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捨論疏卷第一
沙門法寶撰
將釋此論五門分別。第一會初轉法輪時。二學行次第。三教起因緣。四部執先後。五依文解釋 一會初轉法輪時者。於中有四。一定成道日。二定轉法輪日。三述中間事別。四會說不同 一定成道日者。依長阿含經第四雲。八日如來生。八日佛出家。八日成菩提。八日取滅度 次文雲。二月如來生。二月佛出家。二月成菩提。二月取涅槃 又灌佛經雲。佛告諸天人。十方諸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時生。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時出家。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時成道。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時。而般涅槃。諸經八日皆同。說月有異。唯二.四別。不言余月 准上二說。說雖有異。成道月日即是同也。所以得知。略有二理。一以立正異故。婆羅門國以建子立正。此方先時以建寅立正。建子四月。即建寅二月。故存梵本者而言四月。依此方者。即雲二月。根本一也 二准智論.及婆沙計。梵王請前五十七日。四月調根.兼觀機等總有六月。即是二月八日成道。至八月八日轉法輪定。如下引文。以此故知。二月八日成道為定。去八月八日有六月故。若是四月八日。即無六月。去轉法輪四月。無文證故 又釋律論雲。佛與五比丘。四月十六日結前安居。安居去四月八日。唯有九日。即與法華.智論.毗婆沙等眾多經論。日月相違。准此故知。二月八日成道為定 問若爾何故。菩薩處胎經。雲二月八日成道。二月八日轉法輪。二月八日降魔。二月八日般涅槃 答此有二釋。一處胎經說。菩薩處胎亦轉法輪。此為蜜眾。非為顯眾也。成道之日即轉法輪。義亦准此。今言為五比丘轉法輪日諸說不同。非是蜜眾 二諸經中錯二月為四月者。由建正不同。已如前釋。錯八月為二月.四月者。以迦栗底迦是八月卯星之名。二月又是建卯地之月。星.地诠別。卯名同也。若知迦粟底迦是酉地之卯翻為八月。若謂迦栗.底迦是震地之卯。翻為二月.四月。由此轉法輪等日。有二.四.八不同。般涅槃日。八.四.二月之異。詳多教.理。度五比丘八月為定。會涅槃日如別章釋 二定轉法輪日者。諸經.論中皆雲。波羅奈國鹿野苑中。為五比丘轉四谛法輪。說中間事日數不同。然不指陳說法月日名者。不可憑唯。准有婆沙及釋律論。分明指陳說法月日。應依此文。婆沙一百八十三雲。佛於迦栗底迦月白半第八日。度阿若憍陳那。迦栗底迦。當此方八月也。婆沙一百三十六雲。羯栗底迦月白半第八日晝夜停至九日夜增一獵縛故。羯.迦雖異語是同也。故知。定是八月八日。又釋律論雲。佛與五比丘。四月十六日結前安居。一夏中不得聖果。過夏於八月八日。憍陳那忽然見法。此二論文極理分明余文既不分明不可依准。故知八月八日轉法輪定。佛成道日雖有二說不同。或二月八日。或四月八日。無經論說二月.四月轉法輪。故知非是三七日後。亦無文說三月.四月.五月.六月。故知非是六七.八七.五十七日後轉法輪也 三述中間事別者。經律論中。述從成道至轉法輪中間時節。廣略不同。前後有異。今且觀機已前。依四分律敘。觀機已後。依婆沙述。余文同異次便錄附 四分律三十一雲。初夜得宿命明。中夜得死生智證明。後夜獲得漏盡明。得此三明。即往菩提樹下。結跏趺坐。七日不動受解脫樂。過七日已從其定起。受二賈客兄弟麨蜜。為授二歸。雲從此優婆塞最初也。四王奉缽用受麨蜜。第一七日也。因果經於觀機後說受賈人麨蜜 四分雲。食麨蜜已即於樹下。結跏趺坐七日不動。游解脫三昧 過七日已從三昧起。去彼不遠。有呵梨勒菓樹。即於彼樹神奉世尊呵梨勒菓。受已為授二歸。第二七日也 食此果已如前入定。出定入郁鞞羅村乞食。受婆羅門食已為授二歸。第三七日也 已上三七在菩提樹下 食已更詣一離婆那樹下。准前入定。從定出已入郁鞞羅村乞食。受婆羅門婦食。為授二歸。雲此優婆夷之初也 准此律文。人受三歸得近事戒。神畜非也。第四七日也 食已還詣離婆那樹下。准前入定。從定起已入郁鞞羅村。乞食。受婆羅門男.女食。為授三歸。第五七日也。已上二七日在離婆那樹下 食已詣文麟龍宮。到已同前入定。天雨七日。乃至龍王以身繞佛頭蔭佛上等第六七日也。因果經在觀機後 已上六七受解脫三昧樂又四分雲。從定起已詣阿輸婆羅尼[牛*句]律樹下。敷坐具結跏趺坐 五分律雲。入三昧七日 又雲。受酪如人食。食已入定
已上五分文 四分又雲。作是思念言。我今已獲此法甚深。難解難知。欲寂休息。微妙最上智者能知。乃至思惟已說二頌。說二頌已默然 已上思惟深法時。不言日數 法華雲。觀樹亦經行。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斯之等類。雲何而可度 與律意同 准上。六七日受解脫樂。三七日思惟法。總九七日。前出定日即是後七日初。除重六日。余有五十七日。是梵王請前。與智論.及毗婆沙。日數同也。智論第八雲。釋迦牟尼佛得道後。五十七日寧不說法。言我法甚深難解難知。一切眾生縛著世法無能解者。不如默然入涅槃樂。是時梵天王等請佛為諸眾生初轉法輪。佛。時默然受請。後到波羅奈林轉正法輪 與律.法華意同也 四分又雲。梵王請佛轉法輪。佛許已梵王歸宮 已上觀機。律與婆沙等大意同也。中間少異略而不述 已上依婆沙一百八十二述.論雲。菩薩。菩提樹下。三十四心得阿耨菩提。以佛眼遍觀一切世界。誰應最初聞我正法。我當為說。觀已便知。唱連摩子應先聞我法。是時有天即白佛言。唱連摩子昨夜命終。有說七日 四分律雲。郁頭藍子命過七日 又曰。爾時世尊。亦起智見知彼命終。便傷歎言。彼失大利。若彼聞我所說法者。當得正解。世尊復觀除彼。誰應初聞我正法。我當為說。觀已便知。頞迦羅摩子 四分雲。阿藍迦蘭應先聞法。天復白佛。命終已經七日 有說昨日 四分律中亦雲昨日 爾時世尊。亦起智見。知彼過。如前傷歎 問初得阿耨菩提。何故不為二人說法。而待命過不得聞法將非如來教化失時耶 又說。彼時二人善根未熟。未堪聞法。所以者何。佛成道已。彼初一人。若更經五十七日有余命者。應堪聞法。彼第二人。若更有五十一日有余命者。應堪聞法。由此非佛教化失時 准此論文。婆沙雖不廣說梵王請前日數。而除佛成道日。至許請前五十七日與律.及智論等同也 又雲。世尊或時留自壽行。如待蘇拔達羅等。若然留他壽行。無有是處 准此論文。無留他壽行。世尊復觀除彼二人。誰最初應聞我說法。我當為說。觀已即知。憍陳那等五人應先聞法。即作是念。彼皆是我父母親族。先來恭敬供養於我。今欲酬報為何所在。天即白言。今在波羅底斯國仙人鹿野苑。爾時世尊。亦起知見知在彼處。便捨菩提樹下步涉而往。問佛具最勝神力何故步涉往耶。答敬重法故不以神足。又佛行時足常去地如四指量。一一足跡皆有喜旋吉祥可愛千輻輪相分明如畫。身影所觸乃至七日。能令有情至其處者諸根安快。漸次行至婆羅底斯。爾時。五人忽逢見佛。遂共立制。彼喬答摩。懈慢多求。狂亂失念。空無所獲。而今復來欲相呼誘。我等宜各忽與言談.恭敬.問訊。但敷一常座。其坐不。爾時世尊漸次近彼。威德所逼。令捨本期。不覺一時從座而起。趨走迎逆合掌歸命。於中。或有改敷淨座。或取佛衣。或取佛缽。或有恭水。或有洗足。俱白佛言。唯願就座。佛便作念。如是癡人。自立制約須臾還破。時佛就座安祥而坐。威光奇特。如妙高山 乃至 世尊於是。漸漸誘化令其調伏。於日初分。為二人。說法。教誡。教授。令余三人入村乞食。彼所乞食充足六人。於日後分。為三人說法。教誡。教授。令余二人入村乞食。所乞飲食充足五人。世尊性離非時食故。如是教化經於三月。有說四月。令彼五人善根熟已。於迦栗底迦月白半第八日。如來為彼轉正法輪。時憍陳那最初見法 四會說不同者。問若佛成道後。經於六月轉正法輪者。何故出曜.方等大莊嚴經雲七七日因果.法華經雲三七日。智度論五十七日佛不說法。方等大莊嚴經二七日觀。二七日經行。因果經觀樹一七日。法華經觀樹行不言日也。四分律六七日。五分律八七日。毗婆沙四月。復有經說半年。十二由延經一年耶 答自古經律論師皆雲見聞異也。意說。佛在世時隨眾生機威德不同。或見多日後轉法輪。或見少日後轉法輪 今詳不爾釋如來。八相成道示有父.母.妻.子.生日.出家.成道。為五比丘轉法輪日。大小乘說理合皆同。如說經行.遠近.觀樹等事。容有異也。佛神境力入定之相事難知故 問所以得知。答略有五例。一舉時別故。二異本前後廣略不同。三生等日月同故。四同本前後說有異故。五傳者誤故。由上五緣說有差別。根本事同 一舉時別者。四分律六七日者受解脫樂時。法華經三七日者。思惟法時。出曜經.莊嚴經七七日。五分律八七日等。通思惟法時。智論五十七日者。梵王請前。婆沙四月者。調五比丘根時。有經半年者。以六月故。十二由經一歲者。以經一夏。律.及受歲經。以夏為歲故 二異本前後廣略不同者。律前廣後略。前別說受解脫樂思惟法時。後略不說四月調機。婆沙前略不說梵王請前。後即廣說四月調機。以此二文互證。即知日數經於六月方始說法 三生等日月同者。以八相成道父.母.妻.子.生.及出家.成道等日說皆是同。如何為五比丘轉法輪日有斯懸隔。故知。根本是同。傳有廣略及有誤耳 四同本前後說有異故者。婆沙一百八十二雲。佛於菩提樹下三十四心得阿耨菩提。以佛眼遍觀一切世界。誰應最初聞我正法。如前引文。准此。佛成道已即觀根機。中間略其受解脫樂.及思惟法.梵王請等。豈即無耶。故知。諸本阙者亦是略也。若謂婆沙見聞不同。成道之後即觀機根。因何婆沙次下文雲。彼初一人。佛成道後。若更五十七日。有余命者應堪聞法 此即佛成道後。至觀根時五十七日。與智論同。又智論第一雲。爾時菩薩捨苦行處。到菩提樹下。坐金剛座降魔眾已。即得阿耨菩提。時梵天王等皆詣佛所。勸請世尊初轉法輪 准此論文。即無食乳糜。即受解脫樂。思惟法時。佛成道後即梵王請。若獨智論見聞異故即說無者。何故第八卷雲釋迦牟尼佛得道後。五十七日寧不說法。是時梵王等請。諸文阙略如第一卷略故。非見聞異也 五傳譯誤者如宋本藥師雲善信菩薩二十四戒。唐.隋本菩薩四百戒。正法華六根各千二百功德。妙法華三根。千二百。三根八百等。自余不同不可和會。皆如此類。根本是一。傳不同故
