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二一0頁:
疏【佛者,主成就也。佛義解見前文,以是一期眾生所共宗故,名之曰主。又六種成就中,最為主故。】
經文「如是我聞,一時佛」,這是解釋『佛』這個字,在六種成就裡面屬於『主成就』。「如是」是信成就,「我聞」是聞成就,「一時」是時成就,『佛』是主成就。這個地方的「主」,拿現代話來說,就是這個大會裡面的主席,或者我們這個講座裡面的主講,釋迦牟尼佛是主講。為什麼叫他主成就?底下有兩句話解釋,『是一期眾生』,這是一個時期的。如果就當時來說,就是佛說法四十九年,這四十九年是釋迦牟尼佛住世教學的一個時期。在這個時期裡面,大家都以世尊為老師,都以他為主講,就是說法主,所以稱之為主成就。如果就佛整個法運來說,釋迦牟尼佛的法運是一萬二千年。一萬二千年分為三個時期,正法、像法、末法;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這一萬二千年都是釋迦牟尼佛的法運,也是他教化延長的這個時期。
在這一萬二千年當中,即使現在釋迦牟尼佛不在世,我們讀到他的經典,讀到他的語錄,也就等於接受佛的教誨一樣。這個「主」的意思,也能夠延伸到末法時期。因此,「主成就」在六種成就當中是最重要的一個,如果沒有佛,其他的五種都談不上成就,因為有佛才有前後這五種成就。《鈔》裡面解釋:
鈔【共宗者。】
『共』是共同。
鈔【佛出世為一期,一期之中。】
狹義的講,就是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廣義的說,整個佛的法運一萬二千年。
鈔【六凡三聖。】
『六凡』是六道凡夫,『三聖』是聲聞、緣覺、菩薩,就是我們講的三乘人。
鈔【一切眾生,同所宗主。】
九法界有情眾生都是以佛為老師,都是聽從佛的教誨。
鈔【如萬姓百辟,歸一人故。】
從前皇帝是一國之主,這些老百姓、諸侯都要聽命於天子。這是把天子比喻佛陀。
鈔【六成就中主者,望前,則際主之會成時,聆主之語成聞,受主之教成信。望後,則主之所居成處,主之所化成眾,是六種共成,而歸重於佛,亦言佛便周意也。】
『際主之會成時』,這個際會就是因緣聚會的時候,也可以說是機緣成熟的時候。機緣要不成熟,佛出現在這個世間也起不了作用。現代這個時代,佛菩薩為什麼不來?也許說我們現在眾生太苦了,佛菩薩應該大慈大悲普度眾生,應當趕快來我們這個世間才對。其實佛菩薩的確是大慈大悲,現在也來,不但來,來的人也多,次數也多。不過不是以佛菩薩的身分來,為什麼?如果以佛菩薩身分來,不但度不了眾生,而且給眾生帶來災難。這怎麼說?現在的眾生信邪不信正,聽騙不聽勸。你勸他,他不聽,騙他,他聽,這個就是業障重!佛菩薩總不能騙人,佛菩薩要是騙人,那戒都破了,還稱什麼佛菩薩!佛菩薩不能騙人。因此佛菩薩來教化現代眾生就難了,相當的困難。相反的,現在這個世間妖魔鬼怪很多。我聽同修跟我說,台南的開心法師說:前年七月間,鬼門關開了,妖魔鬼怪統統跑出來了。他看了對這個很奇怪,為什麼妖魔鬼怪統統放出來?這些東西放出來對這個世間決定沒有好處,世界動亂的預兆,不是好事情。這個當然也不是沒有原因的,根本的原因在哪裡?根本原因是在人心。人心要是正,這個東西不會放出來,放出來也起不了作用;人心邪,邪與邪感應,正與正感應。現在這個世間眾生,邪知邪見的人太多,正知見的人少,所以他相信邪法,他不相信正法。
佛菩薩縱然多,也是散布在各行各業,像《普門品》裡面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示現什麼身。可是機緣不成熟,佛也度不了他。他不相信,他不肯接受,那沒有法子。如果大家心都正,都想出離生死,都想早證菩提,這樣的人要是多了,佛就來了。佛門裡常說:佛氏門中,不捨一人。只要有一個人正知正見,真的想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佛也不會捨棄他的。佛如果捨棄他,佛就對不起眾生,一個都不會放棄的。一個人,他有度一個人的方法,多數人,有多數人的方法,這方法不相同。這一會是眾生得度的機緣成熟了,所以佛示現降生在人間,住世八十年,為我們說法四十九年。這是一期的嘉會,非常殊勝的法會。
