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捨論疏卷第十一
沙門法寶撰
分別世品第三之四
論。如是已說至今當說者。此下當品大文第二明器世間 於中有三。一述所居器。二述能居量。三述分齊 就明所居器中。一別明小器。二總明大千 就別明小器中。一明三輪。二明九山。三明八海。四明四洲。五黑山等。六明地獄。七明日.月。八明天器 此下三行頌。第一明三輪。頌文可知
論曰至形量不同。此明三千大千世界形量不同。三輪等異諸部同許
論。謂諸有情至踰繕那。明風輪廣厚也
論。如是風輪至風輪無損。明風輪堅密 大諾健那者。是人中神名。此雲露形。有大力也
論。又諸有情至踰繕那。此明水輪厚也 廣同金輪故此不說
論。如何水輪不傍流散。問
論。有余師說至墮於熟藏。述余師釋
論。有余部說至如篅持谷。述異部釋。未知何部。應撿
論。有情業力至三億二萬明金輪也。及明成金已後二輪厚薄
論。二輪廣量至踰繕那。此明水.金二輪廣量。准此金.水二輪與風輪不同。風輪無數理合大千同一。二徑十二億等。即是唯。一四天下也。略計八山.七海已六十萬余踰繕那。更加外海.輪圍亦有十二億。下文雲十萬為洛叉。故知十萬為億也 有人。謂十二余億為大千之徑。全不相當。婆娑一百三十四。風輪廣則無數 又雲。如是水輪於未凝結位。深十一億二萬踰繕那。有說廣量與風輪等。有說狹小分百俱胝。百俱胝輪其量皆等。謂徑十二億三千四百半。圍量三倍。謂三十六億一萬三百五十踰繕那。有說金輪廣如水量。有師復說少廣水輪 准此論釋。風.水之中取其後說。水.金之內今取前師。今詳前之二說前說為善。既同一雨水以成水輪。於中何要分金.水別。又三輪相依。風輪既等大千。水.金因何即小
頌曰。已下有四行頌。第二明九山也 蘇迷盧者。此雲妙高 踰健達羅。此雲持雙。此山頂上有其二道猶如車跡。山持二跡故名持雙 伊沙馱羅。此雲持軸山。峰上聳猶如車軸故名持軸 竭地洛迦。印度樹名。一此山寶樹形相似故從似為名 蘇達梨捨那。此雲善見。莊嚴殊妙見者稱善故名善見 頞濕縛羯拏。此雲馬耳。此山上峰似馬耳也 毗那怛迦。此雲象鼻。印度神名。山形似彼象鼻故以名焉 尼民達羅。此是魚名。其魚[此/朿]尖。山峰似魚[此/束]故以為名。後之兩頌如文可知
論曰至吠琉璃色。此明九山安布處所。及能成財寶有不同也
論。如是寶等從何而生。問也
論。亦諸有情至轉變所成。以明眾寶所從生也。由業風力水減寶生。非即水體轉變成色
論。數論雲何執轉變義。問
論。謂執有法至有余法滅。答也。此外道說。如金為器。改變器時。金無生滅。器有生滅
論。如是轉變何理相違。問違理也
論。謂必無容至法滅法生。出違理也。此意欲說金之與器體性無別。如何說有別法是常。別法生滅。謂冥谛常。二十三谛是無常也
論。誰言法外至名為有法。外道救也。誰言實谛之外別有二十三谛。金外別有器也。即是實谛轉變如金轉變相生滅也
論。此亦非理。論主非也
論。非理者何。外道問也
論。即是此物至曾所未聞。論主破也
論。如是變生至內海外海。此明變生眾寶等已復有業風各別為山為海等也
論。如是九山至出水量同。此明九山高廣量也
頌曰。已下有兩行頌。第三明八海也
論曰至不傷腹明內海具八功德水
論。如是七海至踰繕那。明初海量也。准此論文。妙高山方以其四面數各三倍。謂各成二億四萬故
