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信願法師:善導大師《法事贊》摘要二十三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晚上我們接著來探討善導大師的《法事贊摘要》。前面我們探討到了第二大點的第十四段文,第十四段文是《法事贊》最重要的地方,總共有三首偈頌法語,每一首偈頌法語有四句話,每句話有七個字,照例師父把它讀一遍,讓大家對照對照。請看講義第五頁第十四段文:

  極樂無為涅槃界 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 教念彌陀專復專

  七日七夜心無間 長時起行倍皆然

  臨終聖眾持華現 身心踴躍坐金蓮

  坐時即得無生忍 一念迎將至佛前

  法侶將衣競來著 證得不退入三賢

  這一首偈頌法語

  極樂無為涅槃界 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 教念彌陀專復專

  就是在解說《阿彌陀經》往生因的這一段經文: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前面我們已經探討過了,阿彌陀佛的願力所成就的無為涅槃淨土世界,如果十方眾生以隨緣修持雜善恐怕難以往生。因為雜善是自力修行,如果以《觀經》來講,就是定善與散善。自力雜毒之善是有為造作,不能相應無為造作的涅槃清淨報土。所以因為不相應,才會產生恐難生。事實上善導大師用「恐難生」三個字的形容不能往生,實在用的很客氣。祖師的涵養真的很好,用恐難生很客氣,恐怕難以往生,實在講就是根本不能往生。自力雜毒之善不是以阿彌陀佛名號做為修因,那當然不能往生無為涅槃的極樂世界。那雜善就相對專善了,那雜善恐難生,專善就能往生,這是相對的話。雜善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之外的一切聖道教法,也就是淨土法門之外的一切八萬四千法門。所以為什麼善導大師在五部九卷只要開示到往生修因,一定告訴我們乘佛願力、念佛必生,為什麼念佛必定往生?就是乘佛願力。

  其實印光大師也經常講這樣的道理。印光大師經常講:

  「仗佛慈力、念佛往生。」

  印光大師講這樣的話,在整部《文鈔》講了多少遍,讓你們猜看看,一般人會把印光大師,歸類為二力法師,但是師父個人的看法不同。我的看法印光大師,我會把他歸類他力的法師,為什麼?因為整部《文鈔》九大本,我通通看透了,我把所有講到佛力、慈力、願力的《文鈔》摘出來有三百多段,當然《印光文鈔》整部要比善導大師的五部九卷分量還要來得多,但是就以《觀經四帖疏》而言,善導大師在玄義分講仗佛願力至少七次,你不相信把《觀經四帖疏》玄義分的疏文好好的看看。為什麼同樣的話一再重復了六七遍?印光大師在整部《文鈔》同樣的話講三百多遍,你以為像印光大師、善導大師這一些了不起的祖師是吃飽沒事干嗎?那就是因為重點。有人覺得我講經速度很慢,而且講的很淺,我說對,重復的地方我一再的強調,因為我講的很淺,講的很簡單你都做不好了,我再講深的對你有意義嗎?

  信願師父:您每一次都講念佛,我聽一次就知道了,你聽一次你就一輩子老實念佛、乖乖念佛嗎?你有這麼猛利的根性嗎?如果有,我就講一遍就好了。師父您講的那麼淺,我講的那麼淺,教你念南無阿彌陀佛,你都修不好了,我再講深的對你解脫生死有幫助嗎?這一句佛號你能夠念到把見思煩惱斷除了證阿羅漢嗎?如果沒有,我不必再告訴你持什麼咒、誦什麼經了。一個法門你都修不成了,其它的法門你還要怎麼樣,對不對?對。還是老老實實腳踏實地,學佛要老實,做人要老實,做事也要老實,念佛要不要老實?要。

  印光大師還有蓮池大師,兩位中國淨宗的祖師最勸勉我們老實念佛。印光大師在《文鈔》通常勸勉我們:

