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女眾弟子如何以正確的心態依止上師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文:太橋旦曾堪布

  關於女眾如何依止上師,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話題,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現在全國各地學佛的人非常多,而在學佛過程中需要要依止善知識,這一點,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的說法是一致的。並沒有說學藏傳佛教必須要依止上師,學漢傳佛教就不需要依止上師或法師,沒有這樣的說法。在佛法中每一個傳承、每一個宗派都有他們的祖師。依止師父在學佛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如今在佛弟子中,有很多人在依止上師的心態方面會出現問題。有些人為了學佛而依止善知識,有些人親近上師是想要得到加持或去除生活上的挫折;有些人依止上師是為了能得到護佑;有些人依止的目的是想要得到權貴;有些人(尤其是女眾)是為了解決感情上的問題。所以從依止上師這方面來說,不同的人帶著不同的目的來依止不同的善知識,這是近來常見的現象。大家是凡夫,容易被煩惱所轉,要讓每個人在早期學佛的時候都懷著正確的心態來依止善知識的確有困難。在現代社會裡,人們深受社會環境的干擾和各種各樣知識的影響,起初要真正做到以虔敬純潔的心依止上師很難。但我們要知道,不能帶著世俗目的來依止善知識。

  在佛陀的法教中,依止善知識的目的是為了得到解脫的妙法。佛經當中談到過很多關於依止善知識的內容。雖然學佛要親近善知識,並且在佛教的很多經典密續中一再強調這一點,但是在依止善知識、親近善知識之前必須要仔細觀察,因為在末法時代能值遇具德善知識並得到攝受還是很難的。一方面是末法時代的關系,另一方面則是當今時代眾生福報淺薄的關系。所以在依止善知識的時候必須對他進行觀察。經典裡提到,觀察善知識必須用三年的時間。要在這麼長的時間裡觀察善知識之後,才可以依止。雖然善知識應該具備很多的德相,比如在《戒律三百頌》中提出了善知識的五種德相;在《大乘經莊嚴論》中提出了善知識的十種德相;在《事師五十頌》中提出了金剛上師的十三種德相等,其中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論》中講了兩種德相:

  捨命亦不離,善巧大乘義;

  安住淨律儀,珍貴善知識。

  只要善知識具備最關鍵的兩點,我們就可以依止他。一個是他“通達大乘佛法”,另一個是他具有菩提心,具足“為了菩提心的戒律,甚至可以失去生命”的信心。具備這樣兩個重要特點我們就可以依止他。

  但是這位善知識有沒有通達佛法,弟子卻是很難觀察的。在對佛法的了解方面弟子自己都有很多不懂,又怎麼能觀察善知識是否在佛法方面通達呢?通常每一個教派都有自己的教主——法王,這樣的話,問題就比較容易解決了。比如說,在噶瑪噶舉傳承中,這位善知識是不是教主大寶法王認證的,他是不是一位活佛、堪布、金剛上師,他是不是由傳承中其他重要的活佛認證的(比如尊貴的大司徒仁波切等),我們可以透過這樣的情況來觀察。要看他的背景是怎樣的,他對寺廟做出了什麼樣的奉獻,他現在的一舉一動是不是為了眾生,最起碼在接觸眾生的時候他有沒有慈悲心,對佛法有沒有信心,有沒有自私的心,有沒有貪嗔癡,行為上有沒有不如法的地方。這些是最起碼的要點,我們要在實際生活中觀察,這是很重要的。在人類社會活動中的大部分時間,判斷事務的能力基本是明智的、理性的。與善知識接觸的時間久了,雖然我們沒有神通,沒法了解善知識的佛法是否通達,但最起碼從他的行為舉止的表現上我們可以分析判斷出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上師。

  作為一個善知識,第一是要修為清淨,第二是他能為弟子講解解脫的佛法,對弟子做有幫助的開示。再者,我們還應了解他是否有清淨傳承的加持,是否接受過該傳承歷代上師的教法,有沒有慈悲心,有沒有行善,弘法利生方面有沒有發一個大願。做到這些的善知識是可以依止的。如果只是因為看到善知識的相貌好、身材好,現在有很多上師歌唱的很好聽,也有大名望,因此產生了感情而依止上師,就像追星族,這樣是不大好的。我們在依止上師的時候,最好能把上師看成和佛陀一般樣的善知識,這樣的依止是很好的。這樣依止具德的上師就會得到他的加持。往往年紀比較大的、修行比較好的佛弟子是不會由於產生感情而去依止上師的,但是一些人,尤其是女眾,就非常容易出現這樣的問題。

  現在在很多地方,因為有的上師名氣很大、很帥、很莊嚴,於是有很多弟子追隨,一些人甚至放棄工作,也不再照顧自己的家庭,花大部分時間跟隨上師。這是一種不健康的心態。如果她們能自我反省的話,就會發現並不是因為對上師有一種信心而追隨他,而是出自一種喜歡他、依賴他、不想離開他的心追隨,而不是想得到他的加持、想聽開示佛法、想要解脫,這不是依正確的心態來學佛的。所以選擇上師並不見得一定選擇很莊嚴的,也不見得要選擇身材很好的,聲音好聽的。

