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索達吉堪布:見別人造惡業,破戒,殺生,千萬不能去隨喜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因嫉妒而隨喜他人造惡的罪過

  尤其在同一個行業裡,因為互相競爭,比一般人更容易生嫉妒心。比如兩個成績好的法師之間、兩個發心提水的人之間、兩個賣豆腐的人之間,都經常引生各種嫉妒。而如果一個是賣金子的、一個是賣煤炭的,他們之間就不一定有這種煩惱。不過,總對別人心懷嫉妒的人,非但不能損害他人,反而自己會積累嚴重罪業。《君規教言論》中也說:“嫉妒心強福淺者,恆時只會謗他人,依此於他無損害,卻將毀壞自聲譽。”

  從前,有兩位格西互相敵對。一次,一位格西聽說另一位有了女人,就興高采烈地對侍者說:“煮上好茶,我聽到一個特別特別好的消息!”(以前的藏地,生活條件比較差,遇到開心的事情,人們通常會燒些濃茶來慶祝,就像現在的人請客吃飯一樣。)

  侍者聽到上師的話,趕緊煮好茶,端過去問:“您聽到了什麼好消息?”

  他說:“我們那個對手有了女人,破戒了。”

  藏地著名大德根邦扎嘉,聽到這件事後,板著臉說:“真不知他們二人到底誰的罪過更嚴重?”

  一個人是破了別解脫的根本戒,必定會墮入惡趣;而另一個,雖然自己沒破戒,卻隨喜別人破戒,所以不知道哪一個的罪過大。《諸法集要經》雲:“若見造非法,生劣心隨喜,由彼無智故,受苦復過是。”意思是,見別人造了非法的罪業,對此產生惡劣的隨喜心,由於愚昧無知的緣故,自己所受的果報遠遠超過他。依這個教證來看,應該是後者的過失更大。

  所以,別人在做惡事時,千萬不能去隨喜。我以前也再再講過,美國發生“9•11”事件時,聽說中國的個別年輕人歡呼一天,覺得實在是大快人心,這樣的話,你隨喜贊歎本•拉登殺了近三千人的罪業,自己的過失不比他少,甚至比他還嚴重。

  《法句譬喻經》中講了一個很好的故事:佛陀在捨衛城時,有個信奉外道的長者,財富多得難以計數。他兒子在20歲時娶妻,婚後二人相敬如賓、恩愛非常。

  新婚未滿七日,一天妻子想去後花園賞景,他們便相偕前往。妻子見一棵大樹上的花很美,被它深深吸引。丈夫為討妻子歡心,就爬到樹上摘花,結果不小心從樹上摔下來,當場重傷而亡。

  聽到這一噩耗,全家人痛不欲生,個個悲傷痛哭。到了出殡的日子,長者見自己白發人送黑發者,內心尤為悲苦。

  佛陀知道他們得度的因緣已成熟,就出現在他們面前。長者全家見佛陀親臨,感動不已,立即恭敬頂禮佛陀,對佛陀訴說心中的哀痛。佛陀講述了萬法無常、輪回皆苦的道理,勸他們不要特別傷心。

  長者聽聞妙法,當下放下憂傷。他問佛陀:“我兒子過去曾造了什麼惡業,以至於年紀輕輕就喪命了?”

  佛陀說:“過去,有一個少年手持弓箭,和三個朋友到樹林游玩。少年看見樹上停著麻雀,便想將它射下。在旁的三個朋友不但不勸阻,反而一直鼓勵:“如果你能一箭射中,那實在是了不起!”少年聽了,就舉起弓箭射去,麻雀中箭墮地而亡,一旁的三人興奮得拍手大笑。此後,他們四人經歷了無數劫的生死流轉,共同為他們殺鳥的罪業而受報。

  那三個見殺隨喜的人,一位因過去修福,現在天上享福;一位投生至海中,成為龍王;另一位就是你。這名射箭的少年,先投生至天上,是天人的兒子;命終後投胎到人道,成為你的兒子;如今從樹上摔死,立即化生為龍王的兒子,剛出生就被大鵬吃掉了。

  所以,此時此刻,天上、人間、海中有三位父親,都在為兒子的死而痛哭。這個兒子,就是用箭射殺麻雀的少年,因為造下殺業,所以他世世短命。而在一旁隨喜殺業的三人,則同嘗失去兒子的苦果。可見,因果絲毫不爽,不可不慎!”