  「老實念佛,莫換題目。」

  隨緣雜善的行者就是常常在換題目。我只要遇到有人問我這個問題,我就開始搖頭,心裡面是諸多的感歎。

  信願法師:您看我們現在要修什麼法門?問我這個問題,我說念佛法門。您每一次都說念佛法門,當然因為我專修念佛法門,我當然每一次都告訴你念佛法門,難道下一次你問我我要告訴你參禅法門嗎?都只有念這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太單調了。你如果嫌單調,去割香就很熱鬧。你修行是為了解脫生死,你不是為了要熱鬧的,對不對?對。媽祖要出巡遶境,不就很熱鬧嗎?很多電視台都去拍攝整個遶境的過程,全世界都看得到非常熱鬧。請問那一些人能夠解脫生死嗎?不能。請問那一些人去鑽了媽祖銮轎底下,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嗎?不能。如果去鑽媽祖銮轎底下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不要修行了、不要念佛了,師父就帶你們排隊去鑽媽祖的銮轎底下就好了,對不對?對。你要的不是熱鬧,你要的是真正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老老實實念佛、乖乖的念佛,不要認為念佛很單調。甚至還有人說這樣的話,我聽了以後,好像一把劍插在我的心坎上,實在很痛,[念佛實在是很無聊]。念佛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最尊貴的修行,是法藏菩薩以古佛的智慧,思惟了五大劫才想出來做為救度眾生的本願,你說念佛太無聊、念佛太單調,實在是阿彌陀佛。所以我們要往生無為涅槃界,不能隨緣雜善。但是太多人犯了這一個缺失,隨緣雜善,所以跑到化土去了很可惜。人家阿賜在報土早就跟觀世音菩薩下棋了,跟大勢至菩薩喝茶了,你還包在蓮華苞裡面六大劫。因為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下品中生,還要在蓮華苞裡面六大劫,那這樣可不可憐?可憐,所以不要隨緣雜善。

  有一個修地藏法門的三寶弟子,人也是很老實很可愛,但是這樣的想法應該要放下。他說信願師父:您講阿彌陀佛的本願法門看起來很好不錯,有阿彌陀佛的願力臨終接引,那就不會墮入地獄了。可是我念地藏王菩薩念十幾年快二十年了,我如果從現在開始改念阿彌陀佛,那會不會對不起地藏王菩薩?我說不會。你用凡夫心去測度地藏王菩薩,所以你會這樣想。地藏王菩薩很慈悲,他巴不得你現在開始就念南無阿彌陀佛,你不念他的聖號南無地藏王菩薩,他絕對不會生氣,絕對不會怪你,你怎麼讓阿彌陀佛拉走了?地藏王菩薩不會有這樣的想法。如果會,他也不會成為一個等覺菩薩。我們凡夫會,地藏王菩薩不會。你從現在開始,好好的念南無阿彌陀佛,隨緣雜善害我們在化土裡面、在胎宮疑城。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這兩句話就講出不能雜善,那就要專一的修善。怎樣專一修善?告訴我們專一修善的不是別人,是如來。這裡的如來可以解釋釋迦如來,當然解釋彌陀如來、甚至解釋十方如來都行,廣義來說解釋十方如來也對,為什麼?因為《阿彌陀經》六方佛段的經文講,六方如恆河沙諸佛如來都告訴自己本國的眾生,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也就是你們眾生一定要相信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這一部《阿彌陀經》。《阿彌陀經》講執持名號的修行,那當然就要相信念佛法門。所以十方諸佛或者釋迦牟尼佛,或者阿彌陀佛如果要選要法,什麼法叫做要法?要是重要,這個法門很重要,怎麼樣重要?因為要進入無為涅槃的極樂世界,你說這個修行的法門重不重要?太重要了。而且我們是凡夫,凡夫怎麼能夠進入無為涅槃的清淨報土,這是聖道教法的行者所不能接受的。可是善導大師卻高舉這樣的主張,凡夫仗佛願力,可以進入彌陀清淨報土。如果不是善導大師告訴我們這樣的道理,我們還不敢相信,我們還不能置信。原來凡夫可以進入報土,進入報土的果報等一下後面就會講到。