論。其余六海至二萬二千。明余六海及鹼海量。總略計九山及八海。一四天下徑總有一百二十萬八百七十五踰繕那
頌曰。已下有四行頌。第四明四大洲形量也
論曰至二千踰繕那。略舉四洲。並明南贍部洲相
論。唯此洲中至能持此故。明金剛座所在處也
論。東勝身洲至人面亦然。明余三洲.及人面也
論。復有八中洲至羅剎婆居。明八中洲 遮末羅者。此雲貓牛 筏羅遮末羅。此雲勝貓牛 提诃。此雲身 毗提诃者。此雲勝身 捨搋者。此雲谄 嗢怛羅漫怛裡拏。此雲上議 矩。拉。婆者。此雲勝邊 憍拉婆者。此雲有勝邊。一說八洲皆人所住。一說唯一羅剎婆居。婆娑一百七十二雲。此八洲中人形短小如此方侏儒。有說七洲是人所住。遮末羅洲唯羅剎婆居。有說此所說八即是四大洲之異名 以一一洲皆有二異名故。如是說者。應如初說 准此論文即二說中前說為正
頌曰。已下有一行頌。第五明黑山等
論曰至以立洲號 香醉山者。此山中香氣人嗅便醉故名香醉。一殑伽河。從東面出繞池一匝流入東海。二信度河。從南面出繞池一匝流入南海。三徙多河。從北面出繞池一匝流入北海。四縛刍河。從西面出繞池一匝流入西海
論。復於何處置捺落迦。已下第六明地獄。就中有二。初明八大地獄。二明十六增
論曰至無如是事。明處及明無間大地獄也
論。有余師說至而有等流。述異釋也。順正理論有一說雲。有說無隙立無間名。雖有情少而身大故 此同婆娑一百一十五雲以諸有情造大惡業生彼地獄得廣大身。一一身形悉皆廣大遍彼多處中無間隙故名無間。又一百七十二有一師雲。雖亦有間假說無間。有說彼處恆受苦受無喜樂間故名無間 即是此論後釋 有說眾多有情造作惡業。相續生彼滿彼處所故名無間。評曰不應作是說。生余地獄多生無間者少。所以者何。以造作增長上品身.語.意惡業者乃生彼處。有情造作增長上品惡業生彼處者少。造作增長中.下品惡業生余地獄者多。如造作增長上品善業生有頂者少。造作增長中.下品善生余處者多故。應作是說。由造作增長增上不善業生彼所得身形廣大。一一有情據多處所中無間隙故名無間 此評家義即是正理論中一師釋也
論。七捺落迦至七者等活。此則明余七地獄也
論。有說。此七在無間傍。述異說。婆娑一百七十二雲。問地獄在何處。答多分在此贍部洲下。雲何安立。有說。從此洲下四萬踰繕那至無間地獄底。無間地獄縱廣高下各二萬踰繕那。次上一萬九千踰繕那中安立余七地獄。此七地獄一一縱廣萬踰繕那。有說。從此洲下四萬踰繕那至無間地獄。此無間地獄縱廣高下各二萬踰繕那。次上有三萬五千踰繕那安立余七地獄。一一縱廣高下五千踰繕那。有說。無間地獄在於中央。余七地獄圍匝圍繞。如今聚落圍繞大城
論。八捺落迦增各十六。已下第二釋十六增。先引經中二行頌證。後牒釋也
論。故薄伽梵至猛火恆洞然。引經證有十六增也
論。十六增者至各有四所。先標數處
論。煻煨增至平復如本。釋第一也
論。二屍糞增至[口*(一/巾)]食其髓。釋第二也
論。三鉾刃增至復有三種。此開第三以為三也
論。一刀刃路至平復如本。釋第一也
論。二釰葉林至龃掣食之。釋第二也
論。三鐵剌林至故一增攝。此釋第三並總結也
論。四烈河增至故言皆十六。釋第四增並總結也
論。此是增上至重遭害故。釋增名也。以本地獄適被害已重遭害故。故名增上被刑害所
論。有說有情至故說為增。述異釋也。前以苦重增上故名增。後釋以數受苦故名增。評其論意。只是兩釋。不是三解。有人謂是三解誤也。正理論雲。此十六中受苦增劇過本地獄故說為增。或於此中受種種苦。苦具多類故說為增