『聆主之語成聞』,如果不是聽到佛法而開悟,那就不能叫做聞成就;聽佛開示恍然大悟,叫聞成就。『受主之教成信』,這是信成就。聽了佛所說的,真正悟入,悟入之後這信心就堅固永遠不會退轉,真的相信。以前的人根利,聞法容易開悟。現在的人成見很深,妄想特別多,動不動都要證據,沒證據就不相信了。佛說法當然他也拿證據出來的,所以三轉法輪。三轉法輪,就是佛說法的三個原則。第一是「示轉」,把這些理論事實說明,根利的人他一聽就開悟。根性鈍的人他還不悟,佛再勸導他、勉勵他,這是「勸轉」,他覺悟了,他能夠接受。還有一種根性很鈍的人,你勸他,他也不接受,勉勵他,他也聽不進去,這樣的人,佛只好拿證據出來給他看,這是「證轉」,他一看到證據,他相信了,這個人還是有救,還是可以度的。第四種人,拿出證據出來,他還是不相信,這就沒法子,這就是與佛無緣,佛度不了他。前面三種人都能度得了,這第四種,佛對他無可奈何,度不了。像現在信邪不信正的,他沒有辦法接受佛法。真正相信了,這就是信成就。此地講受主之教,這是講的三轉法輪,示、勸、證都可以接受的,成信成就了。
『主之所居成處』,處成就。『主之所化成眾』,「所化」就是他所教化的那些人,他的學生,接受他教化的,這就是眾成就,經上列的常隨眾一千二百五十人。因此在六種成就當中,「主成就」是最重要的一個。沒有主成就,其余五種都不能叫成就。經典上常常講『言佛便周』,說一個佛,一切意思都圓圓滿滿的包括了,一條都不會漏失的。
疏【在捨衛國,只樹給孤獨園者,處成就也。】
『捨衛國,只樹給孤獨園』,是他住的地方。經上我們看到「佛在」,沒有說佛住在哪個地方。「在」跟「住」有差別,「住」就是住在那裡不動,「在」就是現在在哪個地方,明天在不在那裡不一定。從前皇帝他住在哪個地方不能叫「住」,叫「在」,「行在」,說他在哪個地方。為什麼不可以說住?因為從前皇帝是「貴為天子,富有四海」,既然國都是他的家了,你想想看他要住哪裡?國就是他的家,就是他的住處!所以只好說他在哪裡。譬如你家房子很大,你在家的時候,就問你現在在哪裡,你在客廳還是在房間裡?不能說:你住客廳、住房間、住廚房,不能這個說法。佛的教區比一個國王的領土要大得多,佛的教區三千大千世界。我們這個地球是三千大千世界裡面的一個星球而已。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化區,如果說是釋迦牟尼佛住哪裡,我們只可以說他住娑婆世界。現在他在哪裡?那就叫「在」,不能叫「住」。
疏【在者,天台謂在即住意。別之有四:曰天住,梵住,聖住,佛住。隨宜佛住,乃至天住,實則佛身無在無不在。】
菩薩都隨類化身,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示現什麼身,何況是佛?『佛身無在無不在』,哪個地方有緣佛就在,沒有緣佛就不在,正像《楞嚴經》上所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眾生有感,佛就有應,感應道交。我們眾生有感是有心的,《觀經》叫我們想,這個經叫我們念,憶佛念佛,我們是有心,佛的應是無心的。無心怎麼能應?實在講正因為無心才能應,有心就不能應了。你看我們這個磬沒有心,裡面空空的。你敲它,這就是感,你一敲它就響,響就是應。正因為無心,所以「大扣則大鳴,小扣則小鳴」;它要有心,你扣,也許它就不鳴了,它就不答應了。所以佛是無心的,哪個地方有感,哪個地方就有應。佛有沒有來去?沒有來去。正是經上所講的,「當處出生,當處滅盡」,沒有來去。其實這個原理,佛如此,我們每個人也都是這樣的。很可惜的就是我們自己不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我們迷了,認為我們有生老病死,我們有來有去,統統是個錯誤的觀念,把事實真相看錯了。如果你真正要覺悟了,看到事實真相,我們凡夫跟佛沒有兩樣!要說有兩樣,就是迷悟,除了迷悟之外,實實在在沒有兩樣。
