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經咒頌念

 

索達吉堪布:第六品 分別聖道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六品 分別聖道

  第六分別道與補特伽羅品分四:一、所緣境聖谛;二、現證真谛之次第;三、現證真谛之補特伽羅;四、宣說現證之道。

  甲一(所緣境聖谛)分五:一、連接文;二、道自本體;三、真實四谛;四、建立諸行皆苦;五、旁述二谛。

  乙一、連接文:

  依見谛修斷煩惱,是故稱為遍知名。

  既然說“斷即獲得遍知名”,那麼依靠什麼對治、斷除什麼所斷才獲得遍知名稱呢?依靠見谛與修道而斷除煩惱才稱為獲得遍知名稱。

  乙二、道自本體:

  修道二種有無漏,所謂見道唯無漏。

  既然說“依見谛修斷煩惱”,那麼修道的本體是有漏法還是無漏法呢?修道既是有漏法又是無漏法,因為世間修道是增長有漏四禅四無色的漏法,出世間修道串習見道之義而不會增上漏法。所謂的見道唯一為無漏法,這是由於它是三界尤其是有頂見斷的對治法並且同時斷除上、中、下九品見斷的緣故。

  乙三、真實四谛:

  一切真谛說四種,苦集如是滅與道。

  彼等自體亦復然,彼之次第依現證。

  若問:那麼,“依見谛修斷煩惱”中的“谛”是指什麼呢?即是指所見所修的四谛。都有哪些呢?也就是本論第一品中所說“無漏道谛”中的道、“抉擇滅”中的滅、“苦集世間”中的苦、集。經中也宣說了此四谛。若問:這裡的次第也是依照第一品所說的那樣嗎?不是,那麼是怎樣的呢?應當按苦谛、集谛、滅谛、道谛的順序。如是次第宣說的原因何在呢?此處是依照現證這些真谛的順序而說的,因為見道時首先現證苦谛、其後是集谛、再後是滅谛、最後是道谛的緣故,就像觀察場地而縱馬馳騁一樣。資糧道與加行道時所有谛均是按照如是次第證悟而生起的,猶如發現患病而追知病因,再著手治病一樣。現證之方便就像尋找藥一樣。

  定義:從苦至道之間的此等真谛唯一是聖者所見的,故稱為聖谛,而並不是凡夫的顛倒所見。

  乙四、建立諸行皆苦:

  悅意以及不悅意,與除彼外之等捨,

  一切有漏皆為苦,如應具有三苦故。

  若問:不是說受的一部分並非為苦嗎?那為什麼說一切有漏皆苦呢?悅意的樂受、不悅意的苦受及此二者以外的捨受,還有與此等相應的心與心所、不相應的增上緣與所緣緣這一切無不成為三種受的所依與助伴,因此是從受的角度而得名悅意等,並是隨著受而稱呼的。實際上,一切有漏法如其所應無余是苦。為什麼呢?因為如應具有苦苦、變苦、行苦此三苦的本體之故。悅意是變苦;不悅意是苦苦,行苦遍於這兩者與其余一切法中。

  乙五、旁述二谛:

  毀彼以慧析他法,則心識不趨入彼,

  猶如瓶水為世俗,除此具有為勝義。

  若問:既然說四谛也可以稱為二谛,那究竟二谛是指什麼呢?如果對何法摧毀成部分與以智慧分別對他法加以破析,那麼執著它的心就不能再趨入,諸如瓶子與水,這是世俗谛中具有的法。其中通過摧毀而使執著它的心不再趨入的法猶如瓶子,因為瓶子用鐵錘摧毀以後執著瓶子的心也就不復存在了。如果以智慧對他法分別加破析,那麼執著它的心也就不會再趨入的法就像水一樣,原因是:如果以智慧分別剖析水的色香等他法,那麼執著水的心便會蕩然無存。勝義谛中具有的法是指世俗谛以外的法。也就是能被摧毀的任何法與以智慧分別破析他法則執著彼之心不會再趨入的法以外存在的法,例如色的極微塵與無為法。

  甲二(現證真谛之次第)分二:一、略說;二、廣說。

  乙一、略說:

  守戒具足聞思慧,極為精勤而修行。

  若問:通過什麼方便而現見真谛呢?首先是不散亂之因——守護七種別解脫戒中的任意一戒,隨後通過不愚昧之因——聽聞符合現見真谛的法而生起聞所生慧,其後具足抉擇之因——思所生慧,再加上遠離煩惱之因——極為精進修行,從而現見真谛。

  乙二(廣說)分三:一、智慧之自性;二、堪為法器之特法;三、真實趨入修法。

  丙一、智慧之自性:

  聞等所生一切慧,名二及義之有境。

  既然說“守戒具足聞思慧,極為精勤而修行。”那麼這三種智慧的自性是什麼呢?聞所生慧與“等”字所包括的思所生慧與修所生慧三智慧的自性依次為:只是趨入名稱的有境、時爾趨入以文字引出意義時爾趨入以意義引出文字也就是名義二者的有境、不觀待文字而深入意義——唯一意義的有境,就像游泳者的熟練程度根據是否需要握執木板來判斷一樣。大阿阇黎世親論師說:以可信的教量所生、以理觀察所生、以等持所生的三種智慧分別是聞慧、思慧與修慧。

  丙二、堪為法器之特法:

  具身與心二遠離,非不知足大貪欲,

  於得復愛不知足,未得貪求欲望大,

  相反彼之對治者,彼二三界無垢攝。

  若問:補特伽羅依靠什麼而圓滿修行呢?即身體遠離愦鬧、內心遠離妄念,具此二遠離的補特伽羅修行將得以圓滿。那麼何人容易做到這一點呢?知足少欲者容易,而欲望強烈、不知滿足者不容易。那麼大貪欲、不知足的本體是什麼呢?對本已獲得的法衣等,一再貪愛即是不知足,貪圖謀求未得的(法衣等資具),為具大貪欲,與之相反,即是彼之對治——知足少欲。知足與少欲這二者在三界中有屬於三界與無漏兩種。

  彼等無貪聖種中,三者即是知足性,

  前三示理末說業,對治產生貪愛故,

  謀求我所我執物,暫時永久息滅故。

  知足少欲的本體是什麼呢?知足少欲之本體是無貪,因為是貪欲的對治之故;也是聖者種姓,因為依靠它能生起無漏道之故。佛陀想到此而於經中宣說了四聖種:“以菲薄法衣為滿足故為聖種,如是以粗粝齋食為滿足、以簡陋床榻為滿足、喜歡聞思修行,稱為聖種。”其中前三種是無貪,因為它們是知足少欲之自性。喜歡聞思實際上也是指知足少欲,因為聞思是滅谛、修行是道谛,熱衷於聞思修行能背離有貪、欲貪之故。四聖種到底說明了什麼問題呢?前三聖種宣說了修行解脫的威儀之理,最後一種已說明聖種的事業,原因是已表明倘若遵照如是道理而行事則能迅速獲得解脫。宣說四聖種有何必要呢?是為了對治產生貪愛的根源而宣說了四聖種,貪求我所執的法衣等物品時,為了能暫時息滅這種欲望而宣說了前三聖種。貪愛我執之身體時,為了將我執斬草除根而宣說了最後一聖種。

  丙三(真實趨入修法)分二:一、修寂止;二、修勝觀。

  丁一(修寂止)分二:一、略說;二、廣說。

  戊一、略說:

  入修行有不淨觀,憶念呼氣吸氣法,

  貪欲強烈尋思大,如是諸眾次第修。

  如是堪為法器者如何趨入修行呢?如果要趨入修行,首先必須通過修不淨觀與隨念吸氣呼氣來調伏內心。那麼,何者修行這兩種法門呢?貪欲強烈者要修不淨觀,分別念猛烈者則修呼吸法。

  戊二(廣說)分二:一、修不淨觀;二、修呼吸法。

  己一、修不淨觀:

  對治諸貪觀骨鎖,廣修乃至大海間,

  略觀稱初業瑜伽,除足半頭稱熟修,

  持心專注眉宇間,即是作意圓滿修。

  不淨無貪性十地,所緣欲現人方生。

  若問:如何修持對治貪心的不淨觀呢?為了對治形色、顯色、所觸與利養恭敬等貪欲而修(浮腫想、)蟲啖想、紅腫想、青腫想、黑腫想、啖食想、(焚焦想、)離散想、不動想,而對治總的一切貪欲則修骨鎖想,這是因為白骨根本不具有貪執的四種根源。在修骨鎖想時,首先對於自身的額頭等任意部位,依靠信解力而觀想:出現傷口、腐壞潰爛、最後成為骨頭,逐漸漫延全身。再觀想從自己的住室至外界的大海之間整個大地全部遍滿骨鎖,如此而廣修(外散而修),接著從海邊逐步恢復如初,只將自己的一個身體觀成一具骨架,收心而執著此骨架,這是初學之瑜伽。隨後向外散觀如前,當收回時,拋開所有足骨而從觀想身體剩余的骨骼開始,依次除開半身直至半頭骨之間,最終心專注於頭骨一半,這叫做娴熟之瑜伽。此外,一切如前,收攝到最後心專注於雙眉間僅一拇指許之骨,稱為作意圓滿瑜伽。

  所謂的不淨觀本體是無貪的善法;其地是四禅正行、四未至定以及第一殊勝禅,加上欲界共十地;所緣為欲界的顯色與形色;補特伽羅:只有三洲中的人類方能生起。

  己二、修呼吸法:

  憶念呼氣吸氣法,智慧五地緣於風,

  依欲界身外道無,數等六因隨身入。

  有情等流無執受,此二下界意不知。

  若問:憶念呼吸法的本體是什麼呢?隨念向內吸氣與向外呼氣的自性是如所了知的智慧。所謂的“憶念”是指依靠念因的力量而生起果智慧,所以是以因來取名的。其地為五地,即前三禅的三種未至定、殊勝禅與欲界。它的所緣境是風。所依身則是欲界的天眾、人類身份,因為此等眾生的分別念繁多之故。此法唯有內道佛教才有,而外道無有這種聖教,之所以沒有是因為外道不能證悟此甚深之法。

  那麼,此法到底如何甚深呢?具有計數等六因的竅訣。其中第一、計數:無有所攝,身心自然安住,專注於呼吸,從一至十之間用心來計數。如果或多或少,惟恐出現沉掉現象,因而以十為定數;再有,若將一執為二、將二執為一,則會變多、變少;如果呼氣、吸氣的計數時間紊亂(意為有時在呼氣時計數,有時在吸氣時計數),勢必導致錯亂。因此要斷除這三種過失。第二、隨行:吸氣時觀想從上喉行往足之間,呼氣時,觀想從鼻孔至一拇指或一尋之間外呼。第三、安止:心安住於鼻尖至足之間並觀想利益與解脫。第四、觀察:所觀察的對境風是由八塵聚合的色法,能觀察的有境智慧也無非是名基,由此可知,實際上就是觀察五蘊。第五、轉移:緣風的心從暖位到勝法位之間隨意轉移。第六、遍淨:趨入見道與修道。

  若問:呼氣、吸氣屬於何者呢?由於呼吸是身體的一部分,因此隨著身體而出入,而不隨無色界、凝酪與無心定而出入。那麼,呼吸是否為相續所攝呢?由於是所謂的有情(具心),因而是相續所攝。它是有執受還是無執受呢?由於是不存有色根聚合之風,因此是有執受無執受中的無執受。由於是由同類因所生,因而是三生中的等流生,而不是長養生與異熟生,原因是身體增長反而會使風減少,所以不是長養生;又由於風中斷以後仍舊會結生,為此也不是異熟生;因為可以隨心所欲產生,是故為等流生。(呼氣、吸氣)這兩種風均是以自地或上地之心來了達的,既然以下地欲界之意尚且不能了知上界的這兩種風,那麼未現前之心與其他心就更不言而喻了。

  丁二(修勝觀)分三:一、資糧道;二、加行道;三、現證真谛之道。

  戊一、資糧道:

  即已成就寂止者,應當修持四念住,

  以自總相遍觀察,一切身受心與法。

  即便已成就了寂止等持,但如果無有勝觀的智慧,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斷除一切煩惱。因此,在資糧道通過兩種途徑已成就寂止者為了生起勝觀之智慧,理當修持四念住。那麼如何修持四念住呢?通過觀察自相與總相而悟入身色蘊、受蘊、心識蘊以及除此之外的一切法蘊。所謂的觀察自相,也就是說觀察身之阻礙性、受依靠自力而領受外境之差別、心領受本體以及法的執相等;觀察總相即是指觀察身、受、心、法共有的無常、苦、空與無我。

  自性聞等所生慧,其余相聯與能緣,

  次第即是依生起,對治顛倒故唯四。

  彼為總觀法念住,修無常苦空無我。

  一般來說,念住有三種,即自性念住、相聯念住與能緣念住。其中自性念住的本體是智慧,它是聞以及“等”字所包括的思與修所生慧,而不是俱生智慧,因為是加行生之故。除自性念住以外,與智慧相應的一切心及心所為相聯念住;成為前兩種念住之所緣境中的身等四種實際上均是以有境來取名的,因而稱為能緣念住。

  四念住之次第是按照它們產生的順序而排列的,因為前前對境粗大而先證悟之故。

  四念住之定數:為了對治身淨、受樂、心常、法執為我所的四種顛倒妄念而宣說了四念住,因此數量不多不少。

  如是修習的瑜伽行者將安住於緣總相法念住中,因為緣身體等這些總相並作意無常、苦、空、無我之故。

  戊二(加行道)分三:一、加行道之自性;二、法之差別;三、宣說其他遣除疑慮。

  己一、加行道之自性:

  由彼中生暖位智,彼為四谛之有境,

  觀修十六種行相,暖中生頂亦同彼,

  此二以法為基礎,其余念住則增上。

  資糧道時緣共相法念住而修習,從中生起暖位智。為什麼叫暖位呢?因為成為無分別智火的前兆,暖位智是緣四谛的有境,完整修持無常等十六行相。

  暖智由下品、中品、上品逐步遞增,從中產生頂位智慧。為什麼叫頂位智呢?因為是動搖善根之頂的緣故。頂位也與暖位相同,是四谛的有境,完整修持無常等十六行相。暖位、頂位二智最初以法念住為基礎,立足於真谛,再以其他念住增上,也就是修習、清淨。

  彼生忍二亦復然,一切皆以法念增,

  上以欲界苦為境,彼亦為一剎那性。

  勝法五蘊除得繩,如是四順抉擇分。

  頂位也是由下、中、上品次第增上,從中產生忍位智。為什麼叫忍位智呢?因為對見谛更能接納之故。忍位智有三種,下、中品忍智立足於真谛的方式與頂位相同,而在增上方面卻比暖位與頂位更勝一籌,下、中、上品所有忍位智均以法念住而增上,並非是以身等念住而增長的。上品忍位智以屬於欲界的苦谛作為對境,具足彼之四行相中的任意一相,不僅如此,而且它是一剎那性,並非是相續性。

  如同上品忍智的一切所緣均是欲界的苦谛與剎那性一樣,勝法位也唯一緣欲界的苦谛,並是一剎那性。為什麼叫世間勝法呢?因為依靠有漏世間法能夠直接引出見道的無漏智慧,故而得名。

  暖位等四種智慧都是念住的本性,因而均是以智慧為體,如果具有從屬,則不是入定的智慧,而以五蘊為體。然而,暖位智等的得繩並不包括在暖位智等中,因為(有部宗認為)對於聖者來說在尚未捨地(見修道)之前雖然具有(加行道的)得繩但不可能使之現前的緣故。