二學行次第者。一切萬行以聞法近善知識為初。涅槃二十五雲。一切眾生以聽法因緣。得近大涅槃。一切眾生以聽法故。則具信根。得信根故。樂行布施.戒.忍.精進.禅定.智慧得須隨洹果.乃至佛果。是故當知。得諸善法皆是聽法因緣力故 又雲。信心因於聽法。聽法.因於信心。如是二法亦因亦因因亦果亦果果。又正理五十八雲。初業地中所習行儀極為繁廣。欲通解者。當於眾生所集觀行諸論中求。以要言之。初修行者。應於解脫具深意樂。觀涅槃德背生死過。先應方便親近善友。善友能為眾行本故。具聞等力。得善友名譬如良醫。乃至廣說。又四預流支。一親近善友。二聽聞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隨法行。如是等文諸經皆有。聞而不信。猶勝不聞。故法華雲。時若法眾聞不輕言汝當作佛。雖謗不信隨於地獄。以是因緣值無量佛。後遇不輕皆發大心 就三乘法中。皆須先學小乘有教後乃可學大乘空教。所以得知。有多文證故。一十輪經第六雲。善男子。若諸眾生。於聲聞乘法.獨覺乘法。未作劬勞正勤修學。如是眾生根機下劣精進微少。若有為說微妙甚深大乘正法。說.聽二人俱獲大罪。亦為違逆一切諸佛。所以者何。若諸眾生。於聲聞乘。獨覺乘法。未作劬勞乃至。而聽受大乘正法。如是眾生實是愚癡。自謂聰睿。乃至。如是眾生所有罪報。皆為未求聽習聲聞.獨覺乘法。先求聽習大乘正法。如是愚癡。斷滅論者下劣人身尚難可得。說當能成賢聖法器。乃至。如是眾生所有過失。皆由未學聲聞。獨覺乘法先入大乘 二解深密第二雲。我為未種善根。未清淨障。未成就相續。未多修勝解。未積習福德.智慧二種資糧。依生死自性定說諸法。彼聞隨分解了無常無恆等。令種善根等 此指第一時小乘教已 若已種善根 乃至 已積習福德.智慧資糧等。又依三種無自性性。說一切法皆無自性。依相無自性性等說一切法無生滅等 此指第二時大乘教也 又下文雲。若有眾生已積習上品善根 乃至 上品福德.智慧二種資糧。聞我善說無生滅等法中。信是佛說。善知取捨。即能速證無上菩提。若修下品五事。聞我此說信是佛說。得無量功德。生自見取。謂一切法皆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等。生自見取故。退失無量智慧。若不修五事聞我此說。生大業障誹謗不信 准此經文。由聞有教修行五事。由有五事能信大乘。若不修五事即謗不信。故知亦定須先學小乘後學大乘。由斯諸佛出世先說小乘。後說大乘 三大般若四百六十五遍學品雲。善現。若不遍學聲聞乘法.獨覺乘法。終不能得菩薩見道 四涅槃經雲。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幼小未堪。恩教半字。後漸長大方教滿字 五菩薩戒本雲。菩薩受學菩薩戒者。若學小不學大。是犯非染污。學大不學小。是犯亦染污 六法華經.大智度論.四分律等。皆雲。眾生不堪聞大乘故。不及默然入於涅槃。因梵天王請先說小乘。准此等文。故知。欲學大法。須先學小乘法也 今詳。經說先學小乘後學大乘略有四意。一大乘深妙難信即生謗故。法華經雲。若但贊佛乘。眾生沒在苦。謗法不信故。墮於三惡道。二生斷滅見故。十輪經雲。若諸眾生於聲聞乘.獨覺法乘。未作劬勞正勤修學。根機未熟根機下劣。精進微少而便聽受微妙深甚大乘正法。如是眾生實是愚癡。自謂聰睿陷斷滅邊。墮顛狂想執無因論。三不學小乘唯學大乘。自謂學大乘者。於聲聞乘若人及法。輕毀誹謗招大苦報。故十輪雲。或小聽受無上乘法。便於諸佛共所護持聲聞乘法.獨覺乘法。誹謗毀呰。障蔽隱沒。不令流布。為求名利唱如是言。我是大乘是大乘黨。唯樂聽習受持大乘。不樂聲聞.獨覺乘法。亦不親近學二乘人。如是詐稱大乘人等。由自愚癡憍慢勢力。乃至。修學二乘法人誹謗毀辱。令無威勢 又雲。若於三乘隨輕毀一品至一頌。不應親近或與交游。或共住止。或同事業。若有親近。或與交游。及共住止。或同事業。俱定當墮無間地獄。乃至。受大苦惱難有出期何以故。善男子。我於過去修菩薩行。精勤求證無上智時。或為求請聲聞乘法。下至一頌。乃至。棄捨自身手足。血肉皮骨。頭目髓腦(余二亦爾)。四若不先學有教精習善根等。即當多諸障難不能信解 問曰。若爾何故諸大乘經。多分毀學小乘。贊學大乘是究竟行。答十輪經自會釋雲。是故三乘皆應修學。不應憍傲妄號大乘謗毀聲聞.獨覺乘法。我先唯為大乘法器堅修行者。說如是言。唯修大乘法能得究竟。是故今昔說不相違。梵網經等皆准此會釋 若爾豈無大乘種姓不假積習。唯聞大乘而能信解。答三乘種姓要因先習善根。無有法爾本性三乘差別故。優婆塞戒經第一雲。不以性故名為菩薩。眾生有界名為欲心。心如是欲善業因緣。發菩提心名菩薩姓。如是等文非唯一二。又小乘法有二。一小乘法。謂說有教苦.空.無常.及緣起等。二者發小乘心。此說依其有教。積習善根。方能信大。不說先發二乘心。後方學大乘。不發二乘心。發大乘心者。雖學小乘。不名不定。名菩薩性 今應反難。若爾。不因遇緣積習善根方能信大。遇說而能生其信者。先佛應已度盡。何為至今猶有般涅槃性者墮三惡道。而論中說地獄成就三無漏根 問有立雲。若有法爾涅槃種姓.及一乘根機等。即有異相。謂性自然於厭生死。愛樂涅槃。薄小煩惱。不行粗惡斷善根等。廣翻無性之相。此說為是為非。答此說非也。問所以得知。答違理.教故。言違理者。無始已來能厭生死愛樂涅槃。薄少煩惱不行粗惡。漸漸熏修。並應先已般涅槃界。時無始故。因行莊嚴論說。一向行惡並斷善根。善因不具名時邊無性。今猶有也。又若有本性即有印相者。普斷善根一向行惡。與無種姓相。有何別而知是菩薩.及一乘人 言違文者。善戒經。瑜伽論。地持等言。菩薩細性無因而得。共許此是菩薩本性。經論之中唯有二印相。一細性印相。二具二性相。細性印相唯佛能知。如何凡夫辄說相別。具二種性有六印相。一切眾生知。凡可知相非本相。如何有相可知是本性相。又璎珞經雲。善財王子等。六住已前退斷善根。墮無間獄。無惡不造。此等何相知是菩薩。又唯識論等。皆雲瑜伽五十二真如所緣緣種。是菩薩本性瑜伽論雲一切皆有真如所緣緣 以皆有故就障分性。因既平等。相雲何異。故知。就人說相有.無不同。定非本性。若言法爾無性有相可知。除聲聞地有何文證。今時能信大乘法者。皆是先世曾種善根。故般若雲。若於此經生一念淨信者。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種諸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唯上所明。此論彼機通其五性。一切萬行之根本故
三教起因緣者。就中有五。一一切教起緣。二三乘教起緣。三空有教起緣。四三藏教起緣。五此論教起緣 一一切教起緣者。一切諸佛因中發願。皆為度脫一切眾生令得成佛。三無數劫行菩薩行。證大菩提。不為眾生生人.天中取小果故。求大菩提行多苦行。故法華經雲。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謂以佛之知見開示悟入一切眾生。又般若論發大菩提有四心。謂廣大.第一.常.其心不顛倒。廣大.第一者。欲令一切眾生得無余涅槃。無余涅槃者簡異小乘涅槃也。一切大乘經意皆同。智論雲。有三乘道.及人.天道菩薩法應引道眾生於大乘道中。不住大道者著二乘中。不住涅槃者著人天福樂中。作涅槃因。大般若經.法華意亦同也。准上所引經論文意。一切菩薩行菩薩行。演說三學.三乘.三藏皆為佛乘 二三乘教起緣者。就中有二。一正。二兼。正者。謂為求聲聞乘者轉四谛法輪。求緣覺者。說十二因緣。求大乘者說六波羅蜜。兼者說三乘法通為三乘人。諸論中說總別念住.加行位中聲聞乘人。亦修三義觀緣起.及七處善.四十四智.七十七智等。故大般若遍學品雲。三乘見道已前皆須遍學。故知四谛.十二緣.六波羅蜜等。通為三乘說也 三空有教起緣者。說有教。為未種善根。未清淨障。未成就相續。未多修勝解。未積集福德.智慧資糧。說諸法有性有生有滅是不安穩等。種善根。乃至。令積集福德.智慧二種資糧。若已種善根。乃至。已積集福德.智慧二種資糧者。佛又依三無性。說一切法皆無自性。謂相無自性性。生無自性性。勝義無自性性。又依相無自性性。勝義無自性性。說一切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又為發趣聲聞乘者。轉四谛法輪。即是有教為聲聞說。唯為發趣修大乘者。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此則唯發趣大乘者說其空教。此就顯相。理實說有通為三乘。說空亦通三乘。三乘定性聞般若者。皆證自乘無漏地故 四三藏教起緣者。說素呾纜藏依力等流。一為眾生得增上心學論道故。二為眾生種種雜說故。三令諸眾生種善根故。四為未入正法令入正法故 說毗奈耶藏依悲等流。一為眾生得增上戒學論道故。二為眾生說諸學處故。三為已種善根者。令相續成就故。四令入正法者。令受持學處故 說阿毗達磨藏依無畏等流。一依增上慧學論道故。二分別諸法自.共相故。三為已成就者。令得正解脫故。四為已受持學處通達諸法真實相故 問素呾纜中有毗奈耶等。毗奈耶中有阿毗達磨等。阿毗達磨中有素呾纜等。此則三藏無有差別。答婆沙一說從勝立名 此經律論中雖一部內兼明三藏。然說就多分立藏名。二即從所明立三藏名。此謂三藏不全分部。隨所明義。即依彼文立三藏別 問何故弟子唯造對法。不造素呾纜藏及毗奈耶藏耶。答素呾纜藏次第所顯。謂素呾纜中應求次第。何故世尊此品無間宣說彼品等 此隨當時機宜次第佛為教主。佛在世時承佛神力。如此說者亦同得名經。佛滅度後弟子不可自造經也 毗奈耶藏緣起所顯。謂毗奈耶中應求緣起。世尊依何緣起制立彼彼學處制立學處唯在於佛不在弟子。雖亦有別教誡學徒。然不名為毗奈耶藏 阿毗達磨應求諸法真實性相。不應求彼次第緣起。或前或後。或無緣起說。俱無過失唯此弟子釋佛所說幽隱法性故。亦得名阿毗達磨。故弟子所制得名對法。非經.律也。然有弟子釋經及律。皆名為論不名經.律唯此弟子造論釋佛三藏 五此論緣起者。世親菩薩。健馱羅國人也。先於一切有部出家。因即受持彼部三藏。後學經部將為當理。於有部義時懷取捨。菩薩。更欲往迦濕彌羅國。研檄有部考定是非。恐彼諸師情懷忌憚。遂改本名潛往尋究。時經四載。有部三藏文義無遺。數以經部異義難破有宗。時有羅漢。名塞建陀。唐言悟入。即是眾賢之本師也。此阿羅漢。頻被诘問怪其神異。遂入定觀知是世親。密告之曰。此部眾中。有未離欲者。恐當致害。長老。可速還本國耳。因即歸還制此論頌。使人赍往迦濕彌羅國。時彼國王。及諸僧眾聞皆歡喜。嚴幢幡等。出境而迎。摽頌於香象前後引從至國。尋讀。鹹誦世親弘我宗義。時彼悟入告眾言白。此非專弘有部宗也。頌置傳。說似為不信。如其不爾。請釋即知。於是國王。及諸僧眾。發使往請。菩薩奉珠珍。論主受請為釋本文。凡八千頌。還使寄往。果如悟入之所言也。世親論主。意無朋執。依第一時制造此論。同第一時 依第二時造般若論說諸法皆空。同第二時意 依第三時釋攝論等。旨趣同其解深密意 依第四時述法華論。明二乘無滅。與前三教別。依如來藏無上依經等諸大乘經述佛性論。會經中說一分決定無涅槃法。以為不了 依涅槃經造涅槃論雲。法華前經總為一教雲。以生死度眾生為船。法華經為一教。以萬行為船涅槃經為一教。以無生滅為船 依前後教述六種論。隨經義別而無朋執。此論既依四谛。旨歸同於初說。三乘實滅。識唯有六。心外有境。就初法輪分二十部。此論多據婆沙以制頌。長行中唯以理勝為宗。非偏一部。然於中間多以經量為正義也。又正理破此名俱捨雹。眾賢論師欲定宗趣。菩薩能仁避而不對。眾賢寄盡謝過。並附俱捨雹屈菩薩評定雲。若其無理請便火焚。若有行當願為流傳 論主披檢將為有理。改俱捨雹名順正理。准此。菩薩豈有偏執。故知。此中理長為是。非定一宗
