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妙說法:法華經講要
自序
當我編撰《印度的佛教》時就已知道,初期的大乘經典之中,《般若經》的性空思想,與被貶為小乘的《阿含經》緣起論,是很相應的。《華嚴經》與《維摩經》,本質上是站在排斥小乘的立場。《法華經》則起而作綜合性的調停,誘導大小三乘,歸入唯一佛乘,處處指出,二乘三乘是權非實,唯一佛乘才是究竟。將二乘置於階段性的地位,承認其有進入化城的價值,鼓勵其當更上一層樓,捨二乘三乘而直達一乘。
這種大開大合的思想模式,深受中國文化的歡迎,《法華經》也就成了在中國佛教徒之間,流傳普遍的一部重要經典。故當我講《維摩經》的同時,也計畫講《法華經》。《維摩經》六講,是采用依題目性質而摘錄相關的經文經句,加以解釋。《法華經》則依全經原文的次第,照著經義的內容宗旨,節要而連貫的講述。
這本講要,雖未能依原典逐字逐句解釋,還是循著原典的次第,介紹原典的內容,脈絡分明,一目了然《法華經》每一品的心要何在?經義的所指為何?每品內容於全經中的位置何在?於整個佛法的修證次第中扮演著何等重要的角色?
這一本講要的任務,不是作研究的考證和與其他經典思想的對比,因為這類工作已有許多先進學者們做過了。不過我也沒有忽略先賢古德們對於本經的疏解,但是除了若干經文需要借助古釋來認知而酌情引用之外,並不希望全照著古釋來理解經義,何況各家的古釋之間,也有不少輕重出入之處。所以根據素樸的原典經文,參考梵文日譯及諸本異譯,掌握其初期大乘佛教的時代思潮原則,接合中國佛教的種種特色,就可看出《法華經》對中國大乘佛教的影響,是相當普遍和深遠的。
本講要除了以現代人通用的語文,將經典原文略予譯介之外,更重要的是將經義內含如何引用到現實生活中來。通過依經解經的原則還嫌含糊,應該探及佛陀的本懷,以本經理解本解經,之後才會發現,本經對我們現實世界的今日社會,到底有多少用處。比如說,中國佛教的禅宗,相信眾生皆有佛性,眾所周知是基於《涅槃經》,其實在《法華經》中也可得到依據。又如歷劫成佛與立地成佛,看來有矛盾,可是就在《法華經》中並弘並傳。又如彌陀淨土與彌勒淨土,在中國佛教史上似乎各有弘傳的大師,卻在《法華經》中,先後出現;限制女性及贊揚女性,也並行不悖。人間淨土的思想、逆行菩薩的信仰,一切眾生的種種狀況,都有可能是諸佛菩薩化現說法的范例,其實都能在《法華經》中讀到。尤其《法華經》善用譬喻、巧說故事、經文流暢,除了專門的佛學名相,乃是優美的文學作品,有散文有詩偈,讀來一點也不枯燥。凡此種種,都是現實生活中非常有用且實用的佛法。
我不會牽強附會,以私意理解經義,故凡遇到名相的诠釋及義理的疏解,必會參考引用經論,非不得已,盡量不用與本經性質不同的資料,就是用了,目的也是提供參考,不敢以為那就是定論。
本講要的原貌是於一九九二年春,編成一小冊講綱,接著於該年的七月八、九、十日,在農禅寺講了最初七品。一九九三年一月八、九、十日,講八至十三品;同年七月八、九、十日,講十四至十六品。一九九四年一月八、九、十日,講十七至二十一品;同年七月七、八、九日,講最後的七品。共分五次講了十五場。
到了一九九七年,有幾位在家弟子,將我講出時的錄音帶整理成為文字。一九九八年又經一位余如雯居士潤飾成稿,讓我帶在身邊,閱讀之後,覺得講出時的資料太少,閒話太多。到了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五日至十一月二十七日之間,我在紐約上州的象岡道場,親筆重寫一遍。經過鄭建華居士等的謄清,盧嘉雯居士的電腦打字,再經一次修正,總算於十二月二十日定稿。