這一段講的是處所成就。天台家講,『在』也就是『住』的意思。『別之有四』,別是就佛法來說,據這個經典裡面所講的,經上多半講『佛住』,天台家把它說為四種。天台家為什麼要這樣說?當然有他的道理,他是要「顯示能住的心法」,因為一般人講住總是指身,我們說:你住在哪裡?都是講你身住在哪裡,沒有說是你心住在哪裡。可是佛法裡面實在講很著重在心,你看禅宗,二祖慧可請教達摩祖師,實在講就是這個心不曉得安住在哪裡,這心應當安住在什麼地方為妥當,就為這個事情,斷臂去求法。《金剛經》上,一部《金剛經》只講兩個問題,須菩提向釋迦牟尼佛提出兩個問題請教,第一個是「雲何降伏其心?」第二個問題「應雲何住?」降伏其心就是我們心裡面雜念太多,煩惱太多,要用什麼方法能把它降伏住?這是一個問題。第二個,我的心安住什麼地方?所以天台講這四種著重在心,這個要緊,這個意思很深。
你心裡面常常想的、常常牽掛的,那就是你的心之所住,這裡面就分十法界了。如果你心裡常常想著悭貪,那你就是住餓鬼道,身現在還沒有住在鬼道,心已經安住在餓鬼道了。如果常常懷著瞋恚、嫉妒,那就是地獄道,心住在地獄道。如果想做個老好人,什麼事情也不聞不問,糊裡糊塗的什麼也不知道,這心就住在畜生道,畜生道愚癡!心裡頭常常有貪瞋癡,這個東西是三惡道。身雖然沒去,心已經安住在那個地方,很麻煩很麻煩!
由此可知,心裡面常常懷著五戒、五常,儒家講仁義禮智信、四維八德,這是人道。如果住在十善、四無量心(慈悲喜捨),這是天道,天住。如果常常想著四谛、三十七品,那就是阿羅漢,心住在聲聞道。常常念十二因緣,這就是緣覺道,常常念著六度萬行是菩薩道。如果常常念著清淨平等,這就是佛道,佛心清淨平等。我們現在這個經上勸我們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住什麼地方?住西方極樂世界。所以他用意在這個地方。
鈔【在即住著,大品論:明佛在某所,已而言暫在久住,總成在意。】
『在』是暫時的,『住』是長久的,住在哪裡是長久的,有這麼一點點差別。
鈔【今謂無論久暫,但就當時說經之處,即名為在;如天子所至,即名行在也。】
現在不管他在那裡的時間久暫長短,我們只說這部經是在哪個地方講的。
鈔【四住者,佛攝眾生,隨宜而住。或現天住,謂六欲天因,即以施戒善心住。】
下面都是從因果上講。因為佛教化眾生,教化眾生裡面是以因果為主要的討論的命題。我們眾生希求果報,一定要曉得果報是怎樣形成的,換句話說,一定要知道它的因緣。因緣具足,那個果報當然就現前,所以佛法始終不離因果。現在有些人他不相信因果,那個是愚癡!因果就擺在他眼前,他硬說不相信,這有什麼法子?譬如,他要想肚皮不餓,吃飯就是因,吃飽就不餓,這是果。這就是因與果,很簡單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瓜的種子是因,長成瓜就是果。世間無論哪一樁事情都脫離不了因與果,怎麼能不相信!所以佛在《華嚴》說「五周因果」,在《法華》說「一乘因果」。
這個地方把它分做四段,也就是講四種不同的因果。『或現天住』,這是對一般希求生天的眾生,他知道天上好,希望來生就生到天堂裡去。你說出三界、說了生死,他對這個沒興趣,他聽不進去,他的目的只想到天堂。佛說沒關系,你想到天堂,我告訴你到天堂的方法,就教他把心安住在十善、四無量心,這個將來一定能夠生天,叫他修十善業道。『施戒善心』,就是布施、持戒,修十善,善心就是十善業道。你依這個去修學,將來一定生天,你的心安住在這個地方。
鈔【或現梵住,謂初禅至非想因,即以四無量心住。】
