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佛教下載
:經咒頌念
法聞法師:《妙法蓮華經》淺釋—方便品第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妙法蓮華經》淺釋—方便品第二 主講:法聞法師(北京廣濟寺) 2009 年12 月29 日北京茶緣茶城洮硯館 大乘《妙法蓮華經》方便品第二,也就是第二品方便品。我們說《妙法蓮華經》這是佛祖當年在靈山會上,面對幾千比丘、八萬菩薩以及天龍八部眾多的眾生所說的一部大乘、最上乘、一佛乘經典,語言上是當時的口語、白話,我們今天讀起來都非常淺顯易懂,沒有什麼難,沒有什麼不解的地方,是不是?《妙法蓮華經》非常淺顯易懂。我只是領眾,咱們共同來誦讀,來參悟,就有關第二品方便品的言外之意,對佛祖言辭不到處,結合現代社會的一些特征,我們把《妙法蓮華經》這部大乘法讓他更現代化一點,讓大家更容易理解。原經文我們剛才誦讀了一遍,原經文的內容說了些什麼大家可能都能夠了知。 我們在解說方便品之前,先引用一段現代物理學之父愛因斯坦,大家都熟知的愛因斯坦,偉大的科學家,他的一段話,愛因斯坦曾這樣描述他的思維過程:“我思考問題時不是用語言進行思考,而是用活動的、跳躍的形象進行思考,而這種思考完成以後呢,我要花很大力氣把他轉換成語言”。這是愛因斯坦的原話,他的意思就是說他在深度思維狀態的時候,用的是什麼思維方式呢?用的是形象思維。形象思維是相對於抽象思維的一種更具相、更形象,從深度、廣度兩方面都是同步的高級思維方式。話說回來,我們所誦讀的《妙法蓮華經》,佛祖所用的思維方式也是形象思維,我們讀起來不僅文字上、語言上朗朗上口,而且他裡面所說的義理也是非常形象,這就是《妙法蓮華經》的一個特點、特征。他的語言特征及他的表述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維方式。 “方便品”及後面的“壽量品”是本經的兩大中心。當時佛由甚深三昧起,稱歎三世諸佛,智慧甚深無量、難解難入,真正的佛法是諸佛究竟了知諸法的實相。“十如是”我們今天再講講,“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裡面我們比較熟悉的是“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也就是“如是因緣果”,還有“報”,“因緣果報”。平常我們所說的因緣果報,就是從《妙法蓮華經》方便品中:“如是因緣果報,如是體相性力”。“如是力”,我們又叫做“如是用”,我們說諸法的體相用,還有諸法的因緣果報,這是我們要了知的,要記住諸法的體相用與因緣果報。我們說學佛法,是要提高我們的認識能力、提升我們的悟性,學佛學什麼?就是學佛圓滿究竟把握事物的認識能力。諸佛圓滿究竟的認識能力具體從哪些方面體現呢?在方便品中,我們看到了諸佛提出來諸法都有十如是,我們大家熟悉的是七如是:諸法的體相用,還有諸法的因緣果報,再加諸法的本末究竟,跟如是性,如是作,加起來十如是。 什麼是諸法的體相用? 體,我們說世間的事物從抽象的理論到具相的物體,他都具備體相用這樣一個存在的真實相狀。什麼是體呢?我們打個比方說,這塊鎮尺以什麼為體呢?以木為體。我這個水杯是以不銹鋼、以鋼體為體。相是什麼呢?拿鎮尺來說,鎮尺的相是立體長方形,這個不銹鋼杯,他的相是圓錐體。用是什麼呢?事物的用是什麼?鎮尺顧名思義,他就是鎮紙的,他擺在這兒,體是以木為體,相是長方形,用呢是作鎮紙,他已經發揮著他的作用。凡事物不僅有體有相,而且有體有用,要不具備用的話,他就不可能放在這兒,不可能存在,沒必要、不存在。水杯他的用,顯而易見,擺在這兒不是擺設,他的用是盛水的,我們用來喝水的。用,在法華經裡是“如是力”,這就是用的意思,這就是事物的體相用。