由於年高七十,加上衰病和忙碌,除了希望弘揚《法華經》,沒有想到毀譽問題,讀者們如果因此獲得利益,請感恩三寶,如果覺得不滿意,罪過由我承擔,並請不吝指教。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於紐約上州象岡道場
緒言
當代講《法華經》的人不多,因為太長──二十八品共八萬多字,但歷史上講《法華經》的人則很普遍。我這一次是從經中摘錄出重點,編成《法華經講要》,以提綱挈領地介紹本經。因為若依照一般傳統的講經方式,聽眾聽完之後,可能仍然印象模糊,還是不清楚《法華經》整體的內容,如果以綱要的方式來說明,應該會更容易受用,更能掌握《法華經》的要義。
本書是以非常扼要地介紹《法華經》,幫助大家在聽完每一品之後,就有一個整體印象,能知道重要內容是什麼,不會有遺漏。
講要中的上編,實際上就是《法華經》裡的「跡門」,下編則是「本門」。上編又分為緒言及《妙法蓮華經》內容講要兩大部分。
首先講緒言,分成本經譯本、名稱、注釋、地位、組織等五個段落。
一、本經的譯本
由梵文翻譯成漢文的《法華經》,一共有六種,但是只有三種流傳至今。
《法華經》是現存少數尚有梵文原典可考的佛經之一,因為此經原典的梵文非常優美,當我在日本留學的時候,老師就是以《法華經》為梵文的教材,用《法華經》來讓學生學梵文,也可以說,是用梵文來介紹《法華經》;譯成中文之後,文學價值仍舊很高,所以有許多人,例如胡適之,就把《法華經》視為一部文學作品。在台灣,多數人都知道《法華經》,平時我們持誦的〈普門品〉就是本經中一品。現在我們來看看有那六種譯本。
* (一)三國孫吳五鳳二年(西元二五五年),支疆梁接譯出《法華三昧經》六卷,佚失。
* (二)西晉武帝泰始元年(西元二六五年),竺法護譯出《薩昙芬陀利經》六卷,佚失。
* (三)西晉武帝太康七年(西元二八六年),竺法護譯出《正法華經》十卷,現存。這是竺法護的第二次翻譯,現在收藏於《大正藏》第九卷。
* (四)東晉成帝鹹康元年(西元三三五年),支道根譯出《方等法華經》五卷,佚失。
* (五)姚秦弘始八年(西元四○六年),鸠摩羅什譯出《妙法蓮華經》七卷,現存。這是我們此處所根據的講本,也是收於《大正藏》第九卷。
* (六)隋文帝仁壽元年(西元六○一年),阇那崛多與達摩笈多兩人共同譯出《添品妙法蓮華經》七卷,現存。也是收於《大正藏》第九卷。
至於《法華經》的梵文本,近世從三個不同的地方被發現,因此分別以發現地命名:
* (一)尼泊爾本:一位英國駐尼泊爾的公使B. H. Hodgson於十八世紀前半發現。
* (二)中央亞細亞本: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在西域出土。
* (三)克什米爾本:於一九三二年在一座佛塔中被發現。
對這三種梵文原典,一百多年來有許多學者做了研究、翻譯和考證。
二、本經的名稱
《妙法蓮華經》的梵文原名為《薩達磨芬陀利迦蘇坦覽》(Saddharma-pu??rikasūtra),薩達磨是指「正法、妙法」;芬陀利迦為「白蓮花」;蘇坦覽則是「經」的意思,所以鸠摩羅什三藏把它翻譯成《妙法蓮華經》。
「妙」,有微妙、奧妙、不可思議、最好、最究竟、最圓滿的意思;妙,也就是正,代表正確、正當、真正。「蓮華」出污泥而不染,在印度是清淨的象征,這也就是菩薩的精神──菩薩在娑婆世界、五濁惡世中廣度眾生,卻不受眾生的煩惱所影響,就像蓮華一樣;從另一方面來說,眾生若能經由修學佛法,從煩惱身發現智慧身,那麼這個智慧身也就等於清淨的蓮華。
梵文「蘇坦覽」是指一朵朵花穿成的花串,翻譯成中文就稱為「經」,有「天經地義」的意思,例如四書五經。經,人人都需要,而且是代表最好的,它的價值永遠都不會改變。
這一部經就像蓮花那麼清淨,它宣說著非常微妙正確的佛法,因此叫做《妙法蓮華經》。
三、本經的注釋