『梵』就是色界天、無色界天,四禅八定,佛教你這個方法。現在有不少人喜歡參禅,喜歡生到梵天,梵是清淨的意思,佛就教他這個方法,教他四禅八定、四無量心,叫他把心安住在這個地方。這個比前面要高得多,地位上要高得多了。這些統統都是世間法,沒有超越三界,那個功夫已經相當不錯了,但是還是六道裡面生死凡夫。
鈔【或現聖住,謂三乘因,即以三三昧住。】
『三昧』是梵語音譯的,翻成中國意思叫正受;「三」翻作正,「昧」翻作受。正受,就是正常的享受。「三三昧」,三種正常的享受。我們凡夫的享受都不正常,怎麼不正常?有喜怒哀樂、七情五欲,這個享受不正常。正常的享受裡面沒有貪瞋癡慢,沒有七情五欲,這才叫正常的享受。這個正常的享受,就是禅定。三昧也可以翻作禅定,也就是念佛法門的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叫做念佛三昧,就是念佛的正常享受。三乘就是聲聞、緣覺、菩薩,這是超越三界的。聲聞要修四谛法、要修三十七道品,緣覺要修十二因緣,菩薩要修六度萬行,這就是『三乘因』。
三種三昧是空、無相、無作,這叫大三空三昧;通於三乘,聲聞有,緣覺也有,菩薩也有,但是境界不一樣。三三昧的名詞相同,境界不相同,功夫淺深有差別。好比學校念書一樣,初中、高中、大學都有《國文》,科目相同,內容有淺深次第不相同。大三空三昧,三乘人都有。心要安住在這個地方,才能超越三界,超凡入聖。
「大三空三昧」,簡單的講,就是般若裡面所講的三輪體空,不著相。「空」是慧,是真正的智慧,真正明了一切法空。實在講,一切法空是很難懂的,佛為了講一切法空,講《般若經》講了二十二年。他老人家說法四十九年,幾乎占一半的時間,給我們講解一切法空,一切法不可得。我們凡夫為什麼這麼多的煩惱?這些煩惱統統都是發生在錯覺上,就是認為一切法都是有的,認為一切法真有,他就在一切法裡起了一個妄念,什麼妄念?得失。沒有得到的希望得到它,得到之後又怕失掉,患得患失,於是一切煩惱都從這個地方生出來了。真正把事實真相了解,一切法不可得,那個得失的念頭沒有了;得失念頭沒有了,就自在了,煩惱就沒有了。所以這是非常的重要。
從因果律上來說,我們每個人的一生,說實在話,你都是命裡面注定的,你沒有辦法超過命運!所以大多數人,你去看相算命都會算得很准,過去、現在、未來人家給你講得清清楚楚,一點也沒有講錯,可見得統統是定的!你們念《了凡四訓》,《了凡四訓》非常好,能叫你開悟,你才曉得一個人一生命運是定的,「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孔先生給袁了凡算命,他一年收入多少錢,八字上批得清清楚楚,一年下來一算帳,一點沒錯,不多不少,命裡注定的。命裡注定有,總是有!命裡注定無,怎麼求也求不到。袁了凡於是相信了命運,他什麼妄想都不想了,為什麼?命裡頭定的,我想也想不到。命裡有的,我不要也不行,到時候也來,算了,干脆就不想了。他的心清淨了,他得定了,他也得三昧了。他跟雲谷和尚兩個人在禅堂裡面盤腿打坐,坐了三天三夜,他心裡頭沒有打一個妄想,雲谷和尚看到他佩服得不得了。一個人有這麼深的禅定功夫不容易,三天三夜坐在蒲團上不起一個妄念,所以對他很稱贊。他就說出來,他的命被孔先生算定,一切都知道了,他說:我想也是枉然,干脆不想了。雲谷禅師聽到之後笑了笑,「我以為你是聖人,原來你還是個凡夫。」聖人是功夫成就的,他是凡夫,他是相信因果,算了不要想了,想也是枉然,想都是妄想,何必自己找苦吃?所以不想了,所以他那個不是定,他是明了因果。
真正明了因果的人,一切妄念沒有了。但是比不上修道人,修道人他有觀慧;相信因果的人他只曉得事情之當然,不知道所以然,他沒有慧,還是被無明罩住,一生還是受命運的擺布,沒有辦法超越命運。住三三昧,完全把命運轉變了,在命運當中可以說解放出來了,自己完全做得了主宰,這個跟袁了凡大大的不相同。袁了凡是凡夫,住三三昧的是聖人,絕對不是凡夫,他超越三界永脫輪回。
