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經咒頌念

 

證嚴法師:八大人覺經 講義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八大人覺經 講義

  證嚴上人 講

  目錄

  八大人覺經講義前言

  八大人覺經第一覺知(世間無常...)

  八大人覺經第二覺知(多欲為苦...)

  八大人覺經第三覺知(心無厭足...)

  八大人覺經第四覺知(懈怠墮落...)

  八大人覺經第五覺知(愚癡生死...)

  八大人覺經第六覺知(貧苦多怨...)

  八大人覺經第七覺知(五欲過患...)

  八大人覺經第八覺知(生死熾然...)

  八大人覺經講義結語

  □□□□□□□□□□□□□□□□□□□□□□□□□□□□

  □                          □

  □      《八大人覺經》講義 前言        □

  □                          □

  □         證嚴上人 講           □

  □                          □

  □□□□□□□□□□□□□□□□□□□□□□□□□□□□

  前言

  我曾在報紙上看過一句話,『閒人無樂趣,忙人無是非。』大意是說:一個吃飽飯沒事做的人,一定不快樂,日子過得毫無意義。

  不過,現在這個社會,又有誰會是閒人呢?每個人每天總是匆匆忙忙,一副忙碌狀,而他們忙得快樂嗎?我看不盡然吧!他們每天放著正事不做,卻忙著應酬、打麻將、觀光旅游。我想,這種忙一定會使他們在飽樂之後,感到疲倦與空虛。

  人生寶貴的光陰,如果都被這些『無事忙』浪費掉了,而真正快樂的工作,卻沒做到,這是多麼可惜啊!

  甚麼是人生快樂的工作呢?

  凡是有利於社會群眾的工作,都是快樂的。

  但有人卻不這麼想,每天只為自己的私欲、自己的需求而忙碌,把自己關閉在私我的牢獄中,無法接觸到宇宙中真正善良可貴的人性,以致心胸不能開闊,寧願空拋時光在是非中;這種人毫無人生價值感,那有樂趣可言,這樣多痛苦啊!

  人生苦短,真正需要做的事,實在太多,如能分秒必爭、心無旁骛,去為福利人群而努力,過看殷實而富有意義的人生,那有空閒時間去惹是生非呢?這才是『快樂忙』的人生。

  不為正事多忙一點,卻會惹是生非,這是為甚麼呢?那是由於喜歡計較,計較某些人做得較少,某些人做得不好?像這種凡夫俗子,不知人生的價值,不善於利用人生寶貴的精力,常沉迷於人我、利欲、是非之中,這實在是可憐又可悲!

  佛陀以多種方法教育弟子,使弟子們能從迷惘是非的凡夫地,邁向清明康莊的聖域──覺悟之道。它能讓我們認清天地宇宙的真理,更能反觀自性,發掘良知,尋思分別世態事相──甚麼事是該我盡力所為,甚麼事是我該盡力防止,而不可為。

  甚麼是覺悟之道呢?佛陀在『八大人覺經』中開示八種覺悟之道,教育我們如何離欲、離苦、遠離災難。

  □□□□□□□□□□□□□□□□□□□□□□□□□□□□

  □                          □

  □      《八大人覺經》第一覺悟講義       □

  □                          □

  □        世間無常,國土危脆;        □

  □        四大苦空,五蘊無我;        □

  □        生滅變異,虛偽無主;        □

  □        心是惡源,行為罪薮;        □

  □        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

  □                          □

  □          證嚴上人 講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世間無常            □

  ~~~~~~~~~~~~~~~~~~~~~~~~~~~~~~~~~~~~~~~~~~~~~~~~~~~~~~~~

  『世間』甚麼是『無常』呢?凡是有物質、有形態的東西都是無常。有許多考古學家,他們研究世間物質景觀的結果,發現一切大自然現象曾是倒山為海、移海為山,在幾千年前,海底說不定是現在您我所居住的深山,或是陸地。地質天天在變,時時都在移動,山海也無時不在變動中。

  佛教中有很多文物,如敦煌的石窟,佛像林立,可以說是佛門的勝地,但歷經了幾世紀,許多精美的雕刻已埋入風沙中。所以科學愈是發達,愈可體會出佛陀所說的世間無常、生滅變異的真理。世間的物質固然無一不在成、住、壞、空變異之中,而眾生的心性,也難免淪於無常、虛偽、生住異滅的妄想裡。

  就以人來說,過去的恩愛,甜言蜜語,一旦情盡、反目成仇,因愛生嫉,終變成恨,這也是無常啊!

  有一對年輕夫妻,以前很恩愛,但因故吵架,大大竟翻臉無情,利用晚上先生睡覺時,向先生潑硫酸,使先生面目全非,一只眼睛因此被挖掉,而她也被警方逮捕。

  這個例子,只是人間愛情形態的一部分,世間有多少恩愛甜蜜的愛情故事,到頭來卻變成了悲慘的結局,這種情形,也是無常啊!

  愛情、事業、財富,的確是無常的。商業钜子王永慶曾說過一句話:『富不過三代。』這句話正代表了財富的無常。

  所以說,科學愈發達,愈可印證佛陀所說的世間無常、生滅變異的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國土危脆          □

  ~~~~~~~~~~~~~~~~~~~~~~~~~~~~~~~~~~~~~~~~~~~~~~~~~~~~~~~~

  就像前面舉的例子,莊嚴雄壯的敦煌石窟建築,幾千年後會被風沙所掩埋,青山有朝也會變成滄海;尤其科學發達的現代,多少美好的自然景色,卻毀在戰爭中,這些在在都顯露了『國土危脆』的真理。

  盡管我們看到了,也聽到了這些事相,但如不深入佛教的教理,那也是會迷迷糊糊的含混過去,沒有人會仔細的去體會。

  唯佛陀能缜密尋思,透徹它的謎底,開導我們發掘智慧、去尋求世間無常、國土危脆的奧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大苦空          □

  ~~~~~~~~~~~~~~~~~~~~~~~~~~~~~~~~~~~~~~~~~~~~~~~~~~~~~~~~

  人類多數的罪,是由我們自身發生。人為了享受自身私欲,為了保護自己,而做了很多傷害他人的事,如果他能看透色身,就可以盡此報身,為眾生求安樂,也為自己尋求覺道;引用現代的一句話,也就是『犧牲享受,享受犧牲』。

  在人群中,有些人真的是『閒人無樂趣』的無聊人生,這些人就是太看重自己,捨不得把身心獻給社會。因為過分保護自己,這些人一點也不快樂,可以說是『富中之貧』。這一類人生,他雖在物質上無缺,但在精神與情感上,卻貧乏得可憐,他捨不得付出感情與愛心。相對的,別人付給他的,一定也是表面應酬,而非出於真心的對待;得不到愛人與被愛的幸福,這種人生,實在毫無樂趣可言。

  人體是四大假合。四大就是『地、水、火、風』,人生辛苦忙碌到最後,大限到時的那天,四大散壞,風歸風、火歸火、土(地)歸土,又有甚麼好計較的呢?

  世間的苦、是苦在那裡呢?是苦在我們太看重自己的生命、身體。

  佛陀告訴我們四大苦空,所以我們應利用現在的身體,利用四大組合的人生,看開自己,追求愛的真谛──良知。盡一己之力,投注於謀求人群幸福之道,如此才能達到人生快樂的境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蘊無我           □

  ~~~~~~~~~~~~~~~~~~~~~~~~~~~~~~~~~~~~~~~~~~~~~~~~~~~~~~~~

  人們往往就是太執著於物相,而生出分別心──是你、是我,這是我喜歡的、我討厭的,劃分得清清楚楚;以致對於我愛的就拚命去爭、去求、去嫉妒,使自己成為心胸狹窄的人。也正因為如此,而造成了很多的苦樂業報。

  我們應該靜思體認愛的價值觀──如你真正的愛一個人,你也必須去愛他所愛的人,這樣才能使你、我、他,都生活在愛的和睦中。這就是大愛,它沒有嫉妒與仇恨。

  佛陀教我們要懷抱大愛,不要把愛局限於某個人或某些范圍,那是短暫而虛偽的。古來聖賢,如釋迦牟尼佛、孔子、耶稣基督,他們的愛都是徹底的、廣泛的,並且把愛恆久的延續下來,付給眾生無限的愛心。

  同樣的一份愛、一份情,為何我們要被愛與情,束縛得無比痛苦與悲哀呢?為何不把這份愛,化為清淨、快樂而堅固的愛呢?這就是眾生執迷的所在。

  總說一句,佛陀教我們要看透人生的物象,要深徹去了解人真正寶貴的感情,不要被外界物欲蒙蔽障礙;這就是『五蘊無我』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生滅變異           □

  ~~~~~~~~~~~~~~~~~~~~~~~~~~~~~~~~~~~~~~~~~~~~~~~~~~~~~~~~

  佛陀所說的人生四相生滅變異,也是無常之一。

  人的心念有『生、住、異、滅』的流動形態;人身有『生、老、病、死』四種災苦;世間有『成、住、壞、空』四種變遷過程。

  這些都是佛陀所說四相『生滅變異』的無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虛偽無主           □

  ~~~~~~~~~~~~~~~~~~~~~~~~~~~~~~~~~~~~~~~~~~~~~~~~~~~~~~~~

  世間有那些東西是真、是實呢?到頭來一切終究如夢境一場……。只是我們卻執著在夢妄、掙扎景況中受盡折磨,而不能自覺!