論。今於此中至是有情不。自此已下明地獄卒是有情不。問也
論。有說非情。答
如何動作。問
論。有情業力如成劫風。答
論。若爾雲何至死作琰魔卒。難
論。琰魔王使至非實有情。此通難也
論。有說有情。述異說
論。若爾此惡業何處受異熟。問
論。即地獄中至此何理遮。答
論。若爾何緣火不燒彼。難也
論。此定由業力至故不彼燒。釋。於中有兩釋。如文可解。正理論雲。無間.大熱.及炎熱三。於中皆無獄卒防守。大叫.號叫.及眾合三少有獄卒。琰魔王使時時往來巡撿彼故。其余皆為獄卒防守。有情無情異類獄卒防守治罰罪有情故
論。熱捺落迦至其八者何。已下釋 八寒地獄。先即列名。後明處也
論。一頞部陀至摩诃缽特摩。頞部陀者。此雲疱。嚴寒逼身生其疱也 尼剌部陀。此雲疱裂。嚴寒過前身疱裂也。已上從身疱及疱裂得名 頞哳吒。是忍寒聲。寒增故口不得開。但得動舌作哳吒聲
臛臛婆者。寒轉增故舌不得動。但得作臛臛聲 虎虎婆者。寒增故不得開口。但得作虎虎聲 嗢缽羅者。此雲青蓮花。寒轉增故身色變青如青蓮花 缽特摩者。此雲赤蓮花。寒增故其身拆裂如赤蓮花 摩诃缽特摩。此雲大赤蓮花。寒轉增故其身拆裂如大赤蓮花。已上列名
論。此中有情至以立其名。釋立名所以。前二.後三隨身變立名。第三.四.五從聲變立名也
論。此八並居至大地獄傍。此明處也
論。此贍部洲至無間等耶。難
論。洲如谷聚至漸狹漸深。答
論。如上所論至增上業感。總述前地獄處是增上共業果也
論。余孤地獄至空及余處。明孤地獄各別業招處所不定
論。諸地獄器至支派不定。總結地獄處也
論。傍生住處至後流余處。述傍生處
論。諸鬼本處至廣說如經。述鬼住處並貧富異。正理論雲。此贍部洲南邊直下深過五百踰繕那量有琰魔王都。縱廣量亦爾 有人雲。以此文證明知金剛座近北。諸地獄等在王都下稍近南邊不相妨也 今詳此釋事恐不然。無間地獄廣二萬踰繕那。於四門外有十六增。或說七地獄繞無間獄。其傍復有寒地獄處。縱少近南亦侵金剛座下。今現人趣居處與鬼趣宅捨不相障礙。故知地獄鬼趣與金剛座不相妨也。若不爾者。鬼趣等處豈無土石等耶
論。日月所居量等義者。自此已下有三行頌。第七明日.月處量
論曰至令不停墜。明日.月等所依處也
論。彼所住去此至妙高山半。述高下也
論。日月徑量至十六踰繕那。述大小也
論。日輪下面至為益為損。述體用也。因生長者為益。因衰落者為損
論。唯一日月至余例應知。述用廣狹 北洲夜半東洲日沒南洲日中西洲日出者。此據一時而論。非全盡理。若不爾者。北洲夜半南洲日中。理且可然。東洲日沒當妙高山東南角。南洲日中當妙高山正南。西方日出當妙高山西南。豈全定也
論。日行此洲至晝即漸增。述日夜增減。泛言夜增晝增夜減晝減有其兩義 一夜短其晝已去晝增。晝短其夜已去名夜增。若取此義。即秋分已後是夜增。春分已去名晝增。二起此時已去夜漸進長即第二日長第一日等名夜增。晝增翻此。若依此義即夏至日已去名夜增。冬至日已去名晝增也 問此論所明增減為是何者 答准論雲。日行此洲向南向北。如其次第夜增晝增。即夏至已後至冬至日夜增。冬至日已後至夏至日晝增。婆娑一百三十六雲。然晝與夜增減相違。雖各二時而無四位。晝夜增減各一臘縛。則各一牟呼栗多。三十牟呼栗多成一晝夜。於中晝夜多少四類不同。增位極長不過十八。