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信願法師:助念開示的殊勝利益,祖論的根據(5)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五節 印光大師

  《印光大師文鈔》要文

  凡四卷,民國印光大師撰,由浙西徐蔚如、歐東張雲雷等諸居士編錄流通。內容綴輯印祖所寫書、論序、疏、記、跋、雜著等文章而成,計三百余篇。淨土教法,自古至今,歷代祖師,注書論作,不乏高著。然影響之大,被化之廣,深得淨土行者之奉行頂戴者,莫若《印光大師文鈔》。

  印祖文鈔,看是與四眾往來問答之信函,然而觀機逗教,義本內典;契機而談,理臻佛意;字字莫非般若真谛,句句無不淨土妙義。其辭義深顯,理事圓融,真實方便,切合機宜。於世間法,莫不勸人,敦倫盡分,孝親尊師;於出世法,無不導人,老實念佛,求生淨土。其深入淺出,廣含各宗各教;詳明因果,攝盡世出世法。讀而受之,如甘露灌頂;展卷開閱,似概窺三藏。

  於開示淨土一門,尤罄吐誠言,辭致懇恻,無量悲心,流露無余。誠是淨土行者就路返家必讀之指南。文鈔之中,廣勸助念,利人悲心,處處可見,茲摘錄數則以證:

  一、《印光大師文鈔》示臨終切要:

  ⑴ 臨終一關最為要緊,世有愚人,於父母眷屬臨終時辄為悲痛哭泣,洗身換衣,只圖世人好看,不計贻害亡人。不念佛者且置勿論,即志切往生,臨終遇此眷屬,多皆破壞正念,仍留此界。臨終助念,譬如怯夫上山,自力不足,幸有前牽後推,左右扶掖之力,便可登峰造極。臨終正念昭彰,被魔眷愛情搬動等破壞者,譬如勇士上山,自力充足,而親友知識,各以己物,令其擔負,擔負過多,力竭身疲,望崖而退。此之得失,雖由他起,實屬自己往昔中,成全破壞人之善惡業力所致。凡修淨業者,當成全人之正念,及預為眷屬示其利害,俾各知所重在神識得所,不在世情場面好看,庶可無虞矣!

  ⑵於七中及一切時一切事,俱宜以念佛為主,何但喪期,以現今僧多懶惰,誦經,則不會者多,而又其快如流,會而不熟,亦不能隨念,縱有數十人,念者無幾;唯念佛,則除非不發心,決無不能念之弊;又縱不肯念,一句佛號,入耳經心,亦自利益不淺,此光絕不提倡作余道場之所以也。

  ⑶人當臨終,唯同聲念佛有益,若識心未去,沐浴舉哀等,大有所妨,是以修淨業人,須於平日與眷屬說其所以,庶不至誤用親愛,而阻礙往生,若過量大人,出格高士,乃不必懼其被此阻礙耳。

  ⑷ 佛法宏曠,唯成佛方可歇手,欲決得往生,正不妨懇切念佛,常行追薦,即佛經所謂,雖知罪性本空,而常悔先罪,不說已得清淨,蓮池謂:“年中常須追薦先亡,不得謂已得解脫,遂不舉行耳。”須知!念佛誦經,雖曰薦親,實為現前眷屬親知,開心地,種善根,及所有薦親功德,回向法界一切眾生,以廣大自他存亡之心量,以消滅自他存亡之執礙耳。至於不主於誠,唯以奢華張羅誇耀於人,則所謂以親喪作鬧熱,非人子所宜為也。

  ⑸ 當此大病臨身,存亡莫保之時,教以各各為其母,志誠懇切念南無阿彌陀佛,以祈壽未盡則速愈,壽已盡則速得往生西方,令郎等孝心淳笃,當必皆如救頭然,而常持念也。如是,則豈但有益於夫人,實則深有益於令郎等也。凡人有病,可以藥治者,亦不必決不用藥;不可以藥治者,雖仙丹亦無用處,況世間藥乎?無論能治不能治之病,皆宜服阿伽陀藥,此藥絕不誤人,服則或身或心,必即見效。然,人生世間,無論久暫,終有一死,其死不足惜,其死而所歸之處,可不預為安頓乎!有力量者,自己預為安頓妥帖,則臨終固不須他人為之輔助,然能輔助,則更為得力。無力量者,當令家屬代為念佛,則必能提起正念,不致恩愛牽纏,仍舊被愛情所縛,住此莫出也。