  坐時即得無生忍 一念迎將至佛前

  法侶將衣競來著 證得不退入三賢

  你看馬上就得到這樣的果報,太殊勝了。如來選重要的法門,要進入無為涅槃的極樂世界,這個重要的法門是什麼法門?就是最後一句話,「教念彌陀專復專」,教導眾生念阿彌陀佛。然後用兩個「專」字專復專,同樣的字出現在一起,除了有加強語氣的意義之外,最主要還有特別的用意。就是第一個「專」字就是捨聖道取淨土,就是聖淨分別。在聖道門而言是隨緣雜善的法門,淨土法門而言就是念彌陀名號,所以善導大師講的很仔細,教念彌陀,他沒有說教念如來。如果用教念如來,那我們或許會解釋為是念釋迦如來、或者念藥師如來,可是已經說明「彌陀」兩個字了,那就是釋迦牟尼佛也好,阿彌陀佛也好,十方諸佛也好,教導我們這樣的凡夫眾生稱念阿彌陀佛。這裡用念不用稱,這表示這裡所說的念佛包括口念也包括心念。如果用稱,善導大師如果說:教稱彌陀專復專,那就會告訴我們口稱。在這裡用念不用稱,意義是口念、心念都是念,都是念阿彌陀佛。

  第一個「專」字是聖淨分判,聖道門與淨土門的分判,捨聖道取淨土。

  第二個「專」字是真假分判,也就是捨自力心念佛,以他力心念佛,捨疑惑心念佛,取明信佛智念佛,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如果使如來選重要的法門、精妙的法門,那如來會教導我們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這樣才能進入無為涅槃的極樂世界。這四句話既然在解釋《阿彌陀經》這一段經文: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既然是在解釋這一段經文,可見執持名號後面若一日到若七日的一心不亂,就是專心念佛的不亂,專心念佛不雜亂,一心念佛不動亂。不會因為人家跟你講,光念一句佛號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怎麼夠?你就再加上誦經、加上持咒、加上拜忏、加上很多的修行,又兼念了很多佛菩薩的名號。有的人修行就是自己自作主張,把佛菩薩的職務分配好,好像他就是佛菩薩當中的總管一樣。我要消災免難我要念藥師佛,我要治病要念藥師佛,我要消災念觀世音菩薩,我不要墮入地獄要念地藏王菩薩,我要長智慧我要念文殊師利菩薩,我要修大行要念普賢菩薩,最後快要死了,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才念阿彌陀佛。把佛菩薩的職務哪一位佛、哪一位菩薩、負責管什麼業務分的很清楚,這樣對嗎?這樣不對。這樣好像你比佛菩薩還要大。你要消災念南無阿彌陀佛不能消災嗎?你要延壽念南無阿彌陀佛不能延壽嗎?你要增長智慧念南無阿彌陀佛不能增長智慧嗎?可以。念一佛即是念一切佛,念一遍:生一土即是生一切土。一法通法法都通,一經徹經經都徹。

  所以善導大師告訴我們專修的道理是非常有道理的,這樣的觀念在教界卻是很少人能夠老老實實的去做,大部分人都很喜歡跑道場,修行修到最後成了到處跑菩薩摩诃薩,為什麼?因為喜歡跑,你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跑個三百個道場,親近了三百個出家人,你至少就要修三百種法門,你有那麼行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你如果說換了三百種行業,你會賺錢嗎?鬼才相信你會賺錢。

  所以教念彌陀專復專,確實非常的重要。那既然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就是專心念佛,那就是《無量壽經》所說的一向專念無量壽佛。而《無量壽經》告訴我們一心專念無量壽佛,《阿彌陀經》也教我們一心專念阿彌陀佛,《觀經》當然最後的付囑文也是教我們一心專念阿彌陀佛。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所以三經的道理一致性,共通性都是勸勉專修。