  一般人往往活在彼此是非的人際關系中,世間上唯有兩種人得到真快樂、也無是非紛擾,那就是『大智』與『大聖』;他們沒有苦的感受,即使辛勞磨難也心甘情願,這就是超凡入聖;他們不受世間的利害得失影響,他們的任務是為人群而生活。這就是我常說的,釋迦佛是為眾生而修行,為眾生而成佛的道理。

  所以說,只有賢人與聖人才能擺脫『虛偽』是非『無主』的假相。

  我們既已發心學佛,就應緊追聖賢腳步,修學解脫之道,不受世間事物的影響,開闊心胸,心無一物,放下欲念私心。

  這並不是不管世間事物,而是能夠把世事拿得起放得下,像是虛空,任烏飛游,而不留一絲痕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心是惡源,形為罪薮         □

  ~~~~~~~~~~~~~~~~~~~~~~~~~~~~~~~~~~~~~~~~~~~~~~~~~~~~~~~~

  人與人為何會有是非呢?是因為心念大狹窄,無法容納一個人或一句話,一天到晚都在話中挑毛病,時時刻刻猜忌別人會在他背後說長道短,心中一點也無法泰然。所以說一個人的心胸、度量一定要寬大,才能容納別人的一言一行。

  人生本來就是變異無常,苦多樂少。有誰敢說,他這輩子都很如意、很滿足、很快樂呢?物質缺乏有物質缺乏的煩惱,物質太豐富又有太豐富的煩惱,缺少了感情也有煩惱,如果不能認清這些,透徹道理,只一味追求,計較,認不清、弄不好,則心是惡源、形為罪薮,這一輩子一定『閒』無樂趣、『忙』也是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

  ~~~~~~~~~~~~~~~~~~~~~~~~~~~~~~~~~~~~~~~~~~~~~~~~~~~~~~~~

  透徹佛教教理,就能真假分明,快樂自在。人生之所以有苦,是因為真假顛倒,把假的看成真的,去爭執、去計較;把真的卻看成虛妄的,不去用心理會,這就是顛倒人生。

  學佛是希望能覺悟,能覺悟的話,就能真假分明,視生死、平常;即使『忙』也忙得快樂,『閒』也閒得很逍遙自在。

  □□□□□□□□□□□□□□□□□□□□□□□□□□□□

  □                          □

  □                          □

  □       《八大人覺經》第二覺知        □

  □                          □

  □          多欲為苦。           □

  □       生死疲勞,從貪欲起;         □

  □       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

  □                          □

  □                          □

  □         證嚴上人 講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多欲為苦            □

  ~~~~~~~~~~~~~~~~~~~~~~~~~~~~~~~~~~~~~~~~~~~~~~~~~~~~~~~~

  我們都知道,人因多欲而苦--

  有財欲的苦,錢越多,越想要賺錢;事業越做越大,煩惱也就越積越深。

  有利欲的苦,每個人都想占優先,想去追求利益,造成心不自在,而產生痛苦。

  又有名欲的苦,為了求名不辭辛勞......。總之,財多也苦,子孫多也苦,有名也苦......真是無所不苦。所以佛陀說:「多欲為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生死疲勞,從貪欲起         □

  ~~~~~~~~~~~~~~~~~~~~~~~~~~~~~~~~~~~~~~~~~~~~~~~~~~~~~~~~

  因為心多貪欲,也因造成了人生種種的業,這些業就像一條繩子一樣,把我們牢牢的綁住,困在六道當中,很難解脫。

  人的善與惡是平行的。在造福的過程中,也會無意中造業,所以常是苦樂參半,設若善業強盛,就可以上升天道;由於在天道中完全是在享受福報,沒有機會可以再修行,也就沒機會再造福--因天道中的人都是享福的人,沒有人需要你去幫忙,因此,你就沒有機會發心造福業,一旦福報享完,及下墮罪業的地方,三惡道。所以說:我們如要求福,就不要到天道去,因為天福是承在人間所造的業報生天堂,那是人人享受的地方。其實所謂的享受是消耗福報,是消極生活,因為沒有再造福的機會。

  就如世間的有錢人家,因為環境富裕,整天沈醉於享受逸樂中,既沒有機會也不懂得關心苦難中待援的眾生。何況投生天道,就更沒有因緣造福了,即使發心要行善也無機會。所以我一直在提倡,一定要保持做人的機會;我們必須要發願--世世常行菩薩道。

  通常,我們在回向時,會有如下的發願--

  「願消三障諸煩惱」。「煩惱」,大都指貪、嗔、疑而言。因貪嗔能生障礙,人有了貪就易發嗔,由於嗔心而起疑念。

  人們何以不能締造一個幸福快樂的人生呢?大都因為捨不得付出(貪)。不但不能捨,反而要爭(嗔)。為什麼要爭?只因為我們不明真理(疑)。

  這貪嗔疑三種惡念正是我們內心的诟病,一定要消除。所以學佛的人,第一件要求的就是:願消三障諸煩惱,使身、口、意三業講究善行,防止惡念。

  「願得智慧真明了」。佛教徒要追求的,不只是福報,更要勤修智慧,才能有真正的福業;要成佛必須福慧平行雙修。我們要修的福,應該是到任何地方都會受人敬愛的福緣--有被人支持、成就事業的好人緣,就是福緣,也就是我常說的「未成佛前,先結好人緣。」

  我們如常做利益眾生的事,就可以廣結眾生的福緣,而這些行為,須要智慧的指引。因此,我們更要求自己「智慧真明了」,使心地清淨、智慧開啟,所看到的事,就能徹底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人生在世,沒有一個人不在有意無意間造下罪業,在未認識佛法以前,「開口動舌,舉足動步,無不是業。」這是地藏經中所說的。有時業未顯形而埋在心底,有時無意中說話傷到別人的心,有時身不由己的走錯路,這些都是業的種子--因。所以說人生在世,沒有一個人不造業,而有業必有報。我們所求的是希望消除業障,讓我們在這輩子能仗持佛法,清淨業障....。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世世常行菩薩道」。要發願生生世世來人間行菩薩道,意思就是要常得人身,在人間做救濟人群的事業。