  前面所說的順抉擇分其實指的就是暖位智等四種。為什麼這樣說呢?所謂的“抉擇”即是見道,它的一部分是苦法忍,而勝法位直接隨從於它,其余三者均是間接隨順,因而得名。

  己二、法之差別:

  加行道為修生慧,所依之地未至定,

  以及殊勝與正禅。下界亦具頂暖位,

  欲界所依勝法位,以女將依二身得。

  四種加行道都主要是修所生慧,因為主要安住於入定中之故。

  若問:它們依於何地(之心)呢?依於第一靜慮將禅未至定、殊勝禅與四種正禅,因為是彼等所攝的入定之故。按照妙音尊者的觀點來說,暖位與頂位智二者在下面的欲界中也具有。

  什麼身份才能具有加行道呢?四種加行道的所依身均是欲界的天眾與三洲的人類身份。如果女人獲得勝法位,那麼必然是以男、女兩種身份獲得,原因是在那一世中變性或再轉生到欲界而變成男性;如果男人獲得勝法位,則只是以男身獲得,並不轉為女人的身份,因為獲得勝法位的男人已得到了非抉擇滅的緣故。

  聖者由棄前地捨,非聖異生由命終,

  前二亦由遍失捨,依正禅必見真谛,

  退失之時得前無,二失即是非得性。

  那麼,這些加行道以什麼而捨呢?所有聖者以前依靠何地而獲得此等加行道,當離開那一地後投生上地時即捨棄。非聖者的凡夫死亡時捨棄同類(即加行道)。前兩種加行道以煩惱而遍失也會捨棄。如果這些加行道是依靠靜慮正禅而生,則此人在即生必定見谛,因為厭離心極為強烈之故。如果得而退失後來又再次得到,則只是新得前所未有的,而不是得到前面已捨的,原因是(新得的加行道)以前在輪回中未曾熟練修習過,是通過精勤修行而得到的。

  遍失與退失的本體是什麼呢?這兩種失均是獲得的一法已捨後不再具有,即生起非得。那麼,這二者有什麼差別呢?遍失是指以造罪而失,例如以邪見失毀善根;退失則也有以功德所導致的,比如說,以見道(的功德)使得從凡夫中退失。

  獲得頂位不斷善,得忍不墮惡趣中。

  那麼,這些加行道各具有什麼功德呢?獲得暖位以後即使出現遍失,也必定獲得涅槃。獲得頂位後雖然會有造無間罪與轉生惡趣的情況,但善根不會中斷。獲得忍位之後不再投生惡趣,因為已遠離了投生惡趣之業與煩惱的緣故。

  己三、別說遣疑:

  有學聲聞種姓轉,暖頂二者得成佛,

  余三得忍亦可變,本師麟角喻者非,

  依於第四之靜慮,一座上得菩提故。

  暖位頂位者從有學聲聞種姓中轉移,能得以成佛,而獲得忍位以後則無法成佛,因為獲得忍位以後不轉生惡趣,而菩薩為他利要投生到惡趣。此外,獲得中品忍以下的暖、頂、下品忍位三者也可以轉為獨覺,因為轉成緣覺後不需投生惡趣之故。佛陀與麟角喻獨覺住於暖位等不能轉成其他種姓,原因是從暖位智到菩提無生智之間依靠第四靜慮而於一座上生起諸道。

  彼前乃隨解脫分,速疾三世得解脫。

  彼為聞思所生慧,三業人中方能引。

  那麼,順抉擇分最初即生起還是在它之前需要經行其他道呢?順抉擇分之前已有隨解脫分善。若問:獲得隨解脫分以後經過多久才能解脫呢?迅速的要經過三生方得解脫,即第一世生起隨解脫分,第二世生起順抉擇分,第三世獲得聖道。最快的在第二世末尾得解脫,也就是第一世生起隨解脫分,第二世依靠靜慮正禅而生起順抉擇分,在那一生中現見真谛。

  隨解脫分的本體是聞所生慧與思所生慧,而不是修所生慧,因為尚未生起修所生慧之故。彼之業主要是意業,由於是對輪回生起厭離而想解脫的發願,由此引發的身語業也是隨解脫分,如此說來,即是身語意三業,因此為求解脫而布施等善舉也包括在其中。那麼,隨解脫分善根是由什麼引來的呢?最初只有三洲的人類中才能引生,因為他們的智慧敏銳並且厭離心強烈之故。

  戊三、現證真谛之道:

  世勝法生無漏忍,緣欲苦生法智同,

  緣余苦生類忍智,其余三谛亦復然。

  若問:從勝法位中生起什麼呢?從勝法位中生起無漏法忍之智慧。那麼,勝法位緣什麼呢?它緣欲界的苦谛。在此之後,法忍如果仍舊緣欲界苦谛,則由於遠離懷疑而了知,於是生起了法智之智慧。如同緣欲界的苦谛而生起法忍與法智那樣,緣欲界苦谛以外的上界苦谛而生起類忍與類智,緣集谛等其余三谛各自生起四剎那的法忍與法智也是同樣。

  現證真谛十六心,三種即稱見緣事。

  彼與勝法同一地,忍無間智解脫道,

  彼前十五剎那間,見未見故稱見道。

  如此一來,就有現證聖谛心的十六剎那,如果歸納則有三種,即見現證、緣現證及事現證。其中見現證是指現見無漏智慧四谛十六行相。緣現證則指具有無漏相應智慧而緣聖谛。事現證即是指何谛有何所作,也就是當知苦谛、斷除集谛、現前滅谛及修持道谛。

  若問:現證聖谛之道依於何地呢?依於靜慮六地,因為與勝法位是同一地的緣故。那麼,智與忍二者中何者為對治呢?八種忍是對治,原因是它們斷絕所斷之得繩而無有其他能障礙之道,如同將盜者趕出去一樣。八種智不是對治,因為它們是從所斷中解脫而受持離得之道,猶如關上門一樣。此等均是依次對應的。

  智與忍這兩者是見道還是修道呢?前十五剎那是見道,因為它們是重新見到前所未見之真谛的正道故。第十六剎那是修道,因為是已現見真谛後繼續修持之道。

  甲三(現證真谛之補特伽羅)分二:一、宣說分攝;二、結尾。

  乙一(宣說分攝)分二:一、離貪者;二、漸次者。

  丙一(離貪者)分二:一、向;二、果。

  丁一、向:

  鈍根者為隨信行,利根者則隨法行。

  若未以修斷所斷,及毀一至五所斷,

  即為第一預流向,滅九斷前第二向,

  欲界或上離貪者,則是第三不來向。

  通常而言,聖者補特伽羅之本體是指具有無漏智慧之四蘊或五蘊的相續。定義:遠遠超勝不善惡業、減滅罪業、增上功德,因此稱為聖者補特伽羅。其中所謂的離貪者是指以世間修道——息粗相而先如應遠離除有頂以外自之所斷八地的貪欲後修持見道,因此中間二果(即一來果、不來果)才有離貪者,而前後二果則無有。然而此處從預流向開始的原因是就固定次第而言的。

  鈍根者狹隘、遲緩、不明而取對境;利根者則與之相反而取對境。在見道第十五剎那他們分別獲得隨信行與隨法行的名稱。隨信行:先前行道時信仰他人的詞句進而跟隨方現證真谛。隨法行:不僅僅是誠信於此,而且隨從佛經等法義而現證真谛。住於第十五剎那的隨信行與隨法行補特伽羅以前依靠世間道修行如果一品修斷也未斷除,則是第一預流向。再者,住於第十五剎那中的這兩種人如果以前依世間道摧毀欲界一品至五品修斷,也是初果向即預流向。這二者之二果——一來向,是指如應斷滅欲界九品修斷以下六、七、八品而住於第十五剎那者。此外,住於第十五剎那的這兩種聖者如果以前無余斷除了欲惑或者遠離欲界至上界無所有處之間的貪欲,則是第三不來向。

  丁二、果:

  向十六剎住彼果,爾時鈍根利根者,

  分得信解見至名。得果未得勝果道,

  未精勤修勝道故,名為住果非為向。

  十五剎那之時成為第一預流向、第二一來向、第三不來向的(隨信行與隨法行)兩種補特伽羅在第十六剎那住於預流果等相應果位。第十六剎那住於果位時,以前的隨信行鈍根者與隨法行利根者分別得到信解與見至的名稱,因為他們的信心與智慧更為廣大之故。從此直至阿羅漢向之間也都可以同樣了知。

  那麼,以前雖然斷除了欲界一至五品間的修斷,但在第十六剎那時,為何只是預流果而不是一來向呢?這是由於獲得預流初果者在當時尚未得到預流勝果道,因而不稱為一來向。為什麼呢?這是因為預流初果者乃至不為了獲得預流勝果而精勤斷除第二一來果的所斷煩惱之前,就不是一來向,精進以後才算是預流勝果。

  丙二(漸次者)分二:一、相;二、具相之補特伽羅。

  丁一、相:

  地地功過各分九,上中下品各三種。

  所謂的漸次者是指以前所有的修斷絲毫也未斷除而從見道後次第獲得四果,因為一切所斷與對治絕對是按順序而存在的。那麼,到底是怎樣的呢?在欲界中,修斷的煩惱分為九品,同樣,從一禅至有頂之間的八地每一地均有上、中、下三品所斷過患,每一品又各分上上品直至下下品之間,共九品,如此一來,總共有八十一種所斷。與所斷的數目相同,對治的功德無間道與解脫道之修道也各有九九八十一種,因為此等每一對治也各有下、中、上三品,每一品也同樣有下下品等不同的分類。

  接下來簡述依靠一切對治斷除所斷之理:下品道次第生起而依次滅盡上品所斷,比如浣洗衣服時粗大的污垢容易洗淨,而要洗淨細微部分就顯得較為困難,以光明遣除黑暗的濃厚部分輕而易舉,而要排除輕微部分則極為困難。

  丁二(具相之補特伽羅)分四:一、預流;二、一來;三、不來;四、阿羅漢。

  戊一、預流:

  尚未斷除修所斷,如是住果極七返,

  解脫欲界三四品,二三世生家家者,

  摧毀一至五品間。

  若問:預流極七返是指什麼呢?指的是住預流果者以前絲毫也未滅除修斷,這樣一來,最久需要投生七次,因而稱為極七返。“七返”的意思是指在天界或人間中各轉生七次。再者,住預流果者如果已斷除欲界三品或四品的修斷,則斷除四品者於兩世中、斷除三品者於三世中投生到以前見谛所依的天身或人身的種姓中。摧毀欲界一至五品修斷是另一種預流勝果。

  戊二(一來)分二:一、向;二、果。

  己一、向:

  亦為第二果之向。

  所謂的另一種預流勝果實際上就是指一次返回欲界中的第二一來向。

  己二、果:

  滅盡六品一來果,滅盡七品八品過,

  亦名一生與一間。

  已滅盡欲界六品修斷者是住一來果者。為什麼稱為一來呢?因為再一次來到天界中,故而得名。一生一間一來指的是什麼呢?住一來果者如果滅盡了欲界的七品或八品修斷過患,則離獲得阿羅漢果還有一生,為此稱為一生,與獲得不來果之間尚有一品煩惱相隔,因而稱為一間一來。

  戊三(不來)分二:一、向;二、果。

  己一、向:

  亦是第三果之向。

  所謂的一來勝果實際上就是指不再來到欲界中的第三不來向。

  己二(果)分二:一、總說;二、別說。

  庚一、總說:

  滅盡九品不來果。

  不來向者滅盡九品欲惑,即住不來果。

  庚二(別說)分三:一、分類;二、輪番修;三、宣說身現證。

  辛一(分類)分二:一、真實分類;二、意義之差別。

  壬一、真實分類:

  中生有行及無行,趨般涅槃諸上流,

  輪修禅往色究竟。彼超半超與遍殁。

  余往有頂無色四,他者此生趨涅槃。

  不來果者有行色界與行無色界兩種,其中行色界不來果者又分五種,即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有行般涅槃、無行般涅槃與上流涅槃。其一、中般涅槃:在除了大梵天以外的十六處任何一處的中有時獲得阿羅漢果;二、生般涅槃:不能中般涅槃而在生後立即獲得阿羅漢果;三、有行般涅槃:出生以後稍稍成長,經過勵力精進修道而獲得阿羅漢果。四、無行般涅槃:雖然未經精勤卻自然而然生起諸道,因此無有大勤作而獲得阿羅漢果;五、上流涅槃:依靠轉生的所依身份不能獲得阿羅漢而往生到上界後才能獲得阿羅漢果。

  剛剛講的上流也有喜勝觀與喜寂止者兩類。(一)喜勝觀者:如果是通過因之途徑輪番修持禅定,則通過果之途徑行往色究竟天,在那裡涅槃。它又分全超、半超與遍殁三種。第一、全超:輪番修第四靜慮者以一禅的煩惱而從無熱天中退失後死墮轉生到梵眾天等處,在那裡通過修全超而大幅度完全超越四禅天十五處,轉生到色究竟天後獲得阿羅漢果。第二、半超:不能完全超越梵眾天等處,而通過修行只能中、小幅度地超越,先轉生到無熱天或無惱天,之後在那裡通過修全超而轉生到色究竟天獲得阿羅漢果。第三、遍殁:除大梵天以外,依次投生到色界其余一切處,最終在色究竟天獲得阿羅漢。(二)喜寂止者:喜歡輪番修持因禅定以外的寂止者最終行往有頂,次第去往一禅乃至一切處,然而淨居五天不包括在內,再去往無色界諸處後於有頂獲得阿羅漢。

  除這些不來者之外,其他在欲界獲得無色界心並且未退失行往無色界者,無有中有,因而只有生般涅槃、有行般涅槃、無行般涅槃與上流涅槃四種。

  除行色界與行無色界以外的不來者無論在欲界的何處獲得果位,都將於彼處趣入涅槃。

  壬二、意義之差別:

  中生上流各分三,行於色界說九種,

  彼等別由業根惑。其中上流未分類,

  則許為七善士趣,行善斷惡不還故。

  中般涅槃、生般涅槃與上流涅槃三者每一種又可分為三種,因而行色界不來者有九種。分類之方式:第一類中般涅槃以火星的比喻分為迅速、非速與經久涅槃三種;第二類生般涅槃分為生即般涅槃、有行般涅槃與無行般涅槃三種;第三類上流涅槃分為全超、半超及遍殁三種。

  若問:此等分類是根據什麼差別而安立的呢?這九種不來者是根據他們的業力、根機與煩惱的不同而安立的。前三者是順現法受業、中間三者是順次生受業、後三者是順後受業;前三者是利根、中間三者是中根、最後三者是鈍根;前三者煩惱薄弱、中間三者煩惱中等、最後三者煩惱深重。也就是以此等差別而安立的。

  既然經中說“七善士趣”,那麼它們到底指的是什麼呢?上述九種分類中上流涅槃如果不分為三種,即承許為七善士趣。若問:有學具貪者不是善士趣的原因何在呢?這是有原因的,因為只有具足奉行十善、不行不善、行往上界不再返回這三種條件才能稱為善士趣,而有學具貪者並不具備這三種條件。

  欲界命終之聖者,無有趨往其余界,

  彼與轉生上界者,無有遍失不煉根。

  若問:假設在欲界中第一世見谛,轉世後獲得不來果,也有中般涅槃等分類嗎?在欲界見谛並且那一生結束後再次轉生於欲界獲得不來果者不會行往色界等其余界,原因是:由於欲界痛苦眾多而生起強烈厭離心,結果在那一世即獲得阿羅漢果。

  在欲界完結壽命的聖者與轉生於上兩界的所有聖者均不會出現遍失的情況,因為彼等生生世世連續熟修聖道,已得穩固;他們也不依靠煉根(而使根機轉變),原因是他們累世中通過修道使得根機已經完全成熟了。

