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意老和尚1926年(二月初六)出生於山西省大同市山陰縣。19歲於大同南寺禮上慧下果律師剃度出家,1947年在北京慈舟老法師座下受戒,1948年在浙江阿育王寺拜佛捨利,1949 年朝普陀後去廣東雲門寺親近禅宗泰斗上虛下雲老和尚,1953年隨老和尚前往江西雲居山真如寺。師在虛雲老和尚身邊親近達10年之久,也是虛雲老和尚的法子。
1948年的春天,年輕的靈意法師從杭州登上了南下的列車參學。那時,抗戰烽火漫於全國,即將解放的中國,正面臨著一場大的災難。他們一行八位法師和那些素不相識的難民,在火車頂上度過了饑寒交迫的幾天幾夜,終於來到了廣東韶關。
有緣千裡來相聚,當他們來到大鑒寺喝水時,看到十幾個師父背著衣單正要出行,於是,上前合掌問了其中的一位威儀具足的年輕僧侶:阿彌陀佛!師父,你們要去哪裡?我們去“雲門寺”,他聽到 “雲門寺”這三個字時,心裡非常歡喜,即刻決定於師同往(師即體光老和尚)。
由於一路的勞累和驚慌,到了 “雲門寺”不久,他和那些逃難的師父們都病倒了,靈意法師病的很重,得了傷寒,全身浮腫,高燒不退,牙関緊閉,命在旦夕。
虛雲老和尚為他們請了大夫,還精心地守護著靈意法師,並為他持“大悲水”,從牙縫一滴、一滴地喂。幾天後,他慢慢的蘇醒過來,得知虛雲老和尚加持自己大難不死,十分感激,頓生親近之感,發願不離開眼前這位大善知識。
他要報恩,要生生世世親近善知識,護持佛法、弘法利生。靈意法師從韶關雲門寺親近虛雲老和尚到江西雲居山真如寺,前後達11年之久,經歷了雲門事變,雲居山農場勞改,他挨過批,挨過斗,流過血,流過淚,但他信仰堅定,雖遇挫折,不改初衷,無怨無悔。
一天,年輕的靈意法師和往常一樣去山下為常住辦事。那時,他是虛雲老和尚身邊跑外辦事最得力的侍者,師父們都稱他為”飛毛腿”。
這天,他徒步走了一百多裡山路,回來很晚了。他又餓又累的回到雲居山,剛進山門就聽到打熄燈板了。連忙趕到茅棚見虛老和尚,把取回的東西,辦好的事情一一交待虛老後,就邊頂禮邊說:“老和尚慈悲!弟子業障深重,生死未明,想明天進禅堂隨大眾師坐香用功,辦事您還是另找人吧”。
虛雲老和尚慈悲的開示他說:“了生死和辦事情有什麽關系呢?你要發菩提心,斷除妄想,行住坐臥,把持正念,久而久之,生死不了而了。未成佛道,先結人緣。你發心為常住辦事,成就大眾,功德無量。若真為生死用功,外面就是一個大禅堂啊”!
數十年如一日,靈意法師為了芸芸眾生,日日夜夜穿梭在這個無相的大禅堂裡。
靈意法師從二十多歲的小和尚,到現在八九十歲高齡的老和尚,他追隨虛雲老和尚的足跡,開道場,興祖庭,持戒律,修苦行,重佛法,輕生命,說法如雲如雨,在他的言行中有著虛雲老和尚的正氣,老和尚為佛教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實乃當代佛教高僧、傑出的僧伽楷模 !
每天早晚功課的時候,總是能看到一位慈祥的老和尚端坐在殿堂裡。對年輕僧侶來說早晚課是大眾必修的一種功夫。
而對一位老和尚來說,是一件難能可貴精神,是重法輕身典型的身教素材。
弟子想:有時我事務繁忙,身心疲倦也想偷個懶,但一看到他老人家拄著一根籐木拄杖,晃晃悠悠的身影,我只有選擇精進。當我挑起興建道場,弘法利生的重任,感到吃力的時候,是他老人家給了我巨大的精神鼓勵。
靈意老和尚常常教誡我說:我不去上殿可以,自己可以把持功夫。你們也要老呀,要給後人做好榜樣,我不修寺院也有地方住,快死了,難道還放不下嗎?
不是,我是想把親近虛雲老和尚的寶貴經驗傳承下去,虛老和尚的一生就是為了眾生,無論到哪裡,都是農禅並重,興祖庭,續慧命,演妙法,修苦行,直到一百二十歲,有人問他:老和尚因何不放下,他說:咦,蒼生度盡那時休。
我感悟到了虛雲老和尚和靈意老和尚的那種身教勝於言教的精神!
他的近侍弟子回憶說:記得有一天,我到老和尚房間送開水,看到老和尚炕上放了幾件換下的衣服。我就問老和尚:“師父我幫您去洗好嗎”?
他正在炕上縫補襪子,說了聲:“不要了,你做飯辛苦了,快去休息吧!”
我回到大寮一邊掃地,一邊想,老和尚都這麼大年齡,自己還要洗衣服。
我剛發心出家,應該懂得關心老人家才是佛弟子啊!於是,我從窗戶看到老和尚到殿堂跑香去了,我快步到他房間把床單、枕巾、衣服統統拿去洗!
一個多小時後,我把洗好的衣服曬在後院。剛剛回到大寮,老和尚突然進來了:誰讓你多管閒事,把我衣服都洗爛了。
我說:師父您的衣服太舊、太髒了。
由於他老人家平時洗衣服都是用臉盆倒一點點水把衣服泡濕按一二下就好啦。
再說他的衣服都是過去的白布自己染色做成的。這次我可使上勁了,把領口、袖口洗了又洗,真的洗爛了!
老和尚呵斥到:“凡事都要自已來完成,了脫生死是要靠自已才能解脫。”弟子深深體會到一位苦行僧的偉大.
靈意老和尚戒行精嚴,表裡如一,居常破衲一件,謙光和德,常以楞嚴經開示後學,四眾久欽高風。法師曾經在國內恢復和新建大小寺院多處,現任五台山碧山寺,江西雲居山和寶峰寺首座,內蒙古杭錦後旗寶蓮禅寺住持。現駐錫內蒙古五原縣四大股普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