  學佛要知道「生死疲勞,從貪欲起」。眾生在六道--即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地獄道和餓鬼道中,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輪回不已,實在非常疲勞。這些疲勞的是都從貪欲而起,所以我們必須少欲知足;能滿足的人,才有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

  ~~~~~~~~~~~~~~~~~~~~~~~~~~~~~~~~~~~~~~~~~~~~~~~~~~~~~~~~

  修行學佛的目的,除了為社會人群謀福利之外,更要追求佛陀的教理,知道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要以什麼形態去選擇人生,如何進取佛法……直到生死自由,來去自在,如此就可達到想要以什麼形態來人間,就可以隨自意身形來人間的自在。

  觀世音菩薩可以三十二應化身,以種種形態出現人間,應人間的需要現身形,救脫人間的眾生,就是因為生死自在的關系。

  要生死自在,首先必須要少欲無為。我們既然來人間,應該抱持「來人間是為眾生而來」的態度。為眾生來人間,就是菩薩;為自己來人間,就是凡夫。我們今生能再來人間,就是過去生中造就人道的福因,由人道的業力牽引而來的。雖然目前還是凡夫,但是我們應該很慶幸,已得人生,有能聞佛法。我們常說:「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既然以聽聞佛法,就要趕快走向佛道,努力修行,佛經不單是我們要去聽、去念,還要我把它當路來走。

  佛陀將經就是講道,經者道也,人若能依道而行,終會到達目的地。因此,學佛道若能依教奉行,終必成佛。

  有道是:佛法難聞今已聞。現在既然以聽聞佛法,就要趕快把握。「此身不向今身度,更向何生度此生?」我們既然以得人身、聞佛法,如不趕快利用今身把自己度了,了脫煩惱斷身死,更要等到何身度此身呢?我們要愛惜、重視自己的力量,不拘大小,取諸社會、用諸社會。財富既然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我們應該好好利用它,來□好你將來要通往菩薩道的橋梁。

  學佛必須要常常以佛道為自己當行的路。人都常常執著於生死而不得自在;因為怕死,所以就求神、求鬼、安太歲……做出很多荒謬不合理的迷信行為。

  有一位老太太,他很虔誠的禮拜各種神只,並且也皈依了三寶,但是他只是形式上的皈依,並不是正信的佛教徒。雖然他很有錢,兒子媳婦表面上也很孝順,但是他一往生仍停屍在家中,他的幾個兒子就吵起來了,爭著要她身上的褲帶。

  在台灣有種習俗,就是若能得到父母往生所穿褲子上的褲帶,就象徵將來會有財庫。

  因為他們爭吵不休、沒有結果,於是就去求神問卦,老太太一附在乩童身上,就哭著訴說她死後連褲子也沒得穿。

  她一身都很虔誠的拜神拜鬼,但死後,仍墮入鬼道,而無法超生,這就是因為她平時對佛教沒有正信,無法對子孫施以佛教教育,以致含恨而終。她在世時不能看開財物,不懂得取諸社會、用諸社會,她如果能夠在活著時,利用自己手邊的錢,盡量去造福人群,那麼這福業都由她帶去了,經雲:「萬般帶不去,惟有業隨身」自己修行自己得,自己作的功德自己受用,不要等到身後讓子孫替你做。地藏經說:「七分功德,六者生者自得,亡者只得一分。」

  學佛要學正見,虔誠念佛,自己痛下功夫。若是發菩提心,用心念佛,就不必怕子孫是否為我們做功德?如過自己不念佛、不用功、不造福,到時子孫為我們做多少功德都沒用處。

  總之,虔誠的念佛,多發菩提心,為社會眾生做救濟工作,如此就能福回雙修,生死可斷,菩薩道也可完成。所以佛陀教導我們要有此第二種覺悟:

  多欲為苦。

  生死疲勞,從貪欲起;

  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我們要行像覺悟的道路,不要只迷於一般的信仰,只要你做好你應做的事,自然就有善人、護法護著你。

  □□□□□□□□□□□□□□□□□□□□□□□□□□□□

  □                          □

  □                          □

  □       《八大人覺經》第三覺知        □

  □                          □

  □     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      □

  □     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 □

  □                          □

  □                          □

  □                          □

  □          證嚴上人 講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     □

  ~~~~~~~~~~~~~~~~~~~~~~~~~~~~~~~~~~~~~~~~~~~~~~~~~~~~~~~~

  凡夫心常常是無厭足的。財產多,還要更多;權勢大,還要更大;男人既有嬌妻,還想要有美妾;先生好,還希望他百依百順;孩子乖,還想要他樣樣得第一,以光耀門楣……這種多欲多求的生活,的確是苦不堪言,尤其易生犯罪心理,構成罪惡行為。

  在我們四周圍的人群中,常聽到某人為了追求某種利益(欲),以致落得潦倒落魄的地步,這些悲慘的經驗,正是無窮盡追求利欲的下場。

  人,總是為了追求名、利、權勢而勞碌終生;對於情愛,貪求不厭,每於私情欲愛纏綿不休中,萬般痛苦不能解脫!

  幾年前,有位太太來找我,他的先生是知名的企業家,對她百依百順,以世俗人眼光看起來,她是很享福,物質生活是上上等的,可以說是幸福中的幸福人。但她仍覺得很苦,看到我時,哭的很傷心,我問她:「你有什麼不滿意呢?」

  她說:「師父啊!他對我感情不專,使我痛苦、不滿」。

  我問她:「到底你要追求多少感情才滿意呢?不要太強求,感情如同一個球,愈硬碰,它跳得愈高愈遠。」

  她問我:「那要如何解決呢?」

  我回答她:「放寬尺度,你愛的范圍太狹窄了,猶如把感情當成一條繩子,縛(管)得他對你產生敬而遠之的心理,才使你那麼痛苦。你應該以柔和的感情來寬容他的一切,不要以占有欲、威力來加諸在感情上面,否則先生表面又順又愛,但內心卻又煩又畏,也就難怪他會對你有欺騙的行為。你若能把愛擴大到去愛他所愛的人,他一定會感謝你,同時也更珍惜這份感情中的恩情,因為你所給予他的愛是那麼的自在。人的感情就像是洪爐,只要你多給他寬大的愛,滿足他的感情,再冷再硬的心也會被它融化……。」

  這位為情所苦的太太,後來果真做到「去愛他所愛的那些人」,夫妻的感情如此,父母子女的感情也是如此。

  芸芸眾生,本來可以相處自在,過著感情和樂的安定生活,但只差在「心無厭足,惟得多求」,為了多求,難免心起煩惱,「增長罪惡」。因此佛陀常教誡弟子:切莫求無厭足,為情所苦,再造惡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菩薩不爾,常念知足        □

  ~~~~~~~~~~~~~~~~~~~~~~~~~~~~~~~~~~~~~~~~~~~~~~~~~~~~~~~~

  菩薩與凡夫不同處,是凡夫對欲念不知足,因此多求多苦,多做諸業。而菩薩卻能常念知足,能安貧守道;他所追求的是智慧道業。

  人都喜歡互相比較,假如一直向上比,當然是永遠不能滿足的。何不想想:自己雖有不如人,但卻也有人不如我。

  在台灣的我們,生活可以說是很富足。看看非洲地區,有無數人正掙扎在饑餓的狀況中,就以台灣目前的貧戶,與他們相比,都比他們幸福得多。

  人比人總是永遠比不盡的,因此我們應該常念知足。尤其發心行菩薩道者,就必須心常歡喜,能安貧守道,精進慧業。

  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孔子在講學中常常以顏回為弟子的榜樣。在論語中有段:「賢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我一直把這段話做為自己日常生活的座右銘,因為他意味著所追求的是豐富的智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安貧守道,惟慧是業        □

  ~~~~~~~~~~~~~~~~~~~~~~~~~~~~~~~~~~~~~~~~~~~~~~~~~~~~~~~~

  菩薩的感情是廣大沒有范圍、沒有邊際的,他能包容宇宙,他能無限量的愛一切眾生,但卻絲毫不求眾生感情的回報。因此物質並不影響他的道心,他常念知足、安貧樂道,他所追求的只是智慧,因此說「惟慧是業」。凡夫與菩薩的分別就在「迷」與「覺」中。人的生命只有幾十年,但我們的慧命是無窮盡的,我們要學菩薩追求慧命,惟慧是業。切莫只追求名利、愛欲,受盡苦惱折磨,這實在太不值得了。

  常有人向我訴苦,而我也都常對他們說:「你要解開煩惱痛苦,就必須對佛教教理多追求了解,看開物欲……拓寬人生的感情,把愛擴展分散給芸芸眾生,將愛你孩子的心,去愛你所看的到、聽的到、需要你愛的孩子,擴展個人狹窄的私愛,普愛天下的眾生。佛教講因果,你如付出那麼多的愛給眾生,相對的,你同樣會獲得那麼多眾生的愛。」