  佛陀又為大眾說了一偈:“識神造三界,善不善五處,陰行而默至,所往如響應。色欲不色有,一切因宿行,如種隨本像,自然報如影。”這一家人聽後,個個法喜充滿,當下證得須陀洹果。

  可見,見別人殺生,對他隨喜的話,殺生者需用生命來償還,隨喜者則要為他飽受痛苦,業力真的不可思議。希望大家對這個公案好好想一想,今後見別人造惡業、破戒、殺生,千萬不能去隨喜,否則,自己將來也難逃苦果。

  總而言之,常懷嫉妒心或競爭心的人,對自己沒有利益,對別人也害不了,只是無意義地造罪而已。所以,我們一定要根除這樣的惡心,不論在何時何地,看到別人種姓高貴、相貌端嚴、財產豐富、廣聞博學、順緣齊全,要誠心誠意地修歡喜心,並在心裡想:“此人擁有這樣的福報,我真的十分高興!如果他具有比這更勝一籌的福報,那該有多好!”要發自內心地觀修。

  修喜無量心,應該如同駱駝找回丟失的幼崽一樣。母駱駝比其他眾生更慈愛孩子,如果它的幼崽丟了,會非常非常憂傷,一直到處尋找,假如失而復得,它會生起無法言喻的喜悅之情。我們也要像這樣來修喜心,見到別人擁有快樂,要發自內心地對他隨喜。

  真正的修行人,無論見誰快樂,都會特別高興;無論見誰受苦,都會特別傷心,這也是大乘行人的一個基本標志。可我們很多人不是如此,跟自己關系好的人,當他快樂時就比較開心;關系不太好的人,見他快樂就很不高興,口裡也不願贊歎隨喜,這就是修行很差的原因。

  ◎ 歸納四無量心

  其實,四無量心是生起菩提心的無誤之因。如果沒有四無量心,菩提心修得再怎麼樣,也不一定很成功。而菩提心沒有修成的話,你修大圓滿、觀托嘎和本來清淨,則無疑是空中樓閣。

  很多人在修行時,次第是從上往下來,先要得個最高的灌頂,不修前行,就直接修《上師心滴》或《大圓勝慧》的最深竅訣,如同看到一塊生肉就想直接吞下去。然而,正確的修行次第並不是這樣,我們務必要從基礎打起,在沒有生起四無量心之前,無論如何必須要精進觀修。

  四無量心如果講得太廣,我們一個一個理解,有時候比較困難,但若用一個竅訣來歸攝,就是要心地善良。因此,我們要始終如一地修學心地善良。《水木格言》中也說:“貴賤眾人皆依,本性善良智者,途中悅意水池,眾人皆喜入內。”不管是什麼樣的人,都喜歡依止本性善良的智者,就像特別悅意的水池,會吸引每個人一樣。所以,不管你是出家在家、高貴貧賤,心地善良都是做人的根本,有了它,做什麼事情都容易成功。

  就像弗萊明,他本是個窮苦的蘇格蘭農夫,有一天在田裡工作時,聽到附近泥沼裡有人發出求救的哭聲。他放下農具,跑到泥沼邊,發現一個小孩掉到了裡面,就忙把他救了出來。

  隔天,一輛嶄新的馬車停在他家門口,走下來一位優雅的紳士,自稱是那個小孩的父親。紳士說:“我要報答你,你救了我兒子一命。”農夫拒絕道:“我救人不求任何回報。”

  就在這時,農夫的兒子從屋外走進來。紳士問:“這是你的兒子嗎?”農夫驕傲地回答:“是。”

  紳士說:“我們來個協議,讓我帶走他,並讓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將來他一定會成為令你驕傲的人。”農民於是答應了。

  後來,農夫的兒子從聖瑪利亞醫學院畢業,成為舉世聞名的弗萊明•亞歷山大爵士,也就是青霉素的發明者,他在1945年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

  數年後,紳士的兒子染上肺炎,正是青霉素救了他的命。那位紳士的兒子是誰呢?就是英國首相丘吉爾。

  一個農夫的一點點善良,就給世界帶來了如此重大的變化,可見,善良的力量不可小觑。記得《水木格言》中說:“心善所做俗事,亦皆趨入正法。”我經常思維這句話,意即心地善良的話,即使做了一件普通的瑣事,也會引導你趨入正法。比如你每天在單位上班做事,或者在家為親朋好友操勞,只要有了心地善良的基礎,最終定會成為解脫之因。

  所以,華智仁波切的竅訣非常重要,希望各位要再三思維。那天講“依止善知識”時,華智仁波切也說了,上師的所有法相就是具足菩提心。而菩提心若歸納起來,就是要心地善良,這樣的人才算是大乘上師!

  恭錄於索達吉堪布仁波切《前行廣釋》第九十八節課

 

上一篇:尊重自我,還能傳遞滿滿的正能量
下一篇:有的人不是很聰明,卻值得你終生擁有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