四部執前後者。於中有二。一述部分前後。二述執義不同 一述部分前後者。佛涅槃後一百年中。眾雖有四法唯一 宗 言四眾者。一龍象眾。二邊鄙眾三多聞眾。四大德眾 至百余年。因其四眾共議大天五事不同。分為兩部(五事者。一余所誘。二無知。三猶豫。四他令入。五道因道故起。言二部者。一大眾部。二上座部也) 第二百年。大眾部義。更經四破分為九部 先出三部(一一說部。二說出世部。三雞胤部也) 次出一部(名多聞部)次出一部(名說假部) 二百年滿。大眾部中有一師出。亦名大天。與彼部僧重評五義。因有乖诤分為三部(一制多山部。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部也) 流出八部。兼其本宗總為九部(一大眾部。二一說部。三說出世部。四雞胤部。五多聞部。六說假部。七制多山部。八西山住部。九北山住部也) 二百余年。上座部義一味和合。至三百年初分為二部(一說一切有部。亦名說因部。二本上座部。傳名雪山部) 次於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犢子部) 次從犢子部流出四部(一法上部。二賢胄部。三正量部。四密林山部) 次後從說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化地部) 次於化地部流出一部(名法藏部) 至三百年末。從說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飲光部。亦名善歲部) 至四百年初。從說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經量部。自稱我以慶喜為師) 如是上座部。本末重破成十一部(一說一切有部。二雪山部。三犢子部。四法上部。五賢胄部。六正量部。七密林山部。八化地部。九法藏部。十飲光部。十一經量部也) 二述執義不同者。如是諸部。本宗末宗同義異義。今應略說 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本宗同義者 一切如來無有漏法 諸如來語皆轉法輪 佛以一音說一切法 世尊所說無不如義 如來色身實無邊際 諸佛壽量亦無邊際 色.無色界具六識身 五種色根肉團為體 在等引位有發語言 第八地中亦得久住
預流者有退義 阿羅漢無退義 無世間正見。無世間信根 無無記法 入正離生時可說斷一切結 諸預流者造一切惡。唯除無間 佛所說經皆是了義 無為有九。謂虛空。擇滅。非擇滅。四無色。緣起支性。聖道支性 都無中有 隨眠與心不相應。故纏與心相應 預流者亦得靜慮 四部末宗異義 有於一時二心俱起 道與煩惱容俱現前 業與與異熟有俱時轉 種即為芽 色根。大種有轉變義 心.心所法無轉變義 心遍於身 心隨依境卷.舒可得 說一切有部本宗同義 亦有天中修梵行者 佛慈悲等不緣有情。執有有情不得解脫 定無小法能從前世轉至後世 余如常說 化地部本宗同義 過去.未來是無。現世.無為是有 於四聖谛一時現觀。見苦谛時然見諸谛 異生不行欲界貪.嗔 亦無天中住梵行者 無為有九。謂虛空。擇滅。非擇滅。不動。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無記法真如。八道支真如。九緣起真如 佛與二乘。皆同一道同一解脫 飲光部本宗同義 謂若法已斷已遍知則無。未斷未遍知即有 善惡業.果已熟則無。果未熟即有 諸有學有異熟果 經量部本宗同義。謂說諸蘊有從前世轉至後世 異生位中亦有聖法。執有勝義補特迦羅 余說亦同一切有部 今詳。諸部本宗同義。宗輪論具述差別 末宗異義多分不述但雲無量 本宗同義中。一切有部執有有情不得解脫。余部多分指同有部。諸部中本宗同義。無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佛性論雲。佛為小乘人說有眾生不住於性永不般涅槃。於此生疑起不信心 論自釋雲。分別部說。凡聖眾生皆從空出。以空為佛性。若依毗昙薩婆多等諸部中說。一切眾生無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佛性。分別眾生凡有三種。一定無佛性。若永不得涅槃。二不定有無。若修即得。不修不得。三定有佛性。即三乘聖人。撿宗輪論。本宗部中無分別部。亦無有執有佛性宗。詳其旨趣。分別部者是末宗異計。立佛性者是末宗異義。分別部中不誦有部所引經故。而不全信。心生疑惑。一切有部以皆共許阿含等經。如來性力知種種界成立無性。分別說部復以四義求有佛性。有部即以五義重破。一種種界可得故。二無相眾生不可得故。三同類譬喻不可得故。以有情為同類。四異類譬喻不同故(以無情為異類也)。五現在無涅槃法不應理故。以分別說部依小乘宗意有佛性。違越契經。於小乘中未說有故。涅槃經雲。九部經中無方等經。是故不說有佛性也。又雲。我於聲聞.緣覺經中。未說一闡提等悉有佛性 由此慈氏菩薩於聲聞地。述有部等計破分別說部。以違經故。世親菩薩。依方等經述佛性論。破小乘執品破有部等計。順大乘故。後代讀瑜伽者。以聲聞地破有性故。涅槃經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是不了義。佛性論偽惑之甚也。而不知瑜伽於菩薩地後五識相應地。立一切眾生悉有佛因。即是真如所緣緣種一切眾生平等有。又與涅槃第一義空。佛性一切諸佛阿耨菩提中道種子。無差別也。又涅槃第一義空。佛性亦名非空非不空。能與善法為種子故。有何差別也
分別界品第一之一
自下第五依文解釋。於中有三。一釋品名。二明次第。二依文解釋 一釋品名者 性義。族義。持義名界。別義。類義。分義名品。此品多門分別界故。由此故名分別界品 所以多門分別界者。蘊唯有為。處唯根境。界中具顯六根.境識。若具依三門明有見等文多繁廣。若分別蘊處類釋於界。義即難知。若以有見就界分別。類釋蘊.處義即易解。故就界門分別有見等 第者居也 一者初也 此品居初故雲第一 二明次第者。此論一部總有九品。前之八品。述自宗義釋本頌文。所以先明 後之一品。造釋時加破外執故。所以後說 就八品中。初之二品。通明漏.無漏所以先明。後之六品別明漏.無漏。所以後說 前二品中。界品明諸法體。所以先明。根品明諸法用所以後說。體是本故。故正理論名本事品。又對法論明蘊.處.界名本事分故。根是勝用法差別故。故正理論名差別品 後之六品中。前之三品明有漏因果。後之三品明無漏因果。先厭後欣前明有漏 就有漏中世品是果。所以先明。業.或是因。所以後說。業是近有差別因故在惑先說。隨眠是遠無差別因。所以後說。又或為業因故最後釋。厭果斷因先.因後。或果是苦谛。因是集谛。此舉大體非克性也。有部苦.集是一物故 無漏三品。賢聖是果。所以先明。如有漏中有情世間。聖無別器故唯說人。不同有漏兼舉器果。智.定是因。所以後說。定因.智果故先明智 亦可。三品俱是道谛。滅谛文便此品已明。或隨眠品末明斷是滅 上明有漏.及無漏等。並據正釋及多分說。文便釋義非無交雜 三依文釋者。此論總有六百七頌。大分為三。前之三頌是釋頌序。次六百頌是根本頌。即是正宗。後之四頌。及破我品釋頌流通 前三後四釋頌時加。非根本頌 然諸論不同。或有流通而無序分。如二十唯識論。或有序分而無流通。如婆沙等。或二俱有。如此論等。或二分俱無。如發智等 前三頌中有二別。初之一頌明歸敬序。次之二頌明發起序 前歸敬序中復分為二。先頌。後釋 頌中有三。前兩句贊所敬德次之一句正申敬禮。後之一句述歸敬序意 就兩句中。初之一字表德所成人。次十三字明人所成德。就十三字中上句六字。顯智斷德。下之一句述其恩德 就六字中。初之三字顯其智德次之一字述其斷德。後之兩字雙明二德。即是二種冥滅義也。下三句易了。知長行中釋
論曰至方申敬禮長行釋也 文中有二。一釋歸敬意。二隨文別解。此所舉文釋歸敬意。故正理雲。諸欲造論必有宗承。於所奉師理先歸敬 乃至 令發殷淨信心。欲正流通彼所立教故。先贊禮佛薄伽梵 顯宗雲。以贊禮言滅諸惡障。標嘉瑞故 此論雲。今欲造論。為顯自師其體尊高。超諸聖眾。故先贊德方申敬禮 已上三論同釋此頌。並唯歸佛不說法.僧 有人雲所拔之中亦有僧。故通法.僧者。謬也。僧雖是佛所拔。何文證論主歸禮 今詳。三論述贊禮意有其三種。一教本佛說。欲傳佛教故先贊禮。令發自他敬重信心。二先贊世尊有勝三德。欲顯教主其體尊高超諸聖眾。證所立教真實不虛。三贊禮大師以標吉祥。福力護念能滅惡障離諸魔事。惡障有三。一師障。二弟子障。三論障。若師有障即不得著述。弟子有障即不能受行。若論有障即水.火等滅。為離此障故先贊禮 諸論之中。或有歸敬而無發起。如阿毗昙論。或有發起而無歸禮。如雜心論。或兼二種。如此論。或二俱無。如發智論 就歸敬中。或唯歸佛。或兼法.僧。皆是作者之意。不可傍求所以也。若傍求言多繁雜
論。諸言所表謂佛世尊。第二隨文別解。於中有五。一述德所依人。二明自利德。三彰利他德。四明敬禮相。五述歸敬意。此文初也 諸言所表謂佛世尊者。如法華雲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諸言所表三乘人也。今此論雲諸一切種.諸冥滅者。諸言所表具德人也。此則諸言唯表於佛。非及余人無三德故 諸德相傳。西方釋雲。初言諸者顯無朋黨。以德召人。諸有三德我即歸敬。以諸外道各謂自師是一切智。若偏歸敬釋迦牟尼。恐生彼謗。故置諸言息其異論者 此乃更招異論。外道亦謂自師具三德及一切智。今置諸言豈非招謗。亦謂世親菩薩歸事外道 又雲。或恐佛化根淺有情。權作彼師引入正法。故置諸言。此之諸字起自西方母兒論師。凡欲作論皆置諸言。論主將為當理。故亦言諸者 不然。權形五趣即是化身。直言歸佛豈攝化。又佛權為外道即歸外道。佛既權形五趣。亦應兼歸鬼.畜。即合諸言通於一切 論自釋雲。諸言所表謂佛世尊。又雲。今欲造論為顯自師其體尊高超諸聖眾。正理.顯宗意同此論。即此諸言已簡外道。何得諸言顯無朋黨。此中言諸顯一切佛。諸言具三德皆歸敬禮故
論。此能破闇故稱冥滅者。此第二明自利德也。文中有二。初以德屬人。次人所成德。此文初也 此者。此諸所表佛也 能破闇故稱冥滅者。由佛世尊能破二種無明闇故。故稱冥滅
論。言一切種諸冥滅者。次人所成德。文中有二。初牒頌標德。次依頌別釋此文初也
論。謂滅諸境一切品冥。次依頌別釋 文中有三。一釋一切種諸四字。二釋冥字。三釋滅字。此文初也 謂滅諸境。釋頌諸字 由染無知於五門境迷自.共相境非一故。故言諸也。染心。不緣二無為故不雲一切。非緣諸法味.勢.熟等品類別故不雲種也 一切品冥者。不染無知也。此釋一切種三字也 種是種類。是品異名。故以品名釋於種也。不染無知。緣一切法品類皆盡。故言一切。於一一境味.熟.勢用品類眾多。不能了故。不得直言諸境別也。雖言諸.一切品別。皆就所迷非是自體。雖一切品容說自體。然不及說就其所迷所迷品類。相易顯故 有人多解未為得意。恐繁不述。對讀自知 二滅名同其義各別。染污無知雖通二滅。然此中論得擇滅也。不染無知雖通二滅。然此中論得非擇滅。此之二滅。若智。斷德。分各為一德。若自。他利德合為自利若就心以明。即恩居先。為利他故方求佛果滅二冥也。若就成以明。次則先自利。後方能化他。此中論意就成以明。先標自利。智.斷二德。頌與長行先後異者。智德不共是有為。斷德無為共。互有勝劣非定前後。遂其文便故不同也
論。以諸無知至故說為冥。第二別釋冥也 此二無知能覆諸境自.共相等。及一切種味.熟.勢等真實義故。能障諸境自.共相等。及一切種味.熟.勢等真實見故。說為冥也。如闇能覆人.杌實義。及障實見故說為闇 有人雲。若染無知能覆理.事二種實義。不染無知能障理.事二種真見 破曰。二種無知。一種是冥。何能證知一覆實義。一障真見。必若爾者。論何不言如其次第。能覆實義能障真見。又二乘無學豈見實義。若見實義即是真見 又雲。能覆實義是不染無知。能障真見染無知
破曰。二乘無學豈無真見之障。又論亦應說如其次第言 又雲。能覆實義謂覆外境能障真見謂障內心。能覆。能障皆是冥義通二無知 破曰。能覆.能障通二無知。雖不違理。何須於境以外簡內。內門不了豈非冥也。言障內心意趣難解。為障緣內之心。為障內心緣外。為障緣內.外心。三皆有過。若謂障緣內心。緣外因何不障。若謂障緣外心。緣內因何不障。若謂障緣內.外心。因何境唯覆外。心兼障內。諸障實義豈唯六境。縱令有救亦乃言中有迷