  愛本來就是無窮無盡,愛心廣被可利益天下,就是慧命的延長;如果,愛只收縮於私己范圍,就會增長惡業。願我們與菩薩共修學,少欲知足,安貧手道,培養慧命,生活在快樂中。

  □□□□□□□□□□□□□□□□□□□□□□□□□□□□

  □                          □

  □                          □

  □       《八大人覺經》第四覺知        □

  □                          □

  □          懈怠墮落。           □

  □        常行精進,破煩惱惡,        □

  □        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

  □                          □

  □                          □

  □         證嚴上人 講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懈怠墮落           □

  ~~~~~~~~~~~~~~~~~~~~~~~~~~~~~~~~~~~~~~~~~~~~~~~~~~~~~~~~

  多欲之人的確是苦,惹惡造罪者,都由多欲起。菩薩之所以成為菩薩,是因為他少欲知足,安貧樂道,有信心、有智慧、有毅力。因此能不受物欲左右,能得身心解脫自在。

  佛陀擔心弟子們會錯意,而誤以為既然在社會上多欲會造成惡,倒不如遠離人群獨善其身,以致產生了消極的心理,因此在四種知覺中警惕我們:可以少欲,但絕不能懈怠墮落。

  我們所說的少欲,並不是說什麼都不做不管,什麼都不求不,而是對善的我們要積極的去做、去求進展,不要為日常的生活事物、是非,而患得患失,而痛苦、失意、消極。

  人,大多被五欲所困。有了一點成就,還想要得更多,而有得就有失,這是必然的道理,所以佛陀時常開導我們切莫為物欲所驅使,亦莫為財利而爭奪。應得的,就該以正當的勞力方式去取得,並需取於社會用於社會;不該得的,或有損於人的,就不該去取,這樣才不會有得失的痛苦。

  佛陀說不能懈怠,懈怠的人一定會墮落的。佛陀鼓勵我們,雖然要少欲,但絕不能懈怠。也就是:得時切莫驕狂,忘本失真,失時更不能消沈自卑。

  子貢問學於孔子說:「我如果能做到貧而無谄、富而無驕,否就很好了呢?」

  孔子聽了說:「能夠修養到這種程度是很好的,但是還差了一點點。如能貧而樂、富而好禮,則更好!」

  在貧困中仍能安樂、自在,不因貧困而產生自棄、自卑感;富能不驕傲,而時時以禮待人,這才可貴。佛陀教導我們的意思也在此:人生必須要積極上進,不因境遇的得失而喪失生存的斗志,既知人生多欲是苦,就必須趕快精進去欲。精進就是要安貧樂道,進修慧業。

  人的過去是怎麼來人間的,我們無法知道;現在該怎麼做人我們更是茫然,更何況於未來?每個人都不知道要如何做個真正智人?

  人時時受到周遭環境影響而起心動念,接觸順境時,就高興得意忘形;受到逆境時,則煩惱悲泣。因為受境界所牽制而喜怒常,心隨境轉,動湯不安;智慧功力也因之受阻,不能發揮效用使待人處事的日常生活不得自在,這就是凡夫。

  佛陀教導我們在排除欲念後,進而統攝精神,認真地去追求陀教理,「常行精進」,如此才可增加正確的智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常行精進           □

  ~~~~~~~~~~~~~~~~~~~~~~~~~~~~~~~~~~~~~~~~~~~~~~~~~~~~~~~~

  什麼是精進呢?精就是「不雜」,進就是「無退」。精是專一念,要做一件事必須專心才做的成;無有二念,才有進步。若具足完成功德事業,必須具備四個條件:一是信心,二是精進,是攝持,四是智慧。

  佛陀在世的時候,因為眾生多煩惱、多無明、以致造業,在佛陀得道後,為了改變眾生觀念的偏差,因此到處講經、教化。在經典中,有這麼一段故事:

  某一個時候,佛在一個村落裡,那個村落的東莊與南莊隔著一條河,東莊約有五百戶人家,莊內的眾生常造諸惡業,沒機會聽佛法,每天總是吃喝玩樂、安逸懈怠中度過。佛陀憐憫眾生,因行化到東莊欲度化他們。

  東莊的人,聽到佛來了,都很高興,因為佛成佛後,即受到印度人的崇拜與愛戴。所以東莊的人很虔誠的禮敬佛陀,請佛為們說法。佛陀說法的那幾天,東莊的人形態上都表現得很虔誠,心理上卻無法接受教化。佛陀看在眼裡、悲憫在心裡,也只能空歎無可奈何。

  有一天,從河的對岸--南莊,來了一個人,全身濕淋淋的到的佛面前虔誠禮拜,那份虔誠恭敬的行儀,使見聞者都產生了衷心的感動與無限的信心。

  佛陀問來人:「你是什麼人,怎麼來的,要到此做什麼?」

  來人恭敬的回答:「我是一個愚直的人,我住在南莊那邊。久聞世尊游化人間,開啟人心智慧,滅除眾生的愚迷煩惱,所以我虔誠一心要來聽受佛陀的教法。一路趕來,但行程中間卻橫隔著一條河,別人告訴我,河很深,必須渡船才可過。但當時岸邊無船,我又求法心切,有人告訴我:即然你那麼急,何不涉水過去?因我就涉水而來了。」

  佛陀聽了非常感動,贊歎地說:「信能度淵,攝為船師,精進除苦,慧到彼岸。」

  信能度淵,意思是說只要你有信念,即使深淵大河也可度過;相反的,沒有信心的話,即使是進在咫尺,也無法到達。

  再說「攝為船師」。攝就是接收,即使沒又渡船,但只要你有信念,肯去接受教法,這個法就像是一條船,可以送你到彼岸。「精進」就能離苦,離此岸的苦而得到彼岸的樂。有智慧就可以登彼岸,所以說信心、精進、攝持、智慧,是脫離三界、離開六欲的主要條件。在日常生活中,能看開世間物欲的煩惱,也就能安貧樂道,從凡夫境界升華到聖人的境域。

  佛說這段話,其實是一語雙關,一方面是贊歎從大江對岸的東莊,為求佛法,而不惜險難,游水渡江的愚直人。另方面則在鞭策近在咫尺的東莊人群,雖近於佛前,而不起誠敬的信念,不生希求、受教、持法、精進、智慧的道心。因東莊人嗔欲心熾盛,所以求道心念不專誠。

  道心就是理性,人的本性也是佛性;凡人都有佛性。欲念如果擴張下去,就會埋沒理性,而理性如果能發揚起來,就可以制止欲心。

  現在社會上的人,多數由於「欲」來牽引大家去造業。這個「欲」不知喪失了多少人的志節、敗壞了多少人的名譽。世人為名為利、貪求名聞而爭,不知害慘了多少人,欲能引誘我們進入煩惱的深淵。人生的確是多欲為苦,多欲能使罪業增長。佛陀教育我們看開這些物欲,防止物欲沖昏了良知,埋沒了良能。

  佛陀常教誡我們離欲、進修,精進功德、增長智慧,多作利益人群的福業;這是菩薩該做的。所以說常行精進,破煩惱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破煩惱惡           □

  ~~~~~~~~~~~~~~~~~~~~~~~~~~~~~~~~~~~~~~~~~~~~~~~~~~~~~~~~

  佛陀教導我們要精進,精進才能破煩惱惡。常有人問:「人為什麼會不得自主,如疑人任環境擺布、被命運安排呢?」

  我的回答是:「只有凡夫才會被命運(業力)安排,聖人自能安排命運。」

  如何安排命運呢?必須用信心、願力及智慧,堅毅地去破除煩惱的惡念,當智慧生時則業力隨轉,一切就能解脫自在。所以說聖人能創造環境,自我安排命運。

  能「破煩惱惡」,就能「摧伏四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

  ~~~~~~~~~~~~~~~~~~~~~~~~~~~~~~~~~~~~~~~~~~~~~~~~~~~~~~~~

  「魔」的意思是指會使人心恐慌、苦惱、愚暗迷亂的東西。魔字分開即是「麻」與「鬼」。麻是一種很容易生長的植物,種子落地即生出密密麻麻的枝蔓,進入麻叢中容易分不清方向,心中就會產生驚慌恐怖。又疑心就會生暗鬼,這分疑念也會變成魔,魔並非指青面獠牙的惡鬼,而是指人的心地產生了太多的雜念疑慮、諸多煩惱,而產生了恐慌憂惱的心理。

  四魔是天魔、死魔、煩惱魔、五陰魔。現在分析如下:

  一、天魔:意思就是欲天煩惱。欲天不但物質豐富而且壽命長,既沒有受施造福的對象,更沒有聞法聽教的機會。就如同人間富有的人家,因為物質富有,隨著權勢名聲愈大,本有的良知就被物欲層層蒙蔽。所以說天魔就是欲界的魔,為了貪圖享受去追求欲念,這種人生就會荒廢時間,耽誤道業。人生一切的功德是時間累積起來的,現在不做,就沒有未來的福業。人生無常,社會上需要你時,就必須趕快去做。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現在,如有欲念纏心,道心就無法精進,不要以為福報、健康永遠都跟隨著你,假使有這種想法,就會遭天魔所控制而不得解脫。

  二、死魔:「人」最怕的是「死」,但是既有生就必有死。沒有人知道自己能活幾年;也沒有任何人可以解答什麼年齡才算是死的標准時間。不過佛陀曾對弟子說:「人命在呼吸間」,只要一息不來,此生即告終了。這是最令人恐慌、煩惱的事了。

