沒有枯竭之前你的功德亦不會消亡。
這三殊勝法,大家聽過很多遍了。你們之中有的人可能講的比我還好,但做到很難。嘴裡講的井井有條並不重要,只有做到才是真正的得到。所有的善業都要以這三殊勝法來攝持,才是大乘佛教的修行。
騰訊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