論。唯佛世尊至故稱為滅。第三別釋滅字 於中有二。一即正釋。二遮余聖。此即初也 唯。遮余聖 世尊表佛 於二無知證不生法者。明所證法也。言不生者。即有其二種。一無知不生。二擇滅.非擇滅。論既言證謂二無為。於染無知證於擇滅。斷德圓滿。不染無知證非擇滅。智德圓滿。無知不生智無障故。正理雲。諸境界冥亦永滅故。斷德圓滿。一切種冥皆永斷故。智德圓滿 准上論文。斷染無知證得擇滅名為斷德。不染無智得永不生得其智德。即是佛一切智。若兼眷屬通五蘊性
論。聲聞獨覺至非一切種。第二遮余聖 聲聞.獨覺雖滅諸冥。以染無知畢竟斷故。麟喻獨覺不動羅漢以不退故。染污無知畢竟永斷。與佛同斷。非一切種。不染無知猶未斷故。與佛不同。論。所以者何。征 俱解脫人是利根者。戒.定二障悉已永斷。如何說非一切種智耶
論。由於佛法至由未斷故。答也 言佛法者。其二義。一功德法。二佛教法。於功德法根障未盡。不能證得。於佛教法無知覆故。不能證解
極遠時。謂觀前後八萬劫外 極遠處者。三千界外。二乘宿住不能觀知八萬劫前。死生智通不能觀知八萬劫後。天眼.天耳.神境智通。不能見聞.往三千外 諸義類者。謂熟.勢等種種義類 不染無知猶未斷者。謂於佛法極遠時等。不染無知未得不生故 此唯顯佛具二德也 問正理文。斷染無知證斷圓滿。不染無知得智圓滿。何故此論二十七雲。斷圓德有四種。一一切煩惱斷。二一切定障斷。三畢竟斷。四並習斷 准此論文。定障。並習非是擇滅。如何斷德准是擇滅。答此亦不違。前說斷圓德擇滅為體。二乘雖有斷德。而不是圓滿。佛兼斷余方得滅圓。如九遍知。異生位中。雖斷下八地煩惱而滅雙因。無無漏得未缺有頂。見道五心雖有無漏得證其擇滅。由雙因未滅俱系未離。斷義未圓不名遍知 斷德亦爾。二乘雖斷煩惱證於擇滅。由習氣未斷。定障未盡。不名圓滿。如來由具四義斷德名圓。非無記滅為斷德體 如九遍知。雖賴四緣得遍知名。非此四緣即遍知體 如無師義以成智圓。非彼無師即是智體 有人雖有三解並非應理 第一解雲。斷德從強擇滅為體。若據其兼通非擇滅。故不相違者 不然更無有文許無記滅為斷德體。是故無記而名為德。理不應然 第二解雲。斷德唯以擇滅為體。然有定障等擇滅不顯。定障等若無擇滅即顯。能顯斷故。名斷圓德者 有其二過一即非斷亦名斷德。所顯是斷。能顯非斷故。如九遍知能顯非遍知故。二即無記滅顯擇滅名斷德者。與前斷德通無記滅有何差別。此釋雖似是仍非盡理也 第三釋雲。彼文四斷皆通擇滅。若煩惱斷是自性斷.緣縛斷。若定障斷。並習斷是緣縛斷。若畢竟斷通自性.緣縛者 不然。此與不退俱解脫人有何差別。亦具如前四種斷德故。皆於定障.習氣.緣縛斷故。亦有畢竟.自性.緣縛斷故。與佛何別 問世尊實斷一切煩惱.並及習氣。如何但說滅二無知。答但顯無知即兼顯余。無知通與一切煩惱習相應故。無知即是一切煩惱習氣本故。無斷無知留余煩惱.及習氣故。所以但說斷二無知 問此二無知以何為體 答染污無知無明為體 不染無知劣慧為體 今釋不染無知八門分別。一引文出體。二釋通外難。三對妄通文。四破敘異說。五述體通局。六對染辨異。七明差別。八述斷分位 一引文出體者。婆沙第九雲。有有五種。一名有。謂龜毛.兔角.空華.髻等。二實有。謂一切法各住自性。三假有。謂瓶.衣.軍.林。四和合有。謂於諸蘊和合施設補特伽羅。五相對有。謂此彼岸長短事等 問若無有見於五見何見攝。何所斷。答此非是見。邪智 問此邪智是何。答此是欲界修所斷中無覆無記邪行相智。如於杌起人想。及於人起杌想。於非道起道想。於道起非道想如是等 問若爾智蘊所說當雲何通。如說雲何邪智謂染污慧。答邪智有二。一染污.二不染污 染污者無明相應 不染污者無明不相應。如於杌起人想等 染污者.聲聞.獨覺俱能斷盡。亦不現行 不染污者。聲聞.獨覺雖能斷盡而由現行。唯有如來畢竟不起。煩惱.習氣俱永斷故。由此獨稱正等覺者 染污邪智由勝義故名為邪智。不染污者由世俗故得邪智名。非由勝義。煩惱邪法不相應故。後智蘊中所說邪智是勝義者。今說世俗。故不相違 准上。二種邪智攝一切邪智。世俗邪智即是煩惱習氣。與正理同。既雲無覆無記。故知不通善性。又正理論二十八雲。是故即應味.勢.熟等。不勤求解。慧與異相法俱為因引生後同類惠此慧於解又不勤求。復為因引生不勤求解慧。如是展轉無始時來。因果相仍習以成性。故即於彼味等境中。數習於解無堪能智。此所引劣智名不染無知。即此俱生心.心所法總名習氣。理定應然 又雲 或諸有情有煩惱位。所有無染心。及相續。由諸煩惱間雜所熏。有能順生煩惱氣分。故諸無染心.及眷屬。似彼行相差別而生。由數習力相繼而起故。離過身中仍名有習氣。一切智者永斷不行。然於已斷見所斷位。通染.不染心相續中。有余順生煩惱習性。是見所斷煩惱氣分。於中染者說名類性。金剛道斷皆不現行。若不染者名見所斷煩惱習氣。亦彼道斷。由根差別有行.不行 准此論文。類性既非是身習氣。故知心所 又雲。若於已斷修所斷位。唯於不染心相續中。有余順生煩惱習性。是修所斷煩惱氣分。名修所斷煩惱習氣。是有漏故無學已斷。隨根勝劣有行.不行。世尊已得法自在故。彼如煩惱畢竟不行。故佛獨稱善淨相續。即由此故行無誤失。得不共法三念住等 准上二解。其意大同。而因有別。前釋以不勤求慧。及異相法俱。展轉為因引生習氣。後釋以無染心。及與相續。由諸煩惱間雜所熏。有能順生煩惱氣分。由此為因引生習氣。是心.心所不取於身 元瑜師。引此文證兼取其身以為習氣者誤也。所以定知不通於身。正理對辨差別中雲。又若於事自.共相愚是名第一染無知相。若於諸法味.勢.熟.德.數.量.處.時.同.異等相不如實覺。是第二不染無知相 准此故知。正理二說。唯心。心所以為習氣。即彼相應慧名不染無知。准上正理。二文既同婆沙邪智習氣為體 故知。亦同婆沙唯無記性 又正理雲。有劣無知無覆無記性能障解脫。是解脫障體 又雲。諸大論師鹹言。練根皆為遮遣見.修斷惑力所引發。無覆無記無知現行 准知上二文。定准無記准是心所。若兼通善。及通身者。有何文證。又違其理。凡言邪智不得名為正智。無知不得名知。善相應慧名為正智。如何名邪智。及名無知耶。又如非香嗅物受香嗅熏有香嗅習氣。香嗅之物即不如是。故知無記受熏。善.惡不爾 准上理教義極分明定是無記。既無理.教。何得通身.通善 二釋通外難者。有人難雲。若唯無記不通善者。無色羅漢善心現前。應名為佛。爾時不成就不染無知故 通曰。准此難意不得論意。不染無知。佛與二乘有差別者。但論生與不生以釋別相。處處文同。無一文說成不成別。無色羅漢善心現前。雖不成就不染無知。與佛是同。然佛不生。羅漢生故故不名佛。難既非難。文又無文。理全無理。故知不染無知定唯無記 三對妄通文者。妄通論雲。婆沙但解邪行相智非實知故名之為邪。故雲無記。正理出解脫障體及根障體故言無記。今者總出一切不染無知體故亦通善性 今詳。此釋全無理趣。婆沙但解邪行相智非如實知名之為邪。故雲無記者。今說一切不染無知。豈亦通取如實知者。若如實知。即非無知。故正理辨差別雲。若於味.熟.勢等不能如實覺。是不染無知相 准此。豈取如實知耶 又妄通雲。無知有二。一者是善障法力劣。二者無記障法力勝。婆沙。正理據勝而說。故言無記。今言通善。亦據劣明者 難曰。正理說根障等可言無記。婆沙不明根障。因何不說於劣。又釋義法。兩俱有文可就理長。從一文正釋通一文說通善性。既無文.理。何得執通善性。通無記文 四破異說者。准正理.婆沙。不染無知唯慧為體。文極分明。何得有人執通余法。若有此釋不堪載文。何得謬敘十一師釋總違論文 第一師雲。不染無知以未成佛來。鈍異熟心。心所為體 第二師雲。以未成佛來。鈍四無記心.心所法為體 第三西方德光論師雲。以未成佛來鈍自性無記心.心所法為體 第四師雲。以未成佛來鈍眾同分為體。依此同分所起慧等觀境不明 已上四師若不錯敘即是無記。此釋薄有所知。即合依於經論。正理.婆沙分明唯無記慧為體性。因何前三師說兼心.心所。第四師取眾同分耶。應言前三雖說無記通局不同。皆慧為體。第四應雲鈍眾同分所生劣慧為體 第五師。以不自在為體。引正理七十出解脫障體證此師釋 第六師雲。以不得為體 第七師雲。以不勤求等為體 此二亦引正理出解脫障為證。准正理師出解脫障體有四師說。一師以無記劣慧為體。此是以不染無知為體。正理詳為正義。後三。皆不用不染無知為體。正理廣破此之三師。是出解脫障體不同。非是說不染無知體性有異。正理七十破皆雲不許是彰。不言不許是不染無知。將此三師說障不同。說為不染無知者。誤之甚也。如出教體。或說音聲。或雲名句。復出聲體豈得雲聲.或以名句為體。後四師說。論自立破。非宗所許不繁敘 五述體通局者。不染無知無覆無記劣慧為體。通四無記。異熟生心理不應疑。所以知通威儀.工巧。習氣相應劣慧名不染無知。二乘齊足越坑。迦葉起舞。是威儀習氣。畢凌伽喚河神為小婢等。是工巧習氣。故知定通三種無記。通變化者。有似貪.嗔等起變化者。然未見文。皆是習氣。故知亦通變化 六對辨差別。正理二十八有三釋 第一釋雲。今詳。二種無知相別。謂由此故立愚.智殊。如是名為染無知相。若由此故或有境中智不及愚是第二相 述曰。愚謂異生。智謂聖者。斷名聖者。不斷名凡。此由染污無知立愚.智別。或有境中羅漢不識赤鹽。異生善通三藏。是名於境智不及愚。准此異相。而不可說不染無知通所依身 第二釋雲。又若斷已。佛與二乘皆無差別。是第一相。若有斷已。佛與二乘有行.不行。是第二相 述曰。染污無知三乘同斷。斷已不行自性斷故。皆無差別。不染無知三乘同斷。緣縛斷故。二乘容行。唯佛不行。故有差別 第三釋雲。若於事中自.共相愚。是名第一染無知相。若於諸法味.勢.熟.德.數.量.處.時.同.異等相。不能如實覺。是不染無知 述曰。染污無知迷自.共相。不染無知謂於諸法味(諸法滋味或苦等味)勢(諸法損益等勢力)熟(諸法至成熟位)德(德用也)數(一二等數也)量(大少等量)處(近遠等處)時(近遠等時)同(相似)異(差別也)准第三釋。不染無知亦非所依身也 七明斷差別者。染污無知有其三義。一自性斷。謂對治道力。捨彼得時名之為斷故。二緣縛斷。謂望他身名緣縛斷。斷緣他身煩惱。至第九品方名斷故。若望自身無緣縛斷。三不生斷。謂諸煩惱至不生位得畢竟不生。如見道惑至上忍位。如修道惑。利根聖人不出觀斷惑。加行道時。彼九品惑得永不生。鈍根聖人容卻退故無不生斷。菩薩.麟角。於七方便見修煩惱皆得不生。余一類聲聞等。於七方便亦容見修惑不生。其相不顯故不述也。自余一切無不生斷 不染無知有二種斷。一緣縛斷。謂彼彼地斷第九品染無知時。得緣縛斷。二不生斷。謂於彼彼位得畢竟不生。二乘分斷。佛全斷故 八述斷分位者。於中有二。一分斷。二全斷 分斷者。隨彼彼位畢竟不生。爾時名斷。如根定障等 全斷者。菩薩至金剛心。爾時總得一切不染無知非擇滅故。爾時斷盡。雖從五停觀一坐得大菩提。爾時即永不行。然得非擇滅盡。必至金剛喻定。如現觀邊俗心雖永不生。至三類智邊。得非擇滅。由於爾時勝緣阙故。其勝緣者。正理論雲謂彼所依身。彼所依身與見道同。在見道時無容得起。出現觀時所依已滅。既阙勝依故不得起 問利根聖人不出觀斷惑。九煩惱於加行道得非擇滅。不染無知與此應同。五停心位應得不生。答未成佛來。容得與一類不染無知作其所依。此類不染無知。阙勝緣時。身得不起。設令三十三心中。若起散心亦容不了。爾時未具一切智故。道非是彼正對治故。且如欲界九依身中此身皆容作煩惱依。以道是煩惱正對治故。以是義故不可為例。又假令三十三心。出觀之時。智不及佛也。三十二心出觀之時。智又更劣也。余心准此。故知不染無知別別心起別別品斷。豈同煩惱
論。已贊世尊至利他德圓。此下第三述利他德。此結引也
論。拔眾生出生死泥者。牒頌文也 言眾生者。即有情異名。梵名薩埵。此名有情。梵名社伽(上聲)此名眾生。即與有情體一名異 有人雲。若名眾生即兼非情。所以但言有情 誤也。故大乘同性經。楞伽主。白佛言。世尊。眾生何義。佛告楞伽主。眾生者。眾物和合。地.水.火.風.空.識。由如蘆束更轉相依。故言眾生 准此經文說其有情名眾生者。為破別有一物為有情體又准此文。有情.眾生。名異體同。眾生六界共成。有情亦爾。不可別指一法為有情體。唯識論師。指一實物阿賴耶識為有情體。即非六界合成。不顯有情是假非實