本經的地位相當崇高,許多人都曾加以注解。印度和中國佛教史上,有關《妙法蓮華經》的重要注釋如下:
(一)印度:有以下三種
* 1.龍樹菩薩(佛滅後第八世紀,相當於西元三世紀):著《大智度論》闡明《大般若經》。論中多次引用《法華經》,這就等於闡釋了《法華經》。
* 2.世親菩薩(佛滅後第九世紀,相當於西元四世紀):著有《妙法蓮華經憂波提捨》,共兩卷。憂波提捨就是「論」的意思,所以又稱為《法華論》。
* 3.堅意菩薩(與世親菩薩同時):著有《入大乘論》,多處引用《法華經》。
龍樹菩薩建立了印度中觀學派的法義;世親菩薩集印度唯識學派之大成,是唯識宗大師;堅意菩薩的《入大乘論》極力主張大乘是真正的三藏,大乘乃佛說。由此可見,不論是中觀派或是唯識派等的佛學大師都很重視《妙法蓮華經》,在早期印度的大乘佛法中,《法華經》占有相當崇高的地位。
(二)中國
根據明末無盡傳燈大師的《法華新注》序中稱:六朝(在隋唐之前)諸師七十余家,自漢至唐,有四千余軸,也就是有四千余卷的注釋。
宋朝開寶時,整部《大藏經》不過只有五千零四十八卷,而從漢到唐朝,光是《法華經》的注解就有四千多卷,數量相當多。目前《大正藏》收有九家十五種,《卍續藏經》收有四十七家六十六種。其中最具代表性及影響力的有如下五家:
* 1.梁朝光宅寺法雲法師:《法華經義記》八卷。
* 2.隋朝天台宗的大成者智顗(智者大師):著有「法華三大部」──《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诃止觀》,共三十卷。
* 3.隋朝三論宗的大成者嘉祥吉藏:著有《法華義疏》十二卷、《法華玄論》十卷、《法華疏略》六卷、《法華游意》一卷、《法華論疏》三卷,這些書都可以在《卍續藏經》裡找到。
* 4.唐朝法相宗的大成者慈恩寺窺基(慈恩大師):著有《妙法蓮華經玄贊》十卷,他是玄奘大師的大弟子。
* 5.宋朝戒環法師:著有《法華經解》二十卷。
由上可知天台宗、三論宗、唯識宗的大師們,都有注解《法華經》,但其中又以天台宗智者大師的天台(法華)三大部影響最為廣大深遠。
四、本經的地位
以天台智者大師「五時八教」,判攝《法華經》是五時中的最高層次──第五時。
五時,依照順序為華嚴、阿含、方等、般若、法華及涅槃。天台宗將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分為五個時段,針對對象程度的深淺而分別說出不同的經典,有以人天善法為基礎的佛法,有聲聞緣覺的二乘法,也有人聽的是三乘法;其中最初的三七日說《華嚴經》,以及最後的八年說《法華經》都很重要,末了一日一夜說《涅槃經》也為法華第五時所收,名為「唯一乘法」。
天台宗以日出時先照高山,比喻《華嚴經》是教化根器大的人;黃昏太陽將下山時,山谷漸趨黑暗,平地已看不到太陽,只有在高山還能見到日光,則是比喻以《法華經》、《涅槃經》收攝根器最深的人。
八教,有化儀四教、化法四教。
化儀四教,是以佛陀教化的形式而分,系指:頓、漸、秘密、不定。
化法四教,是以佛陀教化的內容而分,系指:藏、通、別、圓。藏教指《阿含經》;通教指《般若經》;別教是方等部經典;圓教則是成佛後所說的《華嚴經》,以及涅槃前所說的《法華經》,這是大乘佛教中的兩部大經典。
圓又代表圓滿、究竟的意思,《華嚴經》是兼圓,只說大乘。《法華經》則是純圓(純粹的圓),有所謂的「純圓獨妙」,因為《法華經》包含了所有佛說的道理,攝受大、小根器的眾生都回歸大乘,回歸到最高法門,就像大海納百川一樣,開權教顯圓實,大開大合,這就是會三乘歸一乘的「會三歸一」。由於《法華經》闡揚一味一雨的最上佛法,故又稱為經中之王。
會三歸一,是整部《法華經》的宗旨。佛法分為五乘:人、天、聲聞、緣覺、菩薩。僅持五戒、十善,是人天乘法;聲聞、緣覺屬於小乘;菩薩則是大乘。站在菩薩的立場,來看聲聞、緣覺,合起來稱為三乘。
