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又說到了事親。他說“仁之實,事親是也”……真正的慈悲,愛人愛物,首先就看對父母是否孝順。如果對自己的父母都不能愛,而說能愛天下人,那是騙人的話。……人生的幸福,最幸福的是父母尚存,上有父母,旁有兄弟姊妹,和睦康樂,這是人生最快樂、最幸福、最健康的家庭、社會、精神心理生活。人生得到如此健康的精神生活,便沒有什麼事可以令人厭惡、灰心了,一切都處於這種樂觀、健康的心理狀態之中。倘使人人如此、家家如此,則天下太平。……儒家孔孟之道提倡孝道的理由,就是為了建立家庭健康、社會健康、人類健康。
——《孟子與離婁》(離婁章句上·朱子的錯誤)
中國文化最寶貴之處在於提倡孝道。對於那些西洋來的外國朋友,我常說,你們西洋以基督教為主的文化,是“丁字架文化”,我們東方文化才是道道地地合於十字架的形式。什麼道理呢?西方文化偏重父母愛子女,而忽略了子女長大後對父母的孝養,只要兒女一成家,男跟女,女跟男,夫妻一對,其他兄弟姊妹都不大管,代代如此,這不是後代和上一代接不上去,缺了“十”字上面那個部份,成了“丁”字了嗎?
而我們中國,上自自己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一直通到久遠前的老祖宗,乃至佛菩薩、上帝等等都包括在內;下則由自己傳至兒子、孫子、曾孫、玄孫,千代萬代,生生不息延續下去。並且橫的關連,兄弟姊妹親戚朋友,同樣需要仁愛,形成一個完整的宗族社會,縱橫交錯,恰是“十”字形的文化。
但是,現在的中國社會,也差不多削成了丁字架的形象。現在的孝道文化可憐啊!我有許多好朋友,大部份上了年紀,七老八十的,雖然地位錢財不缺,兒女三五個的不在少數,也都受了高等教育,拿到博士、碩士等學位,卻一個個飛到國外,再也不回來了,獨留老兩口子躺在醫院不能動,老太婆和老公公兩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彼此抱怨一陣,生了那麼多兒女,讀了那麼多書,又有什麼用?然後,雙雙對坐,“流淚眼觀流淚眼,斷腸人對斷腸人”,日子一天一天這樣過去,唯一的好朋友,便是“電視機”來陪伴。你說這有多可憐,多悲哀!
——《佛法與孝道》
學問的根本是什麼呢?“君子務本”。文學好,知識淵博,那是枝節的,學問之道在自己做人的根本上,人生的建立,內心的修養。所以“本立而道生”,學問的根本,在培養這個孝悌,孝悌不是教條。換句話說,培養人性光輝的愛,“至愛”、“至情”的這一面……
我們中國人講孝道,如果對於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朋友都沒有感情,親情不笃,而要他愛天下、愛國家、愛社會,那是空洞的口號,是不可能的。說他真的有愛心,他連父母、兄弟、姊妹、朋友都沒有愛過,怎會愛天下、國家、社會?或者說私事不愛而愛公眾,事實上沒有這回事。愛天下國家,就是愛父母兄弟的發揮。所以說笃於親者,不怕人自私愛自己的父母兄弟。儒家講愛是由近處逐漸向外擴充的,所以先笃於親,然後民興於仁。從親親之義出發,整個風氣就是仁愛,人人都會相愛。……
曾子根據孔子所述的中國文化,著了《孝經》,為十三經之一。在《孝經》中孝敬父母還是小孝,大孝者為大孝於天下,看天下的老百姓都如自己的父母一樣,這是中國政治哲學的大原則。……
唐宋之後,有“求忠臣於孝子之門”這句名言。一個人對父母家庭有真感情,他如出來為天下國家獻身,就一定真有責任感。
——摘自南懷瑾選集——《論語別裁》(學而第一·誰能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