  辛二、輪番修:

  最初輪修第四禅,剎那相雜而成就,

  為受生及現法樂,畏懼煩惱故皆修。

  斷除五品唯轉生,色界五淨居天處。

  既然說“輪修禅往色究竟”,那麼到底輪番修的方式是怎樣的呢?在最開始尚未生起任何禅定境界之時,輪番修一切易道中最殊勝的四禅正行,也就是說,先修第四禅無漏相續,接著修有漏相續,再修無漏相續,如是三次輪番後即能入定,之後再逐漸進入二剎那輪番修無漏與有漏(即二剎那修無漏,二剎那修有漏,再二剎那修無漏),此為輪番修之加行。一旦一剎那修無漏、一剎那修有漏、再一剎那修無漏,如是三剎那相雜而修後便能入定,當時即已成就了輪番修正行。前二剎那相當於無間道,第三剎那相當於解脫道。

  阿阇黎世親論師認為:剎那輪番修只有佛陀才能做到,而其余的補特伽羅則不能修,因為只有達到完全能夠隨心所欲入三相續才算成就。

  所依:首先是三洲的人類,後來轉生到色界也依然能夠輪番修行,通過串習第四靜慮後也就自然能輪番修下三靜慮。

  必要:為了轉生淨居天、為了現法樂住以及因畏懼煩惱遠離耽著禅味的等持者都可修行。

  為什麼淨居天決定有五處呢?其原因是,輪番修第四靜慮有下、中、上、極上、最上品的差別。所謂的輪番修之因:二無漏之間夾雜一有漏的一相續心為下品,有三心現前(即一無漏、一有漏、一無漏),中品有六心現前(即二無漏、二有漏、二無漏)、上品有九心現前(即三無漏、三有漏、三無漏)、極上品有十二心現前(即四無漏、四有漏、四無漏)、最上品有十五心現前(即五無漏、五有漏、五無漏),通過輪番修此五品靜慮,其果報依次感生從無熱天至色究竟天之間的淨居五天。

  辛三、宣說身現證:

  獲得滅定不來者,承許彼為身現證。

  不來果身現證是指什麼呢?指的是獲得滅盡定的不來果,原因是依靠無有心(指不存在心及心所)的身體而現前與寂滅相應之涅槃相似的滅法,故而承許為身現證。之所以依於無心的身體現前滅盡定,是因為憑借無心之身而生起了滅盡定的緣故。

  戊四(阿羅漢)分二:一、向;二、果。

  己一、向:

  滅至有頂八品間,皆為阿羅漢之向,

  斷第九品無間道,彼即金剛喻等持。

  不來果者滅盡初禅上上品修斷直至有頂的八品過患之間均是阿羅漢向。不僅如此,而且住於斷除了有頂九品煩惱的無間道者也是阿羅漢向。有頂的第九無間道實際上就是金剛喻定,因為它是一切無間道中最為殊勝的,力能摧毀三界的一切隨眠,這也只不過是從它能夠斷除的角度而講的,並不是指直接斷除之義,原因是有頂以下的八地煩惱都已斷除了。

  己二(果)分七:一、真實宣說果;二、旁述斷除所斷之理;三、智之生理;四、沙門之攝義;五、梵輪;六、沙門果之得理;七、阿羅漢之分類。

  庚一、真實宣說果:

  彼滅得生盡智時,稱為無學阿羅漢。

  阿羅漢向者以金剛喻定滅盡有頂的下下品修斷之得繩以及生起盡智的解脫道時,那位聖者即稱無學者,因為獲得了未得之果而不再需要修學之故。也叫做阿羅漢,原因是圓滿自利後便能利他,並且成為一切凡夫與有學者的應供處。

  庚二(旁述斷除所斷之理)分三:一、以何道斷何地之所斷;二、以何地斷何地之所斷;三、世間道之所緣。

  辛一、以何道斷何地之所斷:

  有頂離貪依出世,其余地則依二種,

  依世間道離貪聖,彼之離得亦有二。

  有說依出世亦爾,已捨不具煩惱故,

  解脫有頂之一半,生起上禅同不具。

  若問:如果聖者要遠離各地之貪。那麼是以什麼對治遠離何地之貪的呢?如是修道有世間道與出世間道兩種,其中有頂之貪是以出世間道遠離的,而不是以世間道遠離的,因為有頂之上再無他地(故其上無世間道對治)、增長自地之愛(故自地不能對治自地)、下地低劣(故以下不能對治上)。除了有頂以外的八地均是依靠世間道與出世間道二者而離貪的,也就是說,以上地未至定的世間道以及具道谛行相的出世間道而遠離。

  那麼,凡夫與聖者的世間離得有什麼差別呢?以世間道如應離貪的聖者生起有漏與無漏兩種離得,因而斷除(所斷)較為穩固。而凡夫只是生起有漏離得,所以相對不穩固。

  有些部的論師承許說:以出世間道(離貪)也應生起有漏與無漏兩種離得,否則鈍根不來果者以出世間道遠離乃至無所有處之間的貪欲並通過煉根而變成利根者,也應成了具有空無邊處等的煩惱,因為以前鈍根之無漏離得已捨棄而在當時有漏離得並不存在之故。但這一點絕不能承認,原因是明明見到這樣的聖者已捨無漏離得而並不具有煩惱,由此可說他們具有世間的離得。

  (經部宗駁斥:)這是不一定的,因為假設以出世間道如應解脫有頂九品煩惱的一半即以下八地煩惱的鈍根者變成利根者,那麼對他來說,有漏的離得並不是他的對治,因而這種情況不可能存在。正像你們自己所承認的那樣,已捨棄無漏離得,而在兩種離得均不存在的情況下,他們也不會再具有(已離的)煩惱。不僅如此,而且具有解脫欲界之離得的凡夫如果生起一禅之上的二禅等境界,則欲界的離得通過轉地而捨,他們也同樣不會再具有欲界的煩惱。

  辛二、以何地斷何地之所斷:

  依於無漏未至定,能離一切地之貪。

  勝三地由未至定,或禅生末解脫道,

  上地非由未至定,聖八能勝自上地。

  若問:那麼,以何地遠離何地之貪呢?以生起無漏本體的未至定地能遠離自地、上地與下地所有九地之貪,因為無漏未至定是三有的對治。

  那麼,如果以未至定從下地中離貪,末尾的解脫道是在未至定的本體中生起還是在正禅的本體中生起的呢?以未至定勝過欲界、一禅與二禅此三地的煩惱時,如果那位修行人是利根,則從正禅中生起末尾解脫道,因為未至定的捨受能轉移為正禅的意樂受與(身)樂受,而且對未至定的興趣淡薄。而遠離此三地以上的三禅等之貪時,(三禅的末尾解脫道是在四禅的末至定中生起,)而四禅以上並非是從未至定中生起末尾解脫道的,而是由這些地的正禅中產生,因為唯以捨受根而且不觀待勤作生起正禅之故。

  此外,聖者七種無漏正禅及殊勝禅此八地勝伏自地與上地的煩惱,而不能勝伏下地煩惱,原因是下地煩惱只依靠未至定就足可以勝伏。

  辛三、世間道之所緣:

  世間解脫無間道,依次而緣上下地,

  即為靜等粗等相。

  既然出世間道是緣四谛,那麼世間道的所緣是什麼呢?世間的解脫道與無間道按次第緣上地與下地,上地即是指靜以及“等”字所包括的妙與離三種行相,下地觀待上地以大勤作而修行,故為粗以及“等”字包括的劣及障此三行相,

  庚三、智之生理:

  不動盡智起無生,否則盡智無學見,

  彼諸羅漢皆具足。

  若問:在盡智的最後無間生起何智呢?假設是一位不動法利根阿羅漢,則不退失而從盡智中生起無生智,倘若非為不動種姓的阿羅漢,則由盡智中生起盡智之相續或者無學正見。若問:難道不動法種姓的阿羅漢就不會生起正見了嗎?正見對於一切阿羅漢來說都能生起,(只不過不動法阿羅漢)是隨無生智而生的。

  庚四、沙門之攝義:

  沙門之性無垢道,果即有為無為法,

  彼等各有八十九,解脫道及一切滅。

  既然說“沙門性有四果”,那麼沙門、性與果分別指什麼呢?沙門是指徹底息滅各種煩惱之相續的聖補特伽羅。性或方便是指能直接得果的無垢無間道,因為它通過直接息滅煩惱的途徑令成為聖者之故。所謂的果是指解脫道的有為法與遠離所斷的無為法。這些果如若廣說,則每一果都有八十九種。那麼是哪些呢?上下界共有的八類見斷,加上九地的九九八十一修斷,總共有八十九所斷,能斷除這些所斷的八十九無間道是沙門性,其果是指有為法的八十九解脫道以及滅盡這些所斷的八十九種滅法。

  有五因故立四果,果前捨道得勝果。

  總集滅法得八智,以及獲得十六相。

  既然有這麼多的果,那為何只安立四果呢?如此安立並無過失,安立四果是因為只有在完整具足五因的任一階段才能安立為果。何為五因呢?一、在果之前先捨向道;二、證得勝果;三、得到總集滅盡所斷的一個得繩;四、同時獲得苦谛等四法智與四類智此八智;五、完整獲得無常等智慧之十六相。由此可知,見道十五剎那以前的預流向顯然不具備這五因,後三向雖然具有後二因,但無有前三因,所以未稱作果。

  以世間道得果者,混雜持無漏得故。

  若問:假設唯有無漏無間道才能稱得上是沙門果,那麼離貪者以世間道獲得一來果、不來果怎麼能算是沙門果呢?無有過失,實際上此二果並不是僅僅以世間道獲得的,也需要依賴出世間道才能獲得。那是怎樣的呢?也就是通過有漏離系果與後來無漏見道的離得融為一體而獲得的,因為未得見道就不會有得果的名稱,並由於受持中間二果所攝的一個無漏得繩。意思就是說,有漏的離得在果位時總集起來而持受無漏之本體。

  庚五、梵輪:

  彼名梵性即梵淨,亦為梵輪梵轉故,

  所謂*輪為見道,迅速行等具輻等。

  所謂的沙門性中的無漏無間道也可稱為梵性,斷除煩惱即是梵淨,因為是能獲得梵淨之性或方便。它也可稱為梵輪,梵是指出有壞佛陀,因為佛陀(將自相續的無漏無間道境界)如同輪子一樣旋轉到所化眾生的相續中。其中*輪是指見道。為什麼名為*輪呢?原因是與寶輪相類似。寶輪具有迅速運行的特點,“等”字還包括離一處而往另一處,勝伏未伏者,鎮服已伏者,騰空而起,降落低處。與之相同,第十五剎那見道速疾而行,捨棄緣前十五行相真谛的智與忍而趨入後一行相,以無間道勝伏未勝伏之見斷,以解脫道受持離得而鎮服已勝伏者,超越上界之聖谛,降至欲界之聖谛。妙音尊者對此是這樣認為的:“正是因為見道八正道與寶輪的輪輻以及“等”字所包括的輪毂與輪辋相同的緣故,才稱為*輪的。其中慧學的正見、正思維、正勤、正念好似輪輻,因為它們相輔相成或斬斷見斷之故。正定如同輪辋,原因是依之能使心收攝於所緣境中。戒學的正語、正業、正命恰似輪毂,因為彼等是生起定學與慧學的所依。”

  庚六、沙門果得法:

  欲界中獲前三果,末果則由三界得,

  此無見道無出離,經雲此始彼究竟。

  若問:那麼,於何界中獲得沙門何果呢?在欲界中獲得前三果,最後阿羅漢果在三界中均可獲得。

  若問:預流果、一來果、漸次不來果由欲界的所依身份獲得這一點固然無可非議,但離貪不來果以上界所依身份不能獲得的原因是什麼呢?這是有原因的,因為上兩界如若有見道,那麼離貪者必然要在第十六剎那時獲得不來果,實際上這是根本不可能生起的,原因是上界有情貪執禅樂而無有苦受,因此不會厭離,無有厭離心當然也就不會生起聖道。再者佛經中也說:“中般涅槃至上流之間五補特伽羅於此開始,於彼究竟。”這裡所說的“此”是指欲界,所謂的“彼”是指上界,“始”也就是說見道的開端。

  庚七(阿羅漢之分類)分四:一、真實分類;二、法之差別;三、退失之分類;四、別說轉根之理。

  辛一、真實分類:

  許阿羅漢有六種,前五以信勝解生,

  彼等解脫觀待時,不動法者不動搖,

  故彼不待時解脫,彼由見至因所生。

  若問:“不動盡智起無生”中所說的阿羅漢有分類嗎?承許聲聞阿羅漢有六種,即退法羅漢、思法羅漢、護法羅漢、安住法羅漢、堪達法羅漢與不動法羅漢。退法羅漢:以微小的因緣也會導致從證悟中退失;思法羅漢:擔憂退失而思維死亡;護法羅漢:顧慮退失而隨後護持;安住法羅漢:以小小的因緣不致於從證悟中動搖;堪達法羅漢:通過煉根而使證悟不動搖;不動法羅漢:利根者不可能從證悟中退失。此六種羅漢中的前五種為鈍根者,是依靠信解而生的,這五種阿羅漢的心解脫、現前等持必須要觀待順緣資具、無病、對境之差別等時間,因而稱為待時解脫。而第六不動法羅漢是不會以煩惱退失證悟的,始終如如不動,並不觀待有無順緣違緣,可以隨心所欲地入定,因而稱為不待時解脫,他們是利根者,是由見至之因中所生,因為果不錯亂為因的緣故。

  辛二、法之差別:

  有者初為彼種姓,有者後由煉根成,

  四由種五從果退,並非是從初退失。

  這些阿羅漢最初就是他的種姓還是後來獲得阿羅漢時才變成彼之種姓的呢?有些最初決定是退法等彼之種姓的,也有些是通過煉根而變的,例如退法羅漢通過煉根變為思法羅漢種姓等。若問:這些羅漢都會從自己的果位或種姓中退失嗎?中間四類種姓會從各自種姓中退失而下墮,退法種姓羅漢不可能從種姓中退失,因為再無有比他更低的種姓之故。不動法羅漢也不可能從種姓中退,原因是利根者不會生起煩惱。前五種根性的羅漢會從果位中退失,因為鈍根者會再度生起煩惱。不動法羅漢並非如此,利根者不生煩惱之故。

  然而,最初就決定的種姓是絕不會退的,因為依靠有學與無學二道已得穩固,在有學位時彼之種姓也已確定。(關於從果中退失的現象:)預流果是不可能退失的,因為他是已斷見斷之果,由於已經斷除了見斷而不會再度退轉。離貪一來果與不來果也不會退失,因為彼等依靠世間道與出世間道已得穩固。

  有學異生具六種,見道之時無轉根。

  那麼,唯有阿羅漢才有此六種姓嗎?有學聖者與非聖者異生也具有退法等六類種姓,因為這些阿羅漢也要直接或間接以他們為前提之故。那麼,鈍根若轉變為利根,是在哪一階段轉的呢?在見道時無有轉根的,因為見道唯一是入定的一相續而無有作其余加行之機會。因此,只有在異生、有學信解與無學時的加行階段才能轉根。其中信解者唯從無漏中轉,凡夫依靠息粗相轉根都不矛盾,因為想盡力使自己的根性變為利根而依加行道、無間道與解脫道來轉變。

  辛三、退失之分類:

  當知退失有三種,即得未得受用退。

  佛陀唯有末受用,不動亦中余有三。

  退失有幾種呢?應當了知退失有三種,即已得退、未得退與受用退。已得退是指失去已得到的功德;未得退是指尚未獲得應得的功德。受用退則指已得到的功德不現前。那麼誰具有這三種退呢?佛陀只具有最後一種受用退,因為佛陀雖然已證得了一切功德,但有些功德可能不現前;不動法種姓的阿羅漢不僅有最後一種受用退,而且也具有中間的未得退,原因是他們尚未獲得佛陀的不共法;其余凡夫與鈍根者則有三種退。

  從果退者無死亡,彼不行持非法事。

  如果有人說:這樣一來,鈍根阿羅漢若從果位中退失,則由於具愛而會再度投生三有了。

  無有這種過失,原因是雖然他們從果中退失,但在沒有恢復退失之前絕不會死亡,這是因為尚未得果之前不會做與之相違的事,並且會精進修道。

  辛四、別說轉根之理:

  不動法者久串習,解脫無間道各九,

  見至者各一即可,無漏人中得增上。

  無學九地有學六,增捨勝果得果故。

  若問:轉根需要幾道呢?堪達法羅漢轉為不動法羅漢時,需要九解脫道與九無間道,因為曾經久經串習世間道與出世間道而使鈍根種姓者已得穩固。而對最初即是信解者或見至者來說,各需要一解脫道與一無間道即可,因為彼等習氣輕微而容易轉根。

  轉根之道是有漏還是無漏法呢?聖者轉根的解脫道與無間道是無漏法,原因是所捨之根的道如果也是無漏法,那麼依靠有漏不可能捨棄無漏,因為劣法必定不生勝法之故。凡夫則是以有漏道而轉的。

  所依身份只有人類中才有退失的可能,由此方可增上、轉根,因為需要勤奮修行之故。若問:轉根依何地而轉呢?如果是無學道的煉根者,則依靠靜慮六地及前三無色地即無漏九地中的任何一地均可以轉根。如果是有學一來者,則依於未至定而轉。如若是不來者,則只是如應依於靜慮六地而轉,而依無色界是不能轉根的。為什麼呢?因為不來者增上根性務必要捨棄鈍根所攝的勝果,獲得利根所攝的最初果(此初果是指初果勝果中的初果而不是預流果),而不來初果無有被無色界所攝的。

  乙二、結尾:

  二佛以及七聲聞,彼九乃九根性者,

  七者以根加行定,解脫二者所安立。

  阿羅漢有九種,即圓滿正等覺與緣覺二佛,不動法羅漢分為本來利根羅漢與煉根羅漢兩種,因此聲聞阿羅漢有七種。阿羅漢必定有九種,因為利根、中根與鈍根每一種各分三品,共有九種。分法:從鈍根下品的退法羅漢直至利根上品的圓滿正等覺佛陀之間。聖者補特伽羅有七種,即隨信行聖者、隨法行聖者、信解聖者、見至聖者、身現證聖者、慧解脫聖者及俱解脫聖者。

  若問:那麼,這七種補特伽羅是根據什麼安立的呢?前兩者(即隨信行聖者與隨法行聖者)是從加行的角度而安立的,因為他們是由隨從信奉別人的詞句之加行以及隨從正法之加行而現見真谛的。中間兩種(信解聖者與見至聖者)是從根性的角度而安立的,這是由於他們以殊勝信心與殊勝智慧詳細分析的緣故。身現證是從滅定的側面而安立的,因為獲得滅盡定之故。慧解脫是從解脫的角度而安立的,原因是依靠智慧從煩惱中解脫出來。俱解脫則是以滅定與解脫二者而安立的,這是因為依靠滅定脫離解脫障,依靠智慧脫離煩惱障。

  彼等實體則為六,如是三道各為二,

  得滅定乃俱解脫,依慧即是慧解脫。

  這七種聖者如果歸納,則有六種實體,也就是說,見道、修道與無學道以鈍根利根的差別而區分,見道為隨信行與隨法行的補特伽羅,修道為信解與見至的補特伽羅,無學道為待時解脫與不待時解脫的補特伽羅。那麼,俱解脫與慧解脫分別是指什麼呢?依靠無學靜慮的正行而獲得滅盡定為俱解脫,由於憑借智慧而解脫煩惱障與通過定力而解脫阻礙生起解脫之障,他們具有神通等,因而稱為有嚴阿羅漢。依靠未至定而以智慧脫離煩惱障即是除俱解脫以外的慧解脫,因為尚未獲得滅盡定的緣故,他們無有神變等,所以也叫做無嚴阿羅漢。

  以諸等至根及果,稱為有學之圓滿,

  依根與定圓無學。

  若問:又經中說“有學圓滿”,那麼有學與無學圓滿的方式是怎樣的呢?獲得與解脫相同的滅法者是以滅定而圓滿的,不被外緣所奪的利根者是以根來圓滿的,斷除五順下分的不來果者是以果而圓滿的,應當了知上述此三種即稱為有學圓滿。無學者是以根與滅定二者來圓滿的。

  甲四(宣說現證之道)分三:一、宣說加行等四道;二、宣說一切住地與住根之道;三、宣說菩提分法。

  乙一、宣說加行等四道:

  總之道即有四種,謂勝進道解脫道,

  無間道及加行道。

  既然說解脫道有多種,那麼歸納而言有幾道呢?略而言之,解脫道有四種,即加行道、無間道、解脫道與勝進道。其中加行道是指在這一道的未尾生起無間道;無間道即直接斷除所斷;解脫道即最初解脫所斷;勝進道則居於前三道之上的漸進道。

  乙二、宣說一切住地與住根之道:

  靜慮易道余難道,鈍根遲通利速通。

  既然佛經中說“易道速通等四種”,那麼它們到底指的是什麼呢?禅定正行是易道,因為已被支分攝持,止觀平等而自然產生之故。其他地是難道,因為未以支分攝持並且止觀不等而需精勤修持之故。換句話說,是由於未至定與殊勝定寂止的成分少、無色定勝觀較少的緣故。鈍根者之道是遲通,原因是神通了知對境緩慢,另外的利根之道是速通,原因是神通了知對境迅速。

  乙三(菩提分法)分七:一、以名稱而分類;二、以實體而分類;三、部類之次序;四、本體之差別;五、何地所攝;六、旁述獲得解信之理;七、別說無學法。

  丙一、以名稱而分類:

  盡智無生智菩提,隨順於彼故得名。

  念住等三十七道品是隨菩提分之道,因為盡智與無生智是菩提,由於是與彼隨順之道,故而得名。

  若問:三十七道品是哪些呢?即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與八聖道。四念住前面已宣說過。四正斷是指已生惡令斷除、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為此以意樂加行生起欲樂並精勤,以正行發起精進,以後行極度持心,最後真實安住。四神足:是指由恭敬加行之欲樂、相續加行之精進、心等持之種子以及觀察所緣(與相之智慧)中所生的欲定斷行具神足、心定斷行具神足、勤定斷行具神足與觀定斷行具神足。五根:即能自在享用一切善法的信、精進、念、定、慧。五根不被不信等違品所害為五力。七覺支:覺是指證悟法性,它的自性分支即擇法覺支、念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安覺支、捨覺支與定覺支。其中念覺支是彼之依處,精進覺支是能超離下地的出離支,喜覺支有利身心故為利益支。其余三者是無煩惱支,其中安覺支是染污之根本受生惡處的對治;定覺支是它的依處;捨覺支是說明無有沉掉的本體。八聖道:指正見、正分別、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與正定。正見是指依靠後得的智慧來衡量從而斷定入定所證悟之義。能通達他人證悟的心為正分別。正語指的是善妙見解,正業即是正戒,正命因資具鮮少而令他人生起誠信。剩余的三者是違品的對治,其中正勤是修斷煩惱懈怠的對治;正念是隨煩惱沉掉的對治;正定是入定障礙的對治。

  丙二、以實體而分類:

  謂三十七菩提分,此由名立實體十,

  即信精進念慧定,捨喜安戒正分別。

  所謂的三十七道品是從名稱的角度而安立的,實際上它們包括在十種實體中。根與力中的兩種信攝於信中。同樣,四正斷、根與力中的二精進、精進覺支以及正勤這八種是精進。根與力中的二念、念覺支及正念此四者為念。正見、擇法覺支、根與力中的二慧此四者再加上四念住此八種為慧。根力中的二定、四神足、定覺支、正定此八種是定,因此以上五者(信、精進、念、慧、定)即包含了三十道品。捨覺支、喜覺支、正分別、安覺支四者各為一實體,正語等三者是戒律的自性。

  念住慧性勤真住,四神足則為等持,

  宣說主體實彼等,加行所生德亦爾。

  若問:那麼,慧、精進、定怎麼會分別是八種呢?四念住是慧的自性,真實安住於精進與所謂的四正斷實際上是同一個意思,四神足是定的自性。念住等是智慧等也是就主體而言的,如果它們也具有從屬,那麼各自群體中存在的加行所生功德——聞思修的有漏無漏智慧、信、精進、念、戒等也均屬於念住等。

  丙三、部類之次序:

  七類依次初業者,順抉擇修見道行。

  三十七道品在哪一道位以什麼為主而安立的呢?有部宗承許說:七種部類是依照如是順序而安立的:初業者即資糧道中斷除了四種顛倒故安立了四念住;在順抉擇分法(加行道)的暖位時依靠得真谛所緣差別之因而增上精進故安立了四正斷;頂位時能趨入不退失之善法故安立了四神足;忍位時能堅定不退地對信等獲得自在故安立了五根;勝法位即世第一法時不被違品煩惱所害故安立了五力;修道中能趨近菩提故安立為八正道;見道迅速而行故立為七覺支。阿阇黎世親與其他論師則認為:後兩者也是按照生起功德的次序而安立的,即於見道中是七覺支、見修二道中是八正道。

  丙四、本體之差別:

  七覺支及八正道,唯是無漏余二者。

  若問:那麼,菩提分法哪些是有漏、哪些是無漏法呢?七覺支與八正道唯一是無漏,因為它們是在見道與出世間修道中安立的緣故。除此之外,四正念至五力之間既是有漏也是無漏,原因是凡夫相續中具有的資糧道加行道所攝的菩提分法為有漏,聖者相續中所具有的三道所攝的菩提分法為無漏。

  丙五、何地所攝:

  一禅之中具一切,未至定則不攝喜,

  二禅無有正分別,三四無喜正分別,

  中間靜慮亦復然,前三無色亦無戒,

  除去覺支正道外,欲界以及有頂具。

  何地有多少種菩提分法呢?一禅中可以有三十七道品,一禅未至定則具有不包括喜覺支在內的三十六道品,之所以無有喜覺支是由於具有被下地煩惱退失的憂慮。二禅有不包括正分別的三十六道品,因為二禅已經斷除了尋。三禅與四禅具有不包括喜覺支與正分別在內的三十五道品,原因是尋先前就已隱沒,並且遠離了對喜樂之貪執。一禅正行殊勝定也有不包括此二者的三十五道品,因為此地已斷除尋並是捨受之地故。前三無色界也無有此二者,另外也不具戒律支,因為已斷除尋、是捨受並且不存在身語業的緣故。欲界與有頂具有不包括七覺支與八正道的二十二道品,之所以無有八正道,是由於欲界非為入定的心(不具有色界與無色界的細微之心),有頂的心不明顯,故而無漏道不依於此二地。

  丙六、旁述獲得解信之理:

  若見三谛得法戒,現證道亦得佛僧,

  所謂之法即三谛,以及緣覺菩薩道,

  實體為二信與戒,本體即是無漏法。

  經中說“解信有四,即於佛解信、於法解信、於僧解信、聖戒解信。”那麼,在那一階段獲得解信呢?見道時現見前三谛而對聖者歡喜之戒與法獲得解信,因為當時已獲得無漏七斷,並以智慧現見了無我。現證道谛於佛及其聲聞僧眾獲得解信,原因是能成佛的法是無學道谛,能成僧的法是有學無學二道,即於此二道誠信。“亦”字是說也包括於聖戒、於正法獲得解信。那麼,於法解信中的法是指什麼呢?此處所謂的法是指前三谛,原因是從執著自相的角度而如應安立的。同樣,緣覺的有學無學道以及菩薩的有學階段的無漏道也是法。所說的四種解信實際上也只有兩種實體,因為於三寶誠信是信心的自性,第四於聖戒解信是戒律的自性。解信的本體是什麼呢?解信的本體均是清淨無漏法。

  丙七(別說無學法)分二:一、真實宣說無學法;二、旁述斷除所斷之理。

  丁一、真實宣說無學法:

  有學支中未宣說,二種解脫束縛故。

  摧毀煩惱無為法,以及勝解有為法,

  無學有為二解脫,所謂菩提即正智。

  若問:既然經中說“無學具有十分支、有學具有八分支(指八正道)”,那麼,無學的正解脫與正智在有學分支中未宣講的理由是什麼呢?之所以在有學支分中未說正解脫,是因為有學位尚被煩惱所束縛,在有學的分支中也未說正智,因為正智是指盡智與無生智(而有學位不具有此二智)。解脫有兩種,即摧毀煩惱抉擇滅無為法解脫與勝解有為法解脫,而無學位的分支中所說的解脫是勝解有為法解脫。有為法解脫也分兩類,即遠離貪的心解脫貪與遠離無明的慧解脫。

  如果有人說:這樣一來,正智就不是第十分支了,因為它為正見所攝之故。

  並非如此,所謂的菩提是指前面所說的盡智與無生智,它們才是正智,而並不是盡慧見與無生慧見。如雲:“盡智無生非慧見。”

  丁二、旁述斷除所斷之理:

  將生未來無學心,由從障礙得解脫,

  趨向滅盡之聖道,彼之障礙徹斷除。

  以三時中的哪一時無學心解脫障礙呢?依靠將生的未來無學心從障礙中得解脫。那麼,以三時的何道斷除那一障礙呢?趨向滅盡的現在之道完全斷除現在的障礙,因為它們是所斷與對治、所害與能害的關系,而過去、未來是已滅與未生之事。因此,令不具有產生後面所斷的能力即稱為斷障。

  無為解脫稱斷界,盡貪欲謂離貪界,

  斷界即除余煩惱,所謂滅界即斷事,

  苦集忍智厭何斷,均離貪亦有四類。

  那麼,所謂無為解脫與經中所說的斷界、離貪界與滅界三者有什麼差別呢?無為解脫實際上也就是所謂的斷界等三者,由於斷滅了三界的一切貪欲,因而稱為離貪界;同樣,所謂的斷界是指斷除貪心以外的嗔等煩惱;所謂的滅界是指斷除色等有漏事。

  那麼,依靠道谛離貪必定是對所緣境生起厭惡嗎?苦谛與苦因之集谛的所有忍與智的所緣均是有漏谛,因而是對所緣境生起厭惡,原因是它們將低劣對境視為過患。而緣滅、道谛並非如此,因為它們不是緣低劣對境之故。依靠任何道直接斷除煩惱,無論緣四谛的任意一谛都會離貪,因為它是直接對治所斷的無間道之故。由此可推知,厭、離貪等即有四種類別,一、有厭而無離貪,即直接斷除所斷無間道以外緣苦集谛的加行道、解脫道與勝進道等,原因是這些道視所緣為過患。二、有離貪而無厭:是指緣滅谛的無間道,因為此道視所緣為功德。三、既有厭又有離貪:緣苦集谛而直接斷除的無間道。四、既無厭也無離貪:緣滅、道谛的加行道、解脫道與勝進道。

  俱捨論第六分別聖道品釋終

 

上一篇:本性法師:對壞習慣一點都不能沽息
下一篇:索達吉堪布:第五品 分別隨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