論。由彼生死至所以喻泥釋頌泥義。三界五趣是生死處。業雜愛水其類於泥。處之即沉溺。出之即難。可漸下名沉沒故稱溺。九十五種不能離故難可得出。處泥必沉沒。小力不能出。二義同故以喻於泥
論。眾生於中至拔濟令出。釋恩德也 眾生於中淪沒無救出悲境 世尊哀愍。是大悲也 隨授所應正法教手。巧便智也 拔濟令出。悲事成也 顯宗論雲。諸有成就巧智大悲。授如應言。拔濟令出。此即由悲故欲救。由巧智故能救。大悲。巧智。名雖不同。是佛利他有漏智攝。為恩德體。兼取隨行。義如常釋
論。已贊佛德次中敬禮。此下第四述敬禮相。此結引也
論。敬禮如是。至名如理師。牒頌釋也 稽首接足故稱敬禮者。釋頌敬禮二字 稽之言至 首之謂頭。以已之首至佛之足。表敬禮敬。禮通三業。故攝論雲。我以身.口.意頂禮世尊足 世親菩薩敬雖偏說身。必具三業。頌贊是語業。稽首是身業。起二是意業 諸有具前自他利德故雲如是者。釋頌第三。二字 如是。即是指前有德人也 如實無倒教授誡勖名如理師釋頌下三字也。言必契理名為如實。法應時機名為無倒。勸行有益名為教授。遮行無益名為誡勖。故婆沙十六雲。遮無利益故名教誡。與有利益故名教授 言無倒者。倒有三種。一法倒。二人倒。三時倒。法倒則識機不識法。如知此人多貪為說慈悲觀。人倒則識法不識機。如知不淨觀。能治多貪。不識機故教多嗔者。時倒雖識機法。而說失時。或根未熟而說。或根已熟不說。逆時即無智慧。過時是無慈悲。如來說法離此三倒故名如理師
論。如理師言至與願神通。上明所禮之師體具三德。下釋如理師名。從恩德也 如理師言顯利他者。總釋也 能方便說如理正教者。釋有巧便智 從生死泥拔眾生出者 悲拔苦也。由斯悲智恩德圓也。不由威力與願神通者。簡凡.小也 不由威力。簡輪王以王威力令行十善等 不由與願。簡父母天神。但有深願。不能救也 不由神通。簡獨覺等。現通教化暫令生信。不能說法令出生死。此等皆非如理師也。不能拔眾生出生死泥故
論。禮如理師欲何所作。寄問生起
論。對法藏論我當說者。此下第五述歸敬意標頌答也
論。教誡學徒故稱為論。釋論名也 教。謂教授。令修擇法 誡。謂誡勖。令滅煩惱。此是對法功能故舉此釋論。故下文雲。若離擇法。定無余能滅諸惑勝方便 故稱為論。結論名也 即是問答分別教誡學徒之義。名之為論
論。其論者何。已下。第二明發起序。舉論名體發起本頌一切法故 文中有四。一出昔論名體。二釋今論名。三明說論意四明先說人。此半頌第一出昔論名體。文中有三。初頌前問起。次舉頌答。後長行釋。此文初也
論。謂對法藏。釋論名也
論。何謂對法。問論體
頌曰至諸慧論舉頌答也。梵雲伽陀。舊名為偈此訛略也。訛伽為偈又略其陀 曰者。詞也 頌中有兩句。上句出勝義對法體。下句出世俗對法體
論曰至阿毗達磨長行釋也 就中有二。一出對法體。二釋對法名 就出體中有二。一出勝義對法體。二出世俗對法體。此文出勝義也。文中有二。一自性。二眷屬 慧謂擇法者。出惠體也。惠能簡擇故名擇法。是即簡擇四聖谛故釋擇法名。此以擇法出慧體也 淨謂無漏者。釋淨名也。以無漏故名之為淨。無漏即是離垢為義。諸漏名垢。擇法能離故名淨慧 問何緣唯無漏慧名勝義對法。答由此現觀諸法相已不重迷故 問既諸心.心所總名對法。何故說慧為自性。受等隨行。不說受等為自性。慧等隨行。答慧於見等三現觀中皆有能故。生等.及色有事非余。受等唯通緣.事現觀 問受等各有領納等用。如慧能見。應與慧同。皆應得名自性對法。答受等如盲。豈得名為自性對法。不能簡擇四聖谛故。以於現觀苦等相中。其見現觀最為殊勝。於諸谛中簡擇轉故。受等雖與淨慧俱行。而慧力持趣彼彼境。故於現觀非為最勝 是故唯無漏慧得自性名非受等也 問何故不說忍智.及見。唯立慧名。答忍唯見道一分。智非忍故。智不遍見道。忍非智故。見不遍無學。盡.無生非見故 慧遍一切 對法亦爾。故以淨慧出對法體。淨簡有漏。故知。即是一切無漏慧名勝義對法 淨慧眷屬名曰隨行者。出隨行對法體也 正理論雲。何謂隨行。謂慧隨轉色。受.想等諸心所法。生等。及心。名為隨轉 問隨轉行。為同為異。答隨即是隨行。故正理釋眷屬對法雲。何謂隨行。謂慧隨轉 既以隨轉釋於隨行。明知二義亦無差別 問若爾即慧不應名轉但有隨轉。所以知然。釋俱有因中。正理.顯宗皆雲四句。有轉非隨轉。謂心王 有隨轉非轉。謂心王上生等 有亦轉亦隨轉。謂心相應法 第四句可知 准此。慧非是王如何名轉。答若舉心為所隨。即唯心為轉。若舉慧為所隨。即唯慧為轉。俱有因中釋心為所隨故。唯心為轉。此中以慧為所隨故。唯慧為轉 問得為隨行不。答得非隨行。故正理出眷屬對法體中。不言得故。婆沙第三解得非世第一法中雲。何與彼法不相隨行。又俱有因中雲。以得或前或後。所以非俱有因 故知.雖有得起與法俱時。非隨行.隨轉也 有人雲。隨轉有二。一俱有因故名隨轉。二相隨順故名隨轉 隨行亦有二。一俱有因故名隨行。二相隨順故名隨行。若諸論中說得為隨行.隨轉。據相隨順說。若諸論中說得非隨行隨轉。據非俱有因說 彈雲。既不見文豈得斟酌。有何文證而為此釋。詳其言義得非隨行。亦非隨轉。隨轉。隨行皆是定俱起義。非不定偏俱起名曰隨行。如欲界心起時無隨轉色。起彼心時雖定有色。非心隨轉。得既或前或後非俱有因。有何文證雲定是隨轉。雖許得與所得名為隨順。義亦無違。隨順非是行轉義也。無文說相隨順名隨行故 問隨行為攝慧不。答慧為自性。受等隨行。由此分其自性。眷屬。若謂受等與慧互相隨者。亦應展轉名為自性。自性既唯獨慧。故知隨行亦唯受等。故正理雲。受等雖與淨慧俱行。而慧力持趣彼彼境 亦不可說慧隨慧行。准下文雲。染心眷屬少。三蘊隨從故。善心眷屬多。四蘊隨從故 既心非心隨轉。心非心眷屬。故知慧不隨慧行。亦非慧眷屬 有人引婆沙八十一出喜無量體雲。喜者以喜根為自性。若兼眷屬相應隨轉。欲界者四蘊為自性。色界者五蘊為自性 引此論文證慧為隨行。今詳此文。慧非隨行。何者。彼文以喜根為自性。如此論。對法以淨慧為自性若兼取相應隨轉。即四蘊五蘊性者。如此論。若兼隨轉即五蘊性。彼文出喜無量體。隨轉非喜根。准知。此論隨轉亦非取慧。又引正理.顯宗。三念住中相雜念住。皆攝於慧證慧為隨行者。彼論兩文名義不同。此雲隨行能隨所隨別。彼雲相雜互相雜也。因何將相雜文證隨行耶 有人雖有兩解。然自評取慧為隨行為勝。未知憑何理.教 如是總說無漏五蘊名為對法者。結隨行對法體也 此即勝義阿毗達磨者。結勝義對法體也 言勝義者。真實之異名
論。若說世俗至諸慧及論。舉頌出體。此實非對法。與真實對法為資糧假名對法。如業.異熟.漏等資糧(刀杖等為殺業資糧異熟受境為異熟資糧女人等境為漏資糧) 假名業等。所以得知。勝義.世俗是真.假之異名者。舊俱捨雲。若假名阿毗達磨。謂能得此諸智及論。故知世俗對法即是假名。又應雲真谛.俗谛。即是勝義。世俗谛之異名 故知。阿毗達磨有正。有俗。有真。有假。正謂淨慧有力持余趣彼彼故。具有三種現觀能故。假謂受等。隨他轉故。無見能故。淨慧隨行名真對法。對向涅槃對觀谛理不重迷故。有漏慧等無上能故。非是勝義阿毗達磨。是真因故假名對法 有人。雲無漏故名勝義。有漏故名世俗 誤也。無漏.有漏皆通勝義.世俗。何得無漏是勝義因。有漏是世俗因。應言勝義者無漏。世俗者有漏
論。慧謂得此至慧及隨行。此出世俗對法體。即是釋頌第二句也。先近後遠。故先說修慧等。四種善根定唯修慧。總別想念處定是思修。五停心等通聞.思.修。非生得慧。受持十二分教唯生得慧 婆沙四十二雲。評曰應作是說。若於三藏.十二分教。受持讀誦究竟流布。是生得慧。准此論文。聞慧.思慧。雖亦緣名及發身.語。然不能受持十二分教。用各別故 及隨行者。釋隨轉也。若是修慧。五蘊為性。若是思.聞.生得四蘊。為性。無隨轉色。雖聞.思.生得皆能發戒。然所等起非心隨轉。不名對法。非隨轉故 有人。雲是隨轉者非也
論。論謂傳生無漏慧教者。即是六足.發智等論。因教起聞。因聞有思。因思有修。因修有勝義對法。故雲傳生無漏慧教
論。此諸慧論至阿毗達磨。釋世俗對法得名所以。已上出二種對法體也 言諸論者。謂六足及發智等論 言六足者。捨利子造集異門足論。一萬二千頌。略本八千頌(捨利此雲百舌鳥。子是唐言也) 大目健連。造法蘊足論。六千頌(目健連此雲采菽氏。大是唐言。故法蘊足論雲大采菽氏) 大迦多衍那。造施設足論。一萬八千頌(迦多此雲剪剃衍此雲種。那是男聲。婆羅門中第一姓也) 已上三論佛在世時造 佛涅槃後一百年中。提婆設摩。造識身足論。七千頌(此雲賢寂) 至三百年初。伐蘇密多羅。造品類足論。六千頌(即是舊眾事分阿毗昙也) 又造界身足論。廣本六千頌。略本七百頌(伐蘇密多羅。此雲世友也) 至三百年末。迦多衍尼子。造發智論。二萬五千頌。後代誦者廣略不同。一本一萬八千頌。一本一萬六千頌。此本即是唐三藏所翻 前之六論義門稍小發智一論法門最廣。故後代論師。說六為足。發智為身。此上七論是諸論根本也。唐三藏。唯施設足論未翻。余之六論皆悉翻訖
論。釋此名者至故稱對法。此第二釋對法名。於中有三。一釋法名。二釋對義。三總結成 持自相故名為法者。釋法名也 將釋能對先釋所對。法有二種。一持自相。謂一切法。皆持自體相故。二法式軌則法。謂七眾律儀等法。此法非此所明 若依大乘。軌.持二義俱通一切。皆能持自相。軌生解故。此中唯取持自相義釋一切法。虛空.非擇滅。雖持自相。非勝義對法所緣境故。此中不說。由此但言若法相法通四聖谛。法相法中。是善是常名勝義法。亦名涅槃。是極圓寂勝義善故。又持自相常無改變 此能對向或能對觀者。第二正釋對法名也 此者。此阿毗達磨無漏般若 能對向者。謂無漏慧對向涅槃。及能對觀者。謂觀四谛。望法相法唯有對觀。望勝義法具有對觀.及對向義 真谛法師。以無漏慧望其涅槃。觀.向不同。以為四句無間道趣解脫道名為趣向至得對。趣解脫道中得擇滅故名為至得。慧心緣滅理名如實相知對。諸道不同以為四句 有是趣向至得對非如實相知對者。謂無漏惠觀三谛無間道時 有如實相知對非趣向至得對。謂緣滅谛加行.勝進.解脫道時 有是如實相知對亦是趣向至得對。謂緣滅谛無間道時 俱非者謂緣三谛余三道時 婆沙有惠證身不證。有身證慧不證。有一剎那四句。有多剎那四句 一剎那四句者。謂以滅智得一來果時一剎那頃。有慧證身不證者。謂欲界後三品滅。滅智觀故是慧證。非第二果故身不證 有身證非慧證者。謂色無色見道所斷諸滅。非法智境故非慧證。第二果故是身證 俱者。謂欲界修斷前六品滅。及欲見所斷一切滅。法智境故是慧證。第二果故是身證俱非者。謂上二界修斷惑滅 多剎那四句者。慧證身不證者。謂於見道緣滅谛無間道時 身證慧不證者。謂緣三谛解脫道時 俱者謂緣滅谛解脫道時 俱非者謂緣三谛無間道時 既慧對觀四谛對向涅槃。名為對法。如何涅槃是對法耶 故稱對法者。第三總結成也 言對法者。法之對故名為對法也。依士釋也 古師立有五種對法。一自性。謂無漏慧。二共有。即隨行。三方便。謂諸慧.四名字。謂傳生教。五境界謂四谛 有人非古師說數多法少。更自立有四種對法。謂理.教.行.果.理謂四谛。教謂諸論。行謂能觀。果謂涅槃。立數雖少攝法多也。古師兼取境界為一失。有人又加涅槃為二失也。傳習時久人多費耳。若不廣述固執難回。今出所對法為失。總有八過。若釋三藏之中對法藏有其六失。若釋經中對法有其二失 言六失者。一無文立義失。二違論出體失。三違論釋名失。四違二藏例失。五妄釋論文失。六釋名違論失 一無文立義失者。夫立義法。須有聖教及不違文。古師所立五種對法。前四名體同此論。第五無文 有人。更立理.教.行.果四種對法。理.