  有一年我去參加某一寺院道場的尾牙活動,有一個法師他當著我的面問我這個問題,信願法師:您為什麼教人家一心專念阿彌陀佛?佛法和世間法門那麼多,你要教人家多學幾種法門,怎麼只教人家一心專念阿彌陀佛?我說法師很抱歉,我不是在教導眾生佛學知識,我是在教導眾生往生淨土、解脫生死,至於要學很多法門,我們在這邊很快就要沒命,一生就算一百年,也只有三萬六千五百日而已,一天學一個法門,一百歲死了也只能學到三萬六千五百個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還學不到一半,何況你能活到一百歲嗎?何況你能從出生的第一天就一天學一種法門嗎?你生命那麼短暫,你要學很多法門,你在這邊根本不可能做到。所以法門無量誓願學,到哪裡去學?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學。因為壽命無量,而且還有最高明的老師阿彌陀佛在教導,對不對?對。何況也不是我釋信願教人家一心專念阿彌陀佛,法師您應該晚課會誦《阿彌陀經》,會。《阿彌陀經》幾個字你知道嗎?他沒有像淑珍那麼行,他不知道耶。他想一想,我怎麼不知道《阿彌陀經》有幾個字。我說你沒有算當然不知道,《阿彌陀經》我講過三遍了,我真的算過,一千八百五十八個字。請問你這一千八百五十八個字的《阿彌陀經》釋迦牟尼佛有沒有教你第二種修行法門?沒有。把一千八百五十八個字的經文通通讀過了,就只有一種修行,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也就是善導大師這裡所說的,教念彌陀專復專,是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教我們專心念佛的,你不能怪我。我是凡夫僧,我沒有那麼大本事,教人家一心專念佛,你要怪就怪釋迦牟尼佛,如果你去怪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就會跟你說:你不能怪我,你要去怪阿彌陀佛。因為阿彌陀佛在第十八願教導人家專修的,第十八願是根本願,是對眾生絕對救度的誓願。阿彌陀佛因地法藏菩薩第十八願發願說: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把第十八願因願文九句話,每一句話四個字,三十六個字,把它讀一百遍,你會發現第十八願法藏菩薩誓言以他成佛的果地名號,讓我們眾生稱念,接引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的誓願不是我們發的,是法藏菩薩發的。法藏菩薩是古佛的智慧稱性發願而出,發這樣的願力是經過五大劫的思惟。你發願要吃素,你有經過五大劫的思惟才發願要吃素嗎?你沒有這麼大的耐心跟時間。所以釋迦牟尼佛就會說:你要怪我不對,你要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他十八願專一以念佛法門,做為救度眾生的本願。如果你去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說,對,你要怪就怪我,我在第十八願就是砍盡一切枝枝葉葉,砍盡一切葛籐,我就是要讓你的心,只安住在我的名號南無阿彌陀佛,要怪你就怪我,你要來往生我的淨土,我就歡迎你。你要怪我教人家專心念佛,不來我的淨土世界要去地獄,那你就去地獄。當然阿彌陀佛不會這樣說,這是我說的。那你去地獄我再去地獄救你,那你要在人間被阿彌陀佛救度還是要在地獄被阿彌陀佛救度?在人間,答案就出來了。

  所以「教念彌陀專復專」,如果不要說釋迦牟尼佛教的,也不要說阿彌陀佛教的,也不要說十方諸佛教的,就說善導大師教的。因為教念彌陀專復專,這是善導大師講的話,所以也不能怪我釋信願,要怪善導大師。你念佛到西方極樂世界,你再去跟善導大師理論。善導大師您怎麼可以說:教念彌陀專復專,所以你要不要專心一致的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仗佛願力,進入到無為涅槃的淨土世界?要,要的人請鼓掌!