凡事物都有體相用,形象的、具相的物體是這樣,抽象的理體、理念、概念,這些道理,我們看不見的,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頭腦中的道理、法則、規律,也同樣具備體相用這樣一個存在狀況。 佛法的體相用 我們說佛法,我們所修學的佛法,看不見的東西,存在於我們的大腦中,那他的體相用怎麼說呢,佛法以什麼為體呢?先說佛教,佛教以什麼為體?佛教就是以我們平時最開始所接觸到的“三寶”為體,三寶是佛教的體相用,佛是體、法是相、僧是用。雖分體相用,但實際上是三位一體。我們說佛教的體相用是佛法僧,那我們是弘揚佛法,具體到佛法的體相用是什麼呢?我們也可以分析一下,找到答案,通過體相用就能全面准確地幫助我們來認識佛法、領悟佛理。 佛法體相用從小乘的基礎教理講,體是什麼?基礎教理以什麼為體?體是根本,我們在座的大家現在都是諸上善人,都來領悟唯一佛乘,大乘教法,肯定大家都有基礎佛理作支撐,才能夠領悟大乘佛法,也就是說我們都是從基礎佛理上來的,都有基礎佛理這樣起碼的佛法的理論。基礎佛理的體相用怎麼說?佛教的體相用是佛法僧三寶,佛法的體相用是什麼?他以”覺悟”為體,覺悟我們簡稱“悟”,以悟為體,沒有悟就談不上佛法,那我們學的是佛學知識,就不是佛法了。 佛法以”悟”為體,以”正”為相,正怎麼講呢?正就是正知見、正思維、正精進,八正道那一類的總括,主要指的是正知見,以正知見為相,要不斷地扶正自己的知見。“境風吹識浪”,環境的風時時刻刻都在吹拂著我們的認識,第六意識,意識的波浪。我們的知見時時刻刻於事事物物上面都有可能受環境的影響,有的知見是不是時刻保持?雖然有擺動有搖擺,但是不至於被環境的風吹得走了樣,或者是遠離了正知見,時時有這樣的考驗。所以我們要保持正知見,正知見是佛法的相。六祖大師說的好:“悟時就是佛,迷時是眾生”。這是將知見和悟放在一起說,集中起來說。用,佛法是“度”,是解救我們眾生的法身慧命,法身慧命是生命的本源,是生命的永恆相,是不生不滅。我們的目的就是為了修正自己的法身,解救自己的慧命,讓慧命能夠充分顯現,從而從煩惱生死中解脫出來,走向生命的自在永恆,這就是覺正淨的淨,蘊含著佛法的用意、作用,他的用處目的。淨就是清淨法身,這個淨不是清淨心,而是指清淨法身,這樣更完整、更准確一些,但有時呢也可以拿清淨心代表來說,因為清淨法身要通過清淨心來體現,沒有清淨心就沒法認識到自己的清淨法身。 佛教的體相用就是佛法僧,淨空法師我們大家都知道,他不說佛法僧,他直接引用六祖慧能大師的話就說覺正淨。我們接觸佛教,學習基礎佛學、基礎知識的目的是為了認識、找到真正解決眾生慧命有用的方法——佛法,我們的目的、核心主要學佛法,古代的六祖大師也好,當代的淨空法師也好,他們把握佛法,直接就講佛法,不是佛教的體相用,而是佛法的體相用,就是覺正淨。覺正淨是佛法的體相用,體相用是為了便於理解、便於認識,我們可以這樣地分解,但實際上是三位一體,乃至於後面的諸法的因緣果報、本末究竟,他都是三位一體、多位一體的,其實就指的一個事物、一個體。 佛教很注重三皈依,認為三皈依是入門,三皈法是佛法的入門學,他強調三皈、推重三皈的用意就在此地,直接從大處,給我們一個完整准確認識佛法的科學方法,就是從體相用入手,從事物的體相用來認識,從佛法的體相用入手來認識佛教,來把握佛法,這樣一個角度,既完整而准確。佛祖當年特別推重、特別強調三皈依,為什麼強調三,不是一,不是二,也不是四、五,為什麼是三呢?就是從科學認識事物的方法,體相用是認識事物的科學方法,用這個科學的方法來認識佛教、佛學、佛法,就不走彎路,是這麼一層意思。 佛祖是大覺悟者,就是遍覺。從空間廣度的角度來講,遍覺,也就是覺他;從深度的角度講,自覺,也就是對於所見、所聞、所思,他都能夠用事物的如是體相用,因緣果報這樣的科學的、獨特的認識觀、認識方法,能夠認識事物的本源本相,從本源上能夠認識和把握事物,所以他是大遍覺知者,是大覺悟者。我們學佛就是要學佛的認識,這才是佛的認識,提升認識、提高認識,提升我們的覺悟、悟性。 