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學誠法師:學佛的最終宗旨究竟是什麼?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學佛,有從理入,有從行入,但不管從哪個門入,目標都是一致的,故學佛首要的是建立宗旨。根本抓住了,其他一切都是支分,是方法,是步驟;根本沒抓住,就會抓住這個否定那個,在支分上糾結矛盾。

  學佛不僅講“放下”,也講“提起”。提起宗旨、提起智慧、提起慈悲,放下煩惱、放下執著、放下痛苦,我們“放不下”,恰恰是因為該“提起”的還不夠。初學者還沒有提起就談放下,未立正見、顛倒次第,故而迷茫空虛、矛盾糾結。

  初學者不宜一開始就關注自己的煩惱、習氣,要依照正確的修行次第來做。學佛之初,從外緣來講,首要的是要找到師法友團隊,打造一個修行的環境;從內因來講,是要樹立宗旨、信仰,有了這些作為根基,才談得上步步用功,斷除粗猛惡業乃至調伏細微心念。 初學佛的人,真正要著力的地方,從內因上來說是自己的宗旨、願力,也就是建立“為什麼學佛”的正知見;從外緣上來說,是尋找、融入一個清淨和合增上的師法友團體。而不是急於求得什麼結果,在自己身上發生什麼神奇的事情,獲得意想不到的好運等。

  學佛、修行要首先建立宗旨,才能知道自己行為的意義。禮佛、善行、放生、救孤……這些行為都不是矛盾的,不要對立起來看待,就像一個人既可以吃米飯又可以吃面食,都是為了提供熱量、滋養身體,不會問“吃飯和面哪個更重要”。

  學佛後最重要的是培養、樹立宗旨,有了宗旨,所有一切雜染的欲望都會漸漸被這個大願轉化。若非如此,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一般在枝末上打轉,妄想對治煩惱習氣,終不能得。

  很多人學佛都有這個過程:看到了佛法的殊勝,可是難以對抗習氣的頑固。若沒有正確的方法,容易越學越煩惱、沮喪,久而久之,學佛就變成了頭腦中的一個妄想,所謂“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兩年,佛在大殿;學佛三年,佛在天邊。”這是缺乏善知識指導,宗旨不明、次第不清之過。

  “度人先度己”是修心原則,時時返觀自心,念念不忘宗旨,只有先調伏了自己的煩惱才能去幫助他人;“度己先度人”是行事原則,學佛之人要學習佛菩薩,放下自我,廣行大悲,在利他中才能圓滿自己的福慧資糧。

  學佛的最終宗旨是成佛,然後再結合自身設立階段性目標。宗旨的建立以及對整個修行道路的了解,本身就是一個學習、修行的過程,要在善知識的指導與同行善友的陪伴下,持久而行。佛法分為悲、智兩個部分,慈悲與智慧圓滿,才是學佛的宗旨。

  既然學佛、修行,就要以成聖成賢為期。只有擁有希望、堅定宗旨,才能真正活在當下,否則只是漫無目的的飄逐。“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既要有高遠的志向,又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下手處,腳踏實地的行持。

 

上一篇:關於回向-學佛人普遍存在一個誤解
下一篇:如何才能找到信仰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