  我要,所以我們走這一條路,我們木柵弘願念佛會光是會名就已經告訴你了,弘願念佛,弘願念佛就是教念彌陀專復專。我們黃老師當維那,聲音非常的響亮、铿锵有力,帶大家念佛。他有沒有突然帶大家持大悲咒?共修的時候有沒有突然帶大家念地藏王菩薩?沒有。就是一句佛號從以前到現在,就是一直這樣專心的稱念,而且從現在要到將來,到往生淨土都是這樣專念。所以這樣的修行就是因與果相契相應,這樣就能進入無為涅槃的極樂世界,為什麼?因為所念的這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功德是無為的,所以跟無為涅槃界相應。功德是真實的,所以跟真實報土相應。功德是清淨的,所以跟清淨報土相應。這樣就是因與果相符,所以那這樣念佛要靠自力,還是靠他力?靠他力。他力的諸行萬善的功德,是無為無漏的。你用自力心去念,又變成在積功累德,又在拼命念佛,要念到伏住妄想,念佛要念到工夫成片,這樣也不是說不對,但是這一種自力心會讓自己念佛念的忐忑不安,而且會往生九品化土。事實上,工夫不可能在凡夫這一邊,工夫在阿彌陀佛那一邊。你再怎麼念也是煩惱成片,你煩惱成片阿彌陀佛還是有工夫接引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想一想念佛能念之心與所念之佛,是眾生要有工夫比較重要,還是阿彌陀佛有工夫比較重要?阿彌陀佛有工夫比較重要。阿彌陀佛有什麼工夫?你念佛打妄想,他還有本事救你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工夫才是真正的偉大。

  這四句話我們這樣解說已經很詳盡了,底下說:

  七日七夜心無間 長時起行倍皆然

  臨終聖眾持華現 身心踴躍坐金蓮

  講到七日七夜的念佛,是若一日到若七日,經文所說的心無間,就是內心對於阿彌陀佛名號的信心沒有間斷,這裡不是講行念佛的不間斷,講行的不間斷我們怎麼可能做得到。不要說七日七夜,一天一夜叫你佛號時時刻刻分分秒秒都稱念不間斷,你做得到嗎?你吃飯佛號就間斷了,上洗手間佛號也間斷了,講話佛號也間斷了,睡覺佛號也間斷了,我們佛號間斷的時間還太多,對不對?對。這裡講心不間斷。指的就是對阿彌陀佛的淨土教法信心不間斷,這才能說得通,為什麼?我今天對阿彌陀佛有信心,明天當然也對阿彌陀佛有信心,後天當然也對阿彌陀佛有信心,從平生到臨終對阿彌陀佛都有信心,對不對?對。譬如說你對我很有信心,信願師父我對您有信心,所以我想請你在我臨終的時候為我助念開示,順便處理我的後事,我已經交代好我的家親眷屬了,子女都會聽我的話,信願師父您一定要答應我。好,我答應你,你對我有信心,那你今天對我有信心,明天對我有沒有信心?有,你明天對我有信心,後天對我有沒有信心?有,所以信是一信永信。

  有的人受了考驗,我不念佛了,師父我明天不來了,我後天也不來了,我以後每一天都不來了。就是因為起煩惱,不來你要去哪裡?我不要念佛了,我也不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我就問他那你要去哪裡?您管我去哪裡,這是實在的。

  香港有一位女眾菩薩跟一位男眾菩薩在大殿不小心撞到,不小心撞到,也在大殿吵的不可開交,有什麼好吵,吵到最後她就哭了。師父他不對,他是男眾怎麼可以撞我,我是女眾呢,你也不是小姐你已經老了,我不是小姐也老了,也不能讓人家亂撞。不要生氣不要生氣,我請他跟你道歉,真的師父就幫他們排解,請那個男眾菩薩跟她道歉,男眾撞到女眾,當然男眾道歉是應該的。那個男眾也很真心的跟她道歉,但是道歉的時候,他的臉色看起來不是很真誠,可是我看他是有心道歉,他說對不起撞到你了,你以後看到我走過來,閃旁邊一點不要被我撞到。那位女眾覺得你道歉沒有誠心,我不接受你的道歉,就這樣吵的不可開交,然後就不來了,不來也不念佛了。那請問她這樣對彌陀佛有沒有信心?稍微一點點紛爭就把你念佛往生的信心打倒,那就是你的信心會讓人家打破。