後面的因緣果報,還是在體相用的基礎上,體相用他是一個從三位一體,事物的存在,他之所以存在,起碼具備體相用這樣一個存在相狀,後面的因緣果報,這些是細化了,從時間上分析具體某一個事物他的過去、現在、未來,時間上變化又細分了因緣果報。有時間我們可以多思維,要拿具體的事物來對,每一件事物我們都可以用體相用來分析。不信我們可以隨便提出一個事物,我們可以用體相用來分析,就可以完整准確、全面透徹地來分析某一件事物。 時間和空間的體相用 時間的體相用,時間的體是什麼呢?你剛才說的時間和空間,其實時間和空間是分不開的,沒有獨立存在的時間,也沒有獨立存在的空間,時間和空間是大宇宙存在的一種相狀。為什麼我們平時對於這個存在,有時候會有這樣一個很反常的念頭出現:“我為什麼會到人間來,到人間來究竟為了什麼?”這不只是來人間,對於存在本身來說,你不想在人間呆,像昨天晚報上登了一則消息,說是地球上每隔三十秒,就有一個人選擇離開人間,自己自殺,不想在人間呆。不想在人間呆,以為就萬事大吉,就沒有了嗎?一切都歸為零,什麼都不存在了嗎?不是這樣的。實際上這就是最愚癡的,沒有正知見,沒有覺悟,他才有這樣的想法。對存在本身來說,你走到哪兒都逃脫不了空間、時間對你的束縛、局限,逃脫不了,除非走出六道,就是挖掘、認識生命存在本身,認識他以後呢,回歸到本源上來,只有回歸到本源上來,才可以不被時空所束縛、所局限,但其實還是在時空裡面,只不過不受時空的拘束、擺布,所謂六道苦海,就是受無形時空的束縛。所謂的大解脫,“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生命自身的解脫、大自在,就是在時空上能夠任意自由、能夠作主,這就是成佛。 至於說天堂地獄佛國,那是形象的說法,我們剛才說的形象思維,愛因斯坦也說他心動思維的時候用的是形象思維,當思考完成以後呢,還要花大力氣把形象思維轉換成語言。什麼意思呢?我們現在可能做的也是,我們一直接觸到的佛、道,還有民間的一些信仰,一開始接觸到的這些都是形象、形象思維、形象的一種說法,具相的天堂、地獄、佛國,全都把他形象化、具相化,但這個便於更多的人來接受,而真正能夠完全接受天堂地獄佛國的人,那是從形象思維又轉換成抽象思維的大智者,他完全能夠接受。古人用形象思維,是兩個極端的人在用在說,一種是大覺悟的人,他從抽象的理體,到具相的事物,理上究竟了,他又回到具相上,這個時候呢抽象與具相,性相一如,他才能夠堅信天堂地獄極樂佛國,這是因為他從高處下手,復歸於平淡、復歸於平常,絕對徹悟的高智慧大覺悟者,就用形象思維。還有一種就是最低端的人,也用形象思維,他對於那些高深的道理不太能了解,但是如果你給他講一些形象的故事,他就能夠接受,比如說對他講極樂佛國的依正莊嚴,他就能夠堅信,道理他不明白。這也是淨土宗常說的,兩種人最容易成就——“上智下愚”。上上根的人對極樂世界的理他明白,所以能夠堅信;下下根的人他理上完全不了解,但是他聽說有極樂淨土,他就相信,就肯老實念佛,也能成就。 時空的體相用,就是他存在的真實相狀是什麼?大家都聽說過,對時間的描述,有人說時間有兩個極至,“一念千載,千載一念”,這就說我們對時間存在的感受,世界為什麼存在呢?上一次我們通過學習佛法,整個大千世界的主語是什麼呢?主語是人,具體的人,人很抽象,再具體一點說大千世界的主語是我,每個人都是我,每一位眾生是我,既然主語是人是我,世界因何存在?世界因我存在,這很簡單。其實看上去很難的問題,甚至摸不著頭腦,沒法說的問題,在佛法的啟發下也就迎刃而解,很好解釋。世界因何存在?世界因我存在。這句話或許有人不贊成,離開我地球不轉了嗎?世界不存在了嗎?常常這樣說。這個指的是離開體相用,離開體,離開根本的話、離開主語的話,那大千世界就沒法形容,就沒法思考。所以說我們這樣就容易走入困惑,自己給自己設置的困惑,固步自封,我們分析問題,認識問題的方法、大方向就錯了。 佛祖教導我們認識事物,解決問題始終要圍繞不出本位,圍繞本體,不出本位,不能離開根本。如果我都不在了,世界對我來說在不在?就像我們地球人根本就不知道銀河外星系,那些大千世界,那些存在,因為我們不知道,我們接觸不到、理解不了,對我們來說他們存在不存在都一樣。