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環境對人的修行是很重要的。為善生天,為惡入淵。《付法藏因緣傳》卷六:昔日日華氏國王有一白象,氣力勇壯,能滅怨敵。如果有罪人的話,他就把白象放出來,把罪人蹈殺,就是從人胸口一腳踏下去,就把人踏死了。後來象廄被火所燒,就把白象臨時轉移到其他地方。此地有一座寺院,每天比丘都要誦經,白象就聽到比丘誦《法句經》:“為善生天,為惡入淵。”心就變得非常柔,生起慈悲的念頭。後來再給它罪人,它就不肯殺害了,只是用鼻子嗅舐一下就離開了。
國王見白象變得如此,心裡非常恐慌,就召集大臣商量此事。他說什麼原因哪?後來有一個聰明的大臣就說:“這個象前段時間在精捨旁邊住過。”就是在寺院旁邊住過,“肯定是得聞妙法才變得柔和。想讓它變得凶狠,您可以把它放在屠宰的地方,惡心就會變得更加強烈。”國王就按照他的計謀,把它放在屠場裡。白象每天看見殺戮,剝皮斬截,惡心就被激發出來,再給它罪人,殘害得比以前還凶。
這說明環境會影響一個人的心理。常在寺院周圍住的人,心地要柔和些;常到寺院去,我們心裡也會變得平靜;如果老在屠宰者跟前,心地就會變得嗔恨。
曾經我看到一個朋友——世俗一個朋友的妻子,因為他妻子賣肉。所以我就注意觀察她,一看她臉上都有點橫肉,就是那種凶狠相啊,老咬牙所產生的那種相。這不是她心地不好,而是因為她所操的這個業不好,對相貌的影響非常大。所以看完了以後都讓人恐懼,就害怕哪天她發脾氣,拿起刀要是砍了誰怎麼辦?是吧?像這樣的我們都應該遠離的。屠宰的地方一定要遠離。
“以是當知,眾生之類其性不定。所以者何?畜生猶尚聞法生慈,見有屠殺便為殘害,況復於人,而不染習起善惡業?是故智者宜應覺知。”就是說畜生尚能因為環境而改變,何況人乎?人哪,比畜生的反應更靈敏。所以屠宰的地方一定要遠離。有YIN女的地方,酒肆的地方,還有國王,旃陀羅捨都應遠離。
“有智慧者應該覺知,邪見惡法多有損害,棄而離去勤作方便。”什麼是方便?就是方法,一看不好,馬上就應該離開。不要考慮這塊兒有什麼條件——什麼條件也不如到有善的地方去住。
“習近聖法受持流布,起大師想,由是微妙功德因緣,永當超越三惡道苦,渡生死苦海受涅槃樂。又此法者為得道利全分因緣。是故復名真善知識。”也就是說我們習近聖法,常想起佛,由此微妙功德,遠離三惡道苦,渡生死海,受涅槃之樂。
佛教徒知道這個故事的人並不多,這是我們佛教徒自己的責任。佛經汗牛充棟,浩如煙海,佛教那麼多的故事,有很多人不從佛教經典中去挖掘。一說到環境對人的影響,有人就提到“孟母三遷”——就是為了他的學習,孟子跟母親搬遷了三個地方。究其實,這是對佛法沒有信心,從來不提佛教的故事,老提儒教的事情來教化人。
他不知道佛教裡面有太多太多這樣的故事,不管從實踐中,還是佛留下來的教義中都有很多,而且非常多。不但不去說,反而老提到孟母三遷,以充當自己是儒學大師,老是這樣。說穿了,這種人是對佛法沒有信心的人,以為佛教的教義沒有完整和圓滿,所以得進行補充。他認為佛教不圓滿,所以他用儒教來代替佛教。這是我們佛教的悲哀,我們不應該這樣做。佛教這麼好,這麼究竟,講得這麼徹底,我們不去挖掘,而去用外道的典籍來充實佛教,這太不應該了,糾正這些錯誤是我們佛教徒的責任。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弟子頂禮上妙下祥法師
隨喜諸位師兄聞法
恭錄於大悲寺上妙下祥法師講述的《吉祥經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