  最近上海有幾位居士,初聞阿彌陀佛本願道理,然後去問聖道門的法師。某某法師:信願法師講阿彌陀佛的本願念佛仗佛願力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真的嗎?太多人了,就是問道於盲淨土法門的問題,不去問專門學淨土的法師,去問參禅的法師,實在是奇哉怪哉。摩托車壞掉了發不動了去問廚師,這個摩托車為什麼不能發動?這是問道於盲,實在這一種人我認為是奇哉怪哉。對方跟他講:什麼阿彌陀佛本願,念佛就能往生哪有這麼簡單,我出家修行一二十年,每天學了很多,我都不敢說往生了,你念一句佛號就想往生。慘了,一句話就把他打死了,就不敢認真努力的念佛了。這就是隨緣雜善恐難生,這就是因為問道於盲。

  假如要想真正的了解阿彌陀佛,那你就讀阿彌陀佛的傳記淨土三經。有的人就是很奇怪,念南無阿彌陀佛,讀《金剛經》、讀《六祖壇經》、讀《心經》、讀《楞嚴經》、讀《法華經》,就是不讀《無量壽經》,實在有夠奇怪的,這一種人還很多不是少。所以我們太多修行人都是犯了「隨緣雜善恐難生」這一句話。

  所以七日七夜心間斷了,對阿彌陀佛信心不夠,認為自己煩惱很重,所以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豈不是心裡就是在跟阿彌陀佛說:阿彌陀佛我煩惱很重,您救不了我。如果你煩惱很重,阿彌陀佛能救得了你,你需要擔心嗎?不需要。

  「長時起行倍皆然」,這一句話講七日七夜如果還有壽命,再來就是第二個七日七夜,這就是長時起行倍皆然的意思,還有生命就是再來。第三個七日七夜也就是善導大師所說的長在一生短在十聲一聲的念佛,就是這樣子。

  譬如我們參加佛七,剛好我們到佛七圓滿日,第七天我們要捨報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那這樣就是若一日到若七日的往生。如果佛七圓滿了你還有壽命,再來就是二七的第一天,第二個七天七夜的念佛,就是一直這樣。一倍一倍的加上去,就是長時起行,用比較白話來解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活到老、念到老。跟我念一遍:活到老、念到老。我講完了,你們才講,真沒默契。活到老、念到老,活的越久、念的越多,就是這樣子長時起行。念佛要念到什麼時候?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繼續念,這就是長時起行。倍皆然就是把七天七夜,乘以一倍二倍三倍,看你要活到幾歲。譬如說你現在遇到阿彌陀佛的淨土法門,你要活到一百歲,那就是七天七夜一直乘,乘到你一百歲的壽命,那就是長時起行倍皆然。這是平時的用功,若一日到若七日,剛剛講過了時態是在平時,平時的念佛對阿彌陀佛信心不間斷到臨終,平時對阿彌陀佛信心不間斷,到臨終會不會信心就間斷?當然不會。一信永信,這時候臨終聖眾持華現,很重要的時態,這時候講臨終了,臨終聖眾指的就是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還有清淨大海眾菩薩。跟你有緣的菩薩,這一些都是在聖眾裡面,還有你曾經為他助念開示送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也包括在聖眾裡面。被你助念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他當菩薩了在你的臨終他會不會隨西方三聖來迎接你?會。所以請問大家:你臨終的時候,是只有阿彌陀佛來還是一大票的佛菩薩來?一大票的佛菩薩來。從法藏菩薩的誓願從真實的情況都是一大票佛菩薩來,那一大票佛菩薩來要接引你一個人到西方極樂世界,你說容易還是困難?當然是容易。那往生這一件事情是容易還是困難?容易。