這個就涉及到存在還要加上靈性存在。 我們一般人類的認識,以前早就強調、總結,哲學家的總結:“人類的認識觀,要麼是偏於唯物的、要麼是偏於唯心的”,很容易走這兩個極端。所謂唯心唯物,就是把如實地認識事物的出發點搞錯了,唯物的認識觀,離開我,離開靈性存在而單從物質的角度看問題,我不存在,世界照樣在,地球照樣轉。如果離開我,離開我的主觀感受,離開靈性存在要看時空的話,單從唯物的角度講時空的體,時間也不好用數字來計算,時空的體是無限的。加上了靈性存在,加上了主語,加上靈性,加上我,我對時空的感受,這樣才是佛祖教導我們如實認識事物的正確方法。必須要加上我的感受,因為我存在所以世界才存在,因為我存在才有時空的感受,反過來說,世界的存在正好印證了我的存在,時空的存在反過來正好為我的存在提供了可能,這是一種所謂的相對的、辯證的。 佛法是超辯證法的思維,他更從實質上講體相用是一體的,我們說我,什麼是我?如果說小我,一時一地的我,也許一個念頭,具體的一個念頭是我,要講真實的我,講大我的話,整個世界、大宇宙都是我,我能感受到的,我能認識到的,都屬於我的范圍,這就是一個形象思維。小我是一個念頭,單一方面生滅不定的念頭,大我指的是所有時空的存在。時空的體是什麼?時空的體就是我,就是靈性的存在。時間是什麼?是我,是我的存在就是時間,要離開我的存在,時間以分分秒秒來計算,鐘表在那兒滴滴答答地走,那是游戲,沒有什麼意義。空間也同樣。時空的體是什麼呢?是在覺悟狀態下的我,大我。 宋朝的大儒,他參照佛法禅宗開悟,有一句話說得很經典:“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時空的體就是我,就是我心,這是宋明理學家的原話。“宇”是所有時間,“宙”是所有空間,所有的時空加起來是宇宙。開悟的人說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這就說明時空的體要去丈量是不可能的,用數字來統計也是不可能的。就相對而言,時間可以用分秒來計量,有開始有結束,那不是大時間,大時間是沒有開始結束的;空間要用尺子來丈量也是局部的小空間,大空間也是沒有一個概念,不可以表述。這正好印證了,古人的另一句話:“其小無內,其大無外”,也是對時空的一種描述。說小時空就小到一個點上,甚至於就是我們每個人的一念,我們每個人的一個念頭展開來可以為無限的時空,他指的就是時空加上我們的意念,加上吾心,加上靈性存在,物質存在加上靈性存在才是真實存在的一種反映。 佛祖給我們人間帶來的大法、妙法,妙就妙在這個地方,他是用他獨特的方法、認識觀,來揭示事物的本質。唯物論也講認識事物的本質,透過現象看本質。但從佛法的角度看,他是離開靈性的角度,是單方面的,從物質的角度分析事物,他會得出這樣結論。單從唯物的角度來研究物質世界,研究物質存在,研究學問的話,那將來地球人類不存在了,甚至地球也不存在了,他的問題還沒完,還沒結束,他的文章還沒寫完,他人不存在了,他的文章還沒寫完;他人不存在了,他的話還沒說完;他人不存在了,他的思考還要繼續。他還沒抓到理,為什麼?他還不是如實地認識,他離開了靈性的存在,大方向就錯了。 這個十如是,佛祖倡導的事物的體相用。我們就這一個問題說了這麼多。時空以覺悟、以吾心為體,還有古人的話為論據:“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這是時空以吾心為體。時空的相是什麼呢?六道就是時空的相,時空的相有時候是一個點,有時候是一條線,有時候是一個平面,對有的眾生來說是立體的、三維的,對更高級的眾生來說他是多維的,他就是以六道為相。時空的用是什麼呢?就是物質存在跟靈性存在,也就是大千世界和我們眾生存在本身非常自在、莊嚴、快樂,妙用自如。 我們占用這麼多的時間來解釋時空的體相用,這對提升我們的認識悟性,甚至對我們開悟都有很大的幫助。