  ⑹ 保病、薦亡,今人率以誦經、拜忏、做水陸為事,光與知友言,皆令念佛。以念佛利益,多於誦經、拜忏、做水陸,多多矣!何以故?誦經,則不識字者不能誦,即識字而快如流水,稍鈍之口舌,亦不能誦,懶坯雖能,亦不肯誦,則成有名無實矣!拜忏、做水陸,亦可例推。念佛,則無一人不能念者,即懶坯不肯念,而大家一口同音念,彼不塞其耳,則一句佛號,固已歷歷明明灌於心中,雖不念,與念亦無異也。如染香人,身有香氣,非特欲香,有不期然而然者,為親眷保安薦亡者,皆不可不知。

  張啟瑩:初現生天相,助念得往生

  張啟瑩居士,法名弘載,浙江余姚縣人,一向崇信佛法。民國十六年皈依三寶,但是因為身體的體質虛弱多病,未能有真實修持。民國十七年(公元一九二八年)中秋,舊疾復發,半夜不方便請人助念,於是索取留聲機及念佛唱片,希望聽聞佛號。家人親屬即為高聲念佛,到了子時,張啟瑩忽然點頭作禮,向父母及妻子面前合掌三拜,表示謝意並辭別,之後立即安詳而往生。

  張啟瑩命終之後,家人發覺他胸前有溫暖,其父又在他耳邊高聲殷切地持念佛號,幫助他提起正念,藉以助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等到全身皆冰冷,唯獨頭頂熱度異常。

  ——出自《淨土聖賢錄易解(五)》第177頁

  按:

  張啟瑩往生之後,只有胸前溫暖,將生人道。幸好其父又高聲殷切地持念佛號,因此熱氣突然由下往上升,身體冰冷之後,頭頂還溫熱,於一剎那間聖凡有別,此是助念之功德利益。

  二、《印光大師文鈔》臨終三大要:

  世間最可慘者,莫甚於死,而且舉世之人,無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為之計慮也。實則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報盡,故捨此身軀,復受別種身軀耳。不知佛法者,直是無法可設,只可任彼隨業流轉。今既得聞如來普度眾生之淨土法門,固當信願念佛,預備往生資糧,以期免生死輪回之幻苦,證涅槃常住之真樂。

  其有父母兄弟,及諸眷屬,若得重病,勢難痊愈者,宜發孝順慈悲之心,勸彼念佛求生西方,並為助念,俾病者由此死已,即生淨土,其為利益,何能名焉。今列三要,以為成就臨終人往生之據,語雖鄙俚,意本佛經,遇此因緣,悉舉行焉。

  言三要者:第一、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第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助淨念。第三、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果能依此三法以行,決定可以消除宿業,增長淨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得往生,則超凡入聖,了生脫死,漸漸進修,必至圓成佛果而後已。如此利益,全仗眷屬助念之力,能如是行,於父母則為真孝;於兄弟姊妹,則為真弟;於兒女,則為真慈;於朋友、於平人,則為真義真惠。以此培自己之淨因,啟同人之信向,久而久之,何難相習成風乎哉!今為一一條陳,庶不至臨時無所適從耳。

  第一、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者:

  切勸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有應交代事,速令交代。交代後,便置之度外,即作我今將隨佛往生佛國,世間所有富樂眷屬種種塵境,皆為障礙,致受禍害,以故不應生一念系戀之心。須知!自己一念真性,本無有死,所言死者,乃捨此身而又受別種之身耳。若不念佛,則隨善惡業力,復受生於善惡道中。(善道即人、天,惡道即畜生、餓鬼、地獄,修羅則亦名善道,亦名惡道。以彼修因感果,均皆善惡夾雜故也。)

  若當臨命終時,一心念南無阿彌陀佛,以此志誠念佛之心,必定感佛大發慈悲,親垂接引,令得往生,且莫疑我系業力凡夫,何能以少時念佛,便可出離生死,往生西方?當知!佛大慈悲,即十惡五逆之極重罪人,臨終地獄之相已現,若有善知識,教以念佛,或念十聲,或止一聲,亦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此種人念此幾句,尚得往生,又何得以業力重,念佛數少,而生疑乎?