減位極短唯有十二。晝夜停位各有十五。謂羯栗底迦月白半第八日。晝夜各有十五牟呼栗多。從此已後晝減夜增 釋曰。西方以黑月為先。白月為後。羯栗底迦是此方八月。若以此方七月十六日為月初。白半即當此方八月八日。若以此方八月十六日為月初。白半即當此方九月八日。晝夜停時當此方八月十五日。以八日後晝減.夜增故。亦即是節氣月日。非是月生.月盡月日。此月生.月盡晝夜增減不定故。若以此方八月八日晝夜停。西方節氣先於此方七日。若以此方九月八日晝夜停。西方節氣晚於此方二十三日。准輪圍山徑一百二十萬八百七十五踰繕那略計西洲。南洲。相去三十萬踰繕那。南洲節氣不同計有九十日異。此國去彼國無四五萬裡。節氣七日不同是即不違。若二十三日不同理即令隔。應以七月十六日為羯栗底迦月。為月初定 又婆娑雲。至末伽始羅月白半第八日。夜有十六牟呼栗多晝十四。至報沙月白半第八日。夜有十七晝十三。至摩迦月白半第八日。夜有十八晝十二。從此已後夜減晝增各一臘縛。至頗勒窭那月白半第八日。夜有十七晝有十三。至制怛羅月白半第八日。夜有十六晝有十四。至吠捨佉月白半第八日。(此當此方二月八日。亦雲從此已後夜減晝增)晝夜各十五。從此以後夜減晝增各一臘縛。至誓瑟搋月白半第八日。夜有十四晝有十六。至阿沙荼月白半第八日。夜有十三晝有十七。至室羅筏拏月白半第八日(此當此方五月八日)夜有十二晝十八。從此已後晝減夜增各一臘縛。至婆達羅缽陀月白半第八日。夜有十三晝十七。至阿濕縛庾阇月白半第八日。夜有十四晝十六。如是復至羯栗底迦月白半第八日(當此方八月八日。西方八月二十三日)晝夜停等。是名略說時之分齊 准上論文。日向北六月夜減。向南六月夜增。然標晝.夜增.減言於四處至羯栗底迦月白半第八。晝夜各十五牟呼栗多。此後復雲從此已後晝減夜增(此當此方八月九日。西方八月二十四日)至摩迦月白半第八日夜十八晝十二牟呼栗多(當此方十一月)是夜極長。於此已後亦言從此已後夜減晝增。至吠捨佉月白半第八日晝.夜.各十五牟呼栗多。此後亦雲從此已後夜減晝增(當此方二月九日)至室羅筏拏月白半第八日。夜有十二晝十八(此當此方五月八日。西方五月二十三日)此後亦雲從此已後晝減夜增。當九日也 此論雲。日行此洲路有差別故令晝夜有減有增者。當婆沙雲然晝與夜增減相違雖各二時而無四位 論雲從雨際第二月後半第九日夜漸增。此說五月九日.八月九日。皆悉不違婆沙所說。於此雨際第八日後。皆言從此後晝減夜增故。准此論文。五月九日婆沙雲白半。此論雲後半。故知第二月初即是四月十六日。第一月初即是三月十六日 論雲從寒際第四月後半第九日夜漸減。此說十一月九日.二月九日。皆悉不違婆沙所說。於此兩月第八日後皆言從此後夜減晝增故。准此論文。日向南夜增晝減。故雲後半婆娑雲白半。故知是此方十一月九日夜極長也。若以五月為雨際第二月即此方四月十六日為雨際第二月初。與四分律不同。四分律以四月十六日為雨際第一月故。若以八月為雨際第二月。即此方六月十六日為雨際第一月初。若以十一月為寒際第四月。即此方七月十六日為寒際之初。與四分律不同。若以二月為寒際第四月。即十月十六日為寒際初。皆不違婆沙文也。然取順此方時。應以六月十六日為雨際之初。此方立秋已去多雨故。唐三藏以三月十六日為雨際之初。取五月九日夜增。亦不違婆沙 然太法師釋以六月十六日是雨際之初者。取八月後半第九日夜增。亦不違婆沙。