開悟就是解決時空局限的問題,開悟以後沒有苦,只有樂,生命存在的本身就是非常自在快樂的一件事。有人或許說你們學佛修行是不是很苦,自討苦吃。我們說不是這樣,局部地看是很苦,或者從表面上、從表層看、從現象上看是苦了一點,但從內在的實質上看,我們是走出了相對的苦樂,而達到了沒有相對苦樂的極樂!所謂極樂就是只有樂,沒有苦,極樂又叫作清淨法樂,或者叫作禅悅法喜。我們修行的目的,就是尋求真正的快樂,不是自討苦吃,而是尋求真正的快樂。 下一個話頭:生命的體相用是什麼? 生命以什麼為體?生命以“樂”為體,以“快樂”為體。快樂就是生命存在的源泉,存在的可能,存在的第一因。從樂的角度來講,世間樂,我們的業報身最初也是來自於相對的樂,從樂而生,因為第一因都是相對的,都是有生滅的,所以我們的業報身也不究竟,也是有生滅的。而法樂禅悅、清淨樂是原本具備的,是離開相對的,絕對的大自在、大快樂,他就是法身的本源。體悟法身,也是要從禅悅法喜這個角度,什麼時候認識到清淨法樂,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夠見到法身,才能夠認識到法身,認識到超越時空局限的生命的真實存在。我們修行還是在求,追求快樂,樂是生命的體,靈性存在的體,大自在、大快樂,如果離開樂,生命就失去了存在的源泉,他也不可能存在。 生命的相是什麼呢?生命的相,其實還是眾生相。或許有人問,成佛以後干什麼去?是什麼形象?是不是金碧輝煌的,像鍍金的塑像一樣在極樂世界那麼坐著呢?不一定是,他表相上顯的還是眾生相。為什麼顯眾生相?他的用意是要化身到眾生裡面來救度眾生,但是實質上、內在的心裡行為上,他是不受時空局限的大自在、大解脫,但在外相上還是眾生相。用也不一樣,他到人間來的目的,覺悟者成佛以後,佛菩薩到眾生界,到人間或者是其他五道眾生裡來的目的,他是為了隨緣、隨願度眾生而來。相是一樣的,表面上看是相同的,而體跟用截然不同,但體跟用的不同,我們一時還很難認識到。所以真正的佛菩薩,不是在空中顯光現影、放光現影,他還是在我們身邊,在我們周圍,在六道眾生裡面。他的相和我們是一樣的,而他的體,他的用心,他的用是為了度眾生,這一點我們很難了知、很難認識到、很難發現。所以佛菩薩的化身在我們的周圍,我們也不覺察。這是生命的體相用。 小結 什麼事物都可以通過體相用來分析他的實質、本質,誰要不信可以舉出一個例子來,我們大家一塊分析,肯定能夠找出他的體相用,認識他的本質、實質。這是一個規律,是佛祖認識事物的獨特方法,這就叫作佛祖是究竟了知諸法實相,怎麼樣了知諸法實相呢?通過十如是,十如是根本的還是前面的三個,就是如是體,如是相,如是用,通過這個來究竟了知諸法實相。 正文我們剛才誦讀了一遍,方便品經文比較長,我們主要著重分析了體相用。這一品題目,方便品,為什麼叫方便品呢?他就強調了佛祖以前說法的時候,所說的這些都是非一乘的聲聞乘、緣覺乘。在《法華經》裡面,說佛祖以前說的都是方便說,今天法華會上,靈山法會上,要說《妙法蓮華經》的妙法,是通過以前的方便,佛祖要來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真正一乘法,只有一乘法,那才是佛的真實說,而不是方便說,故名這一品為方便品。 這一品除了十如是,三如是,還有就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釋迦牟尼佛祖他是“以一大事因緣”來到我們人間,什麼是“一大事因緣”?就是為了說真實佛法,就是一佛乘,經典的原話是一佛乘,為了給眾生開示一佛乘,讓眾生能夠悟入一佛乘,這就是佛來人間的一大事因緣。什麼是一佛乘?我們前面說了很多,但我們還要反復地說,要悟入一佛乘,首先要具備一個條件,就是要樹立正知見。通過正知見,我們看到世間學問裡講的主客觀,主觀客觀,在佛祖如實的正知見的這個角度來看,世間學問裡面所說的主客觀,是一定要把他統一起來,要樹立“一”,正知見首先是以“一”,以“不二”為前提。