所以這個「空」是觀慧,於一切法不執著,知道一切法像《金剛經》上所說的,《金剛經》是開智慧的,《金剛經》不要念多,只要念兩句就行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牢牢的把這個記住,虛妄的,你還有什麼好爭的?還有什麼得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有為法就是生滅法,像我們人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這都叫有為法。動物、植物、礦物統統是有為法,乃至於我們心之所思也是屬於有為法,都不是真的,都是假的,像夢幻泡影一樣,有也好,沒有也好,根本不要執著。
真正入了這個境界,你說妄想來了,要不要斷呢?妄想是虛妄,斷它干什麼,不用斷它!真的不必求,妄的不必斷,自然什麼都沒有了。妄想已經是妄想,還努力去斷妄想,豈不是妄想上又加了個妄想,永遠斷不了。所以永嘉大師說得好,「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他沒事!你要斷妄想,你要求真,你還有事,你還有患得患失,換句話說,你心還是不清淨。所以這是入了真正三空三昧,心清淨,於一切境界,他能夠隨緣,他能夠得大自在,真正是無憂無慮、無牽無掛,自由自在。
所以聖人跟凡夫不一樣,凡夫做不到。四禅八定,是用定的功夫伏煩惱,不能斷煩惱,入大三空三昧,轉煩惱成菩提,轉生死為涅盤,這才是真正的智慧。這是講聖住,你發願要想了生死出三界證聖果,佛有辦法,佛教給你,你喜歡成阿羅漢,你就成阿羅漢,喜歡成菩薩,你就會成為菩薩。
鈔【或現佛住,即以首楞嚴百八三昧,力無畏不共住。】
這是最高的境界。『百八三昧』就是《楞嚴經》所講的「首楞嚴三昧」,《楞嚴經》上就是講的這個。這個三昧佛不常講,「百八」不是一個數字,是表法,對煩惱說的。佛門裡面常常將煩惱歸納,把它分類、歸納說起來方便,因為煩惱實在講無量無邊,無量無邊這就難說了,怎麼說法呢?所以把它歸納,歸納成八萬四千。八萬四千,是真正有這個數字,這個范圍總是小得多,八萬四千。但是八萬四千要是講解還是很麻煩,一條一條的講解不勝其煩,為了講解方便起見,再把它歸納,歸納成一百零八類,這就好說了。所以我們現在念珠一百零八顆,就是斷百八煩惱。因此三昧裡面也叫「百八三昧」,百八展開來就是無量無邊的意思。總名稱就叫首楞嚴三昧,分開來講就是百八三昧。就好像我們在台灣這個地區,總名稱是台灣省,分開來有台北、高雄、台中,那就很多縣市了。所以『首楞嚴』是總稱,是如來所證得的,也可以說是究竟圓滿的三昧。
『力』是十力,就是如來有十種特殊的能力;連菩薩都沒有,如來都有。「力」簡單的講,就是能力。我們常常贊歎佛萬德萬能,這句話並不是隨便的贊歎,是真的。佛有圓滿的智慧,有圓滿的能力,從什麼地方看?《觀經》我們把它念完,你就明了了。假如一個造作五逆十惡這樣重罪的人,我們要問:佛有沒有能力叫他立刻就成佛?如果佛沒有能力,那萬德萬能是贊歎他的話,不是真的。給諸位說,佛是真有這個能力,你看《十六觀經》下品下生章,就是這種眾生,五逆十惡臨終地獄相現前了,他要是有這個緣遇到善知識勸他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臨終一念十念皆得往生,一往生就圓證三不退,就成無上菩提。可見得佛不是沒有能力,是眾生不相信,不肯接受!這個不是佛的過失,不是他能力做不到,是他想幫你,你不接受,那有什麼辦法?由此可知,五逆十惡臨終要墮地獄了,都能夠立地成佛,我們在座這麼多人還沒有這麼重的業障!你們要肯相信,你們的品位高,個個人都是中上輩往生,不會在下三品的。