  如今,尤其一些女眾,特別喜歡這些年輕的現代化的活佛,有些人想皈依,有些人想做朋友,表面上是弟子,實際上是朋友,這都是不正確的,更不是真正的信心,所以不會產生好的結果。我們學佛的人依止善知識是為了了脫生死,離苦得樂,證得佛果,要以這樣的心態來尋找善知識、親近善知識。這些都是應該注意的地方,否則,對佛法的信心變成了世間感情的心態,如果這樣,既對上師不好,對弟子本身也毫無益處。更得不到佛法傳承的加持。

  以不正確的心來依止上師,上師所開示的佛法根本無法幫助到弟子,雖然上師開示的佛法是無謬,但因弟子具有的信心本身有問題,所以虛偽信心得到的加持也是虛偽的。也許上師會發現弟子依止他有其他的目的,雖然具德上師不會受到這個問題的影響,但弟子有了這種心態以後,佛法對於她的利益就不大了,所以女眾在依止上師方面的心態要注意。我們依止上師是為了得到精神解脫,為了趨入菩提大道。因此,我們不一定要找一位相貌莊嚴、聲音好聽、身材好的上師。哪一位上師具備清淨的傳承的加持,哪一位上師佛法精通,哪一位上師能引領我們學習佛法而走上解脫的道路,哪一位上師具有智慧和慈悲心,我們就應該依止哪位上師。如果這些特質都具備的話,他長得不好看也沒問題。有傳承的加持,戒律清淨,對佛法有正確、通達的認識,具備慈悲心、菩提心,有這種功德的話,不管他是年輕的、老的、富有、貧窮的,都是值得依止的。如《華嚴經》中說:

  “善男子,汝應於自己作病人想,於法作妙藥想,於善知識作明醫想,於精進修持作醫病想。”

  舉例來說,上師就像很好的醫生,佛法則像良藥,而修持佛法像是治病,自己則是病人。當自己生病時會去找醫生,這時你不會介意她長得是否漂亮、身材好不好、聲音甜不甜美,只會關心這位醫生有沒有能力治療我們的病。如果他有這種能力,我們必定會請他給我們治病。所以我們要以這樣的心態來依止善知識,而且依止以後還要保持住這種心態。男眾和女眾弟子依止上師在行為上稍微有些不同,這是因為佛制戒律的關系吧。

  上師、善知識有兩種身份的示現:一種是示現出家相身份的上師;一種是示現在家相瑜伽士身份的上師。

  出家身份的上師有比丘的戒律,由於戒律的原因,他在接觸男女弟子的時候有所不同,弟子在依止的時候應該要注意。剛剛我們講依止上師的心態最重要,在這樣的前提下,女眾在依止上師的行為上要注意些什麼呢?行為上主要注意的是除了求法、求加持、灌頂、提出問題、照顧上師以外,不要過多地接觸上師。拜見上師的時候,衣服整齊,不要過分暴露,這樣也是對上師的禮貌和對傳承、對佛法的尊重。如果不注意的話,雖然上師不會受到任何影響,但這是弟子對傳承、對佛法、對上師的一種不尊重的表現。講話的時候也盡量要講一些跟佛法有關的話題,不要講一些沒有意義的話題。走路的時候一定要恭恭敬敬的,要走在上師的後面,坐的時候不能跟上師同坐。坐在車裡也要和上師保持一定的距離,這主要是針對女眾。

  女眾應該怎樣接觸上師,應該怎樣保持距離,大部分女眾弟子還是知道的,但在心態方面很多人並不是特別清楚。心態方面,在大手印的傳承中,對上師的信心、虔敬心是非常重要的,沒有虔敬心就得不到上師的加持。在大手印祈請文裡提到虔敬心像人的頭一樣重要,出離心像人的足一樣重要,正行法像人的身體一樣重要。所以虔敬心、出離心比正行還重要。虔敬心不正確的話,後面的正行、四加行、大手印就無法修持,最後的境界就沒辦法證悟。所以,真實無偽的信心非常重要。尊貴的大寶法王法相莊嚴威猛,具有圓滿如佛一般的身體,雖然很多人對他特別有信心,但是這信心裡也有夾雜其他心態的,我們並不能說他們沒有信心,但是他們信心裡面夾雜了很多其他的東西。

  我們說依止善知識的時候心態一定要正確,不可以把上師當作明星、歌星來追逐。現在很多追上師的信徒像追明星、歌星一樣,這是一種不正確的心態。應怎樣保持正確的心態,我在前面已經講過了。

  當我們罹患了煩惱病,只有上師能為我們醫治。我們選擇哪位上師,是要看上師是否有佛法的良藥給我們,誰有就找誰,不管他年老、年輕,是貧、是富。依止善知識就要像找大夫一樣,這才是重點。

 

上一篇:禅宗的教育法:我要過去,你過來!
下一篇:本煥長老:粗心用功與細心用功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