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動畫,以動畫的形式來再現當年靈山會上,佛祖將要說無上甚深微妙法的場面、情境。我們已經讀誦過兩篇了,就是通篇把全文都念誦過以後,我們不一定就能夠找到微妙法在哪兒,不一定就悟到微妙法,也許有的人能夠悟到,也許更多的人不一定能夠悟到微妙法。微妙法用今天現在一點的話說,就是真理,能夠提升我們生命品質,乃至最後完全認識肯定我們的真實生命——法身慧命,對認識我們的真實生命有幫助的,我們說這才是唯一真理。法身慧命是最真實的存在,是靈性生命的本源。我們說最真實的才是最根本的,才能夠永恆,經得起時空考驗的,時間上是永恆的,空間上是普遍的,最普遍的、最永久的、永恆的,與生命相關的,指的就是法身慧命。之所以是永恆,生命的永恆相,我們最需求、最需要,最有必要去認識他,去把握他、去擁有他。因為是普遍的,每一位眾生,每一個人都具備的,每一位眾生他靈性存在本身,非常偉大不可思議,所以我們人人都有必要去認識,這就是人類歷史上的教化——宗教現象。 我們說現代文明的源頭、根源都是來自於宗教理論,為什麼?因為古人把生命存在真實意義的眼光就已經放到了“認識、發現生命自身”。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佛教,還有中國的道教,眾多民間宗教,為什麼會有這樣一種宗教的現象呢?沒有行政上的指令、約束,也沒有軍隊、軍人的那種命令約束,大家都很自覺、自主地走到一起來,目的是什麼?就是要求真實的存在,要尋求唯一的真理,求真理。通過佛祖的點化,我們知道真理的唯一性,世間只有一個真理。真理的第二個特征——針對性,必須是跟主體、主語,也就是跟我們存在本身、覺悟、靈性體,跟我們主觀相應的才是,跟我們人,跟生命的存在無關的,所謂的大道理、真理,他是不是真理我們不知道,但他不是最主要的,不是人類,不是眾生最想要的,因為他有沒有都可以,他不是第一位。所以真理還有一個針對性,針對解決、解釋生命自身問題,對解決生命自身問題起作用的真理才有意義,這是真理的針對性。真理的普遍性,我們知道之所以是真理,因為他能夠普及,六道眾生,只要是靈性存在都普遍適用。這是真理的三個特征。 我們認識到佛法就是這樣一種真理,他是唯一的、有針對性的,針對我們解決生命自身根本問題。他也是普遍的,能解決所有眾生的根本問題。妙法,“妙”在哪兒呢?這也是妙法的第一個根本特點,就是妙法的唯一,講“一”;第二點呢,就是我們認識妙法要講方法,其實真理人人都具備,甚至就是與真理同在,但就是我們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與真理同在,但就是對面不相識。為什麼會這樣?就是我們沒有掌握到認識真理的方法,佛祖說法,前面他要方便說法,解釋了真理是我們每一個人,我們每一個眾生都具備法身,生命的永恆相,到最後說《法華經》這樣的一乘了義經典的時候,他的真實說、究竟說就是所謂的妙法,主要是說對於什麼是真理,我們大家都有共識了,現在問題是如何認識真理、如何完整准確地把握真理。像《妙法蓮花經》這樣的大乘了義經典,他主要就是從大乘,從宏觀上給我們一個如何認識真理,如何更直接更有效地認識真理的方法,這就是妙法的微妙主要是“妙”在這。掌握了真理天涯咫尺,掌握不了這個方法咫尺天涯。這也是佛教與其他宗教,佛法與世間法的不同之處,主要體現在這裡。其實所有的宗教也好、科學也好、哲學也好,尤其是宗教,他基本上對什麼是真理大家都有共識。問題是對認識真理、如何去完整准確去把握真理這方面具體就有差距了。佛祖找到了最直接有效地認識、把握真理的方法,所以最究竟,他講徹悟,這是佛法的特點。 我們說真理人人具備,也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的法身與佛平等,跟佛都是一樣的。而認識法身的方法,也就是怎樣去認識法身,就成了問題。佛說的大乘、小乘,二乘、三乘,什麼羅漢乘、聲聞乘、菩薩乘這些都是方便說,不是最究竟圓滿的,只有像《法華經》這樣的大乘了義才講,從宏觀的角度,從大覺、大方向上給我們眾生開示佛的本懷、佛的知見。