果名體俱違論說既違聖教復無文證。豈堪傳習 二違論出體失者。一切諸論出對法體。皆雲勝義唯無漏慧。若兼隨行通五蘊性世俗對法謂諸慧.及論。今取境果豈不違文 三違論釋名失者。大小乘論略有三十六種。釋對法名。並不取境果。婆沙有十二論師二十四釋。分別功德論有二釋。雜心論有二釋。世親攝論有四義釋。無性攝論有二義。此釋論二釋。總無取境.果以為對法。此論二釋。即是婆沙世友六釋之中。第三.第五釋對法也。第三釋雲。復次能現觀四聖谛法故名對法。第五釋雲。復次能證涅槃故名對法四違二藏例 失者。依增上心論道。說素呾纜。不取所觀境。依增上戒論道說毗奈耶。不取所防。因何依增上慧論道說阿毗達磨。即取所對 五妄釋論文失者。有人為成所對以為對法。釋此論雲。頌中雖取能對。長行兼取所對。惑之甚也。一長行釋頌。豈出對法體數與頌相乖反耶。若必有異釋。應分明標別。二若長行中取所對為體。應於出體中說。何故於釋名中說。此是長行中。欲釋能對名對法故。先舉二種法以釋法名。後將無漏慧對此法故。名為對法。此是先釋所對法也 六釋名違論失者。有人數十翻釋名。並非諸論釋名。多是自意穿鑿妄通境.果以釋論名。言義繁理不堪述也。若言是釋經中對法有二失者。一違經失。二違論失 違經失者。婆沙引八經釋對法。一引藥叉經。二引筏縒經。若依此二經唯無漏慧。三引西彌迦經。以空.無我.及如實覺為性。准此經文通一切法。四引邬陀夷經。以滅定退為體。此即唯以非得為體。五引阿難陀經。以因緣性.及如實覺為性。此經若取親因緣或十二因緣。即唯有為。若通取六因。即一切法。六又引經取因緣性及彼寂滅並如實覺為性。准此經雲。因緣性即是十二因緣性及彼寂滅即是擇滅。若言寂滅通非擇滅。此之寂滅即通非谛。非擇體非谛攝故。並如實覺。即是覺緣起智。非攝一切智也。此是經中種種異說。非是三藏之中阿毗達磨 七引阿難陀經。謂諸見取及如實覺為性。此即唯以苦集道一分。不通滅谛 八又引經。一切諸法.及以如實覺為體。此即通一切法。今立理對法謂四聖谛。果對法謂涅槃。行對法謂能觀。此即不攝虛空非擇滅也。此立對法。八經之中為依何經。皆有增減失。無有一經。唯除虛空及非擇滅立對法故。此即第一違經失也 二違論失者。婆沙第一引八經釋對法已。論自釋雲。雖此等經中各隨意趣作種種異說。然阿毗達磨勝義自性。唯無漏慧根。乃至兼取世俗對法。論既不取異說對法。今既釋論文。因何違論取異說耶
論。已釋對法至名對法藏。此下第二。半頌釋今論名。文中有三。初結引。次頌答。後釋頌。此文初也
頌曰至俱捨名。次頌答中上句明二釋名。下句結藏名。也俱捨梵音。此翻為藏
論曰至此得藏名。後釋頌也。文中有三。一述屬主釋。二述多財釋。三總結藏名。此文初也 正理雲。此就依主及多財釋。藏謂堅實猶如樹藏。對法論中諸堅實義。皆入此攝。是彼藏故。名對法藏准此論文。西方釋藏有二義。一堅實義。猶如樹藏。即樹心堅實名藏。喻對法論中勝義是堅實義。即此勝義名對法藏。如將樹藏更造諸器。即此諸器名為樹藏。樹之藏故。喻將對法藏中勝義之藏用造此論。此論亦名對法藏也。即是對法藏之勝義也
論。或此依彼至故亦名藏。第二多財釋也 正理雲。藏或所依。猶如刀藏。謂彼對法是此所依。引彼義言造此論故。此論以彼對法為藏。名對法藏。即是對法為所依義 西方第二義引所依名藏。猶如刀所依故名為刀藏。亦如絹布所依名絹布藏 此論依對法故。其對法論。是此論之藏。名對法藏。對法即藏持業釋也 此論依對法藏故名對法藏。即是有對法藏故。全取對法藏名名多財釋 正理雲。藏或所依。猶如刀藏等者。此喻所依名藏。未辨多財 正理雲。此論以彼對法為藏名對法藏。此辨多財釋也。有人多不得此意。謂言刀藏即是多財。或說刀是所依。藏能依也。皆是誤耳。應細看文。今阿毗達磨.及藏。皆是本論之名。本論是阿毗達磨即藏。名阿毗達磨藏。持業釋也。末論名阿毗達磨藏。是多財釋。多財釋者。即是全取本論之名。然此末論無持業釋者。由後代造論。皆取本論堅實義故。及引彼義言造此論故。所有文義皆依古論。非自穿鑿故 有人雲亦應有持業釋。論主不欲自取。推功歸本者。不得意也
論。是故此論名對法藏。第三結藏名也
論。何因說彼至恭敬解釋。此下一頌。第三明說對法意。及先說人。文中有三。此即初文。頌前問起
頌曰說對法。舉頌答。頌有四句。前三句全。第四句因此兩字。答說意也。傳佛兩字答先說人。說對法三字雙答兩問
論曰至能滅諸惑。一釋頌文。此釋滅惑必由對法
論。諸惑能令至生死大海。此釋諸惑過必須斷也
論。因此傳佛說彼對法。結上諸惑過盡。明其能斷。因此事故佛說對法。即是佛先說 因此。標文答
論。欲令世間得擇故。釋頌說意 令諸眾生得擇法者。謂得無漏慧簡擇四谛。斷煩惱也
論。離說對法至如理簡擇。此下釋伏難也。伏難有二。一難說意。二難說人。難說意者。欲令眾生得擇法故說對法者。說其二藏豈不能耶。答雲離說對法說余二藏。弟子不能於諸法相如理簡擇
論。然佛世尊至傳如此釋第二先說人難。難雲若是佛說。何故。雲迦多衍尼子等造耶 婆沙第一有二釋。一雲佛說。由迦多衍尼子等受持演說等名稱歸彼也。二雲迦多衍尼子造。由經中散說。迦多衍尼子等采集安布。名稱歸彼。此論即是第二釋也 迦多衍尼子者。是佛滅度後三百年中。依說一切有部造發智論 等者。等取六足等論。如前已釋 迦多此雲剪剃。衍此雲種。尼是女聲。此人是剪剃種女生。從母姓為名。故名迦多衍尼子。即婆羅門十姓中一姓也。此剪剃種。西方貴族。所以名剪剃種者。依婆羅門法。七歲已上在家學問。十五已去受婆羅門法游方學問。至年四十恐家嗣斷絕歸娶妻室生子繼嗣。年至五十入山修道。昔劫初時有婆羅門。生二子已入山修道。二子觐問見父鬓發蓬亂。遂為剃除形容端正。諸仙見已皆欲剃除。弟性慈愍。來即為剃。兄心傲慢。非我父者我不能剃。諸仙嗔怒。咒願弟言。乃至劫末是汝種族常大富貴。咒願兄言。乃至劫末是汝種族常大貧窮剪剃自活。故今印度見有二類。其弟種族名剪剃種。從本為名。極大富貴而不作剪剃事。其兄種族極大貧窮剪剃自活。仙人咒力使之然也
法救梵名達磨多羅。仙涅槃後三百年出世 等者等取空無我等 邬陀南者。此雲自說。即十二部經中第五自說經也。無人問佛佛自說故。大德法救。佛說無常頌者。集為無常品。佛說空.無我頌者。集為空.無我品。乃至佛說梵志頌。立梵志品。印度現有梵本流行。若言唱陀南此雲集散。集散說故 或雲集施。集所說義施有情故 毗婆沙師傳說如此者。毗名為廣。或名為勝。或名為異 婆沙名說 謂彼論中分別義廣故名廣說。說義勝故名為勝說。五百阿羅漢各以異義解釋發智名為異說。具斯三義故存梵音 言傳說者。顯己不信 正理雲。捨利子等諸大聲聞。亦無有能於諸法相如理簡擇。是故此論所依根本阿毗達磨。定是佛說。經主稱傳。顯己不信阿毗達磨是佛所說 何緣不信。傳聞尊者迦多衍尼子等造故。不說對法為所依故。如世尊告阿難陀言。汝等從今當依經量。諸部對法義宗異故 此皆不然。諸大聲聞隨佛聖教而結集故。乃至廣說
論。何法名為至說對法耶。上來釋論名體.及說人等。皆是發起釋本頌也。自下大文第二明正宗分。有六百頌。於中。界品有四十四頌。初二十五頌總明漏.無漏法。後十九頌諸門分別 就二十五頌中。前三頌開一切法為漏.無漏。次二十二頌開為五蘊.十二處等 就前有三。一頌前結引。二舉頌答。三長行釋。此標問也。已後皆同。不繁更釋
頌曰至別得非擇滅。舉頌答也
論曰至謂有漏無漏長行釋也 文中有二。一開二章門。二依章別釋。此即初也
論有漏法雲何至余有為法。第二依章別釋 文中有二。一釋有漏二釋無漏。此文初也 言有漏者。一切有為法中唯除道谛余有漏
論所以者何。征余有為法是有漏所以
論諸漏於中等隨增故。答也。余有為法名。為有漏者。以身見等諸漏於彼苦.集法中平等隨增故名有漏
論。緣滅道谛至自當顯說。釋伏難也。難雲。身見等漏緣四谛生。因何唯苦.集谛名為有漏。非滅.道谛。答雲。緣滅.道谛諸漏雖生。而不隨增故非有漏。不隨增所以。指下當釋也 佛涅槃後五百年中。土火羅縛國法勝論師。造阿毗昙心論中雲。若生煩惱是聖說有漏。至六百年。達磨多羅造雜阿毗昙心論。以生名濫改雲。若增諸煩惱是聖說有漏 此正其文不正其義。正理雲。雲何隨眠。共相應法.及所緣境有隨增義。先軌范師作如是說。如城邑側有雜穢聚。糞.水.土等之所共成。於此聚中。由糞過失令成不淨。由水等力令糞轉增。更互相依皆甚可惡。是煩惱相應聚中。由煩惱力染心.心所。煩惱由彼勢力轉增。更互相依成雜穢污。此聚相續穢污漸增。亦令隨行生等成染 如豬.犬等居雜穢聚。生極眠樂。眠戲其中。糞穢所塗轉增不淨。後由豬等穢聚漸增。如是。所緣自地有漏。由煩惱力有漏義成。彼後有能順煩惱力。令其三品相次漸增 已上論文。釋自地有漏法猶如豬等。煩惱如塵。相應如水.土也 如清淨人。誤墮穢聚雖觸塵穢。而非所增。人亦無能增彼穢聚。如是。無漏.異界地法。雖有亦被煩惱所緣。而彼相望互無增義。此緣無漏.異地隨眠。但相應有隨增理 准此故知。苦.集與漏更互相增。雖漏與境更互相增。然取增漏名為有漏。不取增境。以此正釋境能增漏名有漏故。即有能生.亦能增漏名為有漏。如沃壤田能生苗稼。亦令增盛名為有苗。如醎塷田雖生其苗。不能增盛名曰無苗。苦.集能生。能增故名有漏。滅.道雖生不增名為無漏 然釋漏名有正有傍。下文釋漏有其多義。一住義名漏。即留住之義。令諸有情留住生死。二流義名漏。即流轉之義。令諸有情流轉生死准上二釋。漏義即寬流義即狹。漏即通其流義.住義。流即流義不通住義。又流義是寬通其傍順。漏即是狹不通順流。此上二釋從喻立名。如堤塘漏水。望正流住而不違此喻。六根漏洩煩惱即住生死。不順正流趣向涅槃。雖亦因業住其生死。若無煩惱。雖有諸業即不受故。煩惱名漏。非業名漏。鞞婆沙雲。煩惱留住則定。行則不定。由如水漏穿破堤塘。傍流漂蕩則損苗稼。喻煩惱穿破六根之堤塘。漂蕩損善法之苗稼。雖此漏義兩釋不同。皆是正釋漏義。以正當漏名釋故。鞞婆沙論更有四釋。漬義。主義。持義。醉義 漬義者。如種得漬則有芽生。眾生為結所渎則有果報芽生 主義者。如人為主所镮不得東西。眾生為結所镮不越三界 將義者。譬如有人為鬼所將不應說而說。不應作而作。眾生為結所持亦爾 醉義者。如人醉酒即無慚愧。眾生為結所醉亦爾 由惑具此義故名之為漏。此四義釋亦得傍也
論。已辨有漏無漏雲何。此第二釋無漏。於中有四。一文前結引。二出無漏體。三釋無漏義。四釋三無為。此即初也
論。謂道聖谛及三無為。此即第二出無漏體。於中有三。一總出法體。二列無為名。三結無漏名。此是初也
論。何等為三至擇非滅。此即第二列無為名
論。此虛空等至名無漏法。此即第三結無漏名
論。所以者何至不隨增故。此即第三釋無漏義。以貪等諸漏。於道聖及為法不隨增故。此中道.滅谛緣而不增。虛空.及非擇滅不緣不增 正理雲。無漏法。自判。譬喻論師違理背經妄作此說。非有情數離過身中。所有色等名無漏法 此必不然。違契經故。如契經言。謂於過去.未來.現在諸所有色。生長現貪或嗔或癡。乃至廣說。非有情數離過身中所有色等。既能生長有情貪等。雲何無漏。所以者何。無比。指鬘。烏盧頻螺迦葉波等。緣世尊身生長貪.嗔.癡等漏故 彼計。於言非境第七。是依第七。如油於麻。為漏所依故名有漏 此不應理。以於去.來說起現故。不未曾依去.來起現在貪等。是故彼計決定非善。乃至廣說 又一切聲聞應無漏。以聲定非諸漏依故。不應執聲定是無漏。經定聲體是雜染故。乃至又顯色等糞穢酒等非漏依故。應皆無漏。乃至廣說 又雲。又譬喻部異生身中眼等亦應非漏依止。彼執五識無染污故