  三、煩惱魔:有些人經濟很富裕,時間也很多,但卻一直像蠶一樣的作繭自縛,這些煩惱均來自貪、嗔、疑。所謂的煩惱並不是以人的生活物質做標准,而是心境狀態的分別,人如不能知足就永遠都在煩惱中。

  有些接受本會幫助的低收入戶,他們的精神生活過得比一般人在自在,為什麼呢?因為他們一向在貧困中過慣了,很知足;他們的觀念中已失去了一分與社會爭斗的煩惱。反觀芸芸眾生都不知足,有了財富還想要更富有;在社會中有很多使人眷戀不休,於欲愛中造業的陷阱,諸如目前社會風氣動湯不安,經濟犯層出不窮……,這就是煩惱魔。

  四、五陰魔:五陰是色、受、想、行、識,眾生都具有這五陰煩惱。

  「色」,是一切看的到的物質都叫做色,包括我們的身體。

  「受」,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於人、事、物,時刻所感受到的喜怒哀樂中的感覺。

  「想」,這個字,上面是「相」,下面是個「心」字,意思是:日常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形相牢牢印在心上,便成了這個「想」字。也就是說:一切人、事、物、色、形相,都常在心中起貪、嗔、疑等煩惱的念頭,常令人愛戀不捨,造一切罪惡。

  「行」,是一切的動作,從生至老之間,看不到的生滅,它時刻都在起滅、生長、變化。而一切物質無時不在敗壞中,只是使人毫無覺察。它也稱為「行蘊」,其運行變化極其細微,只是看不到、摸不到的。

  「識」,就是識別,感觸「人」、「事」、「物」而生喜、怒、愛、厭……。學佛者,所學就是要把意識轉回本性,能這樣,則智慧門開,光耀明淨,屆時自可把握自己的生死,控制業力、創造命運,就不會被三界魔王牽制在欲界中不得自在。

  人生因為有以上四魔的困擾,而使大家無法解脫自在,所以佛陀教導我們要少欲精進。

  凡夫總是心多欲念,求不厭足,常被欲念所拘束。心裡空虛,常常煩惱,在心不厭足中造業;而菩薩的意念則常在慧業。其所追求的就是要如何才能夠開拓智慧之門?如何才能增加心理建設的方針?這是佛陀的教育,也就是教育我們如何去透徹了解物欲的價值觀,掙脫「惟得多求,增長罪惡」之苦。

  除了少欲知足外,我們要精進,不能懈怠,一旦懈怠必定會墮落,尤其在佛教中修行的人更不能懈怠。人必須與時日競爭,切莫使時日空過。一切的功德需要長時間來累積完成。所以說:時間可以造就人格、可以成就事業、可以充足我們的功德。

  我們應該要利用人生,絕不能懈怠墮落,一定要精進去破煩惱惡,「摧伏四魔」,才能「出陰界獄」--離開三界六道,不受煩惱。

  □□□□□□□□□□□□□□□□□□□□□□□□□□□□

  □                          □

  □                          □

  □       《八大人覺經》第五覺悟        □

  □                          □

  □           愚疑生死。          □

  □      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     □

  □      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

  □                          □

  □                          □

  □          證嚴上人 講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愚疑生死           □

  ~~~~~~~~~~~~~~~~~~~~~~~~~~~~~~~~~~~~~~~~~~~~~~~~~~~~~~~~

  眾生常流轉於愚疑生死中,愚疑是不明道理,醉生夢死,只知追求享受,造諸惡業。於四大調和──身體健康、行動自如時,卻被這種隨心所欲的自由所蒙蔽,虛擲時光而毫無覺知,以為每天都會如此安樂。卻忽略了「明月不常圓,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的道理,因而極難想像無常變化於瞬間的可能,而只顧耽於眼前的欲樂。

  世人所認為的孝,都以物質為主,以為在日常生活中能供給父母吃飽、穿暖或物質上的享受,就是盡孝了,其實不盡然。

  佛陀所說的孝道是:除了物質生活安逸之外,重要的是──能使父母離愚癡、長智慧得永恆的心靈解脫。

  佛陀成道後,專程回到皇宮度化父王信仰佛法,並感化了養育他的姨母出家;又於圓寂之前,特地到忉利天為母說地藏經(地藏經被稱為佛教孝經)以報母恩。

  又有高僧蓮池大師做七筆勾文,第一筆勾文:「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親離得塵垢,子道方成就。啊!出世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賢孫,好向真空究,因此把五色金章一筆勾。」

  文中的意思是:父母恩德重如山丘一般無比崇高,雖然極盡世間美物孝養,亦難盡報其愛徹骨髓、牽腸剖腹的宏恩於萬一,也無法救親得脫五道;故雲:「親離得塵垢,子道方成就。」只有父母能得超脫,做人子的孝道才可完成。

  要如何使父母能離塵垢呢?有二種方式:

  一這是自修:自修才能自得,地藏經說過,在生的眷屬用最虔誠的態度,請法師誦經超度,即使再恭敬,七分功德,六者生者自得,亡者只能得七分之一。所以要讓子孫為我們做功德,倒不如自己去做,才能分分己得。好好自修是得道解脫的因,如期望後人代做「超度」,那種希望實在是太渺茫了。所以我們應引導父母踏入佛門,好好體解佛法,及時自修。

  佛教中有個故事:釋迦牟尼佛成佛後,度化了一千二百人,組織了一個僧團,浩浩蕩蕩的回到他的國家宣揚佛法。他要回國之前先派遣弟子向父王報訊,淨飯王聽說兒子要回了的消息,非常高興。天還沒亮就帶領全國的大臣,到大河的岸邊等候。那時佛陀也帶了他的僧團來的河的彼岸,隔岸相對,看到對岸僧團莊嚴的氣氛,全國人民油然興起歡喜、敬重、虔誠的心理。

  佛陀用竹筏一批批的把僧眾度過河,淨飯王把他們安頓在一個清淨的地方,供養他們。等他們吃完飯,淨飯王與大臣到佛住的地方,看到僧眾們服裝整齊,形象莊嚴得不可冒犯,竟看不出那一位是自己的兒子──佛陀(他們已分離十四、五年之久)。那時佛的弟子阿那律(佛的堂弟),就上前引導。淨飯王見到佛陀,心中難免有父子之想,阿那律告訴王說:「大王啊!你知道嗎?佛陀現在是三界之師、人天之父,以超越人間,智慧圓滿,覺行齊備,是超越三界的聖人,你不能做父子之想啊!」淨飯王聽了頓時覺悟,做皈依佛想,於是便對佛虔誠禮敬。有人就說:這是違背世俗之禮儀啊!

  「我生他的是血肉之身,是有生有死,會腐爛散敗的不淨身體。而他給我的是清淨不死的慧命,所以我依他為師,理應做禮。」淨飯王並向大眾說:「我是一個很平凡的人,雖然身為國王,但行在五欲之中。我的兒子能成就佛道,給我一分光明,一個解脫的機會,這真是殊勝的因緣……。」

  所以說真正的孝道,不是物質的供給,而是要救親,而救親之道在於使父母得道解脫。

  二是仗子的道業:我們的身軀來自父母的精血,父母無法做的,我們應以他遺留給我們的精血骨肉,為父母修、為父母做,把功德回向他們。因為我們的身體都是父精母血所結成的,體中精血是父母遺留給我們的延續物。所以做子女的如能好好修持而有成就,那麼父母也可得福德受用。

  因此,要好好利用我們的身體,趁現在能自由說話、自由走動的時候,趕快去做,去福利人群、去宣揚佛法、去導人向善。不要把能說話的嘴巴用在搬弄是非造口業上,也不要把能行動的身體用在吃喝玩樂、耽戀物欲中,否則有損子道,生有何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      □