  須知!吾人本具真性,與佛無二,但以惑業深重,不得受用。今既歸命於佛,如子就父,乃是還我本有家鄉,豈是分外之事。又佛昔發願:“若有眾生,聞我名號,志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以故一切眾生,臨終發志誠心,念佛求生西方者,無一不垂慈接引也。千萬不可懷疑,懷疑即是自誤,其禍非小。況離此苦世界,生彼樂世界,是至極快意之事,當生歡喜心。千萬不可怕死,怕死則仍不能不死,反致了無生西之分矣!以自心與佛相違反故,佛雖具大慈悲,亦無奈不依佛教之眾生何。

  阿彌陀佛萬德洪名,如大冶洪爐;吾人多生罪業,如空中片雪。業力凡夫,由念佛故,業便消滅。如片雪近於洪爐,即便了不可得。又況業力既消,所有善根,自然增長殊勝,又何可疑其不得生,與佛不來接引乎?

  如此委曲宛轉,開導安慰,病人自可生正信心,此系為病人所開導者,至於自己所應盡孝致誠者,亦唯在此。切不可隨順俗情,求神問醫,大命將盡,鬼神醫藥,豈能令其不死乎!既役情於此種無益之事,則於念佛一事,便紛其誠懇,而莫由感通矣!

  許多人於父母臨終,不惜資財,請許多醫生來看,此名賣孝,欲世人稱我於父母為能盡孝,不知其天地鬼神,實鑒其心。故凡於父母喪葬等事,過於張羅者,不有天災,必有人禍。為人子者,宜注重於親之神識得所,彼世俗所稱頌,固不值明眼人一哂,況極意邀求,以實罹不孝之大咎乎!

  第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助淨念者:

  前已開導病人,令生正信,然彼病人,心力孱弱,勿道平素絕不念佛之人,不易相繼長念,即向來以念佛為事者,至此亦全仗他人相助,方能得力。以故家中眷屬,同應發孝順慈悲之心,為其助念佛號。

  若病尚未至將終,當分班念,應分三班,每班限定幾人。頭班出聲念,二三班默持。念一點鐘,二班接念,頭班、三班默持。若有小事,當於默持時辦。值班時,斷斷不可走去。二班念畢,三班接念,終而復始。念一點鐘,歇兩點鐘,縱經晝夜,亦不甚辛苦。

  須知!肯助人淨念往生,亦得人助念之報。且莫說是為父母盡孝應如是,即為平人,亦培自己福田,長自己善根,實為自利之道,不徒為人而已。成就一人往生淨土,即是成就一眾生作佛,此等功德,何可思議!三班相續,佛聲不斷。病人力能念,則隨之小聲念,不能念,則攝耳谛聽,心無二念,自可與佛相應矣!

  念佛聲不可太高,高則傷氣,難以持久。亦不可太低,以致病人聽不明白。不可太快,亦不可太慢。太快則病人不能隨,即聽亦難明了。太慢則氣接不上,亦難得益。須不高不低,不緩不急,字字分明,句句清楚。令病者字字句句入耳經心,斯易得力。

  念佛法器,唯用引磬,其它一切,概不宜用。引磬聲清,聽之令人心地清淨;木魚聲濁,故不宜用於臨終助念。又宜念四字佛號,初起時,念幾句六字,以後專念阿彌陀佛四字,不念南無,以字少易念。病人或隨之念,或攝心聽,皆省心力。家中眷屬如此念,外請善友亦如此念,人多人少均如此念。不可一起念,歇歇又念,致令病人,佛念間斷。若值飯時,當換班吃,勿斷佛聲。若病人將欲斷氣,宜三班同念,直至氣斷以後,又復分班念三點鐘,然後歇氣,以便料理安置等事。

  當念佛時,不得令親友來病人前,問訊谕慰。既感情來看,當隨念佛若干時,是為真實情愛,有益於病人。若用世間俗情,直是推人下海,其情雖可感,其事甚可痛。全在主事者明道理,預令人說之,免致有礙面情,及贻害病人,由分心而不得往生耳。

  第三、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者:

  病人將終之時,正是凡聖、人鬼分判之際,一發千鈞,要緊之極。只可以佛號,開導彼之神識,斷斷不可洗澡、換衣,或移寢處。任彼如何坐臥,只可順彼之勢,不可稍有移動。亦不可對之生悲感相,或至哭泣。以此時身不自主,一動則手足身體,均受拗折扭挒之痛,痛則瞋心生,而佛念息。隨瞋心去,多墮毒類,可怖之至。若見悲痛哭泣,則情愛心生,佛念便息矣!隨情愛心去,以致生生世世,不得解脫。此時,所最得益者,莫過於一心念佛;所最贻害者,莫過於妄動哭泣。若或妄動哭泣,致生瞋恨及情愛心,則欲生西方,萬無有一矣!

  又,人之將死,熱氣自下至上者,為超升相;自上至下者,為墮落相。故有“頂聖眼天生,人心餓鬼腹,畜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之說。然果大家至誠助念,自可直下往生西方,切不可屢屢探之,以致神識未離,因此或有刺激,心生煩痛,致不得往生,此之罪過,實為無量無邊。願諸親友,各各懇切念佛,不須探彼熱氣後冷於何處也?

  為人子者,於此留心,乃為真孝。若依世間種種俗情,即是不惜推親以下苦海,為邀一般無知無識者,群相稱贊其能盡孝也。此孝與羅剎女之愛正同。《經》雲:“羅剎女食人曰:我愛汝,故食汝。”彼無知之人之行孝也,令親失樂而得苦,豈不與羅剎女之愛人相同乎!吾作此語,非不近人情,欲人各於實際上講求,必期亡者往生,存者得福,以遂孝子賢孫親愛之一片血誠,不覺其言之有似激烈也,真愛親者,必能諒之。

  頂聖眼天生等者,謂人氣已斷,通身冷透,唯頭頂獨熱者,則必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也。眼天生者,若眼及額顱處獨熱,則生天道。心處獨熱,則生人道。肚腹獨熱,則生餓鬼道。膝蓋獨熱,則生畜生道。腳板獨熱,則生地獄道。此由人在生時,所造善惡二業,至此感現如是,非可以勢力假為也。是時若病人能志誠念佛,再加眷屬善友助念之力,決定可以帶業往生,超凡入聖耳,不須專事探試征驗,以致誤事也,至囑至禱。

  按:

  印祖之《臨終三要》,初以開導令信,次以念佛助淨,後以規戒防誤,正是本願行者常行之助念開示,依此而行,既學佛心,又遵祖教,不但培己之德,又利人之益,本願行者,何不為之!

  四種瑞相 一定生西

  “不信佛者,莫生吾家;呂公教子,代代榮華。”前二句是說宋代的呂蒙正公,他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他每日清晨,禮佛拜祖時,皆以這兩句作為日課後的祈禱。後二句是後人稱贊呂公教子有方,四代同堂食祿,皆是三寶弟子,榮華富貴,官居宰相。

  俗語說得好:“家欲興,看後丁。”每個家庭都有子女,且都望子成器。但時當末法,能有幾人似呂公教育子孫學佛一樣,得蒙法益呢?可說是鳳毛麟角的罕見。雖是希有難得,然而筆者畢竟見到一位,他就是最近往生的林清江老居士,雖無呂公的才華,可是他教導孫兒學佛,幫助了自己往生,臨命終時,現不可思議瑞相,確也難能可貴,且舉事實如下:

  林清江老居士,他的故鄉在梧棲海邊村莊,現住台中市大智路十五號,他老人家自己說:他一出生,就受到大災難,因為他的家住在海邊,他剛出生二十天,因久雨的關系,海水升起來,幾個村莊都被海水沖流,變成汪洋大海,一望無際,他一家人趕快把自己打漁的竹筏,將一家人及糧食置在竹筏上,任水漂流,其中一位產婦,抱著一個未滿月的嬰兒,這位就是林清江。在竹筏上漂流了二十天,真是九死一生,逃過了這場災難!有人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林老居士的幸福是什麼呢?也許就是老來得以學佛聞法的利益。