論。於略所說至色於中行。此即第四釋三無為。中有三。一釋虛空二釋擇滅。三釋非擇滅。此即初也 列名未釋名之為略。雖諸部立無為不同。此三無為諸部皆有 大乘加六。謂不動。想受滅。及三性真如 大眾部等加六無為。謂四無色為四。八緣起支性。九聖道支性 化地部六加六無為。四不動。五善法真如。六不善法真如。七無記法真如。八聖道支真如。九緣起真如 一切有部立三無為 然於其中。虛空但以無礙為性。簡余法也。無礙之言。簡於色法。色有礙故。但以之言。簡心.心所.及不相應.二種無為。此等諸法體雖無礙問於虛空。更有別體。非是但以無礙為性 色。於中行問者。釋虛空相也。色是礙法於空中行顯空無礙。於礙法中不得行故。無礙之法於空中行不顯無礙。於礙法中亦得行故 正理釋雲。虛空但以無礙為性。於中諸法最極頓現故名虛空。是即無障以為其相。所有大種。及造色聚。一切不能遍覆障故。或非所障。亦非能障。是故說言無障為相 准此論文。非能.所障者。簡空界色。雖無能障是所障故。但以無礙為性。與此論同 婆沙評曰。應作是說。實有虛空。以彼不知即謂非有。由前教.理實有虛空 問若爾虛空有何作用答虛空無為無有作用。然此然為種種虛空界作增上緣。種種空界。能與種種大種作近增上緣。彼大種能與有對造色等作近增上緣。彼有對造色。能與心心所作近增上緣。若無虛空。如是展轉因果次第皆不成立。勿有此失。是故虛空體相實有不應撥無
論。擇滅即以至名為擇滅。釋二滅 文中有三。一出性。二釋得名。三明同異。此即初也 擇滅則以離系為性者。舉離系名出擇滅體。所以是離系者。由諸有漏遠離自性.所緣系縛。證得解脫。即此解脫名為擇滅。以此擇滅。離系為性
論。擇謂簡擇至名為擇滅。釋得名也 於中有二。一法說。二喻顯。此即初也 擇謂簡擇即慧差別者。決斷名智。推求名見。擇法名慧。簡擇即是。慧之差別功能名也。以八忍.智等各別簡擇四谛故。名為擇也 擇力所得滅名為擇滅。由慧簡擇四谛理故。斷於煩惱證得此滅。從其能證名為擇滅擇之滅故名為擇滅。此是法說諸論意同 有人雲。謂有漏慧異無漏慧名慧差別。或無染異有染名慧差別 此釋謬也。此中明慧擇四谛能。造會擇.不擇。慧漏.無漏等
論如牛所駕車至故作是說。二喻顯也。牛車略去所駕二字擇滅略去力所得三字。故名擇滅
論。一切有漏法同一擇滅耶。三明同異也 正量部計。一切有漏同有一擇滅 婆沙或說唯內法有 經部有說擇滅無體 為對諸宗故寄問起 於中有七。一問。二略答。三重問。四廣答。五反釋。六難。七通。此即問也
論。不爾。略答也
論。雲何。重問也
論。隨系事各別。舉頌廣答也
論。謂隨系事量離系事亦爾。釋文也。事謂體事。隨所系體有爾所體。擇滅亦爾有爾所也。隨系事言簡無漏法也
論。若不爾者至諸煩惱滅。此反釋也。若爾不如有部隨系事量各別擇滅者。即有此失
論。若如是者至則為無用。若如前義。即有後失。本為證滅令惑不生修余對治。滅既證滅已。修余對治即為無用
論。依何義說滅無同類。正量部難。若不如我宗同一擇滅。則有眾多同類擇滅。因何經說滅無同類
論。依滅自無至非無同類。通難也。除初無漏一切有為法。皆從同類因生。亦與他作同類因。初無漏雖不從同類因生與他作同類因。不得名為無同類也。擇滅自不從同類因生。亦不與他作同類因。故作是說滅無同類。此是婆沙二十一初釋也 今釋擇滅五門分別。一出體性。二辨得名。三得差別。四證同異。五斷不同 一出體性者。七十五法中以擇滅為體。如有漏法一一極微。一一剎那。各別法上有一擇滅。故諸論雲。隨系事量擇滅亦爾 一辨得名者。善慧差別名之為擇。由擇力證名為擇滅。屬主釋也 三得差別者。就中有四。一述正義。二敘異說。三述違理教。四釋通外難 一述正義者。自身煩惱。俱有.及得。隨彼彼品別對治道生。得離身時。彼法擇滅。爾時名得。由自性斷得擇滅故 他身染法。及一切色。不染有漏無色。所有無為。由緣彼法自身煩惱至究竟盡。所系法上所有無為。爾時起得。能縛斷故 問所以知然。答此論隨眠品雲。由此應說。煩惱等斷定何所從。自相續中煩惱等斷。由得斷故 他相續中煩惱等斷。及一切色.不染法斷。由能緣彼自相續中。所有諸惑究竟斷故 准此論文。故知。此二種斷得無為異 問又准何文。證知煩惱得斷是自性斷。不染法等是緣縛斷答此論第十六雲。何緣諸地有漏善法。唯最後道能斷。非余。以諸善法非自性斷。斷已有容現在前故。然由緣彼煩惱盡時。方說名為斷彼善法。爾時善法得離系故。由此乃至緣彼煩惱。余一品在。斷義不成。善法爾時未離系故。准上論文。故知。斷已不行名自性斷。斷已容行是所緣斷
又正理第六。阿毗達磨諸大論師。依經所說立二種斷。一自性斷。二所緣斷 若法是結.及一果等。對治生時。於彼得斷名自性斷 由彼斷故。於所緣事便得離系。不必於中得不成就名所緣斷 此中一切若有漏色。若不染污有漏無色。及彼諸得。生等法上。有見所斷.及修所斷結所系。如是諸結漸次斷時。於一一品各別體上起離系得。彼諸結.及一果等皆名已斷(已上釋自性斷) 言一果者。結俱有等。等者等取得也。彼有漏色.及不染污有漏無色.並彼諸得.生等法上諸離系得。爾時未起。未名為斷。由彼諸法唯隨彼最後無間(已上釋所緣斷)准上論文。自身煩惱。及俱有法.並二法得。由對治道斷彼彼品。得捨之時得擇滅也。非是由能緣煩惱斷故而得擇滅 二敘異說者。就中有二。一太法師等已上諸德釋雲。然苦.集遍便同一系縛。斷苦下十便時。雖為集下遍使所縛未斷。而說苦下使等得離系者。以自種使近。離自種能系時。所系得解脫。如人離自身上近枷鎖時。說人得解脫 他種使遠。彼未離而解脫如人獄中雖彼未離獄門。而獄中有已離身上近枷鎖故。名已解脫 修道門中九品相縛亦爾。斷初品時。自品近離系說得解脫。八品遠系雖復未得斷。而斷初品染污說得無為。其余八品例釋可知 唯染污色.及余不染五蘊。斷第九品能系盡。所系之事方說解脫 一唐三藏。改大小乘諸師釋雲。問若離系縛證得擇滅。如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見苦所斷。猶為集下遍行惑系。如何證滅 修道九品隨斷一品乃至前八猶後品系如何證滅 解雲雖斷能縛所縛解脫證得擇滅。然能縛惑有強有弱。一相應縛。謂煩惱縛彼同時心.心所法。令於所緣不得自在 二所緣縛。謂惑緣境有毒勢力。縛此所緣令不自在。就緣縛中後有其四。一同部同品。二同部異品。三異部同品。四異部異品 並前相應總有五縛。就五縛中斷強證滅。斷弱非證 言強弱者。一相應縛其力最強。二同部同品縛其力次強。三同部異品縛其力次強。四異部同品縛其力稍弱。五異部異品縛其力最弱 於五縛中前三是強。後二是弱。若斷前三隨其所應證得擇滅。後之二種能縛力微。非由斷彼證得擇滅 如見苦所斷法總有二類。相應法為一類。得.四相為一類。相應法具五縛。得與四相除相應縛有余四縛。若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見苦所斷相應法。由斷相應縛。同部同品縛。同部異品縛故。證得擇滅以斷強故。得與四相。由斷同部同品。同部異品縛故。證得擇滅以斷強故。此相應法.得.及四相。爾時雖為集下異部同品異品遍行惑縛。以微劣故而證得滅。又復爾時雖斷後四部。見苦所斷異部同品.異品縛。而不能證後四部無為。未斷強故。見所斷惑九品同一品斷。約所斷惑有九品故。所以得說同品.異品 如見苦所斷。見集見滅見道所斷各有二類准釋可知 修道所斷總有三類。染相應法為一類。染相應法上得.四相為一類。余有漏法為一類。即是染污色.並此色上得.及四相。及不染五蘊 初類具五縛。後二類各有四縛除相應縛非相應。故 若斷初品染相應法。由斷相應縛同部同品縛。證得無為以斷強故。爾時雖為同部異品余八品縛。以劣縛故亦證無為。不同見道。見道九品一品斷故。所以同部同品.異品俱可說強修道九品別斷。所以同部異品說名為弱 或可。見道同部異品亦名為弱。如諸異生五部雜斷。隨斷前品。猶為未斷見惑之所系縛。以劣弱故亦證擇滅。以此而言。故知是弱。若異部同品異品遍行惑先已斷故。設不斷彼亦證無為。以縛劣故。初品染得四相。斷初品時。由斷同部同品縛。以斷強故證得無為。同部異品異部同品異品皆准前說。如斷初品所余八品准釋可知。余有漏法亦有九品。擬儀相當故。說同品異品。斷余有漏法時。由斷同部同品.異品縛。以斷強故證得無為。異部同品.異品先已斷故設不斷彼亦證擇滅。以縛劣故。又此余有漏法是緣縛斷。要斷能緣九品惑盡。所緣之法方名為斷 三述違理.教者。諸德亦釋。雖雲進縛.遠縛.及縛。強.弱不同。斷有差別。然皆同說由同品等能緣煩惱斷故。同品等所緣諸煩惱等得解脫也。如修斷惑九品互相緣縛。其第九品惑上擇滅。雖斷上八品能緣不得離系。以非同部同品。遠故劣故。斷第九品時。以斷同部同品。近故強故。得離系也 然諸德同為此釋將希奇當理。然無文暄度仍違理.教 言違理者。且如修惑九品受互相緣。有何別因煩惱自部自品。系縛自部自品為近為強。自部異品緣縛之時。有何別理名遠名劣。如下品惑緣下品時。有何別因強。上八品緣下品時。斷上八品不證無為。斷下品時始得擇滅。若言力同所系。不得言強是下品故。若言力勝所系不名同品。力勝下品非下品故。如何與下品同耶。故雲有力勝上八品。又下品惑合緣兩品時。為如同品強。為如異品劣。不可一品亦強.亦劣。又此惑緣縛自.他品時。豈有分別縛自品即強。縛他品即劣耶 言違教者。正理第六雲。阿毗達磨諸大論師依經所說立二種斷故。准此論文。一切論師其意皆同。一自性斷。謂捨得時名之為斷。由此證得擇滅無為。二所緣斷。由斷最後品惑證得擇滅。今立斷雲由同部同品斷。及相應斷故得無為者。此非是自性斷。非捨得時得擇滅故。復非所緣斷。非最後品證擇滅故。憑何聖教立此一斷。而違阿毗達磨諸大論師立二斷耶 四通外難者。難曰。若斷染法捨得之時名自性斷。非所緣斷者。何故諸論皆言隨所系事量無為亦爾。又婆沙三十一雲。諸有漏法無始時來。煩惱所系不得解脫。若斷煩惱彼離系故便得解脫。如人被縛得解脫時人名解脫。非謂繩等。既所系證得解脫。故外物中亦得解脫 又雜心等雲。應知從所緣可令諸惑斷 准上論文。故知諸惑是所緣斷。然與不染色等不同。故知斷同品時證得擇滅 釋曰。此所引文並非定證。不分明故。誰能信此不明了文。而違阿毗達磨諸大論師。依經所說立二斷耶。詳此三文皆有別意。且如所引隨系事量無為亦爾者。此明擇滅數量不明斷證。以婆沙異師計擇滅無為同能系事量故。對法師說如所系事量。又對正量部立唯一無為故作是說。非明染污法是所緣斷。諸有漏法無始時來。乃至如人被縛得解脫時人名解脫。非謂繩等者。此以異師執斷法而於能系得於解脫。非於所縛外法上得。故作是說。非是不許有自性斷作此說也。應知從所緣可令諸惑斷者。對相應說.非是欲遮自性斷也 四論同異者。擇滅無為隨系事量。故知一一法上唯有一擇滅。又一切無學。皆於一切有漏法中證得擇滅。故知擇滅必定共證婆沙通經雲。問若爾。何故涅槃名不共法。答涅槃體雖是共。而就得說名不共法。以離系得一一有情自相續中各別起故。又引經說。如來解脫與余阿羅漢等無異。此就所證滅說 五斷不同者。今應依斷作句數分別。法有三種。一自身所得法。亦他身所得法。三非二所得法。一望自身所得。七十五法分別者。有自性斷非所緣斷者。謂煩惱大地。不善大地。小煩惱地。不定中貪嗔慢疑 有所緣斷非自性斷者。謂十色全。無表一分除無漏者。大善地法一分。不相應中除四相及得一分余九不相應法全 亦自性斷亦所緣斷者。謂心王。十大地尋伺一分。及悔.眠全。四相。及得一分有漏者。此等與自性斷相應.俱有.及得是自性斷也。非彼相應俱有.及得是所緣斷也 俱非句者。謂七十五法中。是無漏法者皆非二斷 若通就他身作問答者。但自性斷皆所緣斷。自結一果等他所斷故。總有三句 除自性斷非所緣斷。若他身所得法.及非二所得法。有漏者但有所緣斷一句。無漏者俱非句
論。已說擇滅至得非擇滅。結前舉後頌也 以得不同簡名體也
論。謂能永礙至名非擇滅。釋頌文也 言得滅異前者。前因擇得。此不因擇。故言異前。得不因慧但由阙緣名非擇滅。不應釋言前滅是善。此滅無記名異前也。若爾即是前得善滅。今得非善。即應得滅異前名非善滅。然此阙緣名為非擇滅。因非擇得非擇滅。亦辨得名同前擇滅是屬主釋