  ~~~~~~~~~~~~~~~~~~~~~~~~~~~~~~~~~~~~~~~~~~~~~~~~~~~~~~~~

  因為眾生「愚疑生死」,耽戀眼前欲樂,不知生死之苦。

  所以「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多聽、多學,就能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眾生,使一切眾生都能得到究竟的大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成就辯才           □

  ~~~~~~~~~~~~~~~~~~~~~~~~~~~~~~~~~~~~~~~~~~~~~~~~~~~~~~~~

  說法辯才有:法無礙、義無礙、詞無礙、樂說無礙。這就是四無礙辯才,也可稱為四無礙智。

  一、法無礙:佛陀的教法是圓融的,能隨眾生的根機去分析教法名相,使人心能通達,這就是法無礙。

  二、義無礙:通達諸法義理,能為眾生諄諄善導、細細分析,就是義無礙。

  三、詞無礙:運用深妙教義,面對眾多的人群,知道利用各種適切的言辭、言語去分析,使人人都能了解佛法教義,這就是詞無礙。

  四、樂說無礙:是隨順眾生的根性所需的教法而說,能圓融無礙、毫無厭倦,是樂說無礙。

  佛陀說法有兩種方式:一、所他語意,二、隨自語意。

  「隨他語意」,是同樣的道理要看眾生的根機、知識能聽懂什麼,就以什麼方法來教導,說方便法,諄諄善誘。

  「隨自語意」,就是把佛陀自己想說的法,也就是成佛之道、奧妙的真理實相,隨著自己的心意而暢說無礙。

  不管隨他語或隨自語,都是四無礙智。有如此辯才,才能教化一切眾生,遠離愚疑生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

  ~~~~~~~~~~~~~~~~~~~~~~~~~~~~~~~~~~~~~~~~~~~~~~~~~~~~~~~~

  度眾生有兩種工具:

  一是身的威儀,也就是「色」;二是口的說法,也就是從「聲」。如果能夠把身心見解、觀念、行為舉止改正過來,行為律儀就可俱足,而所表現的形態就自然而莊嚴。然後運用智慧辯才去說教法化,使一且眾生都得到究竟的大樂。

  □□□□□□□□□□□□□□□□□□□□□□□□□□□□

  □                          □

  □                          □

  □       《八大人覺經》第六覺知        □

  □                          □

  □        貧苦多怨,橫結惡緣;        □

  □        菩薩布施,等念怨親,        □

  □        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

  □                          □

  □                          □

  □         證嚴上人 講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貧苦多怨,橫結惡緣         □

  ~~~~~~~~~~~~~~~~~~~~~~~~~~~~~~~~~~~~~~~~~~~~~~~~~~~~~~~~

  眾生都是受業力牽引來到人間。業分善業、惡業;惡業的眾生如無善緣,這個惡業的種子就會生生不息,所以有很多業障重的人,時常苦不堪言,往往有接連不斷的災害發生。

  人往往在貧苦中再造惡業,不由自主的「橫結惡緣」。有一位男子因家貧又不守家業,竟然為了太太生產時缺錢,向老母親要錢,母親不給,一氣之下殺死母親,這些都是貧窮造的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菩薩布施           □

  ~~~~~~~~~~~~~~~~~~~~~~~~~~~~~~~~~~~~~~~~~~~~~~~~~~~~~~~~

  真正要做菩薩,就要常行布施。台北有位女士,原本要把她生的積蓄留給兒子,後來,她認為把錢留給兒子所能發揮的功效限,但建設醫院卻是千年百世都在發揮愛的功能,永遠都在放出愛的光輝。因此,她就以兒子的名義捐出一大筆錢,這就是菩薩的布施,愛的教育。

  我們一定要能提出這份菩薩精神來從事社會福利事業,希望大家把這份菩薩的精神用在家中,再以媽媽的愛心推廣於社會──人間。把世間哀叫苦難的眾生當作是我們的兒子一樣地去愛他,這就是菩薩,如能把菩薩智慧用在家中,發揮這份愛的教育,這就是先生事業中的知識賢婦,也是兒女心目中的慈愛良母。

  布施除了「財施」以外,還要注重「法施」與「無畏施」。「法施」就是精神教育。「無畏施」則使眾生消除恐慌,離開罪惡的險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

  ~~~~~~~~~~~~~~~~~~~~~~~~~~~~~~~~~~~~~~~~~~~~~~~~~~~~~~~~

  我們應該「怨親平等」就像慈濟本著「誠」與「正」,以誠懇、公正的態度去救助那些的確需要幫助的眾生,無怨無親,一律以平等看待。菩薩只有愛,永遠沒有憎怨的心、惡的念,無論過去曾與人結下任何惡怨,我們也要放棄這分怨念。孔夫子教學生要以德報怨,何況我們是要學出世的菩薩法,怎可有怨恨在心呢?既然是菩薩平等的心,當然就無怨無親的念──也就不念舊惡了。釋迦牟尼佛受提婆達多生生世世的迫害,但佛陀在法華經中還為提婆達多授記。他成佛的時間,依報、正報都比其他的弟子莊嚴,這就是以德報怨的精神。所以說「不憎惡人」,我們不可對惡人起憎怨心,這就是菩薩的平等心。

  佛陀教導眾生要修大直道,雖然尚有其他很多方便法門,但人在世間的時間不長久,人生難得,佛法難聞,既然有一條筆直的康莊大道,可從凡夫地直通佛的境界,為何我們不走呢?「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是真正的菩薩道。我們應向這條福慧雙修的大道直走,不僅偏在少善根,應兼顧大福德。如此,極樂世界就在眼前。

  □□□□□□□□□□□□□□□□□□□□□□□□□□□□

  □                          □

  □                          □

  □       《八大人覺經》第七覺悟        □

  □                          □

  □          五欲過患。           □

  □        雖為俗人,不染世樂;        □

  □      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    □

  □      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

  □                          □

  □         證嚴上人 講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欲過患           □

  ~~~~~~~~~~~~~~~~~~~~~~~~~~~~~~~~~~~~~~~~~~~~~~~~~~~~~~~~

  人之所以有苦惱、有過失犯錯,都由於「五欲過患」而造就的。什麼是五欲呢?就是五種欲念:一事財利物欲,二是男女色欲,三是名利權欲,四是美味食欲,五是懈怠睡欲──也就是財、色、名、食、睡,等五種愛欲。

  第一,財利物欲:這是世間人都特別偏愛的。人忙忙碌碌在世間為的是何事而忙呢?很多人看到我時,就說:「師父啊!我最近有很大的困難,請您開示。」他們所謂的困難,總離不開最近事業不順、最近被倒了一些錢¨¨等,因為事業不順,因此有了苦惱。

  目前台灣賭風熾盛,人人熱衷投機生意,甚至發生許多劫財害命的社會問題,其原因不外大家一心謀求財利,所以說人生忙忙碌碌,大家都只為了財利物欲而造成無窮苦患。

  財利可造就世間的罪業,但也可以造福人群。所以說財利是害人最深、惱人最多的;反過來說,如能把這些財利取於諸社會,用諸於社會,那就功德無量了!

  在家人對於理財應該「取之有道、用之有道」,如此財利就可造就功德;出家人亦然,能充分運用財利在世間做福利人群的事業,這分財利就可換取不朽的精神。

  記得在三十多年前,有一位出家的修行人,他修持得很好,佛學知識研究得很深,也很會說法,平時有很多人供養。後來病了一場後,往生了,眾人在料理他的後事時,發現他的榻榻米下,堆著的都是一束束的新台幣。隨然他的形象是出世,但精神思想還是具有凡夫的財利物欲。

  出家人尚且如此,何況是在家居士呢?在俗的人士對佛法還不明,對人生的真理還不能看透,難免財利物欲的心會更重。總之,人還未脫離本性之前,都會有財利物欲的貪念,捨不得用這些財物來造福人群。人生如能看得透徹,就該用行動表現出來;如同這位法師,如果他能在三十年前把堆在床下那一束束的新台幣,拿出來用在社會福利、造福人群的話,那麼在三十年後的今天,一定還會有人懷念他,而這位法師的精神也可流傳在人間。就不致於造成他死後,在家的子孫及僧家的弟子為了那些新台幣而爭執不休;社會上有很多的大企業家,錢多、太太多、兒女多,以致死了後,那些太太女兒為了爭奪遺產而對簿公堂,大起干戈,由此看來,他們所遺留下來的不是錢財,而是禍害。

  第二:名利權欲:社會上如果不是為了財利物欲的爭奪而動亂,那就是為了名利權欲;你們看看有多少叱吒商場、官場的知名人物,往往願盡全部家產,來成就他的名欲。以現實的例子而言,每次的選舉季節一到,參選人就用盡心血、花費時間、金錢,為的就是想要獲得名位。

  記得在我的故鄉豐原鎮,有一位地方人士為了要競選鎮長,選舉前,幾乎每天都挨家挨戶的去拜訪選民,晚上回家又要與智囊團研究策略,日夜不得休息,家中像是開流水席似的,進進出出的人川流不息,只能用車水馬龍來形容他家的盛況。投票結果他是當選了,可是就在當選那天,他竟因中風而死了!想想他為了名位,辛苦奔波,結果最後的下場是人死、錢盡、名空。這又有何用處呢?有些極具知名度的人士,他們之所以會失敗,是因為他們爭名利、權欲之心過強,所以說名利、權欲是眾生的一種過患。