  林老居士天資聰明,少年讀書,大有過目不忘的記憶力,所以他所學的山、醫、命、卜、相及詩文,件件皆能。他好與人談天說地,雖然職業是經商,但一有閒暇就與人看病開方,無論醫治什麼怪症,多是藥到病除,所以四方治好的病人很多,一概皆是結緣,從來不收一個紅包,所以鄰裡鄉黨親戚朋友,都稱贊他是第一善人。由於行善的緣故,本來依照他自己出生年月日排命,壽元至多五十四歲,與他去年往生時七十九歲算起來,恰增二紀。假若不添壽二十四年,早與一般人一樣,往六道輪回去了。

  林老居士學佛機緣是居住台中市民族路時,與江印水居士為鄰,江居士就約他到李老恩師座下聽經、念佛、受菩薩大戒,從此朝暮二課不間斷,都是與他老伴同出同入,共同修持。他不但自行精進,對於子女教育亦很認真,成立佛化家庭。尤其是對孫兒耀堂,特別注重,每星期日上午,蓮社的兒童德育周,每次都要孫兒耀堂參加念佛、聽故事。後來又鼓勵孫兒加入國文補習班,國文補習班畢業後,又參加蓮社新春青年講演大會,耀堂先後已有四次經驗,這都是由其祖父的熏陶,不但口齒流利,並且家學淵源,得承其祖父的衣缽,志願他日也要懸壸濟世義診,救諸病者。

  林清江老居士,去年七十九歲,忽然身體老衰,四大不調,纏綿床枕六個月。痛苦之時,只要家人在他面前,為他念佛時就不哀叫,以後家屬諸人就分班,晝夜不斷念佛,並且請炳公老師為他開示,教他放下萬緣,一心念佛。到農歷十二月廿二日半夜三更,耀堂正在祖父身邊閉目念佛,忽然看見一群人要闖入大門來,可是大門兩邊,左邊站立伽藍聖眾菩薩,手拿大關刀;右邊站立護法韋陀尊天菩薩,手拿降魔杵,此二尊菩薩用關刀與降魔杵,把那一群人擋住趕走,但不久又一大群再來,亦都把他們趕走,一連三次,皆是如此。耀堂把此境看得清清楚楚,知道是宿世冤業要來算賬,被護法神擋住退去。清早,病人就向媳婦(耀堂母親)說:“我今天晚上要往生西方了。”

  耀堂就跑來蓮社請求助念,由武德班班長黃彩雲等為他助念,從是日早晨念起,念到夜十點多鐘,助念人員回家後,就由耀堂自己領導家人念佛。不久,忽然之間看到一道毫光由門射入,正對阿彌陀佛像,一連放了三次光明。此時清江老居士,面呈安詳,含笑生西,時正在晚上十一點鐘。為了要設靈桌,耀堂正要跑出門外去買蠟燭,他的房屋坐東向西,所以看到西邊虛空毫光燦爛,照向他的房屋。耀堂回來時,在祖父身邊念佛的哥哥就對耀堂說:“你出去買蠟燭的時候,我正在此念佛,忽然一陣香味吹來,不是檀香味,亦不是花香味,而是此世間希有的異香。”一家人都一心一意的念佛,直到天明,未斷佛聲。已經助念了八點鐘,耀堂的祖母想到老伴已經別世,難免悲傷,就把蓋上的被稍稍掀開,忽然異香撲鼻,滿堂的孫兒人等,無不稱贊,佛法無邊,不可思議!

  由以上四種瑞相,推測起來,就知道林清江老居士,一定往生西方無疑。他的媳婦更是贊歎,幸蒙佛菩薩加被,好在夜間往生,足足八點鐘的助念,不動他,也不哭泣,得以順利幫助生西,否則,六親眷屬數十人,皆是至親,他們未曾聞法念佛,一聽故人去世,必定蜂湧而至,那能擋得住他們不號淘大哭呢?這是林老居士得以生西,臨終無障礙的殊勝福報。

  ——出自《念佛感應見聞記》

  按:

  本例之林老居士安詳往生,正符合印祖《臨終三要》所開示的:第一、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第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助淨念。第三、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平生念佛多年的林老居士,臨終尚且需要眷屬及蓮友的助念,況未學佛者?

 

上一篇:常福法師:就念阿彌陀佛不聞思經教是否有問題?
下一篇:信願法師:念佛須三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