  可是很多人都把往生這一件事情想的很難很難,難到我們都覺得自己往生沒有信心。所以我們聽世尊在《無量壽經》所說的:

  「升道無窮極,易往而無人。」

  易往容易往生,釋迦牟尼佛說容易往生,太多人要跟釋迦牟尼佛說法打擂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那麼簡單,這一種話我聽得每一次都頭暈目眩,聽了很難過。易往就是容易往生。

  臨終的時候指的這一位專念彌陀的行者斷氣了沒有?還沒有,所以叫做臨終。

  聖眾持華現,持華就是蓮華台,持的蓮華台是你自己的還是別人的?自己的。不會說阿彌陀佛要來接淑貞,結果拿阿賜的蓮華台,不會。不會說你的蓮華台功德法水,你要自己去澆,師父您念佛回向給我,我念佛回向給你,我的蓮華越來越大台,色彩越來越鮮艷,而且光芒五光十色,你都是靠我的回向,也不打佛七也不念佛,也不做早晚功課,你的蓮華只有單色,黑白的,色彩也不鮮艷,也是黑白的,光明也是黑白。所以你不念佛、不打佛七、不做早晚功課,你的蓮台是黑白的。精進的聞法認真的念佛,你的蓮台是彩色的,所以你要彩色的還是要黑白的?要彩色的,誰願意黑白,對不對?對。所以經常念佛,聽經聞法的蓮台是彩色的。

  底下講[身心踴躍坐金蓮],講的非常好,這時候這一位臨終者專念彌陀的臨終者身心踴躍,踴躍本來是非常的意思,在這邊解釋法喜,內心色身身心非常法喜。臨終看到聖眾持著蓮華台來了,請問你會不會法喜?會。所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高興去的還是傷心去的?高興去的。所以臨終快要死了,應該是要歡喜還是要痛哭?歡喜。可是太多人聽到自己得了癌症快死了,卻是哭的很難過。照理說,應該是如法然上人所說的:

  「欲往生之人,得重病偏樂」。

  如果明天醫生跟你講:某某人你得肝癌了,再半個月就要死了,你應該是要歡喜還是要痛哭?歡喜,歡喜,真的嗎?真的。有的人哭的稀哩嘩啦,晴天霹雳的打擊,不能接受。如果真的是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知道自己時間快到了,應該是歡喜的。

  [身心踴躍坐金蓮],就表示坐上金蓮華台,對不對?對。如果是你,你要金台還是要銀台?要金台。如果是你,你要大台的還是要小台的?大台的。如果是你,你要彩色的還是要黑白的?彩色的,對,一定要金台的、而且要大台的、而且要彩色的,那就是專念阿彌陀佛的行者。你如果隨緣雜善,不但小台是黑白的,而且也不是銀台也不是銅台,是鐵台而且還生銹了,那請問要怪阿彌陀佛還是要怪你?怪自己,誰叫你要雜行雜修,而且又不認真,又對阿彌陀佛沒有信心,又常常批評阿彌陀佛。哪有那麼簡單念佛就能往生,這不就是在批評阿彌陀佛嗎?怎麼可能念一句話就能往生,這不是在看輕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能力嗎?對不對?對。那當然是黑白的、是小台的又是鐵台的、又帶一點生銹的。所以這樣的蓮台沒有人要,當然我們就要好好的專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專心信受阿彌陀佛的本願,對不對?對。

  那底下:

  坐時即得無生忍 一念迎將至佛前

  法侶將衣競來著 證得不退入三賢

  是這一位專念阿彌陀佛名號的行者,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所得到的果報。這果報四句話我們等待下回再來探討。

  因為時間已經到了,晚上向大家報告到這裡。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淨土。

  南無阿彌陀佛!

 

上一篇:每一天我們的生命都在倒計時
下一篇:蔡禮旭:人生應該下對什麼抉擇才能幸福?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