依四分律等。以四月十六日為雨際之初。此是譯家誤。以此方五月十六日為雨際第二月初。以此方六月前十五日。為五月白半第八日也。亦可通雲。毗婆沙是迦濕彌羅國。四分律非有部宗。是其別國。寒.熱不同兩月有異。故不同也。西域記雲。有國亦以十二月為雨際。彼國冬多雨故。其婆沙五月.八月白半第九日皆說夜增。俱捨但說日行向南夜增。即是婆沙五月白半第九日也 今釋俱捨雨際第二月白半第九日。即是此方五月第九日為定。然婆沙皆說白半第八日晝夜增.減。此方皆十五日為冬至.夏至日。春分.秋分者並是節氣日月也。所以不同也。節氣從西向東也。以日從西向東故南方夏。西方秋。北方冬。東方春。南方夜極短。北方夜極長。東.西方晝.夜停
論晝夜增時一晝夜增幾。問也
論。增一臘縛晝夜減亦然。答也。三十臘縛為一須臾。一百八十日增至極長。一百八十日計當六須臾。一百八十日減當六須臾
論。日行此洲至夜增晝增。此明日行增減義也
論。何故月輪至見有缺耶。問
論。世施設中至見不圓滿。准此似月下日高。此發影覆其自面故
論。先舊師釋至現有圓缺。述經部先舊師釋也
論。日等宮殿何有情居。問
論。四大天王所部天眾。答
論。是諸天眾唯住此耶。問
論。若空居天至諸層級等。答也
論。有幾層級其量雲何。已下第八明天器。就中有三。一明大王眾天。二明三十三天。三明余色天。此下兩頌第一明四大王眾天 就中有三問也
論曰至八四二千。明四層級量也
論。有藥叉神至共所居止。明四層級所依天別
論。故經依此說四大王眾天。引經釋名。以所部領天非一類故名眾也
論。如妙高山至所部封邑。此明七金山上天也
論。是名依地至此天最廣。結第一天並明廣也
論。三十三天住在何處。此下四頌第二明三十三天
論曰至各唯二萬。明山頂量。就中二說。一雲上下量等。中腰細也。一雲下廣上狹准頌八萬即通兩釋。或徑或周。然以山徑八萬為正
論。山頂四角至守護諸天。明山四峰量及住神也
論。於山頂中至所都大城。此明善見宮量及嚴飾也
論。於其城中至諸可愛事。此明所都大城中殊勝殿量.及嚴飾也
論。城外四面至莊嚴大城。此明城外四苑游戲處也
論。四苑四邊至角勝歡娛。此明苑外勝地游戲處也
論。城外東北至猶遍五十明圓生樹形量.妙香
論。順風可爾雲何逆熏。問
論。有余師言至故說逆熏。述異說。此師不許有逆風熏
論。理實圓生至如順風熏。述正義。此香力勝而能逆風起於香也。由逆風故近處而滅不同順風
論。如是花香至別生香氣。問
論。此義無定至俱許無失。答也
論。若爾何故至遍諸方。引頌難
論。據人間香至無如是能。通也
論。化地部說至唯遍五十。述異部計
論。外西南角至不如法事。述善法堂
論。如是已辨三十三天。已下半行頌第三明余有色天住器
論曰至皆依外器。釋頌可知
論。如是所說諸天眾中。已下便明諸天諸事 就中有五。一明欲時。二初生身量。三明欲等生別。四明居器近遠。五明下見上不。此下半頌第一明欲時也
論曰至故使之然。釋頌文。就中二說。如文可解
論。隨彼諸天至所生男女。明天男.女。雖是化生即於彼天膝上生者。即是彼天男.女。女天為母。男天為父
論。初生天眾身量雲何。已下半頌第二明初生量
論曰至具妙衣服。釋頌文也
論。一切天眾至同中印度。明語同也
論。欲樂生別雲何應知。已下半頌第三明欲等生別
論曰至及下四天。欲生三中明第一也
論。有諸有情至樂變化天。欲生三中明第二也
