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漫話系列之五
《法華經》與“饅頭經”
前些時日,從以前的行堂組調到了大寮蒸饅頭,陡然間出坡的時間大大增加,而看書時間大為減少。盡管如此,內心卻因為干活培福而特別踏實和安心。而正因為讀書時間減少,反而更加希求讀書,盡量擠出一些時間來學習。正好在大概九點半饅頭上銻之後,到蒸熟有大概有一二十分鐘的時間,於是在面食間裡,抓住這一點點時間來讀書,卻是異常的有感覺。最近幾日接近“二一九”法華法會,於是就在大寮裡讀《法華經》,當讀到《提婆達多》品時,深深地為佛陀的那種慈悲、平等和包容的心所感動和震撼。
眾所周知,提婆達多可以說是卑劣至極,能夠陷害佛陀的手段他是無所不用其極,但即便如此,佛陀非但沒有記恨,懲罰他,甚至連一句抱怨、責備的話都沒有說,反而時刻以一顆慈悲的心包容他,救拔他,並授記他成佛,將他作為自己的善知識。佛陀這種對待提婆達多的態度,在我們一般人看來是都是難以想象和難以置信的,但是恰恰在這種態度中,我們看到了佛陀那如大海般寬廣的胸懷,無限的慈悲,對待一切人事物的包容,和極其柔軟的內心。看看《法華經》,再看看自己蒸的饅頭,似乎在這一個個潔白、圓滿、柔軟的饅頭中看到了種種佛陀的品質。
以前一直很難理解“萬法唯心造”這個最核心的佛法概念,現在通過蒸饅頭卻真實地體會到其中的意趣。以前所理解的“萬法唯心造”,總是以為如同神創論般的,我們的心是一個能夠創造宇宙萬有的主體,是一個主宰,能夠以心的主觀意識生生地創造出整個宇宙世界、社會、人生來。現在通過半年來僧團的引導、學習,特別是參加各種出坡承擔,在干中,在行中,才真正體會的佛法的內涵,體會到“萬法唯心造”的內涵。所謂“萬法唯心造”其實是說,我們的一切境界無不是我們內心造作的結果,是自己業力的呈現,是自己心態的變現,而外在的人事物所謂的好壞美丑,無不是我們自心的一個影像和反映而已。就如同打法器,打的柔和展現的是我們內心的柔和。拿蒸饅頭來說將饅頭蒸的大大圓圓、質地柔軟,那是因為自己內心變得柔軟了,才會將饅頭蒸的柔軟,如果內心是僵硬的,那蒸的饅頭也必然是僵硬而索然無味的。而要有這種柔軟而充滿生機的心,那就要求我們的心量足夠的大,能時刻以歡喜心包容他人的意見、行為,以學習和配合的心態與他人共事,以感恩的心來對待他人的付出。
因為以前二十多年來一直上學的原因,文字習氣很重,多喜歡一個人埋頭讀書,冥思苦想,而不善於與人交往,更不會與人配合做事。即使與人合作,也多是我見執著,總認為自己的想法好,自己是最完美的,所以很難和別人合作,最終無不是不歡而散。而在大寮做事,最重要的不是個人能力多強,關鍵的在於發心和配合。
在大寮蒸饅頭與我一起承擔的是同班的一位同學,他是面食組的組長。他本人非常發心,不僅承擔蒸饅頭,而且撿柴火,燒火都是勇猛精進。在炒菜缺人手的時候,他總是沖上去助陣,而在如此多的承擔之余,僧團行堂缺人時他也主動發心去幫忙,似乎像是一個永遠累不倒的菩薩。對於他這一點,我一直是非常隨喜贊歎,雖然自己做不到。話雖這麼說,在具體的工作配合過程中,我們之間也經常出現摩擦和意見不同。這時如何面對這個境界,如何面對這個人,佛法就用上了。如果是在世間,或者說自己以前的處理方式,就是一種對立的方式,肯定是我的是對的,你的是錯的,所以你要聽我的,如果你不聽那出了後果,我一概不負責任,你就自己看著辦吧。可是佛陀和師父教授我們的卻是與之相反,不是去對立,而是去超越,去溝通去包容。
舉個例子來說:在做面食的時候不免會有一些面渣掉在地上,那位師兄非常的惜福,總是將面渣撿起來再放到面裡。可是在我看來卻不可以接受,因為我認為那樣很不衛生,不能給法師們吃帶渣的饅頭,於是每每都檢出來扔掉,師兄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但是他是一個性格調柔的人,從不直接的批評我,而是委婉的以建議性的方式和語氣和我商量,表達他的不想浪費的心情。於是我們通過商量和合作,便達成共識,首先我們要祈求佛菩薩加持希望我們能和合增上,在做饅頭的過程中盡量少浪費三寶物,做好前行准備,避免一切不必要的浪費,同時一切機器或非人力造成的沾染,變髒我們也不強求放在面裡,就隨緣布施給外面的小鳥。這樣下來我們既做到了愛護三寶物,又不會導致食物的不干淨,還布施了眾生,一舉三得,何其歡喜,何其幸哉!
除此之外,每次做什麼事情,師兄都是事先和我商量,聽取我的意見,無論我的意見是對是錯。他性情非常調柔,無論別人怎麼說他,他總不會反駁、辯論、懊惱,總是以解決問題為目的以商量的心態,來面對任何境界和任何意見。他的所做所為都給了我很大的啟發,讓我明白了什麼叫包容,學會了敞開心扉來接受對方的一切,無論是對是錯,是順乎自己心意的還是違逆自己心意的。不同的人因為人生經歷、教育背景、家庭因素等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更重要的是無限生命中不同等流的熏習作用,讓每個人的性格特點、見解、見識、思想都不可能是一樣的,這是我們每個人必須承認的現實,而且是非常正常的。學習佛法不是說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不顧個體的根器差異,往每個人的身上硬套,而是承認每個人的不同,並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加以對治。於是我們先要明白並接受的,就是個體差異、根器相殊的這個事實和前提,而要做的就是承認別人,包容別人。只有有一顆時刻包容別人的心,才有理解的前提。
在包容的同時,我們要想與別人溝通,要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就必須去試著了解別人,而想要真正的了解別人,就首先走進他人的內心,我們就需要在信任別人的基礎上,將自己的內心打開,不然別人不可能信任我們,也不可能將自己的內心打開。只有彼此之間心與心的交流與碰撞,才會是真正的交流,而不是彼此的辯難。交流與辯難的區別在於:前者是一個放下我執,傾聽別人,共同成就的一個建設性的過程;而辯難則是保護自己,加固我執,說服對方的非建設性的過程。前者是以一個平等心、慈悲心來觀待對方;而後者則是一種我慢的典型表現,而最極端也最不能為人接受的就是,自以為站在道德、真理的制高點來指責、評判,甚至審判別人,那樣的心態十分危險,其結果也相當可怕。雖然我們也是抱著一種治病救人的目的,但是往往不僅達不到救人的目的,反而結了一大群冤家。
只有以一顆平等、包容、慈悲、柔軟的心來面對一切順逆的境界,將一切的人事物看多磨練自己、對治自己問題的煉心之境,我們的心才會漸漸的從僵硬、傲慢、冷漠、麻木的石頭轉化為柔軟、潔白、圓滿的饅頭。而我們所面臨的一切境界,也都會如同我們吃饅頭一樣,香甜可口,津津有味。這樣一來,一切的境界、磨難都不會破壞我們的向道心、慈悲心和歡喜心。
於是猛然發現,《法華經》的義理並不都是在書本上弄懂的,在做饅頭的面板上同樣能夠體會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