  第三:男女色欲:如果不為才不為名,那就是為了情。社會上有很多驚人的血案,都是為了色情所致;使家庭破裂,不能幸福,其原因也大部份源自色欲。在一個家庭中,如果夫妻中一人的心另有所屬,這個家庭就埋伏了破裂的危機,而家庭一破裂,子女的教育就成了問題;所以說男女的色情除了危害自己的身心之外,也會破壞家庭,進而造成社會問題。因此,男女色欲可以說是五欲中最嚴重的一項。

  現在的社會生活安定,人民生活富足,吃得飽、穿得好、住得豪華,也因此產生非分之想。孔子說:「飽暖思淫欲」,人一旦吃飽穿暖,心就想向外在環境尋樂,並切往往不去尋找正當的娛樂,而是尋求旁門左道的樂子。有很多人向我訴說苦惱時,往往離不開家庭問題,有時我會覺得「問情何在?」每個人在結婚前總是山盟海誓、海枯石爛、永不變心,曾幾何時,說變就變?因此為情犧牲的人時在太傻了,人生來世間難道就只為了情而活嗎?如為了感情而犧牲,那就等於抹煞了父母給我們的身體、生命,這是罪大惡極的事,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

  有位年輕的小姐來找我,說她曾為了感情自殺過,第一次自殺時男友陪侍在旁,照顧的無微不至;第二次自殺時,他只到醫院探望一下;第三次自殺,他連去探望也沒有。我問她:「你現在還要自殺嗎?」她搖頭了。問情是何物呢?老實說感情是最不可靠的。為了感情而殺人毀己,甚至抄家滅門的是層出不窮,這就是色欲的禍害。

  第四:美味食欲:以前有一位老人家問人說:世間有什麼坑永遠填不滿?有人說是海,有人說是深谷。他說:「你們都猜錯了,那就是「鼻下橫」──嘴巴。」現在社會上有很多的殺業,除了人與人之間除了相互殘殺之外,就是殺害一切生物;殺害生物的目的,只為了貪圖口腹之欲,一個小小的嘴巴竟然吃盡了天下眾生。

  過去在佛陀在世時,有弟子問佛:「等到何時才能天下太平,戰爭停止,刀兵劫盡呢?」佛陀回答:「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古時候的戰爭是騎馬用刀用箭,那已經夠殘忍了,而現在的戰爭發展成核子戰爭、化學戰爭,只要一按下電鈕,世界就在瞬間毀掉。看見現在屠宰業可都改為電動,從入口處門進去,從出口處出來時,都已剝好皮、拔好毛、剖好胸,把一切過程都處理好了。這麼進步的屠宰技術究竟又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吃、為了口腹之欲,其實人只要兩碗飯就可以飽腹,有何必為了貪圖美味,而去殺害那些生物呢?

  現在的家庭都不像家了,以前每戶人家都有煙囪,煙囪一冒煙,就知道這家子已經再做飯了,多溫馨的景象啊!而現在都改用瓦斯,甚至不用廚房設備,或不下廚而天天上館子的人也大有人在。如果有一天能源發生危機時,那生活又將要如何呢?所以我常說若能保持平常粗菜淡飯的生活,那該是最幸福最健康的。

  第五:懈怠睡眠:人生就是在懈怠睡眠中慢慢的墮落,每個人的人生,真正在做人做事的時間,即使再勤勞的人也只做了三分之一而已。一天二十四小時,睡眠占了八小時、吃飯二小時;一個月三十天,就睡了十天、吃了六十小時,一年十二個月,睡了四個月、吃掉七百二十小時。再加上幼年不懂事、老年不能做事,人生能做事的時間就很有限了。

  「懈怠」是不精進的意思,人生除吃睡之外,就是貪玩、游手好閒,這種人生有意思嗎?我們常說佛陀出現在人間,是為普渡眾生;人所已被列入眾生之一,是因為我們與一切生物、動物,沒什麼不同,所以說不度人,而說度眾生。學佛之初應該先學做人,珍惜時間,進修己德,成就事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雖為俗人,不染世樂         □

  ~~~~~~~~~~~~~~~~~~~~~~~~~~~~~~~~~~~~~~~~~~~~~~~~~~~~~~~~

  人一定要自救,要自救必須遠離五欲。把財利、物欲,取諸社會,用諸社會,」造福人群,這就是功德。把名利權欲換做無代價的付出、把精神力量隨分隨力的付出、把事業的精神換成志業的精神、把男女間的愛換成普利眾生的愛、把迷情換成覺情(覺情就是覺有情,把眾生疑迷的染情,換成淨覺的悟情)、把懈怠換成精進、把睡眠換成工作、把美味換成粗食淡飯來修行;能這樣做就是功德。

  轉五欲為功德,就是修行。肯修行即使是俗人也成就無量功德,就像蓮花出污泥而不染一樣,所以說,「隨為俗人,不染世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常念三衣,瓦缽法器         □

  ~~~~~~~~~~~~~~~~~~~~~~~~~~~~~~~~~~~~~~~~~~~~~~~~~~~~~~~~

  出家人修行有「三衣」,也稱袈裟;有五條衣、七條衣、二十五條衣,佛制弟子只蓄三衣。在家人應常這樣想,出家人有三衣,而在加人卻為了衣著經常追求流行,永遠無法獲得心裡的滿足。

  穿衣只不過是蔽體、取暖、禮節而已,如果虛榮心重,天天都覺得少一件衣服,如此就會很痛苦,我們要常常反省自己,雖然我們是在家,但也可以過著如出家人一般知足的生活。

  「瓦缽、法器」事出家人不離身的器物。當初佛在世時,弟子都有一個缽。三衣、瓦缽、法器,代表粗衣淡食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志願出家           □

  ~~~~~~~~~~~~~~~~~~~~~~~~~~~~~~~~~~~~~~~~~~~~~~~~~~~~~~~~

  「志願出家」這句話,你們千萬別誤會信佛就要出家。所謂志願出家,就是雖身在家,心也要又這份志願出家的精神。我們既然要學佛,就要種下佛的種子,過去、未來一切諸佛也都一樣,沒有不發心出家,而能成佛的;今生此世你雖是在家,但如能發心學佛,志願來生有這個因緣可以出家──能現出家僧像,住持三寶,才能弘揚佛法的精神,成就度化眾生的事業。所以說我們要立下志願,要有出家人的信心、毅力、勇氣,才能成就度生大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

  ~~~~~~~~~~~~~~~~~~~~~~~~~~~~~~~~~~~~~~~~~~~~~~~~~~~~~~~~

  「守道清白,梵行高遠」就是要我們好好守戒律,在家要守五戒的規矩,出家要少三百四十八條或二百五十條的戒律,各人堅守各人的崗位、各人嚴守各人的規矩,能守戒不犯叫清白。梵行,梵是清淨、不染著。

  在家受五戒以後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能守得這五戒的話,就是清淨,如能做到這樣,就是「慈悲一切」。怎麼說呢?因為如果能把五欲物利,轉過來守佛陀的教誡,那麼自然就可以啟發良知、發揮良能,所做的一切都是福利人群,利益眾生,當然也就慈悲一切了。

