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生命的內涵︰說“福”福從哪來呢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福,在人們的心目中,絕對是一個褒義詞。與福字一起組成的詞,有幸福、福祉、福星高照、五福臨門等,經常出現在對親朋祝福及對好友祝賀。我也希望眾生都有福分,但這也只是人生在世一廂情願的追求而已。

  什麼叫福?什麼叫有福?如何解釋福?如何得到福?多數情況下,不是人說了就算。

  什麼叫福?

  福字拆開了,就是一個“衣”字旁,再加“一”橫、“口” 、“田”字,構成福的最初內涵。從福字面上引伸出來的意思就是,“衣”代表有衣穿;“一”橫,代表在人的上面有房產、能給人遮風擋雨,給人平安幸運;“口”代表有飯吃、有人口;“田”字代表有田產,具備這些基本生活條件,就算是有福了。

  “一”字,代表天、地,叫人要順天意、應地理;道家講,“道生一”,一字也就隱含著“道”的精神;“二生三”,二和三都是“一”的重復,都是從一中派生出來;“三生萬物”,要想成就萬物,就要珍惜“一”,從“一”做起,才能積少成多、聚沙成塔。

  除此之外,“一”字還有更多精神層面及文化深層的內涵在裡面,而這裡說的是福,故就此打住。

  什麼叫有福?

  從字面上看,具備上述“福”字的物質條件,就算是有福之人了。“福”是左右結構的字體,衣字旁占“福”字一半的空間,說明有衣穿,就具備人生存條件的一半;有人口、田產,即有衣穿之後對福的追求更高,占“福”字一半中的三分之二。

  剩下的“一”,只占右半邊三分之一空間,而且筆劃少到了極限,更說明“一”的珍貴和不可多得。如果,能同時兼備“一”這些精神上的追求、享受,筆者看來,不僅是有福,而且是得道之人了。

  隨著人類物質生活的豐富,人對福的追求,遠遠超出了福字的最初本意。在衣字部分,不僅追求有,更追求花色、品位、質料、等級,已經把衣服最初遮羞、保暖的功能置之腦後。而在一字上,不僅希望房屋能遮風擋雨,而且盼望廣廈萬間,不僅希望能居住,還得有空調、電視、互聯網等,充實房屋以外更多的物質享受。

  在口字上,不僅追求父母雙全、兒女成對,而且希望兒孫滿堂、妻妾成群、四世同堂、家族興旺、牛羊滿圈、六畜興旺。在田字上,不僅希望滿足於身體的溫飽,更企盼良田千頃、良山萬畝,用來收租稅、產林木、挖礦產、煉金銀。

  人在欲望的膨脹下,原來的有福、滿足,成了後來的溫飽、寒酸和貧窮,原來的有成了後來的無。人對幸福的理解,隨著物質財富日增,在比較中,增加了新的內涵和理解。

  如何理解福?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人對福的理解,有了更寬廣的認識。把福分為五福,叫五福臨門。何為五福呢?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把追求長壽、富貴、身體健康心靈安寧、美德,和不遭橫禍、不得病痛而善終,結合起來,合稱五福。

  後來,五福越來越走向世俗,對五福賦予了更直白的含義。把福、祿、壽、財、喜,都作為人有福的標准來衡量。把康寧、好德和善終,看的越來越平常,慢慢的從人追求和向往的記憶中消失了。

  而從“一”中衍生出來的文化,和精神上對生命更高的認識,以及在認識的升華中對福的理解,人越來越難以領悟和體會得到。因此,更不用說去努力追求和實現了。

  如何得到福?

  人生在世,並不是想得多少福,就能得多少福。每個人一生福分的大小、多少都不一樣,而是與他前生前世、多生多世的修為有很大關系。前生吃多大的苦,今生就能享受多大的福祉;前世做多大好事,今世就會享受多大福分。相反,人的福分就小、福祉就少。

  那麼,是不是人一生的福分就不可改變,就只能聽天由命呢?還不是的。有兩種情況可以改變人的福分。

  一是吃虧。過去人們由經驗中,得出一句精典的話,叫做“吃虧是福”。因為在吃虧中,人們發現在利益中爭斗,雖然吃一些虧,但卻會在精神或其它方面,獲得滿足,得到幸運和福分。人生閱歷較多的人,在漫長的歲月中,多數也體會到吃虧的好處。於是,把“吃虧是福”當作座右銘,用來激勵自己、啟示別人。

  二是捨得。捨得的道理,是捨去物質上的東西,便會得到精神上的補償;捨去利益上的東西,就會得到名聲上的補償;捨去人生在世所追求的名利,即會得到永生永世長久隨身的德,會換來更多福分。

  沒有施捨過的人,很難理解施捨人心靈上的安寧和得到德的真境界。只有捨去名、利、情的短暫擁有,才能得到德的永恆和富有,才能在道中永生。

  福的真境界

  站在更高層次上看待福,我發現人追求的所謂福,眼前看是福,長遠看是禍。眼前的享受會影響長遠的人生,都不是真正的福。用一般人的標准來衡量,今生過的比較有福的人,下一世福會變的薄,享福即是消福,會讓人失去很多修煉人求之不得的東西。

  說白了,人的一切福分和享受,都是用人多生多世所積累的這種“萬能的貨幣” --德,交換來的,這邊享受的福分多了,那邊積累的德就少了。過去,人們把福祿壽叫做福祿壽三星,把他當成神去敬畏;人們在秤桿上刻了十六顆星,以十六兩為一斤,意思是讓做生意的人,要時刻想到人的行為有天上的神在看著。

  為什麼要刻十六顆星記數呢?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祿壽三星,加起來構成了十六兩秤,秤的是公平、公正、公道,秤的是公道自在人心。古人深信,天上的神在監督人的行為。

  當人做壞事時,會損福、減祿、折壽,福分就會越來越少。如果福分損的多了,先天福分不夠彌補,就得用先天積累的德來換,叫損德。德,是人更高貴的東西,既可用他換來無所不能的名、利,也能用他修煉成無所不在的功力和功能,把人修到更高境界、更美好的世界。

 

上一篇:忏悔邪YIN的罪業
下一篇:香隆立嘉措仁波切:藥師琉璃光如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