善導大師跟我們說得好,三輩九品,是我們這一生當中遇到的緣不相同,所以往生才有這個差別。譬如,台灣淨土很普遍,念佛的人很多,但是每個地方念佛遇的緣不相同。我們這個地方緣比較殊勝,但是還不是盡善盡美,為什麼說不是盡善盡美?我們少個念佛堂。一個講堂,一個念佛堂,那就盡善盡美了。講堂裡面講解淨土三經一論或者講解淨土五經,你把這個道理統統明白了,你這個心踏實,決定沒有懷疑了,你在念佛堂念佛句句佛號都得力,這個緣是第一殊勝。緣差一點的,帶你在一起念佛,對念佛的道理不懂,雖然念了,念了一輩子半信半疑,這個緣就差,往生品位就低。對於理論統統明白通達,這樣念佛往生品位就高。三輩九品不是講我們過去世的善根福德,不是在這裡決定的,是在這一生當中遇的緣上決定的,這個講得太好了,這是善導大師告訴我們的。所以我們對這個緣要珍惜。
將來如果我們真的有這個力量的話,我們再找一個像這麼大或者比這個更大一點的,有一個念佛堂。有個念佛堂,天天念佛的時候,就不必椅子、桌子搬得好辛苦,這個心都搬亂了。如果有個念佛堂,我們這裡講經完了,大家就念佛到念佛堂裡面念去了。講堂跟念佛堂一定是要有兩個地方,這樣才好。實在講這個事情並不是很難,大家真正有心,有這個念頭、有這個願望,就會成就了。
『無畏』,佛有四種無畏。第一「總持無畏」,佛對世出世間一切法,理論、現象、程序,他沒有一樣不知道,所以在任何場合當中他無畏,沒有不知道的。我們上講台就不像佛那麼自然,為什麼?怕人家把我問倒,問到我下不了台,這有畏懼!佛沒有,佛真的是全知全能。第二「知根無畏」,佛有神通,每一個眾生的根性佛都知道,他知道你過去世,也知道你未來世。你的過去、現在、未來,他統統曉得,所以你想什麼,你要問什麼,他都知道,沒有一樣不知道,所以在台上他無畏了。第三「決疑無畏」,任何的難題難不倒他,他都能夠跟你解釋,幫助你斷疑生信。第四「答報無畏」,也就是辯才無礙,你有問,他決定有答覆,一定答得叫你滿意,答的不但叫你斷疑生信,還叫你破迷開悟。這個是菩薩都不能做到圓滿,唯有佛果地上這四種無畏是究竟圓滿,所以叫做果上的四種無畏。
『不共』就是十八種不共法。從身口意三業決定沒有過失,一直到第十八種「知未來無礙」,就是他知道現在過去未來統統沒有障礙,沒有一樣不知道。這是小乘菩薩都做不到的,所以佛確確實實是全知全能。底下『住』,這就講住佛住。
鈔【上三隨他意住,後一隨自意住。】
佛住在捨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前面三種是佛教化眾生,最後一種是眾生也做不到,佛自己安住的。自己是住在楞嚴百八三昧、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佛是住在這個地方。這是天台大師為我們說「住」這個意思的別意,這個講法也非常之好,也正是我們需要學習的。下面蓮池大師假設一個問答,這問答都是破除我們疑惑。
鈔【問:佛何以天住。】
佛住在佛住,這是合理的,為什麼他住天住呢?實在講,佛在我們人間示現,那還不是天住,人住,住在我們人間,比那個天上更要委屈了。
鈔【答:屈至尊在至劣處,為度生故也。】
這答覆得很好,也非常圓滿。佛是眾生有感,佛就有應。眾生住在哪個地方,佛一定要示現同類身,與他同在一處住,這才能夠教化他;如果不能同在一處,佛就沒法子教化了。必須是隨類現身,應以什麼身得度,佛就示現什麼樣的身分。
鈔【無在無不在者。】
實在講,體相作用都是如此。
鈔【體寂寥,故無在。】
『寂寥』是空虛,像虛空一樣,『體』是像太虛空一樣,沒有形相、沒有音聲、沒有痕跡,所以他『無在』。但是現相,他就有在了。
鈔【體圓通,故無不在。】
『圓』是圓滿,『通』是通達。眾生有感他就有應,因為有應,他就有在,說『無不在』就是有在。所以說「無在無不在」。無在是從體上說,無不在是從現相上說。
鈔【華嚴雲:佛身非至非不至。】
『至』就是來。『非至非不至』就是無來無不來。因為這是感應,哪裡有感,哪個地方就現相。你不能說他有來,也不能說他無來,來與不來都說不上,這才是事實的真相。
鈔【何以故,虛空無身故。】
法身沒有相,像虛空一樣沒有相。沒有相,怎麼可以說他來,怎麼可以說他不來呢?