佛在《法華經》上跟我們說什麼是佛法,什麼是妙法,什麼是究竟圓滿解脫的大法,是原原本本毫不保留地開示出來,叫作和盤托出。關鍵是我們眾生怎麼樣去悟入佛之知見。 悟入微妙法的條件 要悟入,首先要有氣度,這個氣度就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但是他又很實際,影響我們的認識觀。每個人的氣度都不一樣,就像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氣質一樣,只不過氣質比較外表化,氣度是內在的東西,佛經裡叫作法器、根器,我們現代話說是氣度。氣度一定要恢宏、要高遠,否則的話妙法對他來說就成了真正的“妙法”,微妙不可思議,他難以捉摸,難以接受,一佛乘就成了難以捉摸的玄妙之法,像《妙法蓮華經》這樣的大乘經典就成了天書了,他就沒法去理解。在方便品裡我們也看到了,有五千弟子退席,佛還沒開始正式說呢,已經有五千人走了,離開法會現場,這就是他們的氣度不夠。也不怨他們,不怪他們虔誠心不夠,或者是悟性不夠,這不是悟性的問題,是氣度不夠!五千人離席,佛默然處之,說離席了也好,剩下的都是能夠領悟真正大乘佛法的真實之人,走的這些就像一棵樹的枝葉一樣,比較浮的,根器淺的這些,就讓他們離開也好。 認識大乘妙法,一佛乘,還有一個先決條件,在《法華經》裡叫作“會三歸一”,就是把我們以前所有的知識經驗,來一個匯總,來一個概括,要有高度的概括能力,至少要認識到微妙法,他是囊括了主客觀也好,唯心唯物也好,他包括了所有的學問經驗,就是一切事物的大匯總,一切事物我們把他歸到一處。我們剛才說的體相用,就是佛祖以歸納的這種方式、統籌的這種方法,從根本上認識事物本源的科學認識觀,簡單說就是要具備專,專一,專一求悟,這也是我們的先決條件。不專一我們就很難達到新的認識高度,就很難突破我們習慣了的這種思維模式,思考問題的這種方式就很難突破。所以佛教一開始講皈依,皈依不僅是理論上的指導,更是實踐上的一個具體方法。大匯總的“一”,我們用宋明理學家的那種理念說就是“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這才是真正的我,大我,不分二、三,不分二乘,三乘。這是只有大氣度,超凡的氣度才能夠悟到超凡的微妙處,因為只有超凡的氣度,超常的統攝專一、專注,才能夠悟到無上甚深微妙法。這就是兩個先決的條件,一個是氣度;一個是專一、專注。 因為真理只有一個,唯一性。那我們目標確定了,我們就寄心要專一,這也是認識妙法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要專一。佛祖特別強調專一、專注、專心。法華會上五千人為什麼退席?除了氣度上不夠,還有對於什麼是大法,真正的佛法他還沒有悟透,他內心認識上還有法執。法執就是有二有三,真理是兩到三個,覺得他已經有真理了,佛現在說的這些是什麼呀?他不能接受。 好,方便品全經文,我們也讀了一遍,主要的大意我們也點到了,我說的這些也是就僅憑我對佛法,對《妙法蓮華經》一點點的認識、體悟,給大家做的一個交流匯報。我也沒有太多的參考前人、古人講《妙法蓮華經》的內容,也就是沒有照本宣科,完全出自我個人對佛法,對《妙法蓮華經》直接的、切身的體會、體悟而說的。 問題討論 接下來我們一邊看動畫,一邊討論方便品裡的一些問題。方便品裡面的十如是,如是體相用,如來這個認識事物的方法,我們應該記住,應該應用。大家有什麼問題提出來? 居士:“回小向大”理解了以後,“行”要跟上去嗎? 師父:當體即真,當下即真。要說轉換那也只是心靈上的轉換,那也是最快的,幾乎不需要時間,所以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需要太多的時間,這就是佛乘,微妙就體現在這兒。悟是頓悟,漸悟就指的是二乘三乘的這種方便說,那個不算是悟,那是不斷地提升認識高度。