到了講《法華經》的時候,引導一切根機的眾生都進入最高佛法的大海,通通會集到大乘最高的佛法,全都收歸於唯一的佛乘,所以說是「會三歸一」。
現代的我們應該如何來判斷此經呢?我們可以說《法華經》是大乘經典裡的根本教典。印度流行大乘佛法時,《法華經》很早便開始流傳,而且傳播的地域很廣,時間很長,它的內容能適應許多不同的環境與時代,可見得《法華經》與這個世界的眾生緣份很深。
五、本經的組織
一般講經法師都把經典分成三個部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本經共計二十八品,第一品為序分,第二品至第十七品的前半為正宗分,第十七品的後半至第二十八品為流通分。
「序分」也可以稱為序論,就是說明這部經典的起源,介紹佛陀當時說法的因緣、在場的聽眾以及請問佛法的人。「正宗分」也可以叫作本論,是經中最重要的義理,闡述這部經的宗旨及主要內容。「流通分」亦可名為余論,是說明宣傳和受持此經的功德以及必要性,叮咛並鼓勵接觸到此經的大眾應將之流傳下去,並且要不斷地弘揚此經。
此外,又可以將《法華經》分成「跡門」及「本門」兩大部分。〈序品第一〉至〈安樂行品第十四〉為跡門,〈從地湧出品第十五〉至〈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為本門。
跡門,是佛的一種福德化現,並不是實際的佛,也不是宣說真實的佛法。因為眾生有不同的根器,所以假借某些話、某些現象,用種種方便權巧施設,來表現佛法。就像人在沙灘上走過之後留下的腳印、足跡,讓人見到的只是由腳留下來的痕跡,不是真正的腳。
跡,又叫做「權」,是方便的意思,也就是姑且這樣做、這樣說、這樣子表達。比如說我肚子很痛很痛,但是到底痛到什麼程度,怎麼個痛法,我再怎麼描述,外人也無法體會;但我若不說,就沒有人會知道我肚子痛。又或者是我告訴諸位我的視力不好,看不清楚,你們再怎麼想象,也不知道究竟是如何地不好;同樣地,我若是不說,你們就不知道。這就是跡,也就是權,是為了方便接引初機的人進入法門,才不得已姑且假借各種語言、現象來說明。
本,是「根本」,就是這個樣子的意思。再用腳印來做比喻──跡是腳印,本則是我們的腳。本的對象是已經成熟的人,跡是把初機者引到成熟的程度。
所以《法華經》的表現法,可以分為兩個層次:前半部,是跡門的層次,說明眾生的根器有大小乘之分,也說佛有成佛、涅槃的時間。後半部,是本門的層次,說明一切眾生、一切佛法,只有一味,那是真如味;只有一門,那就是佛門;只有一相,那就是實相。而且佛不是到了我們這個地球世界才成佛的,他早在無量無數劫以前就已經成佛了,同時也說佛是久遠的,從來沒有涅槃過,也不會再有涅槃這回事。
跡、本兩門又各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就《法華經》的組織來看,跡門的第一品為序分,第二品至第九品為正宗分,第十品至第十四品為流通分。本門的序分為第十五品,正宗分為第十五品至第十七品,流通分則是從十七品至二十八品。在本門來講,第十五品只有一部分是序分,而第十七品只有前半部分是正宗分。
十七品後半部分至二十八品,同時是本門及本經全部的流通分,占的篇幅相當大。可見得在如來滅後,如何弘布傳播本經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二十八品之中,就用了十一品不斷地叮咛、再叮咛:「要弘揚!要受持!要讀誦《法華經》!一定要把《法華經》流傳出去啊!」看起來好像很唠叨,但是有它的道理,這在講下編時就可以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