鈔【如來亦爾。】
佛的法身就像虛空一樣。
鈔【遍一切法,遍一切眾生國土。】
像虛空一樣,確實他是遍滿的,實在講,我們的真心就是遍滿的,心就是遍滿的。不相信,可以試驗,我們張開眼睛能夠看到的都是遍滿的,我能看到的就是我心到那個地方,心要不到,你怎麼看得到?你能夠看得到的是你心達到了。什麼能見?心能見,不是眼能見。眼不能見,心能見。心多大?你看多大,那個心就多大。實在講,我們看,面積還小,我們看到前面看不到後面;我們聽,可以聽得到前面又能聽到後面;聽的范圍還不算大,我們心的念頭,你想到哪裡,心就在哪裡,可以說這個心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你看那個心有多大!心有沒有相呢?沒有相。心沒有現相,心比太虛空大得多!心就是法身,心就是本性,真如本性、法身理體,都是說這個東西。佛在《楞嚴經》裡面講得很多,講得很詳細,講得很圓滿。所以無在無不在,真的是『遍一切法,遍一切眾生國土』。所以說是:
鈔【非至非不至,即此意也。】
跟此地講的意思完全相同。
鈔【然則佛在捨衛,以就劣機,故名天住。】
這是我們尊佛為天人,尊稱他。佛是遷就眾生,為了教化眾生不得不示現這個形相在捨衛國住上十幾二十年,住在這個地方教化。
鈔【如實而論,即捨衛名梵住聖住佛住,亦何不可。】
從跡象上說,『捨衛』是我們人間的一個住處。如果從境界上來說,從心理上來說,你說什麼都可以,都能講得通的。
疏【捨衛,梵語,亦雲室羅筏悉底。】
『室羅筏悉底』是梵文完全的音譯,中國人喜歡簡單,往往翻譯把尾音省掉。譬如「佛陀耶」,我們把尾音「陀耶」不要了,單單叫個「佛」。
疏【華言聞物,以德名故;一雲聞者,以人名故。】
『華』是中國話,中國話的意思是『聞物』。
鈔【德者,以國豐四德。】
拿現代話說,這個國家是已經開發的國家,無論在物質文明,或者經濟、文化、政治,都是高度發展的一個國家。
鈔【一者塵德,五塵之境,多美麗故。】
『塵』,現在話就是物質建設。這個地方物質建設非常之好,建築非常之好,物質文明非常的發達。
鈔【二者財德,七寶珍奇,無弗有故。】
經濟發達。今天報紙上新聞很大的標題,說兩年之後台灣外匯存底會到世界第一,這就是『財德』。
鈔【三者聖德,三藏聖法,皆具足故。】
『聖德』是指佛法,佛法非常的興盛。佛住在這個地方,佛講經,這有法寶,佛的那麼多學生,這是佛弟子,僧寶;佛法僧三寶具足,所以這個地方『聖德』。這個地方也可以解釋,文化水准非常高,就是學術思想發達。
鈔【四者解脫德,人多解脫,不染欲故。】
這條就不簡單了。『解脫』是講修行證果的人多,就是聖人多。佛當年在世,佛是至聖、大聖,佛弟子當中有不少證菩薩果的,那個證辟支佛果、證阿羅漢果太多太多了,聖人太多了。「捨衛」,翻成中國的意思有「豐德」的意思,物產豐富,有道德的人非常多,所以叫「聞物」,聞是聞名,名聞遐迩,物產豐富,捨衛是這個意思。現在說實在話,我們台灣要比起捨衛國差一點,在前面兩條不比他們差,後面兩條差一點。以佛法來說,我們台灣今天在全世界是佛法最興盛的地區。遺憾的,佛沒住世,佛不在這個地方,菩薩、阿羅漢也沒有,凡夫僧不少,比起其他地方好一點,比起捨衛國不如。第四條,我們這裡沒有。希望大家努力的念佛,念到功夫成片就是聖人,念到一心不亂就證果了,這是有待我們去努力的。『人多解脫,不染欲故』,證果的人多,所以多半的人都是接受佛的教化。因為佛在那個地區教化十幾二十年,講了很多大經,所以這個地區的人實實在在有福報,多半都能夠看破放下,解脫的人多。
鈔【以是譽動五天,名聞物也。】