悟的延伸義講的很多,毛主席也講要提高政治覺悟,現代口語也講悟性高,來評價一個人認識的綜合能力,或者禅宗講頓悟、漸悟。但是徹悟就是一個,就是認識到法身,法身原本具備,不是我們從外邊找來的,不是學來的,不是搬來的,原本具備,一旦認識到了,那就是當體即真,當下即是,沒有說行為跟上跟不上,沒有這一說,這就叫作立地成佛。六祖大師說的悟就是佛,迷就是眾生,不用去通過一定的渠道、方式、時間去轉化,當下即是,轉化不需要時間。因為我們本來一切都具備,本來很圓滿,本來很自在,真實的是原本的,反過來說原本的才是最真實的。講我們認識真實那就是最原本的,最原本的就不需要去修飾,去人為的造作,他原本如此,這就是真正的佛法,一佛乘、微妙法,就體現在這裡。 相對於方便,大家就要認識究竟,認識到真實,方便是相對於真實而說的,通過參悟方便品,我們認識到真實了沒有?原本如此,一切都是非常的美好、美妙,但這是在不動念的情況下,第六意識的妄念妄識一動,那就“境風吹識浪”,掉到萬花筒裡面去了。 居士:如果心中動念,隨著外邊的境界跑了,該怎麼辦? 師父:要說心的話,他也有體相用,通過體相用來分析真心妄心,真心不用守,真實不要去人為造作。要守住妄心,看住妄念不起,真實不用守。用中觀的話說,“破妄顯真”,只要把妄念看住了,當下就是真實,真實就自然顯現。真實之所以不顯,是因為被妄識所遮住、遮照,看住妄識、妄念不起,真念、真實自然顯現。我們說心的體是什麼呢?體就是第一覺知,我們平時叫做直覺。直覺是最真實的,是真心,是原本真實的。比如說我要抬手抓鎮尺,說要抓,幾乎就是同時當下馬上就抓,不需要從物化的角度說,先要大腦發號施令給手,然後手通過神經系統傳達,然後再去抓東西,這是物化的說法。從這個角度去認識第一真實、直覺是什麼?科學根本沒有辦法解釋。本來就是離開推理,不需要用邏輯去推的東西,科學解釋的時候就解釋的不對,那是單從物質、物化的角度。但我們說真實存在是物質跟靈性的統一體,我要抓我當下就抓,不需要慢慢的這個過程,當然我們說確實是通過大腦發號施令,有這麼一個過程在,這只是我們從物質的角度講,不真實!真實情況是什麼呢?加上靈性,物質存在跟靈性存在高度統一,同時同步,我要抓這個東西,當下即真,這就是真心。相是什麼?就有分別了,我們抓的要准確,他的輕重緩急,自然就有心的妙用,其實體相用是一體,心的體是直覺,是當下,一切是現成的,這是真心,這個叫作大圓鏡智也好,或者是叫作原本真實也好,這是體。真心的相是什麼呢?我們說明明了了而不去分別,不分別不是一塌糊塗,其實我們很明了,就不分別,不去刻意去分別。用,那就是遵循事物各自的規律、法則,所以我們在茶城聯想到禅宗的“禅茶一味”,他也是體現真實一佛乘的一個很有名的公案:弟子問師傅什麼是佛法,師傅說吃茶去,這就是通過很自然地喝茶,在世間相,在眾生相裡面見法身,認識到法身,在世間規則裡,通過喝茶來體悟真心的顯現,喝茶我們從相上說和普通人喝茶沒有什麼兩樣,但內涵就大不一樣,內涵我們是不分別的體相用,真心跟後天的妄心是統一的、同步的,這就是為什麼是禅茶一味,從喝茶中的儀式動作,到茶味兒的品嘗,都是通過虛妄來顯真實,也就是我們上次說的絕對真理要通過相對真理來體現,真心的流露要通過妄心來顯現,只要看住妄,真實自然就在眼前,就在當下,就在背面,妙法的微妙就妙在這兒。所以有人說佛法是真正的心理學,是心法、是內學。 還有通過學習體相用,就知道現在大眾化的一個詞“相由心生”,這也是從體相用找到答案,“相由心生”本身的理念就是出自於佛法,體相用是三位一體的,我們便於理解便於掌握,把他分為體相用,在真實的情境中他是不分的,他是一體的,真中有妄,妄中有真,相中有體,體中有相,當下即是,通過相就能看到心,相由心生,這是無上甚深微妙法。好今天就先到這裡。
|
|
|
|
|
|
上一篇:法聞法師:《妙法蓮華經》淺釋—譬喻品第三
下一篇:法聞法師:《妙法蓮華經》淺釋—全經概要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