論。得不因擇但由阙緣。釋得因也 准此論文但由阙緣。即是更無余力准正理.顯宗由二因得。一由阙緣。二由非擇。非擇鄣故。若遇勝緣法即得生。若遇劣緣法即不起。正理雲。擇謂如理勤所成慧。不由此慧。有法永礙未來法生名非擇滅 乃至 若法能礙彼法生用。此法離慧定礙彼法。令住未來永不生故。得非擇滅。此法實有後當成立 又顯宗雲。非唯緣阙便永不生。後遇同類緣彼復應生故。詳此論意。諸不生由其二緣。一由阙緣。二由非擇滅。以後遇同類緣法得生者。此擇非理。後遇同類緣為是生緣。為非生緣。若後有生緣前非阙緣。若後非生緣如何得生。由無生緣法永不生。何關滅力 問顯宗雲。法非唯緣阙。此論雲但由阙緣。兩論不同何者為正。答准婆沙釋得不同。有為三性法得同所得判性。由所得法力令得起故 擇滅得從道。依道起故 非擇滅得從眾同分。依同分起故。以無為無用。二滅不從所得判也 婆沙亦雲。虛空等無用。故知此論但由阙緣理勝 問若爾。何故婆沙雲 虛空與四大等近增上緣耶。答虛空無礙。大種有礙。故名為近。非謂有力名為近也 問若爾故。婆沙三十二雲。此非擇滅。唯於未來不生法得。所以者何。此滅。本欲遮有為法令永不生。若永不生此得便起。如與欲法系屬有情。現在正行。過去已行。未來當行。皆有生義。故於彼法不得此滅耶。答雖本欲遮有為法。如與欲法者。此是義言非實爾也。由如擇滅本欲遮有漏法。煩惱系縛。法若離系。如與欲法。而起滅得。然此滅得。由斷道力不由擇滅。非擇滅得義亦准此。若不爾者。此非擇滅。應於自得。是有力用。非但不障
有人雲。此法本欲礙法不生。若法不生便即起得送與行者 此釋誤也。應言法永不生得非擇滅。不應言非擇滅有力送得與行者 兩說相違應依此論 婆沙三十二雲。問諸有情類於非擇滅為共得。為不共得耶。答此不決定。於共有法非擇滅則共得。不共法非擇滅則各別得 准評家雲。如是說者應作是說。非擇滅多。擇滅少。所以者何。非擇滅如有為法數量。擇滅但如有漏法數量故。若不爾者。諸可生法。若得不生應不得非擇滅 准此論文一切外物皆有非擇滅。皆可證得。然於中有共.不共。若共者共得。如共財等。若不共者即唯別得 婆沙雲問因勝進道得煩惱不生。及諸生處得非擇滅。何故非道果耶。答曰。不為此滅而修道故。謂為涅槃及為離染勤修於道。以修道故於惡趣等得非擇滅。若為此滅而修道者。於惡趣等不得此滅。非於生死不深厭患。可於惡趣得非擇滅故 故得非擇滅不名道果 述曰。求擇滅得涅槃。深厭患染法永斷入聖。可得惡趣非擇滅故。若求非擇滅。不得不生惡趣非擇滅也。以厭心劣後容退故。言厭惡趣即不厭人.天。故厭心劣
論。如眼與意至得非擇滅。指事釋也 如眼與意專一色時者。眼謂眼根。意謂意識。即是有一分意識取色之時。余識等法得非擇滅 或即眼識。以意名說 或專一青等色時。用時黃等色。及四境念念滅者。能緣彼境五識等法。住未來世畢竟不生。以彼不能緣過去故。亦不更能緣余境故。正理論雲。如眼與意專一色時。於所余色.及一切聲.香.味.觸等。念念滅中。緣彼少分意。及法處。得非擇滅。以五識身與一分意識身等。於已滅境終不能生。緣俱境故。述曰。一分意識者。如八勝處等。唯緣現境不緣過去。亦所緣定故。得非擇滅。意.及法處者。意是諸識。法處者心所。及四相等
論。於法得滅至過現生法。此對擇滅作句數也。若就法明滅有無。一切有漏法各有擇滅。一切有為法各有非擇滅。即非擇滅寬。擇滅狹也
若以寬問狹。稱後句答 若以狹問寬。稱前句答 若就得以明擇滅。世寬體狹。得通三世故寬。唯有漏法有故體狹 非擇滅則世狹體寬。唯未來得故世狹。一切有為故體寬。由此不同成其四句。如文可解。論。如是已說至何謂有為。上來三頌總明漏.無漏。下二十二頌開為蘊.處.界。先開為五蘊。後開為處.界 初兩頌總明五蘊。次色者下別釋五蘊並分處.界 就前兩頌中。初一頌總明漏無漏蘊。次一頌別明有漏蘊
就前文中。初結前問後次舉頌答。後長行釋。此即初也
頌曰至有離有事等。次舉頌答。就中。初兩句重舉有為。分為五蘊出有為體。次兩句述有為眾名
論曰。至具攝有為後長行釋 於中有七。一列名體。二釋有為三釋世路。四釋言依。五釋有離。六釋有事。七總結也。此列蘊名顯有為名體。故正理雲。老病死等災橫差別。隱積損伏故名為蘊。此說有為有多過違。隱伏其中遇緣便起。如賊隱山。為別戒等故後言色等。戒等五蘊不能具攝一切有為。色等五蘊具攝有為
論。眾緣聚集至如乳如薪。釋有為也。無有少法。一緣所生。故即是眾緣共所作義。若爾未來生.及不生。應非有為。是彼類故未來無妨。此釋通也
如乳薪等。此舉喻也。正理雲。未來未起何謂有為。是彼類故亦名有為。如所燒薪於未燒位。是彼類故亦名為薪。或據曾當立名無失。如琴瑟等名為有聲。亦如不雅词不显示蓮華池等諸不生法。不越彼類故名有為
論。此有為法至所吞食故。釋世路也。正理論雲。此有為法。彼彼經中。世尊。隨義名世路等。彼復雲何。謂諸有為亦名世路。色等五蘊生滅法故。未來現在過去路中。而流轉故。諸不生法眾緣阙故。雖復不生。是彼類故立名無失。有說無常之所吞食故名世路 准此。前釋三世即路名為世路。持業釋也。諸有為法行世路故名為世路。即有世路故名世路。有財釋也 後釋無常所吞食故。真谛釋雲。行行不息能盡萬裡之路。無常是世。有為是路。與世作路故名世路。即世之路。即依主釋也
論。或名言依至即名俱義釋言依也 言謂語言者。此即語聲相續差別 此所依者即名俱義者。與言為所依。即是名。俱義 有為之法可名俱行於三世。可俱說為過去.現在.未來世故 無為不爾。所以遍於有為不通無為 有釋。諸有為法可與言俱名為言依。故婆沙十五脅尊者雲。有為諸法。與言可有俱時轉義。故立言依 無為不爾是故不說 准此論文。即是諸有為法。與言同墮三世義。故正理雲。如契經說。言依有三。無四無五 准此。雖說三世 或可諸有為法與名俱 可說與言俱時轉故名言依 此則俱捨與尊者無別
論。如是言依至有為諸法。以一切有為法皆名俱行三世故。具攝有為
論。若不爾者至十八界攝。若不如此釋具攝一切有為。如余師義言依唯名。即不通十八界。違論所說通十八界 正理論雲。言依。謂名。俱義。即具攝五蘊。如契經說。言依有三.無四無五。由此善通品類足論 彼說言依五蘊所攝 問此論.正理同引品類足論。因何。此論言十八界。正理言五蘊耶。答正理雲具攝五蘊。此論雲具攝一切有為諸法。言雖少異。義無別也 又破余師言依唯名。品類足論雲。言依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攝 正理引初。此論引後。義皆無失。然皆證通攝有為 婆沙有二說。一雲名是言依。義是言展轉依。一雲名.義俱是言依。此論同於後說。言有於名方能诠義。欲言之時雙依二故 問何故但說名俱不雲句等。答起言之時。或唯召法即唯有名。若兼差別即兼名.句。名是通故所以言名 問若爾文最是通。因何不說。答文是所依。然不能诠自性.差別故不說也
論。或名有離至有彼離故。釋有離也 正理論雲。或名有離。諸趣輪回沉溺生死。涅槃欲捨故名有離。是息諸趣恆流轉義。若已至得定不還來。此有離故說名有離。如有財者名為有財。即是有為有出離義。一切有為皆同船筏是故聖道亦應捨離。如契經言。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准兩論釋。涅槃名永離。一切有為有此離故。名為有離。此有涅槃。諸有為法。至涅槃時皆可捨故。非如離系唯有漏有。此中有離遍一切有為。至涅槃時皆可捨離。即是有能捨離之涅槃也
論。或名有事至傳說如此。釋有事也。以有因故。事是因義。故正理論雲。事謂所依。或是所住。即是因義 果依於因從因生故。如子依母 或果從因能覆因故。如人住床。是因為果所映蔽義。因果前後性故。及細粗性故。此有事故說名有事。喻如前說 准二論釋。因名為事。果有因故名為有事。一切有為皆有其因。所以亦攝一切有為 毗婆沙師傳說如此者。意非全許說因名事。經部釋。有事者名有體事。一切有為有體。無為無體有事唯攝有為
論。如是等類至差別眾名。此總結也
論於此所說有為法中。自下第二。一頌明有漏五蘊名。於中有三。一標前生起。二舉頌答。三長行釋。此即第一 有為法中一分故言有為法中
頌曰至三有等。次舉頌答。頌中初兩字標其漏法 名取蘊下。列眾名也
論曰此何所立。長行釋也 文中有三。一總明頌意。二釋頌眾名。三總結也 就明頌意中有三。一問。二答。此問也 如前已說。除道聖谛余有為法名為有漏。此中具說何所立耶 論。謂立取蘊至謂無漏行。答也。前雖已說。今重說者。欲顯取蘊亦名為蘊。或有唯蘊而非取蘊。諸無漏行聚義同故。俱名為蘊不從取生不名取蘊
論。煩惱名取蘊至如華果樹。釋得名所以也。於中有三法喻。煩惱名取。蘊從煩惱得取名者。從取生故。如草糠火從因立名 系屬取故。如帝王臣。從所屬立名也 雜心論雲。蘊為惑所使。如因貪嗔有疑等事。能生取故。如華果樹。從果立名
論。此有漏法至猶如有漏。釋有诤也。世間诤有二義。一觸動好人。二令自他損害。煩惱亦爾。一觸動善品。二損害自他。故名為诤。諸蘊隨增诤故
論。亦名為苦違聖心故。此有漏蘊聖心厭故違聖心。以違聖心名之為苦 正理論雲。五取蘊者。是諸逼迫所依處故。自性粗重不安隱故 之為苦。論亦名為集能招苦故。此有漏蘊。能為苦因故名為集
論。亦名世間至有對治故。釋有漏蘊名世間也 正理雲。或名世間性可毀壞故。如世尊說。性可毀壞故名世間。若爾道谛應是世間。不爾。第二毀壞無故。道谛毀壞性不定故。世間毀壞性決定故 第二毀壞即是有對治也
論。亦名見處至隨增眠故。釋見處也。謂見住有漏蘊中。隨順增長名隨增也。行相微細故名眠也 正理釋雲。亦名見處。薩迦耶等五見。住中隨增眠故 豈不有漏一切煩惱皆隨增耶。豈不諸見。漏取诤攝。前已說耶者 此問意雲。五見即是煩惱所收。前釋有漏。一切煩惱皆隨增者已說。一切煩惱诤增者已說諸見。因何別說有漏以為見處。以是諸見隨增眠故 雖有此理。而彼諸見於有漏法一切種。一切時。相無差別。堅執不動。隨增眠故體用增盛。為顯有漏是能生長此諸見處故應重說者 此釋重說見處所以也 貪等癡疑則不如是者。無上一切種等四義雲不如是。以彼貪等有一切種。無一切時者。釋貪等有一切種異纏.垢等。無一切時與見不同 一切種者。元瑜師雲。遍緣五門或遍緣六境。不雲有所簡也 今釋。一切種者。謂貪.嗔慢有隨眠.纏.垢.一切種過。上必兼下故。由是別相隨眠。雖一切種。不能於一切時起。名非一切時 非無差別者。雖獨頭無明。及共相煩惱相應無明。是一切時。而有別相煩惱相應無明非一切時。及與忿等相應無明。非一切種.及一切時故。相有差別 疑雖無差別而不堅執者 疑是隨眠性非別相惑。不與別相煩惱。及非一切種染法相應。有一切種。及一切時。相無差別。而疑有苦無苦等。不堅執故。非是堅執 不同於見是隨眠故。有一切種。共相惑故有一切時。不與自相煩惱.及非隨眠染相應故相無差別。此我斷常。撥無等見。不猶豫故非不堅執。由此過重。於有漏法。別說見處令生厭離
論。亦名三有至三有漏故。釋三有也。三有三界也。此有漏蘊。與有為因故。與有為依故。三有攝故。亦名有
論。如是等類至隨義別名。總結也。准正理論。向外等。正理。等言。為攝名有染等。如是等類是有漏法。隨義別名
俱捨論疏卷第一
建久二十一十一日於三井寺南此疏一部卅軸是東南覺僧都深得對法之□□搜諸師意讀難讀訓難訓而所切句付假名之點本也誠是一寺規模萬代寶物也然當卷本自缺了爰予悲法命漸盡不顧鳥跡所寫加也雖然寫本文字極狼藉也少少雖直之多多謬難盡欤隨後覽可直之
壽永元年十月十二日於石山寺書寫了 弟子范賢生年十九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