  □□□□□□□□□□□□□□□□□□□□□□□□□□□□

  □                          □

  □                          □

  □       《八大人覺經》第八覺知        □

  □                          □

  □        生死熾然,苦惱無量;        □

  □        發大乘心,普濟一切;        □

  □        願代受眾生無量苦,         □

  □        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

  □                          □

  □          證嚴法師講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生 死 熾 然 ,苦 惱 無 量     □

  ~~~~~~~~~~~~~~~~~~~~~~~~~~~~~~~~~~~~~~~~~~~~~~~~~~~~~~~~

  生死從無間斷,它可分兩種:一種是分段生死,另一種是變異生死。

  六道的眾生,大家都在分段生死的階段,什麼是分段生死呢?就是一段一段的生命。比如我這段人生的生命,如只有五十年的壽命,到了五十歲死了,這就結束了一段。死了之後,是否一了百了呢?不!還是有下一段的生命延續,若問下一段將是怎樣的生命體呢?那就要看這一世在人生的五十年間到底做了什麼業。這輩子如能十善具足,這股業力就會引生天堂。神識一旦離開了肉體,這個身軀就可稱為「死」,但往生天堂又是「生」,所以說死是生的開始。假如這一生,沒做善事,但也不犯做人的規矩,守身清白,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五戒不犯;此生結束,捨掉了身軀,這股業力就會引我投胎為人,這也是生。世間千萬年來,沒有不死的人,人生是幾十年一股的生命體,因此說是分段生死。

  為善生天堂,做人不善不惡的仍然生在人間,那麼做惡的到何處去呢?他們必定會捨人身墮地獄。悭貪不捨的人,捨了人身墮入餓鬼道;不守婦道,不守人倫者,墮入畜生道。所以善道與惡道是以做人為中心,為善的上升,為惡的下墮,都在分段生死中。

  天堂也有分段生死,只不過天人壽命長、快樂多,人間的一百年,是忉利天宮的一日,人間的平均壽命是七十歲,忉利天宮的壽命是一千歲,人間過完了一世,而忉利一日還未過完;天堂是苦少樂多,人間是苦多樂少,隨著業力去受報。

  在佛陀看來,三界天道如處於火宅中,死生險難,苦患無量!法華經火宅譬喻品中把這種情況分析得很清楚,所以說:「生死熾然,苦惱無量。」

  人間一切的事物都不如我們想像中的理想,世界各地的天災人禍不斷的發生,傷亡人數動辄百千,無家可歸的人比比皆是,這些天災人禍真的是無法避免與抗拒嗎?

  天災起自共業,而人心造就其業,欲救世間災難,必須先救人心。佛陀出現在人間為的就是使眾生的心靈得救,如能使人心平和則天下的災害人禍,就可平靜。

  俗話說:「天助自助。」在佛教中也有所謂「天龍八部護法」的記載;所以要救天災人禍,就必須先淨化人心,把一切眾生的良知啟發,讓其法揮愛的精神力量,憑著這份愛的力量就可使天下吉祥,社會和睦,家庭幸福。每個人的心地都能保有寧靜,人間就是真正的天堂了。

  佛陀一直在努力教育我們,世間有生死的痛苦,有種種災禍得苦惱,如果我們能先去認清苦的來源,才會知道要如何去發心治苦。因此佛陀說:「苦惱無量。」生在人間的確是苦惱無量,有生、老、病、死之苦,有愛別離苦,有怨憎會苦,及種種災害無常險難之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發 大 乘 心 ,普 濟 一 切     □

  ~~~~~~~~~~~~~~~~~~~~~~~~~~~~~~~~~~~~~~~~~~~~~~~~~~~~~~~~

  佛教中有二種法門:一是大乘,二是小乘。小乘是獨善其身,他們知道世間無常,生死痛苦,所以要趕快去修行。

  佛陀教育眾生要自救之前,必須兼具救人;要發心,須發菩薩心,菩薩心就是「大乘心」。既然發心學佛,就要深深體會生死的苦惱,我們應該利用時間,趕快發「大乘心」,普天之下的人得救,自己也一定得救。抱著捨小護大的精神,才能「普濟一切」,使天下眾生都可得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

  ~~~~~~~~~~~~~~~~~~~~~~~~~~~~~~~~~~~~~~~~~~~~~~~~~~~~~~~

  除了普濟一切眾生之外,我們還要發:「願代眾生受無量苦」的心願,但願一切眾生的苦都我來代替承受,人傷我痛,人苦我悲,這就是佛教所說的同體大悲。不但要代眾生受苦,更進一步要「令諸眾生畢竟大樂」,這就是「無緣大慈」。

  地藏王菩薩「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願力,也是「但願眾生得離苦,不願自己求安樂」的精神。

  學佛如不肯發普濟眾生的大乘心,則是「慈心不周」,如此學佛,就是學得不夠究竟;假如我們不肯去代眾生受苦,那就是「悲心不切」。

  若有人問你,怎樣的人才算有慈悲時,那就要先問他:當看到別人快樂時,是否自己也欣喜快樂;看到別人苦惱時,是否有如自己受難、遭困地痛苦?如果能有「人傷我痛」之感,就是悲心至切;別人得救,我能感到很歡喜,這就是慈心周遍,也就是佛陀教導我們的第八種覺悟。

  我常說無論做什麼事,一定要拿出至誠的心,有至誠的心,何患事不成、願不了呢?我一向不談神通、怪異,但偏會有一些不可思議的事發生,這就是心力。

  學佛要先從我們的心學起,修行也要從我們的心修起,救世也要從我們的心救起,如有這份慈悲周切的心,我們就是真正的佛弟子,真正具有菩薩的精神。我們拜地藏王菩薩時,其實是拜我們心中自性地藏的本能───大願;念觀世音菩薩是念出我們心中的本具良知───慈悲。我們如能了久解拜佛、學佛的意願,以佛所教化的大乘心,來普濟一切眾生,立地藏王菩薩的願,發觀世音菩薩的心,那麼此刻的我們,人人都是地藏王菩薩,個個也都是觀世音了。

  □□□□□□□□□□□□□□□□□□□□□□□□□□□□

  □                          □

  □        《八大人覺經》結語         □

  □                          □

  □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   □

  □   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盤岸;   □

  □   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   □

  □   令諸眾生,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   □

  □   若佛子弟,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   □

  □   進趣菩提,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   □

  □                          □

  □         證嚴上人 講           □

  □                          □

  □□□□□□□□□□□□□□□□□□□□□□□□□□□□

  佛陀講八大人覺經時,一再叮咛,希望大家好好發大乘心,期使眾生能得畢竟安樂。最後,佛陀做了以下的結語: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盤岸;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若佛子弟,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進趣菩提,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指的是以上八種覺悟,是諸佛菩薩所覺悟的,也就是諸佛菩薩自行化他的德業妙行。

  菩薩也叫做「覺有情」,就是已經覺悟的有情。凡夫的情是受污染有色彩的,菩薩的情是清淨的,沒有色彩也沒有界限的,不但自無始以來至現在,還可以延續於無終無盡的未來。菩薩與眾生有一份不解之情,菩薩跟著眾生在六道輪回中生生滅滅、去去來來,是為什麼呢?只是為了救濟眾生。

  菩薩與眾生之間,早已解下不解之緣,無論眾生到那裡,佛菩薩也就跟到那裡,這是由於菩薩大人能徹底覺悟而發大乘心的緣故。一般人即使能夠覺悟,也只是少分覺悟,無法真正普遍去體會到人我眾生佛性平等的道理。既已透徹了悟宇宙人生的真理,就應「精進行道」,好好把握時間,在菩薩道上勇猛精進修行,永不休止,不要沈浸在人我是非中。

  我們所要修的是慈悲與智慧,用這份慈悲修智慧行;有透徹的慈悲,就有具足的智慧,這就是「慈悲修慧」。

  人間就像是茫茫的大海,凡夫在大海中浮沈,生死不休的輪回在六道中,時而升為人天,又時而下墮地獄,沈浮不停。而我們學佛就像是坐著般若船一樣,在茫茫大海中,救度沈浮的眾生。所以說:「乘法身船,至涅盤岸。」我們不但自己乘這艘船自度,而且能救度眾生,同達涅盤彼岸。「至涅盤岸」,就是到達沒有生死輪回的地方。

  菩薩雖然以到彼岸,能斷生死,但是還要把這艘船劃回來廣渡眾生,永無休止的在茫茫大海中做救度眾生的工作,所以說「復還生死,度脫眾生」,希望眾生人人能覺悟,個個成為菩薩大人。

  「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指的是前面所說的八種修行覺悟的事項,無非是要開導一切眾生,讓我們知道生死的無常,覺悟生死的痛苦,知道學佛就在了脫生死。佛陀是見道者、開道者、說道者,能引我們入康莊大道,「捨離五欲,修心聖道。」

  「若佛子弟,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身為佛弟子要常常心念這八種事,念念不斷,就可以消滅無量罪,當然只要我們不離開這八種修心覺悟的方法,絕不會去犯錯造罪,絕對不會走錯路。如此我們就可「進趣菩提」──走進菩薩道中,「速登正覺」──很快的就可以與佛的智慧平齊。

  如果我們有佛陀的智慧與菩薩的慈悲,就能「永斷生死,常住快樂」,不會再有生死的苦受。菩薩永遠在人間,但他一直不覺苦,因為菩薩是自願歡喜來做救度眾生的工作;雖然在人間無休止的來回,卻很快樂,所以有「菩薩游戲人間」之說。

 

上一篇:寶靜法師:佛說八大人覺經講注
下一篇:八大人覺經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