論。有諸有情至他化自在天。欲生三中明第三也
論。依受如生至差別三種。釋分三所以 如生等者。稱生等境自在受也。婆沙一百七十三雲。問何故人.及前四天眾合立欲生。後二天眾各別建立。答人.及前四天煩惱粗。後二天煩惱細 有說。人.及前四天同樂受用自然生境故合立一。第五.第六天眾獨樂受用自化他境。故各立一
論。樂生三者至故名樂生。此釋樂生三天別。下三靜慮各有三天故成九處。初定離生喜樂。二定定生喜樂。三定離下喜樂。乃至長時受樂。第四禅已上無樂受故不名樂生
論。生靜慮中間至亦號樂生天。論主難殺也。正理論雲。大梵既有喜樂現行名樂生天亦無有失
論。所說諸天二十二處。已下半頌第四明居器近.遠
論曰至去下海等。釋頌文中如文可解
論。從此向上至得究竟名。此二師釋色究竟名。如文可解
論。於下處生勝見上不。下半頌第五明下見上
論曰至下見上天。明下天眼見上天。以同一地.一系縛故
論。然下眼不能至要作下地化。明下地眼不能得見上界地色。及身不觸異地觸。以別地系粗細異故。若上地身。下地下地。不能為礙故作化也
論。有余部說至下見上天。述異部中大眾部計
論。夜摩等天宮依處量有幾。問已上天所居宮地量大小
論。有余師說至量無邊際。欲界四天有其兩釋。初靜慮天有其三釋。如文可解
論。齊何量說小中大千。已下兩行頌第二明小.中.大千數也
論曰至後當廣辨。釋頌文。如文可解
論。如外器量別至身量亦別耶。已下兩行半頌大文第二明能居量 就中有二。一明身量。二明壽量
論曰至滿萬六千。釋頌。可解。婆沙一百二十八雲。如曷邏呼阿素落王所得身形其量廣大。如色究竟所得身形一萬六千六踰繕那量 俱盧捨者。此雲鳴喚 所以無雲減三踰繕那者。有人雲。從變異受初修不變異難 此似倒也。既得難定身壽應加。應言下變異受以樂欲心勝由此造業引壽等勝。不變異受引欣心劣。由此造業引壽等減
論。身量既殊壽量別不。已下三行半頌。第二明壽量 就中有二。一明善趣壽量。二明惡趣壽量。此明善趣
論曰至不能計量。明人趣也
論。已說人間至萬六千歲。明欲界天
論。持雙以上至依何得成。有兩問。一問年歲二問光明
論。依花開合至成外光明事。答兩問也
論。已說欲界天至萬六千劫。明色天也
論。已說色界至六八萬劫。明無色界
論。上所說劫至為中為大。問劫量也
論。少光以上至所壽劫量。明上下天劫大.中不同。初定三天以半大劫為其一劫。二定已上以大全劫為一劫。詳其上壽量增.減。及身量增減。欲天。色天。及無色天。色天初定以半劫為劫。及中間靜慮身量等不同者。皆是生死法爾因果。如此。不可細求所以。多眼.三眼.二眼.一眼。及無足.多足等也
論。已說善趣壽量短長。已下三頌第二明惡趣
論曰至壽一中劫。明地獄壽量
論。傍生壽量至能持大地。明傍生壽量
論。鬼以人間至壽五百年。明鬼趣也
論。寒那落迦至地獄壽量。明寒地獄 佉梨者。受一斛器名。如此間計升.斛等名 婆诃者。此雲篅。受二十斛。即是二十佉梨一麻婆诃量。篅盛麻故名麻篅也。摩揭陀國盛麻篅多受二十石。余文可解。百年取一篅中麻也
論。此諸壽量有中夭耶。已下半行頌文便明有中夭
論曰至皆無中夭。釋頌有二。一處無中夭。二就別人明無中夭。如文可解
俱捨論疏卷第十一
次夜點了(今日春祭也令人調聲遙聞之)
晝夜增減事不審非一以黃薗本一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