『譽』是榮譽,就是名聞。『五天』是指印度,印度那時叫天竺,分作五個地區:北印度、南印度、東印度、西印度、中印度,中國人叫它做五天竺。唐朝以前都稱為天竺。整個印度沒有不知道捨衛國的,都曉得這個地方,是印度文化水准、物質最發達的一個國家。名聞物也。
鈔【以人名者,多賢人故,國以人為重故。】
也有說捨衛是『以人名』,有名的人物。拿現在話來講,國際間知名度高的人特別多,所以也稱之為捨衛。『多賢人故』,像阿羅漢、辟支佛、菩薩,這都是賢人。佛在此地常常講經說法,這些都是佛的弟子,所以非常非常之多。『國以人為重』,古代印度跟中國都特別看重賢人,賢人是國之寶!賢人多,國家一定強盛,老百姓生活一定真正做到安和樂利。這是「捨衛」兩個字的解釋。
底下這就是他居住的道場。捨衛是大城,是個城市的名字,像我們現在講台北市,是一個城市的名字。他在這個城市住什麼地方?
疏【只樹給孤獨園者。】
這是佛當年講經說法道場的所在。
疏【梵語只陀,亦雲逝多。】
『只陀』、『逝多』是從梵文音譯過來的。
疏【言只者,省文也。】
這也是省略,把它的尾音略去了。
疏【此雲戰勝。】
『此』是指我們中國。只陀,中國的意思是『戰勝』的意思。
疏【給孤,表德。】
『給』就是布施,『孤』就是孤獨之人。可見得這個人很慈悲,常常救濟貧苦之人,是一個真正的慈善家。所以人都不叫他的名字,叫他「給孤獨長者」,他對孤獨人特別照顧,所以就給他起了這麼一個外號,稱呼他,這是對他尊敬的稱呼。這個人是什麼人?就是:
疏【須達多。】
『須達多』是他的名字,就是須達多長者。
疏【園者,梵語僧伽藍摩,此雲眾園。】
這是梵文的音譯,翻成中國意思叫『眾園』。『僧伽』是眾,和合眾。必須要遵守六個條件,六和合,遵守這六個條件,大家住在一起,所以它是一個園林。這個園林原來是只陀太子,只陀是捨衛國國王的太子,是太子的一個別墅,是一個花園別墅,這個面積很大。
須達多長者請釋迦牟尼佛到捨衛國來講經說法,但是釋迦牟尼佛還有一批常隨弟子跟著他的,佛走到哪裡,這些人就跟到哪裡,多少人?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所以一請就得要請這麼多人,請這麼多人來,當然要找一個大一點地方,使他們能住下去。須達多就在捨衛國到處去看地方,看到太子這個別墅很適合,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住下去沒有問題,都住得很舒服,就跟太子商量想買他這個地方。
這個太子也不認識釋迦牟尼佛是什麼人,長者一定要買,請他出個價錢,他就跟他開玩笑,說:聽說你家黃金很多,我這個地寸土寸金,你家黃金鋪多少,我就賣給你多少。就黃金鋪地。須達多就真的把家裡倉庫打開,黃金來鋪地。太子很受感動,就問他究竟什麼回事情,你買它干什麼?須達多就給他說明。太子自己也很敬佩,他說:這樣好了,功德我們兩個人做。長者家裡有的是錢,有的是黃金,我要一個人做,我不要你做,就發生爭執了。這一爭執,只陀太子就給他難題了。好,既然這樣,你不肯我做,那好,地我賣給你,這黃金你就鋪上去。這裡頭花木、花草我統統派人把它砍光,你也鋪不到,還有房子,我都把它拆掉,你光是買個空地。這把長者難住了,沒有法子,這才同意,好,功德兩個人做,一人一半。以後這個地方就叫『只樹給孤獨園』。樹木花草算是只陀太子的功德,園林算是賣給給孤獨長者。這個地方就用他們兩個人的名字。這個地方就是佛當年在此地說法的場所。今天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